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黄世殊 何新著译编年提要(42) 十三、经济学研究-6

$
0
0

《反主流经济学:新国家主义经济学•第七章20世纪的共产主义革命为什么必然遭遇失败?》(何新著,时事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此章原题“20世纪的共产主义革命为什么遭遇挫折?”。)

目录:

1.布哈林创立了错误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

2.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设想

3.列宁认为十月共革命中干了什么“蠢事”?

4.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与农民发生尖锐矛盾

5.共产主义实验在十月革命中遭遇了重大失败

6.由雇佣制向徭役制转变是历史的倒退

7.革命在一个时段内可以创造非理性的奇迹

8.列宁亲自实施向资本主义的转轨

9.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建立国家资本主义的混合经济

10.列宁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设想和规划

11.列宁的建设性“文化革命”思想

【内容提要】

●布哈林是苏联体系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

●布哈林晚期的政治命运是联共内部激烈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布氏“过渡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被苏联后来的理论家基本沿袭了

●社会主义经济的抽象理念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存在巨大的矛盾

●布哈林可能是较早觉察到这种矛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但是布哈林的理论观点能不能说是完全马克思主义的,很值得怀疑。

●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经济学》中提出了四个命题:

(1)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经济关系将逐步趋向实物化;

(2)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工具,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量;即借助无产阶级专政的直接暴力。

(3)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应当走向消灭。

(4)价值规律也应消失。因为“价值规律不过是商品无政府制度的平衡律”。

●以上代表了第一代苏联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原则看法

●这四种观点在当时被那一代革命家中的多数人认为是天经地义的

●列宁曾阅读此书并作详细评注,但列宁基本不同意布哈林的观点

●列宁认为布哈林此书充满“学究气”,即教条主义和“唯心主义”

●但当时列宁在重病中,从理论上系统地剖析和评论此书已不可能

●布哈林著作代表了当时联共党内的主流思潮。这种思潮是抵制列宁当时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的。

●这本《过渡时期经济学》,可谓集当时苏联左派革命经济思想之大成

●布哈林的主要观点:

1.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生产过程成为有计划地满足社会需要的手段。

2.在社会主义时代,政治经济学中的一切基本“问题”如价值、价格、利润等问题就都消失了。“人和人的关系”不是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社会经济不是由市场和竞争的盲目力量来调节,而是由自觉实行的计划来调节的。

●20世纪前半叶苏联经济学著作仍大部分地沿用此书的观点和体系

●1949年后的中国政治经济学也承袭了苏联政治经济学的这一教科书体系

●这一经济学体系从一开始就包含着根本性的理论错误。它导致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经济性质和过渡时期战略、政策和策略的严重误认。这种理论的错误,使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后来为之付出了极其重大的代价。如果说苏联规范的社会主义政治学是一个充满了谬误的经济学体系的话,那么这种谬误正是从布哈林那里开始的。

●布哈林错误根源在于对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时代性质的根本错认

●这个错误根源又与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早期著作有深刻关系

●恩格斯在1847年对未来的共产主义革命提出了几个政策设想:

1.消灭私有制,

2.消灭市场和货币,

3.实行计划经济,

4.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

5.消灭城乡对立。

●共产主义同盟实际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共产党(第一国际)

●恩格斯草拟的“共产主义原理”是为共盟拟定的一个社会行动纲领

●这个纲领中所提出的政策原则将在共产主义革命成功后被实施

●这种经济政策思想极其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共产党人

●20世纪一系列共产主义实验无一不是按照这一乌托邦设想和模式进行

●这种必须取消私有制、取消市场经济的思想,是20世纪100年来的许多共产主义政党历千辛万苦而夺取政权,但却最终丢弃政权的一切“左”的经济路线和社会政策的理论总根源。所有关于取消市场经济的共产主义经济实验的指导理论,可以说都发源于此。

●20世纪的共产主义革命家们忽视了极其重要的以下三点:

(1)这个纲领反映恩格斯早期尚不成熟的革命(浪漫主义)思想。这种思想未必可以得到马克思的认同。因为马克思对历史持有一种严格的生产力发展决定论的历史哲学。这种决定论是反对任何浪漫主义和空想主义的。

(2)这个原理写于《共产党宣言》之前。

(3)最重要的一点是,恩格斯所论述的这种共产主义政策,它所针对的国家不是指东方的封建主义农业国,而是欧洲先进的工业化资本主义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有两个稿子

●在1969年德国出版的另一个稿本中,恩格斯从上述激进的思想有所后退

●在另一稿本中,恩格斯似乎接受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思想

●恩格斯已认识到,革命是不能由革命者随心所欲地去制造的

●而且恩格斯就关于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有重大修正

●但是后一个问答远不如前一个共盟纲领那样著名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马克思是一个严格的现实主义者,一向反对任何空想主义的乌托邦

●《德意志意识形态》深刻系统地论述了关于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制度的独特历史理论

●马克思的这种决定论与现实主义,完全不同于青年恩格斯所具有的那种极具乌托邦色彩的政治浪漫主义

●马克思认为:

1.共产主义并不是一种抽象的、规范现实的理想主义运动。(如果它仅仅是这样一种主观理想即空想,那么它就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值得为之奋斗的。)

2.只有在(“当且仅当”)使共产主义成为现实的全部经济政治及文化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从而已经成为在现实生产力基础中正在孕育成熟的一种新社会制度时,共产主义才可以成为“现实的”;或者说从而才是可能实现的。

●在这种决定论面前,任何历史浪漫主义毫无存在的价值

●黑格尔蔑视关于理想的或完善的政治制度或经济体制的一切抽象性空想

●马克思关于历史的决定论,与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的历史观念一脉相承

●列宁的思想,在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形势,有重大的变化

●1922年列宁作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具有惊人的历史洞察力的报告

●如果毛泽东充分研究和理解这个报告,也许会避免大跃进和文化革命

●列宁明确指出苏维埃国家的发展方向应当是转向“国家资本主义”

●列宁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下,有必要首先发展资本主义的重大设想

●这种观点此前实际上乃是普烈汉诺夫等一部分“孟什维克”的观点

●实际上这种思想是符合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或生产力决定论的

●1914年以前列宁也是生产力决定论者,本来一直也是持有这种观点的

●列宁在形势变化中看到了共产党具有立即夺取政权的重大机会

●这时列宁变成了一个积极从事历史创造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生产力成熟的历史选择论者

●历史表明列宁并不单纯是一位理论家,他也是一位极其机敏的、“辩证”的革命政治家

●政治革命的胜利,政权的取得,冲昏了激进的共产党人的头脑

●夺权者决定立即在俄国着手建立崭新的共产主义制度

●这种空想主义的乌托邦思潮和革命狂热当时在俄罗斯极为风行

●新政权宣布废除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并不顾一切经济规律地随意发行“革命货币”和有货币意义的实物代金券

●一系列极左的激进“共产主义措施”,导致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大崩溃

●激情和空想主义的政治革命,往往造成历史和文明的大破坏、大后退

●列宁已认识到十月革命后采取的激进的革命经济政策犯了严重错误

●列宁指出错误在于试图在一个小农经济的落后国家里直接搞共产主义

●因此列宁提出必须重新调整政策为向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后退

●十月革命后苏联曾实施的“余粮征集制”实际上等于是一种经济劫掠

●这种激进的农业政策与俄国广大农民发生了激烈而尖锐的利益矛盾

●当时列宁对革命的这种认识却得不到政治局多数人的支持

●俄罗斯各地普遍爆发的农民武装暴动实际是“起义”

●暴乱说明,经济危机已经转化为极其严重的政治危机

●喀琅施塔得军事叛乱使列宁认识到共产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重大错误

●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粮食税政策取代余粮征集制

●粮食税政策的实质是由国家向农民征收的一种实物形式的地租

●新经济政策时期这种粮食税的制度,与中国的土地承包制有相似之处

●土地的所有权取决于对土地的支配权及土地产品的支配权

●当革命者把没收的土地分给农民时,这只是实现了名义所有权的转移

●列宁始终是一个伟大的、清醒的、理性的现实主义者

●由转变农业政策而开始了向“新经济政策”即全面经济改革的转变

●列宁明确指出,要承认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并且活跃它们,同时用国家政策调节它们

●列宁从现实中认识到乌托邦的共产主义理念和方针是不合时宜与错误的

●1921年以后,列宁对于十月革命意义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邓小平通过对文革的全面反思,显然产生了与列宁非常相近的认识

●十月革命后俄共制订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

(1)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

(2)建立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经济管理体制;

(3)废除一切商品生产,取缔市场交换关系;

(4)经济生活实物化:取消货币(通过滥发货币导致卢布贬值);

(5)实行强制的义务劳动和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制度。

●这些政策实际上正是根据恩格斯《共产主义同盟纲领》的设想

●十月革命后俄国共产党所实验的实际是一种空想共产主义

●十月革命后俄共实行了一批重大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造措施:

1.实现土地革命,剥夺地主土地并且分配给农民;

2.实行银行及大工业国有化;

3.建立工人监督及国民经济委员会;

4.废除商业和关闭市场。

●这些政策的付诸实施,基本上实现了恩格斯提出的经济改造纲领

●苏维埃政权推行了更加激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措施有:

1.实行余粮征集制。根据这一政策,派军队下乡对农民实行直接征粮,这实际近乎一种武装劫掠,从农民手中强制有时甚至是无偿地征调剩余粮食;

2.实行工业国有化。使一切大中小企业均置于国家直接控制之下,为此建立了垂直的指令性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劳动不付工资)和劳动者军事化管理;

4.实行接近平均主义的经济关系实物化分配制度。

这就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战时(军事)共产主义体制”。

●这种共产主义体制具有以下五大特征:

1.最大限度地扩大国家所有制和国家直接管理经济的权力,在工业中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在农业中以剥夺富农、中农为基础(因为贫农一无所有),无偿占有并支配农民的粮食及其他产品。

2.在国家经济生活(生产、贸易、分配)中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也是后来著名的俄罗斯官僚主义的产生根源)

3.对劳动力实行强制分配和无偿征用(义务劳动名义的徭役奴工制度)。

4.实物化经济分配方式,废除商品交换与货币(即“供给制”)。

5.在分配领域中实行政治性歧视,按“阶级”分配口粮及消费品。

6.废除商品交换和滥发货币及代用币(各种实物票券)。

●上述政策导致了革命者当初意想不到的严重社会后果:

一、发生急剧的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体系瓦解;

二、粮食及一切生活必需品极端匮乏;

三、黑市交易大规模发生。

●苏俄军事化管理的强制性义务劳动实际是一种倒退性的徭役制度

●这种直接征用劳动力而不付报酬的国家制度是一种徭役奴工制度

●修长城、大运河尽管也是一种社会公益性工程,但仍然激起人民的反抗

●由资本主义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向这种无偿劳役制的转变是一种倒退

●文化大革命中“学大寨”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此

●激进的经济政策导致苏俄巨大的财政赤字和恶性通货膨胀

●革命者们却认为发生这种通货膨胀并非坏事,而是好事

●这种以无偿占用社会产品,掠取全部经济剩余品,无偿调用社会劳动力的制度,实际是一种野蛮制度,而根本不是什么“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经济学》就是最系统、最典型地论述战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学代表作

●战时共产主义对后来的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深刻长远的影响

●这是在东方国家特有土壤滋生的一种特殊的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其根本精神是试图以军事强制(专政)手段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任务

●这种空想性的军事共产主义实验必然注定遭到失败

●这种失败反而恰恰不断地验证了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观点

●应当指出,在发生社会革命的特殊历史时期,全社会被狂热的革命激情所笼罩和鼓舞,从革命的政治领导人到多数民众都可能在一定的时段内失去现实理智。革命军队是不需要支付工资的。革命本身也是不计较经济成本的。为革命而牺牲生命者更是不会向社会索取代价的。保尔·柯察金就是十月革命时代这种革命激情所产生的一个典型政治人格。

●为某种抽象道义目标和理想主义价值而奋斗的人,常常作出违反个人利益的选择

●历史中狂热的革命者,总是试图通过操控人们的思想,试图把激情的历史瞬态固化为常态,把非理性的少数人,通过思想教育和改造,转变成社会中多数人的激烈行动。

●但历史证明,革命激情一旦冷却,理性的利益抉择还是要占据上风。

●否定货币商品交换制度的结果是社会经济生活倒退到前野蛮状态的经济

●列宁亲手实施了由“共产主义”向国家资本主义转轨的实践

●列宁新经济政策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1)稳定货币政治。停止随意滥印纸币,遏制通货膨胀。

(2)恢复商业、商品的交换和流通。

(3)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包括向资本家合资的形式,恢复轻工业(民用消费品)生产。

(4)恢复集市自由贸易。

(5)组织各种股份公司(合营公司)和合资公司。

(6)向私人经营者出租中小工业。

(7)发展国际贸易。

(8)国家从商业及税收中积累资金,发展重工业。

(9)解除国家对企业的军事管制状态,取消“义务劳动制”。

●上述措施政策非常接近于中国在80年代所实施的市场经济改革

●新经济政策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中也实行了开放搞活的措施

●1921年以后苏联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文化复兴时代(苏式“双百”时期)

●列宁指出通过新经济政策将使苏联提升到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这种苏维埃“文化革命”是一个生气勃勃的、建设性的文化革命

●列宁的建设性“文化革命”思想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意义正相反

●前者是要建立发达的物质生产和文化基础以过渡到更高文明形态

●后者却是摧残生产力现有形态的历史大倒退

《反主流经济学:新国家主义经济学•第八章、斯大林体制的成败得失》(何新著,时事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目录:

1.新经济政策是共产党执政下的资本主义实验

2.布哈林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批判

3.列宁为什么主张与资产阶级合作?

4.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展开的辩论

5.“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出现的

6.斯大林模式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评价

7.彼得大帝的重商主义与斯大林模式

8.斯大林模式的运行特点

【内容提要】

●新经济政策实际是列宁发动的一次经济改革,可以看作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经济改革实验

●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应当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历史阶段中予以坚持

●根本问题在于当时多数的执政的苏联共产党人并没有同意列宁的看法

●列宁指出“战时共产主义”只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多数共产党人却认为恩格斯所拟制的社会主义模式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布哈林认为市场自由与计划经济是根本不能同时并存

●在“新经济政策”理论问题上,布哈林和托洛茨基并没有根本性分歧

●在20年代激烈的意识形态竞争中,每个争论者都极力表现得更“左”

●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严重背离,使统治阶级常常不能正确地估量国家现实、国家形势、国家需要

●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问题:

1.城市出现了新生资产阶级(“耐普曼”)。

2.农村中形成新生富农阶级。(这两部分人都是新经济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3.城乡中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4.工农产品交换中发生价格剪刀差,即非对称交换。

5.由于大量农产品转入市场,农民逃避向国家缴纳余粮,出现城市粮食短缺问题。

6.国家工业化资金来源不足,导致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发展速度迟慢。

在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上述一些问题也存在。

●《过渡时期经济学》是代表“"左派共产主义”经济、政治理论的一部纲领性著作

●有两个命题是这部著作中的理论支柱:

(1)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经济关系将逐步趋向实物经济化;

(2)认为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工具是暴力,即“无产阶级专政”,是国家的强制力量。

●历史没有留给列宁更多一些时间,使他能在理论上作进一步发挥和创造

●列宁死后,苏共内部围绕经济体制即工业化模式问题再次发生激烈辩论

●布哈林认为在无产阶级专政下谈不上任何“国家资本主义”

●在布哈林看来,社会主义只能是“国家社会主义”

●布哈林试图构拟一个建立在直接产品分配——即供给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型

●布哈林构想与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模型”高度相似

●也与中国五六十年代吃大锅饭的乌托邦共产主义模型颇具相似性

●列宁则试图寻找一种使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即具有混合经济形态的国家资本主义

●列宁在1921年已经意识到,不能用国家暴力的手段去组织经济和从事经济建设。

●组织经济应当运用“经济利益”的机制,应当运用物质利益的原则,也就是“经济人”的理性原则。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1920年前后,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列宁曾多次强调必须将“民主”原则引入到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中

●以国家力量介入市场、有宏观目标和调控的资本主义即是国家资本主义

●在对外政策上列宁主张寻求苏俄与帝国主义妥协和和平共处的道路

●列宁所构想的“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种偶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完整系统的政策体系,是一种基于内外形势的现实主义分析基础产生的完整体制

●如果混合经济制度如列宁所设想的那样,在苏联长期存在下去,计划化的方法将是多种多样的,国家的政治制度将行进在法制和民主的轨道上,专政集权式的体制就不可能成为计划经济的唯一的模式。国家在部分领域里会采取集权式的做法,但在大多数经济领域里将采取诱导式的计划化的办法。就是说,可以谋求建立起一套和混合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计划体系。那么,就不会出现后来斯大林时代的一系列悲剧,社会主义将发展成“民主的社会主义”。

●在列宁生前,斯大林主要是一个行政的领导者,未与列宁进行过直接的理论争论

●工业落后的农业国只能把农业剩余产品作为工业化投资的一个主要来源

●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是有意识地在国民经济内部制造不均衡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主张国家工业积累应当来自对农业的掠取

●他认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必然会是一个血腥痛苦而充满困难的时期

●斯大林后来把持左派和右派极端观点的理论家都放逐或枪毙了

●斯大林是一个比其他任何人更深刻地继承了俄国政治文化传统的革命家

●他以彼得大帝继承者自居,在天性上倾向于集权和善于使用暴力语言

●苏联30年代的农业集体化是一场相当残酷的政治运动

●农业集体化有以下作用:

(1)保证了伴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而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的口粮供应;

(2)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输送到城市,为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来源;

(3)确立了为工业化提供高额积累的国家经济体制。

●用暴力手段建立的集体农庄近似于强制农民劳动的大型农业集中营

●农业集体化成功解决了向国家工业化提供廉价农产品和资金积累问题

●这实际上正是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所曾提出的“重→轻→农”发展模式

●斯大林模式就是重工业先导而牺牲农民利益和农业滞后的非均衡工业化模式

●这一模式,后来也发生于50-70年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

●但是毛泽东对农民没有采用那样粗暴的强制手段,而主要采取了说服和政治工作的手段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新的混合:

(1)保留了商品货币制度与价值——成本的核算方式。

(2)在其他方面,如一长制(指令)和以国家暴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军事共产主义,以及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经济学》中所提出的一系列经济观点,几乎全数被斯大林所吸纳。

(3)这个体制也吸纳了工业主义的德国模式(霍夫曼模式)。

●所谓斯大林模式并不是斯大林个人的产物,而是体现着一个时代的集体创造物

●斯大林从以下四个方面彻底终结了新经济政策:

(1)重新肯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可以直接过渡”。

(2)重新肯定十月革命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贬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4)一切维护新经济政策原则的主张都被认为是反党行为。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全部历史悲剧就在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绝不是马克思当初所构想和预期的那种社会主义,即在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基础上成熟地得到孕育的一种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不是马克思认为应当取代资本主义的那种真正的社会主义。斯大林主义的意识形态,将一种建立在直接暴力和国家强制基础上的准军事官僚主义集中制度(“古拉格群岛”模式),宣称其是社会主义,造成了意识形态与现实状况的严重反差和矛盾。执政党在这种意识形态迷雾笼罩中则看不清自身社会现实的真相,不能实行理性的现实主义政策,甚至压抑了必要的社会改革(一切改革要求都被认为是“反对社会主义”。)这正是20世纪社会主义在现实中最终被颠覆的原因。20年代托洛茨基提出“不断革命论”。60年代毛泽东试图以“暴力专政的文化革命”来消除社会主义内部的各种矛盾,结果对于社会经济文化进程都造成了破坏而不是前进。所以,中国共产党在80年代全面否定文化革命,在政治上和理论上都是非常必要的。

●斯大林模式并非是斯大林个人的创造,其实,这个模式在理论上的真正创造者倒不如说是布哈林和托洛茨基。更准确地说,这种体制是在俄国半封建和沙皇专制主义社会文化传统背景下,体现一代革命党人的激进革命经济思想的集体产物。作为集体产物,创造了这一模式的不仅有左派的托洛茨基,也包括被斯大林认为是右派的布哈林。

●在斯大林体制中,管理的集权化代替了计划化,计划经济成为统制(统一管制)经济的代名词。

●托洛茨基似乎是最早着手思考和分析社会主义内部阶级关系的理论家之一。他最早指出社会主义体制中存在一个“官僚阶级”。这一理论后来被南斯拉夫的德热拉斯所继承,看来也曾深刻影响了文革前夜的毛泽东晚期思想。

●1927年7月苏联国家发布组建新托拉斯法令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1928年《共产国际纲领》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斯大林一派的理论观点

●斯大林亲自主持编纂的《联共党史》曾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一部《圣经》

●在斯大林主义的这一文献中,列宁主义的“新经济政策”,即经济改革思想几乎从根本上被阉割掉

●指令化集权体制、统制经济被看作“计划经济”的正统模式,被看作社会主义的样板

●很少有人意识到,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思考,实际意味着一种崭新的经济体制:即混合经济的体制

●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实际是唯一的既坚持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又能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兼容政治民主和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原则,同时又可以节制自由市场机制中无政府主义破坏因素的过渡体制。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包括他的“实事求是”思想,都是对列宁现实主义思想遗产的继承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列宁设想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混合经济

●重商主义是指导彼得一世经济改革和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

●彼得一世经济军事改革走的也同样是一条不均衡发展的路线

●历史上一切国家工业化早期原始积累的过程都是极其艰难而痛苦的

●苏联、中国所经历的工业化原始积累阶段相对而言时间较短,代价较小

●斯大林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了使俄罗斯快速地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苏联工业化是在与世界市场相对隔绝,外部资本主义界经济遭遇三十年代的大萧条的背景下取得的

●斯大林模式下的工业化进程确实具有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的速度优势

●苏联式计划经济带有决策高度集中和主要按实物分配物资的“物动型计划经济”的特点

●从世界历史看,工业化的进程具有一种普遍的历史规律,这就是先经历重商主义、民族主义和不完全市场的半封闭经济体制,而逐渐过渡到比较开放的市场“自由”资本主义体制。从这样一个历史主义的观点看,斯大林主义的体制正相当于前一个阶段——即“社会主义工业的原始积累阶段”。因此,它的出现并不是一种选择,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历史的必然。

●社会经济的循环运动,基本上可分为物资流程和货币流程的两大运动。这两个流程构成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流转过程。针对物资流程所做的计划,叫做“物动计划”。针对货币流程所做的计划,叫“资金计划”。苏联式计划经济,是建立在实物计量形态上的"物动计划"。这种计划的特点是,国家对产品质量、数量、品种和规格在计划上做出规定。生产部门根据实物指标进行生产,货币仅作为成本核算的计帐形式。

●在斯大林时代,计划一经制定,就成为指令或法律,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物动计划”并不是根本不要“经济核算”,而是仅作为结算手段。只要达到实物生产目标,即使支付高额成本也在所不计。例如大跃进时代,毛泽东提出“钢铁挂帅”、“以钢为纲”,发动全民炼钢,以求达到钢铁(实物)产量超过英国的指标。为此而动员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包括付出了后来贻害深远的砍山伐树的环境代价。却丝毫没有考虑以如此巨大的资源人力投入生产钢铁,其成本是否过于高昂,是否值得。

●“物动计划”的理论根据是,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对立的,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生产资料部门不起调节作用。(布哈林理论)一般认为这种集权式而非市场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形成,必然就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废除市场机制(实现非市场配置的社会主义经济机制这一古典设想)。

●一般通称为斯大林模式苏联式计划经济的这一集权计划经济制度,是为适应上述那种非均衡发展的资源分配要求而建立的,是保证那种资源分配要求得以实现的“机制”。集权计划经济制度产生的根源,来自于在落后国家中“实现迅速赶超先进国家而达到快速工业化”这一超经济目标所必然会选择的发展模式。

●政治(军事)目标第一,其他社会目标被放在从属的地位,这就是斯大林——毛泽东时代统制经济体制共有的机制和特点。

《反主流经济学:新国家主义经济学•第九章、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失误与文化革命》(何新著,时事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目录:

1.大跃进失败使毛泽东认识到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

2.毛泽东论中国的工业革命

3.陈伯达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激进观点

4.斯大林误解《资本论》

5.1958年的“共产风”

6.毛泽东注重实物经济

7.毛泽东特别关注所有制和社会分配问题

8.张春桥与所谓“限制资产阶级法权”

9.以“四因论”分析文革

10.关于社会主义内部社会分化的问题

11.文革导致权力高度集中于个人

12.钓鱼政策

13.中国工业化的两条路线争论

14.历史中的悲剧性

【内容提要】

●30年代初博古强迫中农革命的极左路线和荒谬政策反映了布哈林思想

●50年代高岗主张以扩大剪大差向农民征取“贡税”模仿苏联工业化道路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所拟定的工业化道路,以及从50年代初到1958年公社化以前,中国的经济体制实际是一种兼容资本主义市场的混合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实际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资本主义下的市场体制

●围绕合作化问题及“冒进”与“反冒进”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争论,实际正是选择国家工业化道路的体制模式的争论

●刘周陈邓一派主张“混合经济”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和发展道路

●而毛泽东则倾向于略有调整的斯大林模式

●1958年的城乡公社化,实际就是重新回到苏联当年的军事共产主义

●这些措施实际上是在重蹈1917-1920俄国“战时共产主义”的覆辙

●大跃进遭遇的挫折,使毛泽东逐渐意识到经济运动中存在某种“客观的”、“不以人意而改变”的必然性和经济规律

●苏联编纂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并不包涵真正有用的经济理论知识

●对苏式意识形态,1923年列宁曾发表过一个精辟幽默的评论

●苏联版《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这部书又臭又长,概念生硬

●毛泽东认为是写法不好。其实不是写法不好,而是根本不可能写好

●苏联经济学界被镇压放逐后已整体地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思辩的能力

●所以这本书实际是一系列经济范畴的生硬堆砌和教条汇编

●毛泽东对当时的政治、哲学、世界形势和战略问题,即兴式地发表了许多气势宏大的看法

●毛泽东在50年代所思考的经济任务实际就是关于中国的工业革命的问题

●所谓“落后即该挨打”论是把“落后会挨打”偷换为“落后活该挨打”

●它是社会达尔主义“弱肉强食”这种殖民主义理论的现代翻版

●毛泽东认为历史发展并不是庸人想象的只能顺序前进的自然数字序列

●相反,历史的结构在发展中会有跳跃,有奇变,因此“落后可以打败先进,小国可以打败大国”

●毛泽东说文化高低和才智大小这两件事情不是一致的东西

●毛泽东指出在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中也存在主张国家干预的原则

●陈伯达主张取消商品生产,废除土地及一切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类似布哈林的主张)。

●张春桥主张破除“资产阶级法权”,废除按劳分配和等级制(类似托洛茨基的“新阶级”论)

●毛泽东似乎一直认为这种左的观点仍然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所以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正是重用了这两位“左”派理论家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章论证了从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商品经济的萌芽),怎样逻辑而必然地发展到商品制度的最高形态——现代资本主义。

●这种历史发展的逻辑使许多共产党人对商品制度感到恐惧

●“商品”“货币”的存在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是使毛泽东晚年为之极其困恼的问题

●斯大林在“商品生产”和“经济法则的必然性”问题上自相矛盾

●毛泽东对商品生产问题的态度也是矛盾的

●表明他们正如列宁所说,没有读懂《资本论》,特别是第1章

●在本质上,毛泽东始终认为商品的生产与资本主义是相连在一起的

●因此他认为,社会主义归根结底最终应当废除商品制度和价值规律

●毛泽东对理论经济学似乎了解并不多,也不甚理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他对经济问题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实物经济的水平上

●他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能生产出更多的实物

●经济学的本质就是研究经济结构、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关系

●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不是物,是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更不是所谓“资源配置”

●虽然毛泽东未必深研于理论经济学,但他领导和发起了伟大的经济实践

●毛泽东曾指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工业革命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毛泽东所理解的生产关系,一是所有制关系,二是分配关系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供给制——军事共产主义一直情有独钟

●“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按权力、按社会地位分配,权力与地位成正比

●这种分配方式实质上是前资本主义非市场经济的较低级社会分配形态

●这种分配形态导致革命成功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不平等

●托洛茨基、德热拉斯都曾指出这种新的不平等

●1958年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

●1965年,他又提出了“官僚主义阶层”的概念。

●1966年的文化革命中,他提出了“走资派”这个概念。

●1976年他提出“共产党内存在资产阶级”。这几个概念是一脉相承的

●提出这些新概念,实际是在确定新的政治革命目标

●毛泽东对社会不平等深为反感,一直梦想尽早消灭商品交换和货币

●在社会分配方式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始终是一个乌托邦主义者

●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始终是一个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者

●悲剧在于,毛泽东所信仰的共产主义,是空想性的共产主义

●是苏联在1920年以前试图实践的那种战时共产主义

●这种共产主义保留着19世纪乌托邦社会理想的许多空想色彩

●实物生产与平均分配的问题,是毛泽东《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的两大基本主题

●毛泽东的主要失误,可以说失误在分配决定论上

●“资产阶级法权”即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法律所有权(财产的私有权)

●毛泽东似乎始终没有深入研究列宁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后的著作

●文革有三方面的原因:意识形态原因、政治斗争原因和社会原因

●文革是毛泽东的空想共产主义——乌托邦理想在1958年失败之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实验

●而为这一代价高昂的政治实验拓开道路的,则是高层的政治斗争

●问题在于,为什么当时全中国10亿人民都能被动员起来,全民一起参与这一斗争和这种实验?除毛泽东如神一样的权威魅力之外,空想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空想共产主义,是针对着在革命后中国社会中正在萌生、当时尚未充分展开的社会矛盾,即由于社会中的等级差异、分配差异引发的官僚主义与普通民众的矛盾。

●而文化革命之所以必然失败,是由于它违背了经济规律,导致国民经济全面瘫痪,民生贫困和人民的总体性失望。为什么最终会发生这种失败和失望?因为文革的手段,文革所构拟的社会新制度,是一种空想性的、内容贫乏而抑制活力的制度。既不能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也不能解决发展经济的任务。

●造反派并没有消除社会不平等,相反倒成为资产阶级法权的新的拥有者。而他们恰恰又是比劳苦功高的老干部更不具备资格的这种不平等权利的继承者。造反派成为文革所产生的一个新的“既得利益集团”,文革的结局似乎只是帮助了造反派夺取权力。文革并没有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没有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改善。由于经济停滞和人口增加,城乡人民在70年代的生活水平已大大低于50年代。因此人民普遍认为自己受到了文革派的愚弄和欺骗。人民从支持它转而反对它了。这就是导致文革失败的必然原因。

●亚里士多德说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可以分析为四种原因:动力因、形式因、素材因、终极目的因

●可以应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对文革作一下分析。概括言之:

(1)政治(夺取权力)斗争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致动因。(2)空想共产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为这一运动赋予外表和造型的形式因。(3)人民群众与党政官员的矛盾(所谓“大官、小官、工农兵的矛盾”)则是引发这场大运动的社会燃料,是素材因。(4)社会进步的目的因应当是国家的强盛与民生的改善。这是任何激发人民活力、取得人民支持,使社会存在与运动的总目的因,而文革即失败于不能实现这一目的因上。

●毛泽东考虑以文革运动的形式加以解决的并不仅是一个或一群政治异见者,而是谋图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体制作进一步的全面改革。

●文革前后的政治体制和形态实际上发生了本质和功能的变化

●党内政治派别斗争反映了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四人帮”实际上是当时中国社会中一个对现实不满,窥觎着权力的边缘阶层的政治代表。这个阶层就是后来的造反派。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阶级和阶级分化的问题

●回顾历史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中共八大报告是持不同看法的

●文化大革命是一个从内部摧毁国家政治体制的自杀性的运动

●文革导致了中国政治制度和结构的重大改变

●1949年中国革命后建立的政治体制,其溯源来自历史上的四种原型:

1.决策机制参照苏联以党和政治局为决策核心的权力中心控制模式建置;

2.行政系统参照着中国历史传统中的省部体制模式建置;

3.吸收了延安时代民主参议制的内容,以及抗战后多党多派的政治协商建立了“统一战线”及民主党派参政机制;

4.在人大与政协的民意及民众代表制度上,参考了近代西方的两院体制。

●文革前的体制应当认为是精英(即高级干部)决策的权威体制

●但这种政治体制也绝不能认为是一种单一的专制性体制

●孟德斯鸠将国家主权划分为三大权力:(1)立法权;(2)行政权;(3)司法(护法)权。

●这是一种古典式三权划分,其理论源于古希腊,但这种划分是不全面的。

●实际上,国家权力还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4)统治集团成员的任免权、继承权。(5)军事权;(6)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政治的、宗教的、形而上学的)的制订和解释权。

●孟德斯鸠法制思想的核心原则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

一是多数作出决定的主权原则,即所谓“民主”。

二是必须用权力去限制权力,以此防止对权力的滥用。

●1943年延安整风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确定了 毛泽东个人在重大军事、政治、人事决策上具有一票否决的最终决策权,使毛泽东取得了最高领袖的地位。这种地位,与政治局的多数决定(即集体领导)原则,是有矛盾的。这是导向文化革命时期否定政治局集体领导,导向毛泽东个人决策的权力根源。

●文化革命确实是违反宪法程序、也违反中共党章的一次以群众运动(大民主)形式,全面改变国家民选合法领导层的准暴力政变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天才和政治天才,但并非一位经济天才

●八大后毛泽东在经济速度问题上与政治局多数发生了一次尖锐分歧

●毛泽东对八大路线的修正,在政治局和高级干部中遇到抵制和阻力

●社教运动和文化革命目的都是从思想和政治上解决对党的领导权问题

●“二月逆流”实际是政治局多数对直接贯彻毛意图,凌驾于政治局之上的中央文革小组进行一次直接抗争

●事态发展的结果,是根据毛的意见废黜了政治局

●以中央文革小组办公会取代政治局办公会的地位,实际又是一场政变

●“九大”通过政治结构的改组确认了文化革命这场高层政变的合法性

●毛泽东在军事上曾提出过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先退一步,后发制人。

但是,在处理意识形态的问题上,在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上,他也运用这一原则——先号召人们出来讲真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出各种不同意见。但这种动员实际却是一种钓鱼,是所谓引蛇出洞。目的是引出各种不同思想而对之进行批判斗争,以至动员舆论工具,动员盲从庸众多数的压力,对不同思想(即“资产阶级思想”),以发动大规模战役的形式(当时称作“人民战争”),聚而歼之。这是毛时代管制意识形态的一种主要办法。

●毛的思想体系,政治体系包括政治方法,还是与斯大林主义有区别

●毛泽东虽然也强化思想控制(在意识形态领域实施专政),但单纯由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异端而被他杀头的人则不多

●管理意识形态的方法,是控制传播而不是杀人

●由于毛泽东有这么一个不杀文人头的政策,尽管经历象文革这样大的浩劫,一大批异端思想分子,包括我这类当时多次成为反革命分子的人在内,才仍然能够带着我们的异端和叛逆思想而活过来

●政协会上当众痛斥梁漱溟是毛泽东有失他作为大政治家的风度之事

●耐人思量的是,毛泽东后来还是容忍梁氏平安度过后半辈子

●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表明,工业化的前奏是对农业结构的改造

●从抽象理论的角度分析,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形态下社会矛盾的分析,无疑是十分深刻的

●毛泽东毕生所追求的理想始终是一个消灭社会经济差别,消灭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大同社会。

●他抱着这一不能实现的遗愿而痛苦地离开人世,可以说是抱恨终天。

●毛泽东是一位悲剧英雄。他晚年以日益衰弱的体魄,仍在与社会中日益壮大的新兴自发资本主义潮流作不屈的斗争,颇有唐·吉诃德式的悲剧色彩。

●“道德的基础是利己主义(是对生命的爱、利益、利己主义)。善不是别的,而是符合一切人的利己主义的东西。”“不是要消灭知识的贵族、精神的贵族,——不是的。但不能容许只有少数人是高尚的,而其余的人都是愚民。不是要根本消灭财产,——不是的,但不能允许只有少数人拥有财产,而其余的人却一无所有。”(列宁《哲学笔记》中摘录费尔巴哈的一段话)

●毛刘之争,两是两非。最终历史证明,正确的并不是单纯的任何一方,而乃是碰撞对立下的综合,这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进程。

●正确的是合题,而且只能是斗争后相互扬弃了的合题,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刘少奇的个人命运是充满悲剧性的,身居高位,而身死囹圄,蒙受不白之冤,死无葬身之地。

●但毛泽东的个人命运也是悲剧性的。毛并不是最后的赢家。尸骨未寒,妻子已成阶下囚。及身而没,政敌却已纷纷翻案。

●从现实性角度看,刘少奇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混合经济思想乃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务实方针,适应现实的方针。而毛的经济方针,则脱离现实基础,具有空想共产主义的抽象理念色彩。因此,后者最终在强有力的经济现实利益的冲击下,全面失败。

但另一方面,正是毛所倡导的重工业先导方针,快速工业化方针,在50-70年代,使中国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速度,由一个极其落后停滞在中世纪经济状态的农业国,变成一个门类初步齐全,具有先导性的先进工业领头的初步工业化国家。

这是一种历史性的奇迹!而且这一奇迹是在50-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对华实施严酷的经济技术封锁的条件下取得的。没有毛泽东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这一成就肯定也是不可能取得的。

●“一个伟大的人会是有罪的——他承担得起伟大的冲突,因此基督放弃了他的生命个性。牺牲了自我,但是他的事业,由他首创的事业,却永存下来了。”“真正的悲剧是两种合理性的事物互相碰撞,有两种合理性相互对立地出现——并非好象只有一种是合理的,另一种是不合理的,而是两方面都是合理的,它们互相冲突,一个毁灭另一个,两个结果都归于失败,而两个也互为对方说明存在的理由。”(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106页)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