当今教育乱象首在恶劣教材 |
||||
楼主:fishbirdmoon 时间:2014-03-06 13:56:48
现在初等教育但乱象,根源出在恶劣但教材。凡是懂教育的没有不批评现在的教材的。。
学生要是生病请了几天假,你就抓瞎吧。。。。。。。。。因为书上啥知识都没有,知识在老师那里!! 狗屁教材,难怪教材改了十几年还要改。。。。。。。。。 连1990年代的教材都不如,越改越倒退。。。。。。。。。 知识点凌乱无比。。。。。。。。。。。 教材上竟然不给出确定的定律、公式,全要老师分析推论了教给学生。。。。。。。。。。。。学生要笔记在书上! 初中和小学的学生,有几个会仔细记课堂笔记的???? 但不记笔记,你复习的时候就抓瞎。。。。。。。。。 难怪都是女生学习好,因为女生会记课堂笔记呀!!!! 初中一年级的历史与社会,MLGB,完全没有历史,全是社会。。。。。。。 和我孩子小学看的少儿百科全书知识点差不多。。。。。。。。 狗屁教材。。。。。。。。
现在农村的学生为啥上重点大学的少??
我看问题很大出在教材。 以前知识在教材上,农村的老师不行,但聪明的学生可以拼命从教材吸收营养,一样考出好成绩。 现在的知识在老师那里,农村的老师不行,结果农村的学生全完了。。。。。。。。。。。。教材上啥知识都没有,农村的学生想学都没办法。。。。。。。。。。
难怪现在大家都在送小孩上培训班。。。。。。。。。。
我看了一下培训班的教材,对知识点有总结、有梳理。。。。。。。 清楚透彻,根本不是现在的教材能比的。。。。。。。。 另外,没有教辅材料,根本就上不了课了。。。。。。。。。。 原因:教材上只有提问,没有解答呀!!!!!!!
楼主:fishbirdmoon 时间:2011-09-06 14:18:05
我记得当年自己初中学历史,从北京周口店开始,夏商周一路清楚明了的学下来。。。。。。。完整的学科
初中是中国历史,高中是世界历史。 他妈的这鸟教材,把历史和社会放在一起,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
作者:ilovenature1 时间:2011-09-07 11:05:04
超有同感啊,我儿子初中一年级的英语,第一课是音标,他妈的一个音标都没有,元音辅音都没有,学个屁啊,以前的课本啥都有,无语了,脑残的教育部
作者:walker0007 时间:2011-09-07 15:57:41
确实如此,我小孩小学二年级,课本里看不到任何知识点,完全要靠老师上课来授予。
一旦小孩不专心,或者生病有事请假了,你这课可就拉下了,想自己看课本补上知识点是不可能的-----课本中根本就没有,全是练习题(干脆改名叫练习本算了,干嘛还美其名曰《语文》《数学》???) 教育部门教改了10几年,就为了不让学生有自己的自学能力吗?把学生培养成完全依赖老师的课堂教学,把人教育成没有自己思考能力,没有创新意识,只需对“领导”“砖家”言听计从,唯唯诺诺,养成没有了“砖家”自己就是无头苍蝇的卑微人格。这样的愚民比较好糊弄吧!!!!!!!
作者:花桥碧水 时间:2011-09-07 17:23:40
原来有大把人有我这看法啊,儿子的教科书看上去太简单了,现在高一的物理,基本上就随便几下,比我们八九十年代的高中物理教科书简单了很多,可是题目没有简单啊,这就是说,书本基本没用,儿子上课不怎么专心,所以有点惨,还好,有教辅书,他看那个也跟得上。我们那时候读农村高中,基本没有教辅资料,一样有一些同学能考上大学。要是现在就靠那教科书,那什么都没戏!
@孤山素手 2011-09-06 15:14:50
现行教材系海龟版美式编排法,国际接轨,你懂的—— 80年代的课本,一般是给出结论(公理),然后给出例证来说明这个结论,或者顺序倒过来,先例证后结论,都是明确定式的。 现在教材例证引导,但内容较少,结论或规律需要自己去总结,如果老师不能做到很好的启发(尤其是数学、理化),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方法,学生很难读懂教材,基本是废了。
作者:dragoninsky3 时间:2011-09-19 15:07:43
如果编这些书的人问路,告诉他们让他们 探究去, 他们做何感想?
知识来源于实践. 但并不总来源于自已的实践. 之所以上学,最主要的还是想让孩子直接吸收前人思考\实践的结果,而不是自已把这些再做一遍. 如果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孩子探究,还要你教个屁啊. 社会生活中更值得探究的事多了. 再说,整堂课都能专心听讲的学生有几个? 一走神,"探究"是不是就中断了?科学的推理, 中间少一环节,这些编书的猪头知道什么结果不? 老些的教课书上,基本的识识点都是用黑体字印刷的, 只要智商正常的人,想糊涂还真不太容易. 课改,就是给一堆废物找点事做. 编那教材,小范围用用算了,但是把它们当宝贝大范围推行,犯罪啊.
人生必修课之一是数学,它不仅培养人们应该具备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还培养人们应该具备的坚强意志和刻苦精神、实事求是的求真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思维. 杰出的数学家美籍匈牙利人冯·诺伊曼(1903~1957)也认为:“数学的发展与其它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从根本上表明数学特点的事实,正是它和其它自然科学之间非常特殊的关系.”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工、商、医、农各界都在雇用数学专业人才,不是借重数学运算去寻求答案,而是借重他们在复杂错综的境遇中,进行有条理的分析,有助于最后决策. 数学处处有概念,通过对概念内涵、外延扩大与缩小的反变关系的探讨,可以深刻认识和理解事物,并培养灵活多变的聚合与发散思维能力. 数学处处有抽象, 通过舍弃非本质属性抽取本质属性的认识方法,可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反之,掌握本质又能高屋建瓴、透彻分析具体现象,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数学处处有猜想,通过不同类型的推理活动形成一个合乎情理的猜想, 可以培养分析、探索、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数学处处有逻辑,通过“三段论”, 可以培养思维条理、言必有据、以理服人的科学态度;通过“是与非”的逻辑判断,可以理解和掌握布尔(逻辑)代数的基本思想,将大量不同形态的实际问题,抽象、归纳、概括成具有相同本质的二元数学问题给于解决,由此体会数学的抽象、概括、广泛与超然的非凡. 数学处处有分析,通过对所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层次和因素并分别给于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可以将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条理化、层次化、简单化、具体化,学会分解、剖析和洞察事物. 数学处处有综合, 通过探求研究对象各部分、方面、层次和因素之间的特征、联系与作用,加深对整体的认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通过“分析 综合”的往复过程,使认识愈加精细、深刻并螺旋式上升. 数学处处有分类,通过对概念外延的明确划分与运用,培养不重不漏、缜密思维的严谨治学态度. 数学处处有联系, 事物不孤立.通过纵向多层次与横向多侧面的类比,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将静止的、孤立的、不变的事物置于系统之中,成为运动的、联系的、变化的东西,在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主次关系及转化条件,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在观察与对比中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学会科学地归纳总结事物的客观规律. 数学处处有转化, 通过各种数学结构、数学运算之间的等价转化或者不等价转化,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是那么的和谐统一,或者又是那样的千差万别,在一定条件下进化、退化或异化. 数学处处有辩证,运算与逆运算、近似与精确、有限与无限、必然与或然、微分与积分等等,数学是辩证思维的工具,也是培养辩证思维的土壤. 数学处处有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查阅资料、筛选信息、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合作交流、见贤思齐,从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完善人格魅力. 2. 题海,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的弊端 当前,在高考升学压力下,我国的数学教学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深渊:处处题海战术,学生成了解题机器,教师输入什么样的“解题软件”,学生套解什么样的习题,所作的是模式辨别与机械模仿,所学的是考试法与证题术. 为了得高分(追求升学率), 不惜加班加点、见缝插针,对一种题目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还美其名曰:“熟能生巧”),搞得大部分学生疲惫不堪、兴趣索然. 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910~1985)所指出的:“做习题是必要的,但是一辈子做习题而无创新又有什么意思呢?”其结果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概念缺乏深层次的透彻理解和自如灵活的迁移旁通,更谈不上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即使考入高校,也是“江郎才尽”无所作为.这种畸形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异化,它极大地阻碍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 题海战术有没有效?说它没效是不公平的, 题海战术对考试确实有效,但它是低效率的.由于重“量”不重“质”,将“大运动量”简单地移植于数学教学是违背教学科学规律的,它把教育变成训练,不仅浪费时间和财力,也在误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向,更是严重地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扭曲学生的个性.特别地,由于某些领导的外行,大搞题海战术的教师或学校不是从事教育,而是呕心沥血地制造大批“考试机器”,明明坑害学生,不但不受批评与制止,反而备受赞赏、成为效仿的榜样;一些媒体也为此大肆宣传,树为学习的“教育典范”.实在是令人痛心与悲哀! 举办“奥数”的初衷是培养和选拔数学爱好者,结果却演变为市场赢利和投资行为,成了进入重点初中、高中或大学的优惠券,也成为某些教师的发财途径。由此而生的“教育产业大军”.逼得家长花钱不菲,让孩子参加那些多数是“符号游戏”(有的题连国际知名的数学大师都不能立马找到解题钥匙)、不负责任的“奥数班”. 在那里,不是培养夯实基础、踏实努力、刻苦勤奋的学风,而是利用所谓“技巧”训练“偷奸耍滑”的轻浮品质,严重摧残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如小学奥数,有的无非是初中或高中数学知识的下放,让学生去“开阔”视野、“拓展”知识,而且讲的不准确甚至有错误还影响今后的数学学习.正如某位特级教师所说:“学奥数不如去种树”是不无道理的.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毁才?还是育才?这是每所学校、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当然,毁才和育才不是主观愿望所决定的,没有一位教师、一所学校不想育才,然而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有限与陈旧、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浮躁与功利,客观上完全可能做了负功.我们知道,育才周期长、成才因素多,客观毁才的责任由谁来承担?有谁去评判与追究? 应该严肃地提到教育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 |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