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论孔(3)
论儒之本原
儒者与中国上古之神道教
一 儒者起源于祭司
鲁昭公廿五年(前517年),孔子回到鲁国。归国后鲁昭公委派孔子担任鲁国宗社的司祭——傧相,①为王室宗社主持祭祀及丧葬之礼。②
当时各国方言不同,司祭及司礼乐的傧相或称为“相”,或称为“祝”(古音“兄”)③,或称“胥”,或称“需”(繻)。
儒之古音从需,近觋、胥、兄。《周礼》中司乐者称“胥”。胥、须、需字通。胥又作谞,《说文》谓“有才智之人。”④武威出土汉武帝遗诏木简简文“师儒”记作“师谞”,可证胥、谞、儒互通。所谓师儒,也就是儒师。儒字从人、从需,需师即儒师。⑤总之,周代宗教神职之司祭官(相),以方言不同而称作相、胥、须、兄(祝),其实都是儒者——儒师的前身。①
鲁之始君周公之子伯禽是西周之太祝。儒作为祭司其实也就是“祝官”。鲁国之所以号称礼乐之邦,就因为它的立国之本就是周朝或“大祝”太祝之国,谨守于周礼。
《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儒家之学起源于宗社礼乐典章文物之学,儒师则原是古神道教中祭祀天地祖先社稷的祭师。儒的本义是“胥师”,亦即主持宗社祭祀礼乐仪式和丧葬之礼的祝官、祭司和乐官,在职能上正是从属于司徒之官。②
担任司祭的傧相,使孔子实现了他少年时代即已怀抱的理想;成为鲁国国家神社的司祭胥相。由于宗社也是国子——鲁国贵族子弟的从学机构,孔子可以合法地聚徒讲学。大概从此时起,孔子组织起从属于他的一个学团——儒者集团(后世所谓“儒家”)。
二 中国上古之神道教
人们常说中国古代只有巫术而无宗教,是无宗教之国度;或谓中国自古无国家宗教。此说一直颇为流行,然而实在是无知之妄论。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原是有本土宗教信仰之国度。
夏商周政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政教合一,当时的政治与宗教结合十分紧密。孔子云:“圣人以神道设教。”秦汉以前中国之国教就是神道教。
中国上古(夏、商、周三代)均崇奉一种敬祖奉天的神道之教。先秦之神道教以天、地自然神和祖先人文神为主要神灵。这种神道教早在唐虞时代即已形成,见诸《尚书·尧典》及《舜典》中之所描述之祭典。
周礼之主体制度,正是以神道教之宗教祭祀为核心的一套典章制度。孔子的儒教或曰礼教,也正是通过对上古神道教的人文化改革演变而出的。
秦汉以前之上古,华夏民族之宗教为神道教。秦汉以后神道教仍为国家信仰,而民间则亦有天道教、天师道教(即道教)。
战国秦汉之际,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国,汉、晋、唐、宋以后,佛教与神道教及儒教并行。只是“五四”以后经历的百年革命和动荡,彻底摧毁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无神论弥漫人心,现代中国人才成为一个不持信任何宗教信仰的民族。
三 上古神道教的内涵
任何宗教都包涵三个主要部分:
1、神主。
2、解释和神话(意识形态)。
3、操作体系(祭祀与典礼)。
在上古神道教中,天神(帝、天、日、月)、祖先、社稷神(土地与林木)及百物之灵是中国人所祭拜的四组主要神灵观念。
一、天神系统,主要是:天体(天)及日、月及五行星(七曜)神主包涵上述四大系统:
二、地祗系统,主要是江、河、山岳、土地、树木及五谷(植物)之神。
三、祖先系统,主要是死去的本族鬼魂。
四、日用及百物之神,主要是战争、畜牧、渔猎有关的异种神灵。孔子在《礼记》中说:“礼行于王祀:郊(天)、礼(地)、祖庙、山、川。”
在天神系统中,最重要的神主是北极神(中天神)、日神(东方神)及月神(西方神)。①
除了对日月、北极神的崇拜外,神道教也祭祀其他星辰。
其中最重要的星座均与季节标志有关。如龙星、大火星。大火星是夏季的标志,专有火正之官主持祭祀。火正祭大火星的时候,用心宿柳宿陪祭。火星并运行在这两个星宿之间,所以柳宿就是鹑火星,心宿就是大火星。陶唐氏的炎正阏伯位在商丘,祭礼大火星,而用火星来确定时节。
古华夏神道教的元始祖师是颛顼。《国语·楚语》记颛顼“绝地天通”,统一了神道教。颛顼故地在今河南濮阳。颛者,端也,顼者,需也。颛顼即首儒,儒者的祖师。颛顼就是儒教即儒者的始祖。所以后世神道教的祭师或称“端公”或“端师”。
上古神道教不是一个巫术魔法的原始宗教,不是张光直所说的商周的什么原始“巫术”或“魔法”,而是具有系统化宗教神话和完整祭祀礼仪的发达、严密、成熟的宗教系统。①
汉唐以后中国之国教,是以孔子为神主的儒教。所以中国历来一直是有宗教的。上古神道教,战国以后演变为道教和儒教。汉唐以下,中国建立了独特的政教兼容的宗教体系,以儒为本,兼容释道。
儒教通过五经和十三经体系的建立,转变为政治性宗教,亦即从政者的国教,国家意识形态,以民为本位,作为皇权主义的基础。而道则往往作为贵族政治失败后避世的逃逸之教。释教则为通向未来之教。
这种神道教在汉唐即已传播到东亚,特别完整地保存在韩国和日本。
在现代中国,由于经历百年激烈的政治和文化革命运动,古代的这种神道教久已荡涤殆尽。但在今日东亚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却仍可见到颇为整合的神道教体系,实际上起源都是来自于先秦之中国的。②
四 礼乐仪式
礼乐是神道教的外化仪式。
夏商周三代之所谓“王”,又称“天王”,与秦汉以后的皇帝不同。作为“王”或“天子”的君主,一身兼为政治君主、宗族宗长、军事统帅以及宗教祭司。③神道教与政治制度结合于一体,其内化形式是神权支持下的政治制度,其外化形式就是“礼乐仪式”。
神道教的最高祭典是敬天礼地之祭。祭天曰“燎”或曰“禘”祭。地神即土神、即社神,祭地曰“墠”,又曰“禅”。墠、禅都是社祭的转语。西周时期的一社,也是一个农业基层行政单位,即书社或里社。天地之祭合称“封禅”。“封禅”一名,自汉以后讲不清。封者,奉也,奉天曰封。禅,社也,祀地曰社即墠,即禅。
宗教与礼制,是周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仪式制度。礼制即周礼。礼分为吉、凶两类。礼包涵四部分内容:
一、族内礼。
二、交际礼(族际礼)。
三、军事礼。
四、祭祀典礼。
对不同的神灵,有不同仪式及等级的祭祀。主要的有:禘祭、袷祭、四时之祭、告报祈禳之祭。
祭天的禘礼又称“郊”祀、“古者,天子夏亲郊祀上帝于郊,故曰郊。”
祭祀的时间,据《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杜预说:“启蛰,夏正建寅之月,祀天南郊。”《左传》襄公七年:“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
祭祀分“月祭”、“四时之祭”和“殷祭”等多种。“月祭”是在每月初一举行,又名“朝庙”。
大祭时献礼要以“骍”(赤色牛)作祭品,演奏黄钟之乐。根据周礼,祭天之祭礼曰“禘”,其主要仪式是焚烧巨木。祭天之“禘”礼是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主持的盛大礼仪,诸侯不得祭天。祭天时须配以天子的祖先共同享祀。
但《春秋》中有多次鲁君行祭天郊祀的记载,也有其他诸侯祭天的记述,表明郊祀已是诸侯常行之礼。如秦襄公作西畤,祭白帝;秦文公作鄜畤,祭白帝;秦宣公作密畤,祭青帝。又如齐国祀典有八神,其中就有天主,都是祭上天的。所以孔子认为:“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礼记·礼远》)
五 封禅大典
祭天地最隆重礼仪是封禅大礼。周之天皇、天子不定期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泰山即华夏民族崇拜的昆仑山(参看何新《诸神的起源》),是中天神(玉皇大帝)所在的中国奥林匹斯山。天子登泰山筑坛祭天,谓之“封”;在泰山下的小山祭地,名之“禅”,禅者社也。封是祭天,禅是祭地。
据《管子·封禅》记载,传说春秋以前举行封禅的有七十二代帝王,从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到周成王。齐桓公称霸时,会诸侯于葵丘,想举行封禅之礼。但是管仲反对,认为以前帝王封禅,是在嘉谷生、凤凰麒麟来等十五种祥瑞出现之后才能举行,现在没有这些瑞象,怎么可以举行。齐桓公感到自己没有这么大的福分,只好作罢。
祭土地神的同时也祭五谷神——“稷”,即农神。《史记·封禅书》:“自禹兴而修社祀,后稷稼穑,故有稷祠,郊社所从来尚(远)矣。”
[春秋时沿用商周制度,在祭社稷的同时还要祭五季五行五神。五行有五神木官之长叫句芒,火官之长叫祝融,金官之长叫蓐收,水官之长叫玄冥,土官之长叫后土。所以这种祭祀称为“社稷五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社神是岁星之神,岁星神是兵神。齐国社祭时进行阅兵,以显示其军威。《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楚子使薳启疆如齐聘,且请朝。齐社、军实,使客观之。”又如鲁国俘虏了邾国君益,将其祭亳社,以人祭社。]
六 卜筮与巫术
巫术与魔法是从属于神道教的操作仪式。通过巫术与魔法的操作,人们相信可以兴利除害,操纵和控制自然及魔怪的力量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古代人们认为自然山川以及日月风云等气象均有神灵主持,它们这些控制自然的神灵掌控着巨大莫测的自然力,控制着水旱疠疫之灾,为了讨好他们以祈求福祉,所以要进行祭祀。《史记·封禅书》引《尚书》说:舜时“望山川,遍群神,巡祭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五岳”。又引《周官》说:西周“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四渎者,江、河、淮、洛也。”可见祭祀山川之神也是王者的重要职责。
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其责任也被认为是王者犯了触怒上天及神灵的罪过。所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遇到巨大的天灾,王者要斋戒反省,要祈告神灵,下罪己诏,请求天神的宽恕。
除祭祀外,雩、盟誓、殉人、衅礼,也是神道教的重要操作仪式。
雩,是祭天求雨的一种特殊操作,雩礼有两种,一种是夏正四月,苍龙宿(龙星)出现时举行祭祀,预为庄稼祈雨,所谓“常雩”。另一种是遇到旱灾而求雨的非常雩祭。这种祭祀一般也应该由天子举行,称为“大雩”。
春秋各国一些国家和地区亦信操巫术,但各国的虔诚程度不同,中原地区尤以陈国特别盛行。
《汉书·地理志》讲到陈国时说:其“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陈诗曰:‘坎其击鼓,宛丘之下,亡冬亡夏,值其鹭羽’。又曰:‘东门之栩,子仲之子,婆婆其下。’此其风也。”
《汉书·地理志》说楚国人:“信巫鬼,重淫祀。”《吕氏春秋·孟冬纪·异异宝》也说:“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吉凶灾祥)。”
此外还有预测未来的重要仪式是占卜、卜筮。卜筮在国家决策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战争、祭祀、立储、立夫人、嫁女、出使、生病、选太子奶娘、生子女、预料子女未来命运都要占卜问筮。其中占卜数量最多的是预卜战争的胜负和祭祀的吉凶。(如公元前525年,吴国攻打楚国,第一次占卜不吉利,不敢出战;第二次占卜吉利,才决定进攻。)
七 孔子作为祭司而主持大傩
《礼记》和《论语》中记述过孔子作为司祭者参加主持的一些祭礼。其中一种重大的神道教之年终典礼,即蜡祭。
蜡祭,是中国古代每年的12月(夏历10月)农事丰收后以祭神报功为内容的全民狂欢节。蜡祭的仪式中,有一项重大话动,是傩戏。
冬至节前一日举行大傩。“傩”即《诗经·商颂》之“那”,是一种敬神驱魔的宗教性舞蹈。所以孙作云说,“古代的大傩之戏(即打鬼跳舞),最早源于黄帝战胜蚩尤以后的纪功舞,后来变成了打鬼舞。”
据《周礼》:“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时难”,时傩也。傩舞也。)以索室驱疫”。(《周礼·方相氏。)
武士们蒙着熊皮,头戴嵌有四只黄金眼的假面具,身穿黑衣朱裳,一手操戈,一手举盾。他们率领神人神兽(均由人装扮),在屋内四隅幽暗处舞蹈搜索驱逐大傩,就是迎神以驱逐疫鬼的条教舞蹈仪式。恶鬼。他们念动驱鬼的咒语,击鼓大呼;将犬羊的驱体分解,散置房屋四周各门,象征恶鬼已被杀死,以禳除邪恶。然后,蒙面者与神人神兽一同跳舞、击鼓,欢呼,庆祝驱鬼的胜利。
在鲁国举行大傩式这一天,孔子恭敬地穿上礼朝服,立于阼阶(司祭者站立的厅堂东阶)。
大傩后的第二天,孔子主持蜡祭。蜡祭的意义是向神灵献功之祭。在社坛祭祀农神、猎神、林神、土神、水神、谷神,向神灵献享、报功,祝愿神灵保佑,祈求神灵赐福免灾。
参加蜡祭的农夫们都身穿黄衣,头戴黄色草笠。满城黄服的人群与四野金秋融为一体,在阳光照映下,显出一派灿然的丰庆景象。乐队高唱《蜡辞》:
使土壤回到大地,
使水流回到沟壑(河),
虫儿不要闹灾,
草木生满原野和沼泽。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八 孔子作为国家祭礼之大司祭官
作为大司祭,孔子引导着鲁国君臣向社坛献祭。据《论语》的记述,主持祭祀时的孔子是十分虔诚的。他说:“祭神应如同神就在面前。”(“祭神如神在。”)
大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涵有两性自由狂欢意义的“禘祭”。禘祭之后,举行“大祫”与“大享。”孔颖达说:“禘、祫之礼为序昭穆,故母庙之主及君庙之主,皆合食于太祖庙。”大祫,有会合男女、男女欢的狂欢意义。而孔子对此则不感兴趣。他说:“禘,自既祫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①
每次祭祀结束,孔子一定要等所有的老人都先走了,他才最后一个走。②
祭祀完毕,孔子和他的弟子一同登上社坛,参加全城的“大享”之宴,这种“大享”之宴,古代称“乡(飨)饮酒礼”,实际是大祭之后,不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的全民狂欢节日。
大袷之后从祭者分食祭物的仪式称“大享”。在后来流亡国外的时候,孔子也担任过祭司。由于经济困难,有一次,子贡想减少一些祭神贡奉的羔羊。但孔子认为不可以,说:“子贡啊,你爱的只是几只羊,我却更爱重这种礼仪。”
九 庆贺丰收的狂欢之祭
在欢庆丰年的大享之日人们化妆成各种动物,表演狩猎舞。还有身穿彩服的妇女表演节目。人们吹奏芦笛(一种芦苇制作的管乐器),打击土鼓(一种用陶土制作鼓身的鼓),载歌载舞。然后,大家拥往社宫(乡校),参加乡饮酒礼。欢聚一堂,喝酒,祝寿,狂欢极乐。
在《诗经·周颂》中有诗篇描写乡饮酒时的狂欢:
“有的舂米有的舀米
有的簸糠有的搓秕
淘起米来声音淅沥
蒸起米来飘浮香气
于是占卜祭神——
取来香草涂上羊脂
牵来公羊剥去羊皮
又是熏烤又是烧灼
祈求年年得丰收”
原文:诞我祀如何,
或舂或揄,
或簸或蹂。
释之叟叟,
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
取萧祭脂,
取羝以軷。
载燔载烈,
以兴嗣岁。
“筛上酒滤去糟
拿来猪肉和牛肉
用大瓢舀上酒
让人们大吃又大喝
让人们朝拜又祭祀!”
(原文:乃造其曹,
执豕于牢,
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
君之宗之。)
据《礼记》的记载,有一次大祭之后,孔子的弟子们都去参加狂欢。回来后,孔子问,玩得是否开心?一个弟子回答说:“全城人都像发了疯似的,谁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开心。”
孔子说:“老百姓辛苦已经一年了,只有这一天才痛痛快快地玩一玩,这其中的(政治)道理你难道不能明白吗?如果让民众只是紧张而始终得不到松弛,即使是周文王、武王也是办不到的。一张一弛,这才是文王、武王的治国之道啊!”①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是一句治国名言,这句话就是由此而来的。
【本文收入何新著《论孔学》,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出版。本博被作者授权转发,作者于文字有所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