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芙蓉花开 立轴 设色纸本 1913年作
大写意花卉是吴昌硕的艺术成就所在,所谓“比之于白阳,更显得磅礴。他之于徐渭,更显得厚重苍茫。比之于八大山人,更显得烂漫。比之于李复堂,更显得沉雄。比之于赵之谦,更显得老辣。”吴昌硕的意趣大概如此。该幅芙蓉花卉,花开烂漫,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显得生气蓬勃。芙蓉枝叶皆以大写意写出,独芙蓉花与花蕾用洋红以小工笔勾勒;作品色墨并用,浑厚苍劲,再配以画上所题写的真趣盎然的诗文和洒脱不凡的书法,并加盖上古朴的印章。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牡 丹 设色纸本 1916年作
此幅《牡丹》描绘富贵之花盛开的情景。花分两组,有聚有散.有多有少,形成对比。左下方的花以勾填法表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中心的一组花,以没骨画法,花办尽情舒展,色泽腴润.笔法凝练。画家十分熟悉所要表现的对象,将其不同的姿态和神韵表现得恰到好处,真实、生动。在这幅画中,画家重点追求的是表现牡丹花开的红艳和灿烂,展示花开季节的盎然生意,使画作洋溢着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从而充满了感染力。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错落珊瑚枝 立轴 设色纸本 1914年作
款识:错落珊瑚枝,铁网出海底。甲寅七月,吴昌硕。印鉴:安吉吴俊章、吴昌石
吴昌硕绘画艺术的丰收阶段为其六十五岁至八十二岁左右,在此阶段,他的书、画艺术可以说已臻炉火纯青的境地,佳作也是最多的时期。此作创作于甲寅七月,恰是否翁71岁时的精品力作。吴昌硕善于画花卉,此幅《错落珊瑚枝》为吴氏花卉画之力作,“错落珊瑚枝,铁网出海底”,如其款识中所题,画面结构严谨,用笔遒劲,吴昌硕善于用线,每枝枝干、每片花叶都似铁杆般坚韧,富有生命力。其构图极为讲究,画家首先用两尊顽石坐落于画面两侧,稳住了画面重心。数枝天竺从顽石后方穿插向上,更与树叶形成疏密对比,几簇天竺果高低错落、顾盼生姿、扶摇而上。吴昌硕画花卉,常于繁枝旁点缀以枯枝,以此来增强画面的苍老美感,晶莹剔透的红色枝条与天竺的粗枝大叶相交错,层次丰富,加上行笔老辣厚重,用墨色泽古厚,整个画面顿时苍润烂漫,变化无穷,一种吴氏稳重、典雅、古朴的趣味洋溢其中。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菊石图
立轴 纸本 1905年作
释文:陶令篱边,花大如斗。杯泛金英,延年益寿。乙巳秋杪吴俊卿。印鉴:吴昌石、破荷亭
吴昌硕爱菊,他的故乡芜园、他所居住的厅堂外的篱边,也都种栽有菊花。菊花石吴昌硕笔下常见的题材。此幅画庭院秋景,大石下盛开的一篱菊花。菊叶纯用水墨,侧锋阔笔扫下,趁墨色未干即勾叶脉,愈见沉郁浑穆,盛开的菊花则用双勾画瓣,再染以颜色,绽开了满园的生机,顽石以大笔挥扫,略加点染。用笔阔放润秀,构图充实,各色菊花和墨叶体态饱满丰腴,色彩对比强烈,有大朴大雅之趣。这些上下掩映、穿插聚离的花朵寄托了这位62岁画家对故乡芜园的回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杏花红映绿芭蕉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此幅《杏花红映绿芭蕉》为四尺中堂,通篇以篆籀笔法入画,浓淡交合之笔挥写芭蕉,苍莽雄浑,浓重之赭墨色写杏花数株,老枝交错,互为呼应,槎枒多姿、气势如虹,逸笔草草如疾风骤雨,更以浓艳之色点染花朵,最为豁心耀目。大块墨色的芭蕉叶片和纵横交错的杏花枝干构成画面线条和块面的有机组合,斜倚交错的枝干组成如铁网珊瑚般的密网,大块面的芭蕉叶片墨色浓淡相宜,疏密得当,错落有致。画家用杏花枝干纵横斜倚交插自然分割形成几个不等边三角形的空白,调节了画面的疏密,高空缀石般的用笔点出丛丛杏花,绯红粉白翠绿蔚为奇观,色彩清新明快,艳而不俗,自成面目。整个画面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组合,如同一首有韵律的交响乐。全局开合纵横,朴茂浑厚之气纵横流淌,扑人眉宇,难以名状。左上角落款书法险仄奇崛,堪称三绝。潘天寿曾论吴昌硕的绘画,“以气势为主,故在布局用笔等各方面,与前海派的胡公寿、任伯年等完全不同。与青藤、八大也完全异样。”“它的枝叶也作斜势,左右相互穿插交互,繁密而得对角倾斜之势。”观之此画正可以得到印证。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桃花 立轴
1921年作 红霞满天
立轴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桃花图 立轴 纸本
1919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桃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美人香水尚留溪,溪上桃花亦姓西”是吴昌硕常在桃花图中题写的诗文,关于这两句诗文,及其桃花画法的来源,在画家84岁时所作的一幅《桃花》图上解释了缘起:“美人香水尚留溪,溪上桃花亦姓西。二句不知谁人所作,曾见人人写之。拟张孟皋设色。”张孟皋是清代道光时期的画家,吴昌硕对其推崇有加,认为其花鸟画“拟陈白阳笔意,兼用南田翁设色为之”,并常以他为师学的榜样。此图之没骨写意桃花,便颇得张孟皋笔意。与梅花、牡丹的鲜艳不同,桃花要表现其娴静之态,要流露出优雅。因此吴昌硕不取奇纵的构图,大开大合的布局,而是简单的几根垂直的折枝。折枝不以强悍的篆书笔法写,而是以爽利的笔墨写出其清秀之态。没骨桃花色彩幽淡,花瓣水润饱满,迎风轻舞,如同美人的娇羞之状。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杏 花 设色纸本
1919年作 杏花图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村边杏花开 立轴 纸本
1918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杏花春雨江南立轴 设色纸本 1920年作
此作为缶翁七十七岁所作,是时正是他创作的巅峰期,诗、书、画、印俱臻化境,即处于“放开笔机,气势弥盛,横涂竖抹,鬼神亦莫之测”的艺术创作阶段。《杏花春雨》,笔力老辣,力透纸背,花朵纵横恣肆,气势雄强,穿插揖让从容大方、汪洋恣肆,苍茫古厚之气盎然。布局新颖,构图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取“女”字的格局,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用色上喜用赵之谦那种浓丽对比的颜色,画面色泽强烈鲜艳。气势之贯通使他的画面的用笔、布局、题款等浑然一体。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桃 花
立轴纸本 浓艳图
立轴 纸本 1920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嫣 红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吴昌硕花卉,行笔构图,全是石鼓气息,此作写于其用笔用墨颠峰时期,红花墨叶之法,白石老人当由其影响下行化出来,而整幅金石之气盈然,又正吴氏特色。此作画面重心偏于右侧,几树茶花傲然矗立,凌空而上,撑住全幅气势,并衬出右下角一片空灵,更与画面左侧笔直而下的题款相呼应。在茶树干中间稍偏下处,渐有枝条生出,横逸向左,其中花枝繁密者,倒坠向地面,枝柯的穿插交错,现出茶树临风摇曳的风姿。红艳的茶花、墨绿的叶子,在墨色的枝干、叶筋映衬下,艳丽而古朴;而疏密自如的枝叶、花朵,同时与地面淡色的石头,势成呼应。全作笔法豪迈,墨韵淋漓,展现出吴昌硕苍茫浑厚的艺术趣味,彰显其艺术宗旨的同时,更与画面左侧“仓硕”、“吴俊卿印”两方名章一道,共同完成了全作“诗、书、画、印”的完美统一。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清供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光绪丁未(1907年)作
吴昌硕一生多作清供图迎岁、赠友,是图作于丁未(1907)年,时吴昌硕64岁。画中绘牡丹、石榴,取富贵绵长、多子多福之意,寓意吉祥。牡丹与石榴前后错落,构图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画中珠榴累累,更有一颗盈篮跌落在地,其状硕大。或有果皮绽裂,所显果肉颗颗成熟饱满,汁水充盈。盆中牡丹,富丽典雅,婀娜绽放,衬以绿叶交相辉映,尽显作者意在形先之写意风格。整幅作品布局新颖,气势雄强,又以篆隶之笔入画,在随意中更显匠心独具。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山家清供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在吴昌硕先生文人画风奇强的作品中,一类是不着任何颜色而完全以水墨写就的极素雅的作品,一类则是虽然施色浓艳却仍然在华美中充溢着清新之气的雅俗共赏的佳作。此幅《山家清供》,不仅属于数量相对趋少的后者,更是在吴昌硕先生的设色作品中也极为罕见、用色异常娇艳的一件奇珍。《山家清供》画面内容丰富而多样;构图饱满、紧凑;设色极其明亮和艳丽。虽属于以“清供”为题材的画作,描绘的却是普通百姓、山里人家日常生活中的摆设和点缀。朴实、浓郁、却显现着甜美与温馨的农家气息。这是在吴昌硕先生文人气质与风格的作品中极为少见的一幅奇品。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岁朝清供 立轴 设色纸本
岁朝指阴历正月初一,清供即“清雅之供品”的简称。吴昌硕几乎每年都画《岁朝清供图》,且多所变化。此图以梅瓶和一盘石榴组合而成,虽取多子多寿的吉祥寓意,但是简单的构图,清冷的色彩显出一种孤寂的意味。吴昌硕在《缶庐别存》中有一段记载:“己丑除夕,闭门守岁,呵冻作画自娱。凡岁朝图多画牡丹,以富贵名也。予穷居海上,一官如虱,富贵花必不相称,故写梅取有出世姿,写菊取有傲霜骨,读书短檠,我家长物也,此是缶庐中冷淡生活。”可见其清供的只是家中“长物”,在热闹的除夕伴随着他的,有时也只是“冷淡生活”。画面中的梅瓶和一盘石榴前后错落,盘子和花瓶都以墨笔勾勒,盘子用墨稍重,且设淡色,以与花瓶分开空间距离。石榴的皮和叶均以水墨写成,显得数颗裸露的红石榴籽格外饱满娇嫩。从花瓶口探出的一枝梅花姿态婉约,韵致动人,如同一个清丽佳人。此作不以画家擅长的浓墨重色取胜,而以简约的格局和清雅的意境取胜,给观者一个并不喧嚣的岁朝印象,一个平和宁静的开始。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贵寿无量 立轴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茶菊清供 镜心 1914年作
清供图是明清以来文人画家常绘制的题材,吴昌硕更是公认的个中高手,他一生多作清供迎岁、赠友。是幅《清供图》为其盛年之笔,取少见的横构图,画面自右至左依次为一壶一杯,盆栽里的菊花、苍石,斜陈的墨笔白菜以及大篮菊花,姚黄魏紫,各极其胜。画中物象错落有致,设色浓而不艳,以大写意笔法出之,极富金石情趣。画幅中起首的壶,壶身较高,一侧有把,在吴昌硕画中常与梅花组合出现,题“梅梢春雪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句,取梅雪烹茶之意。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清供贺岁 轴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岁朝清供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03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岁朝清供图 立轴 设色纸本
丁巳(1917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神仙福寿图 1917年作
吴昌硕酷爱梅花,常以梅花入画,墨梅、红梅、绿梅兼有,笔酣墨畅,富有情趣。水仙也常出现在他画中,以突出洁净孤高的性格。作画时画家喜用或浓或淡的墨色,并以篆书笔法入画,使画面显得刚劲拙朴有力。《神仙福寿图》是吴昌硕代表作品之一。他以草书笔法画石,其法草而不率,纵而有节,较好地表现出怪石的秀与拙的韵致,他以篆隶笔法画梅,造型奇崛,苍劲有力;水仙用笔流畅,虽然朝向一样,但并不呆板。两者对比,更显水仙的空灵松动,飘逸清新,有神仙一样的风姿,与梅花的古朴把画题揭示出来,寄托了画家的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牡丹 设色纸轴
1917年作 牡丹
设色纸轴 1917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富贵坚固 立轴 纸本设色
此画作构图一丛牡丹傍石而生,石后复生一丛牡丹,牡丹后复有一石。牡丹皆作临风摇曳之态,含露娇羞之姿,其交相穿插,以苔点连成一气。画中苍石、牡丹,挥写淋漓,势如草书,不斤斤于形象之是与非;其设色,水墨写石,而间施淡赭,胭脂写牡丹,牡丹花叶,墨间稍掺绿意,与笔法同一路,得其意而已,创造出饱满向上的磅礡气象。淋漓奇古的水墨苍石,点缀浓艳的牡丹,以石之刚,映现牡丹之柔。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菊寿延年 立轴
1917年作 菊石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0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菊石延年 镜片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清末画坛,吴昌硕以其深厚的学养功底和惊人的胆识气魄,立异标新,独树一帜,开创了“吴派”画风。此幅《菊石延年》即以篆书笔画写菊花之枝干,以草书作菊花的花瓣与叶,一气呵成,笔力老辣,布局新颖,作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以书法入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状物绘形线条的质感丰富、切实,绘气不绘画形,追求书法中气贯神通的审美意趣。两簇缤纷的菊花,花叶巧妙地连贯成为了一个整体,同时,还把两簇菊花生长的自然生态交待的清清楚楚,起承转合,法度森严,看似寻常,匠心独具。另外,此作施墨浑厚沉稳、淋漓酣畅,构图不拘陈法,巧于经营布势。花叶用色淹润,笔力沉稳老辣,果断干净。在设色厚重的叶片,衬托之下,使得菊花更显火红娇艳,花朵或聚或散,或虚或实,设色精雅浓重。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菊石图卷
手卷 设色纸本 庚寅(1890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大寿图 立轴 设色纸本 丁巳(1917年)作
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得到任颐指点,后又参用赵之谦的画法,受徐渭、八大山人影响最大。其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创造性的将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独步画坛的“金石画风”。曾言:“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吴昌硕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随着文人画的完结,吴昌硕为首的金石画风一改清中期后靡弱、细腻的画风,而转为雄强恣肆,水墨酣畅的大写意风格。《大寿图》这件作品,取会陶渊明诗意,于巨石后绘丛菊。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延年益寿
设色纸本 1897年作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吴昌硕 54
岁时在苏州所画的《延年益寿》,画面上勾勒出两丛菊花,花朵团簇绽放,一深红,一黄艳,俯仰向背,大小错落,相互映衬,煞是好看。用彩墨泼写菊叶,浓淡相间,层次分明,显得菊花枝繁叶茂,生气盎然。“九月寒香露太真,东篱晚节可为邻。”再以赭墨写竹篱,淡墨画石,四块石头远近高低,极富质感,一派秋菊华茂的景色。在左下角出枝,添上几株枯枝野草,使线条与块面形成强烈对比,全幅画面,笔酣墨饱,浑厚苍劲;用笔徐疾有致,空灵松动;造型简练,构图紧凑严密,繁而不乱;色彩清新明快,艳而不俗,自成面目。左上角自题款识云:“陶令篱边,花大如斗,林泛金英,延年益寿。光绪廿三年丁酉八月,拟堂大意,吴俊卿。”下钤“仓硕”白文印,在右下角,盖一方押角章“湖州安吉县”朱文印。这样的布局、题款、盖章方式,看似出自传流、四平八稳,其实吴昌硕的绘画,“以气势为主,故在布局用笔等各方面,与前海派的胡公寿、任伯年等完全不同。与青藤八大、石涛等也完全异样。”“它的枝叶也作斜势,左右互相穿插交叉,紧密而得对角倾斜之势”。“他的题款并多作长行,以增布局之气势。”(潘天寿语)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菊花寿石 立轴 水墨纸本 1914年作
此幅布局取对角斜势,菊花、树枝、溪水与巨石衔接,使画面出现错综回应、高低变化的视觉效果,且题款的纵横长短,用印的大小、位置都与布局气势统盘处置,十分讲究。图中的菊花和枝梗,行笔毫无轻盈飘浮之感,笔笔扎实、沉着而力透纸背。至于巨石,吴昌硕早年受八大山人影响,晚年多画未经雕饰的巨石,即如此作。图中的巨石以大笔铺写,行笔无棱角,柔中带刚,酣畅淋漓,给人以古朴、雅拙之感,左上方有一支交插错综的枝干,用笔遒劲、老辣,亦极富金石之气。右上侧的题跋笔力生辣苍劲,一气呵成。此作虽以水墨写成,但布局、笔法的变化使其呈现出丰富的形态特征,乃吴昌硕晚年的一副水墨佳构。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秋菊犹存 立轴 设色纸本 1916年作
吴昌硕的绘画以“苦铁画气不画形”“不似之似聊象形”为宗旨,以篆法入画,以金石入画,所谓强抱篆隶作狂草,极力发挥书法中“写”的表现性,以“意造”为法,“惟任天机外行”以达到“心神默与造化通”的境界,“宣郁勃开心胸”以泄胸中浩荡之气。因此,他的作品给人以一种排山倒海、气势磅礴之气势。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墙根菊花可酤酒
纸本设色 1919年作
吴昌硕画菊基本有两个阶段。在中年画菊时多为双勾,到晚年出现了双勾瓣和点瓣两种。吴昌硕晚年画菊在布局方面也有“馗肩”的现象(所谓馗肩即一个角低,一个角高,正如他所写石鼓文中的左右结构之字,多为左低右高,这样在一个字当中就形成两个重心,一个左下角,一个右上角,参差不齐,遥相呼应,错落有致,美在其中)。在用笔方面更为辛辣、苍虬,以“作篆之法”而为之。至于叶、梗,更有特点。叶子水墨氤氲,淋漓饱满,以中锋用笔,以作篆之法写出叶筋和叶梗。图中的菊花和枝梗,行笔毫无轻盈飘浮之感,笔笔扎实、沉着而力透纸背,菊花的表现技法和布局安排也与吴昌硕晚年之绘画风格如出一辙。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墨 菊 立轴 水墨纸本 1920年作
款识:△秋菊灿然白,入门无点尘。苍黄能不染,骨相本来真。近海生明月,清谈接晋人。漫持酤酒去,看到岁朝春。庚申冬吴硕画并录旧作。△雨后东篱野色寒,骚人常把菊英餐。朱门酒肉熏天臭。醉赏黄花当牡丹。写竟又题,老缶。
吴昌硕画菊花或伴以岩石,或插以高而瘦的古瓶,与菊花情状相映成趣。墨菊以焦墨画出,菊叶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画家胸有成竹,灵感勃发,凝神静气举笔泼墨,一气呵成,看去似乎毫不费力。等到大体告成之后,对局部的收拾,却又十分沉着仔细,惨淡经营,煞费苦心。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菊石图
立轴
1915年作 菊石图 立轴
1916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杨
梅 立轴纸本
1918年作 荔枝图纸本设色
1915年作 绣球花 立轴 纸本
1922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丹凤随 镜片 设色纸本 1906年作
“一骑红尘妃子笑”荔枝乃岭南佳果,遂成画家屡画不厌的题材。此画作写来自然随意,枝头硕果累累,色泽鲜艳,墨彩淋漓。枝条穿插,树叶浓淡相和,层次丰富。画钤“苦铁欢喜”印,可见吴昌硕对此题材及画作也自觉惬意。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三千年结实之桃
立轴
1918年作 寿桃 立轴 纸本
1918年作 寿桃 立轴 纸本
1918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九五福 立轴纸本
1924年作
曼倩移来
立轴 1925年作(1232万元,2010年11月中国嘉德)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三千年结实之桃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吴昌硕作画时大胆迅疾.不多加修饰,具有自然浑朴古拙之趣。他以篆籀之法入画,作画如写书,笔势奔腾,苍劲雄浑,不拘成法,往往能自出新意,形成独特风格。《三千年结实之桃》表现的是寓意福寿千年的寿桃。画家只撷取桃树的局部,用笔凝练遒劲。寿桃设红黄二色,以没骨画法表现.鲜嫩娇艳:桃叶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层次分明,枝干竖写两枝,各有不同,又一侧枝呈孤形垂下,伸展生动,使画面富有变化。题款。三千年结实之桃”不但与桃干、桃枝形成浓淡变化之趣,而且与寿桃两相照应.让全图神气内敛。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石榴
立轴 设色纸本 多子图 立轴纸本
1921年作 口迸明珠打雀儿 1925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团员贵寿富且康
镜框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墨 荷 立轴 设色纸本 1897年作
荷花作为纯洁品性的象征或自拟或誉人却始终如一。吴昌硕此幅荷花即是如此。从吴氏自题诗句可知,此幅中堂当是吴昌硕自勉之作。所谓“拟将诗句学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之句,原为苏轼《百步洪二首并叙之二》两句,略作改动。大团块的荷叶水墨写意渲染出秋日荷塘空旷、幽寂而又不失凝重的深沉意境。画面布局别致,由右上至左下成倾斜之势,用羊毫软笔,画荷叶、荷梗任情挥洒,奔放雄秀,湿笔有韵,枯笔有气,淡而不薄,深而不板,刚柔相济,润而不洇,笔笔有力,墨法笔滋,意境清新、静穆。红荷敷薄色,质朴多姿,主次有别,层次分明,气势磅礴,实为真正的大写意之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莲图
立轴 纸本
1889年作 莲天香远 立轴
1899年作 清芬幽远图
1918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葫芦图
纸本设色 葫芦图
1904年作 (571.2万元,2010年西泠秋拍) 依样葫芦 纸本 1924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红 梅 立轴 设色纸本 1916年作
款识:铁如意击珊瑚剑,东风吹作梅花蕊。艳福茅檐共谁享,匹似盘敦尊罍簋。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枝。霞高势逐蛟虬舞,本大力驱山石徙。昨踏青楼饮渺倡,窃得燕支尽调水。燕支水酿江南春,那容堂上枫生根。丙辰四月维夏泼墨成此,略似花之寺僧笔意。老缶吴昌硕。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端阳嘉果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春来芦橘黄
立轴
设色纸本 枇杷
立轴 设色纸本 1920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枇杷满枝 立轴 设色绫本 1916年作
《枇杷满枝》作于绫本上,由于绫不吃墨,对写意画家来说,是对笔力的巨大考验。画中,几枝枇杷凭空而起,枝叶上下披离,枇杷穿插其间,并不斤斤于形似与否,以气驭形,得其势而已!吴昌硕理想的艺术境界是“画成随手不用意,古趣挽住人难寻。”全作中锋用笔,以墨色为干,得古厚之致。但他对古趣的追求,却不荒寒,不酸冷。画中赭色的树干,青绿的枝叶,金黄的果实,古而艳,古而鲜,这与他热爱自然,并适度吸收市民文化情调密切相关。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枇杷 设色纸轴
1909年作 枇杷图
立轴 枇杷又黄时节
立轴 1918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金凤好女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07年作
款识:小凤招邀下碧城,仙乎幻作此花身。近来添得闲功课,细碎闲花为写真。光绪岁丁未三月杪,癖斯堂薄莫并题句。吴俊卿老缶。昨读汲庵稿得见题凤仙六言云:金凤甞称好女,娇姿楚楚如仙。颜色并宜秋夏,美人独立阶前。聋。
《金凤好女图》是吴昌硕64岁的作品。画从一角生发,铺陈半幅,以简洁的构图和朴素的色墨绘湖石凤仙,颇得一种秀逸之美。而此画款题尤其耐人寻味。长长的款题分两次写成,初题是一首吴昌硕自作七言绝句,喻凤仙为天女,是信手拈成的句子,读来可亲可近,已得为诗妙谛。然而仅仅隔了一天,吴昌硕读到了汲庵题凤仙六言诗,深感汲庵所咏文字更简洁,形象更可人,殊觉佳妙,于是不掩笔墨,复题于左,作成近百字长题。吴昌硕是诗书画印俱全的艺术大师,尤其他的诗,用当年沈曾植的话说是“翁(指吴昌硕)书画奇气发于诗,篆刻朴古自金文,其结构之华离杳渺抑未尝无资于诗者也。”他的诗不仅“资”益他的画,也“资”益他的书法和篆刻,其妙不在他的别种艺事之下。比如这首咏凤仙七言绝句,妙喻以外,是诗意的明白晓畅,却又不失语言的委婉,这与他的绘画风格完全一致:既不沾脂粉气,也不染绅士味,一种蕴藉氤氲字里行间。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珠 光 立轴
1919年作 藤萝花
立轴 设色纸本 珠光 设色绫本 1920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锦 鲤 立轴 水墨绫本
1914年作 鱼乐图 水墨纸轴
1921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母子图 立轴 水墨绫本 1921年作
释文:世人无可语倚窗 与鸡谈喔喔日 当午相对空喃喃 世间更有能言鸭 何不放棹桃花潭 辛酉冬吴昌硕时年七十又八
吴昌硕一生仕途不济,便通过书画诗文的方式一洗胸中郁勃不平之气。其最擅长写意花卉,偶作禽鸟,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的绘画刀笔纵横,不经意间将书法、篆刻之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韵味的独特画风。此作即可见其中关钮,母鸡与其中一只幼雏构置了一组情节,其余幼鸡三五成群,嬉戏玩耍,生动可爱,或墨色染之,或以线为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施以淡墨。题画诗幽默诙谐。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香骚遗意图
立轴水墨纸本 1892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幽 兰
立轴纸本 山谷幽兰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兰石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19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幽 兰 立轴 水墨纸本
上款人赵子云(1874-1955),号云壑、泉梅老人,江苏苏州人,吴昌硕弟子。此幅作品用笔沉稳,融入千古而显现于一丛一瓶幽蓝间,既突出了文人画的清雅格调,又表现了师徒两人的深厚情谊。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兰桂清赏图 立轴 丙午(1906年)作
吴昌硕绘画尤工花卉,博取徐渭、石涛、赵之谦各家长处,并取篆、隶、狂草的笔意入画,继承“扬州八怪”画风,下笔如急风骤雨,色酣墨饱,布局重整体,尚气势。他说:“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因此一笔一画,一枝一叶匠心独运,配合得宜。
“临橅石鼓琅玡笔,戏为幽兰一写真。中有离骚千古意,不须携去赛残神。”
“东涂西抹鬓成丝,深夜挑灯读楚辞。风叶雨花随意写,申江潮满月明时。”作品上题此二首并记:“掘地得瓶如秋壶,腹内有字用洁白日本纸拓出之。谛审霍是霍字。吴愙斋藏叔男彝霍字相同。罴是罴字吴氏两罍所储庚。”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菜根香立轴 水墨纸本
1915年作 蔬果图
立轴 设色纸本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菜根香
立轴纸本
1918年作 菖蒲园蔬图
设色纸本
1899年作 清白家声 画心
设色绫本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五世清白
镜心 纸本
白菜因为谐音“百财”,也有一种说法是白菜因为菜叶是青色,菜帮为白色而象征清清白白,成为艺术家比较喜欢表现的一个题材。这幅作品中白菜菜叶部分以淡墨晕染出轮廓,然后以浓墨画出菜叶的脉络。菜帮部分以墨勾画出轮廓,中间部分留白,以突出质感。颜色的变化以墨色的浓淡来体现,画面整体清新而生动。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玉兰图 立轴纸本
1921年作 玉兰图
立轴
1918年作 玉兰花 水墨纸本
1918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玉兰花开 立轴 绫本水墨
《玉堂富贵》是吴昌硕八十岁所绘,属晚年力作。他曾言“画牡丹易俗,水仙易琐碎,唯佐以石,可免二病”。《玉堂富贵》画墨笔大写意玉兰,下端以淡墨和赭色写顽石,前后错落,穿插掩映,营造出热闹而又雅给的气氛,极显吴昌硕布局之构思。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秋菊 立轴
设色纸本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九秋艳色
立轴纸本 1923年作 老少年 立轴纸本
1924年作 老少年 设色纸轴
1922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斑斓秋色 立轴 纸本设色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水 仙 立轴 设色绫本
1918年作 雁来红 立轴 纸本
1910年作 海棠寿石 镜心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斓斑秋色雁初飞 立轴 设色纸本 1921年作
吴昌硕是中国近代绘画、书法、篆刻领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绘画方面他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用色上似赵之谦,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强烈鲜艳。从此件作品上,可以明显看到这一特色。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天竹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897年作 天竹拳石图
立轴 纸本 1914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竹石图
立轴 绫本水墨
1920年作
竹石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竹石双寿 吴昌硕、齐白石
(2750万元,2011年12月上海)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梅 花 水墨纸本
1913年作 古雪 设色纸本
1913年作 秋藤幻出古梅花 水墨
1903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松树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19年作
本幅《松树图》为吴昌硕作于76岁,其晚年的作品,松树是他经常入画的题材。他画松树或伴以岩石。松树多作绿色,亦或作墨松。墨松以焦墨画出,松针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层次分明,极富生活气息。作品色墨并用,浑厚苍劲,再配以画上所题写的真趣盎然的诗文和洒脱不凡的书法,并加盖上古朴的印章。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秋泉钓叟 纸本立轴
1915年作 松溪闲钓 立轴 水墨纸本 1919年作
此山水图,笔力抗鼎,重厚朴拙,大气磅礴,画中一老翁垂钓于溪边,悠然自得,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别具韵味。吴昌硕作为清代最后一位书画大师影响了其后的齐白石、潘天寿、陈师曾等,从而把中国画领入了现代。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万山雄峻图 立轴 绢本
1922年作
山水 立轴 纸本
1924年作 溪山雪霁 立轴 纸本
1914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枯木寒山 立轴 水墨绫本
1916年作
山 水 立轴 墨色纸本 1914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雪 景 立轴 设色纸本 1922年作 款识:入夜怀人思不禁,冲寒一耢度山阴。兴来归去江云瞑,门掩千峰积雪深。月照梅华点雪春,小舟危尘醉中身。一时为处溪山好,本是无心见故人。壬戌建子月画于维摩罗诘龛中,云溪冯超然呵冻。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烟雨亭阁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893年作 寒山叠嶂 立轴 水墨纸本
1914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流水鸣琴图
立轴纸本
渊明出行图 立轴 纸本 1919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秋钓图 立轴
1915年作 山水
立轴 1915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竹林品茗 立轴 水墨绫本 1919年作
此画为吴昌硕晚年山水力作,抒发渔樵高士畅游山林之高逸情怀。图中青峰高耸,古木苍翠,丘壑纵横,山上飞泉流瀑,山下溪水萦绕,三两高士驻足山脚,远处山色空累,近处疏林明堂,青石小径,描绘出了闲逸幽居的生活美景,画面清新雅逸,运笔健硕,以书法和花鸟见长,然其山水却独标风骨,气格清新雅逸。由於其在书法上的独特造诣,故其绘画多融入篆籀笔法,将书法、篆刻之行笔、运刀、线条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韵味的独特画风,此幅画作因之而笔墨恣肆雄奇,气象苍茫浑厚,格高韵古,元气淋漓,使观者为之心壮。吴昌硕山水画取法赵之谦,上追八大、石涛、徐渭,落笔豪放浑厚,别具风格,开创了中国山水画史的审美新格局,对後来的黄宾虹、潘天寿等人有着较大的影响。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山 水 三屏 水墨纸本
款识:1.山亭秋爽。拟西庐老人法于间冷中,领空阔之。趣殊胜层峦迭嶂也。大聋。2.水阔天空际,叶篁傍草庐。尽山皆突兀,无处不清虚。苦铁道人画。3.尽树秀俱苦,高峰万仞清。昏稿乘责点,顿使客迹停。拟石涛笔法,安吉吴俊卿。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涉趣图 镜心 水墨纸本 1918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仿云林山水
立轴纸本 溪桥归隐
水墨纸本
1916年作 仿梅道人山水 水墨绫本
1914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夏山雨过 立轴 纸本 1921年作
吴昌硕也是一位难得的社会风情画大家,偶尔及此,便能技惊四座,《夏山雨过》是其中绝佳的例证。只是因为这种题材的作品少之又少,人们难得一见而已。《夏山雨过》描绘了一场南方常见的太阳雨。他以数条来回的或浓或淡的墨线勾出远山,又以墨点涂出山体,中景的稻田、河流、树木之类则纯以淡水墨起承转合,而所有线条、墨点均充满动势,从画左向画右逶迤而来,一看即知风在朝哪个方向吹。当然最妙的是用力撑着伞在独木桥上顶着风的行人,双脚前后奋力抵住,“屐穿衣湿透”,仍几乎寸步难行。出人意外的是近处的树,老缶全以浓墨采米点点出,不仅符合近清楚远模糊的视觉原理,更风趣地点出太阳雨的特征: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山水 手卷 板绫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长松如龙水墨纸本
1916年作 秋林逸兴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15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杖履游山图 立轴
丁巳(1917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竹林七贤图 立轴 纸本
1917年作 竹林七贤图 立轴 纸本
1915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仿金农钟馗 镜芯 1883年作
题跋:唐吴道子画《趋殿钟馗图》、张渥有《执笏钟馗》、五代牟元德有《钟馗击鬼图》、宋石恪有《钟馗小妹图》、孙知微有《雪中钟馗》、李公麟有《钟馗嫁妹图》、梁楷有《钟馗策蹇寻梅图》、马和之有《松下读书钟馗》、元王蒙有《寒林钟馗》、明钱谷有《钟老馗移家图》、郭诩有《钟馗杂戏图》、陈洪绶有《钟馗元夕夜游图》,未有画及醉钟馗者。予用禅门米汁和墨吮笔写之,不特御邪拨厉,而其醉容可掬。想见终南进士嬉遨盛世庆幸太平也。昔人于岁终画钟馗小像以献官家,祓除不祥。今则专施之五月五日矣。……绪九年岁次癸未天中节。不特醉,然难得,即求形似亦不易易。周达权并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红衣达摩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面壁达摩 立轴 设色纸本
1897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无量寿佛 立轴 设色绢本 1915年作
题款中有这样一句“乙卯长夏于海上旧家见华之寺僧画佛像,约略拟其意”,吴昌硕是在看到寺僧所画的佛像后,拟其意所画此佛像。浏览台湾李霖灿所著的《中国美术史稿》时,书中亦有一张吴昌硕五十四岁时所作的《罗汉坐像》(极似达摩,却盘坐在一块盘石上),画上题到:“无花可拈,无壁可面,一蒲团外未之见”(内容也与红衣佛中所题的相关)。该题款的意思是:既不是迦叶的拈花微笑,也不是达摩的面壁,只安坐盘石作讲道之心持而已。无蒲团境,方是干净也。如此一来,我们就不难看懂此画,一红衣佛为何坐于盘石上,又是何意?而配以白梅,重山,足见此地远离城市喧嚣。设色干净大方,墨色、红色、白色、蓝色对比鲜明。类似的绢本设色佛像画在吴昌硕的作品中并不多见,且用笔与寻常所见的较为细腻,可谓是一件难得的佳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红衣罗汉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吴昌硕先以书法,篆刻名世,及后又以花鸟画扬名立派,影响一代艺坛。为了力避清代萎媚陈腐的守旧画风,曾长期致力于金石碑刻的研究。同时,亦不拘束于师承,大胆根据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追求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成极具真情实感的创作风格。相对而言,吴昌硕的山水、人物比花鸟画少、此帧《红衣罗汉》是其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全图以大写意没骨法成之,两笔长眉以书法用笔勾出,并以焦墨点晴,醒神夺目,使之与红袍山石形成对比。在提练形象上,大胆舍弃细节描写,抓住对罗汉的本质特征,达到形神兼备,平中寓奇的效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寿而康图
镜心 绢本
1918年作 钟馗
立轴 水墨纸本
1920年作 临金农醉钟馗图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寿者相 1917年作
作于1917年3月的《寿者相》是应邀所作。而从吴昌硕所作长题看,这位来客显然是极为尊贵且平日极为熟稔之人。因此,吴昌硕似乎也刻意别具一格,创作此幅。画仅绘一老者,居于画幅下三分之一处,而上部大幅留白;老者须眉如雪,方巾披肩、宽袍大袖,右手扶一长杖,杖头悬一酒葫芦,似在雪地踽踽而行。其画法则综合宋梁楷、明吴小仙等人之法,细笔粗笔并用,如方巾下发髻即以细笔略为勾勒,而衣纹则粗笔带过,寥寥数笔而已,而形神特具。有意思的是,这位吴昌硕长题中称为古仙的老者,其形象却与以挂冠归隐而闻名并成为历代人物画经常主角的五柳先生陶渊明极为仿佛。这显然也是吴昌硕有意为之的。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人物
立轴 设色纸本
1920年作 盼子得子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灯下观书
吴昌硕一生所作多为大写意花卉,人物画甚少,史家认为其真笔传世不足10件。此画据友人沈石友诗意而作,画面人物倚卷观书,膝前置一竹架油灯,不重形的描绘,只重意境的表达。人物面部扬眉睁目读书的神采仅用寥寥数笔点画出来,衣衫的泼墨用得非常活脱,把文人冬季里披衣而坐,挑灯夜读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画笔墨变化微妙,浓淡枯湿交融,显示出作者用墨的奇巧。人物仅占画面下半部,右上部几行题记,左上、右下大片空白,极具构成之妙,更显夜的寒冷和文人的凄苦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