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佛学研究(5)
何新:佛学本体论——四大皆空
佛经《俱舍论》及唯识论(法相宗)学说认为,宇宙中一切物质之色、法世界,无不由地、水、火、风等四要素所构成。此四大要素即所谓“四大”(拉丁梵语catva^ri maha^-bhu^ta^ni,巴利语catta^ri maha^-bhu^ta^ni),四大就是四大种(子、范畴)之略称。
必须指出的是,这四大所言的四物,都并不是世俗语言意义的四物——地并不是土地,水并不是水,火不是火,风不是风。实际上,四大所说的四种元素是抽象物,代表四种性质,所以称作四大种子而不是四大物,即:
(一)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之种(梵pr!thivi^ -dha^tu ,巴pat!havi^-maha^-bhu^ta )。
(二)本质为湿性、流动性,而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之种(梵ab -dha^tu ,巴a^po-maha^-bhu^ta )。
(三)本质为热性,而有爆发和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之种(梵tejo -dha^tu ,巴tejo-maha^-bhu^ta )。
(四)本质为运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之种(梵va^yu -dha^tu ,巴vayo-maha^-bhu^ta )。
[“种”这个概念,接近于西方逻辑学所说的“范畴”的概念。]
依世亲《俱舍论》之说,四大具有假与实之分别:上述之坚、湿、热、动之四大,为实四大、性四大;而世间人所谓的地、水、火、风四物,则为假四大、事四大。
前者属于身根之所触,为触处所摄,后者则属于眼之所见,为显色、形色所摄。
这一分别非常重要。我窃以为,据此,佛学所论之四大,实际阐述的就是物质的四相,四态:
——地元素象征物质的固态。
——水元素象征物质的液态。
——风元素象征物质的气态。
——火则是物质的一种极特殊形态。
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的光热现象,温度很高,是物质能量释放的一种特殊方式。
从现代物理学观点论,火的可见部分称作焰,随着燃物基本粒子的振动而有着不同的形状,火的本质是能量与电子跃迁的表现方式。 火焰大多存在於气体状态或高能离子状态,燃烧化学反应的两个要素——燃料分子和氧化物(通常是氧气)分子,借助质量输送而相互碰撞,假如碰撞的动能够大,超过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在温度足够高时,火的能量能以等离子(物质之第四态)的形式出现。
[有意思的是,前5世纪小亚细亚以弗所(Ephesus)的哲人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就是火,说宇宙的本质乃是永恒的活火。黑格尔指出,赫拉克利特说的火不是燃烧的火而是宇宙能量的象征。]
由此可见,佛学的四大范畴(种论),实际是一种深刻的宇宙本体论学说。佛学在很早的时代已经总结了宇宙物质存现和转化的四大基本形态——液态、固态、气态、火态(即现代物理学定义的物质第四态等离子态)。
佛学认为,四大种子为根而生成万物,故四大又称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四大具有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故称能造之色 );被造作之诸色法即物质世界。
而四大种之“种(子)”,则以此四大为一切色法所依之性,具有能生、母因等义,如父母为子女所依,然父母亦具有能生之因,故称为种;而由四大所产生(造)之物质(如五根、五境等),与四大之关系,如同父母与亲子而各自独立存在。
所以佛教中的这一派学说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之身体,均由四大所聚合而组成。四大种通于一切色法。然而在不同色法之中,仅有其中之一显现,其它三大则潜伏。例如岩石,暂时之显现态为“地大”(而水火风三大则为潜伏态);在河海等湿物中,唯有水大显现,而火、地、风则为潜伏态。未显之三大,潜在于显现态之内,静待“缘会”出现可得显现。所以,打石而能生火,天寒则水会结冰等等。
一切有部认为,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种子和合而成。但是,本质上此四大也皆为妄相,而非万法世界之本体——所以四大皆空。必须了悟此四大之本质亦为色空,而非可以恒常不变之实体,方可体悟万物之本皆以空无为基础之谛理。
[上述对四大种之解释,深入研探可看《俱舍论》卷一、卷四、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卷一二七、卷一三一。]
盖佛教的本体论学说,一切有部(俱舍论宗)以及唯识论等宗,皆以四大立说,以四大造作一切色法。但是其他宗派、说部则还有五大、六大的诸异说。
所谓五大,即地、水、火、风四大外,还以空为第五元素。六大则再加识为第六元素(密宗)。
[附注:五大指体性广大,能生成万法之五种要素,又称五大种。即:地、水、火、风四大及空大。五大之性质为坚、湿、软、动、无碍。
盖佛教另有四大、五大、六大、七大诸说。俱舍、唯识等宗概取四大之说,以四大造作一切色法,故称四大种。密教则持五大、六大(地、水、火、风、空、识)之说,谓四大等不离心大,心色虽异,其性无二,而以六大能生四法身、三世间,为法界之体性,即如来之三摩耶身。]
【俱舍论】
《俱舍论》是佛教一切有部著名论典,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作者是梵僧世亲大师(约380年-约480年),有玄奘译本,30卷。
世亲大士早年在说一切有部出家,后来接受新的大乘学说,与其兄无著一起创立唯识论宗。
世亲曾经在克什米尔和犍陀罗(今巴基斯坦)讲《大毗婆沙论》。每日讲完一段,即概括其义作一颂,全论讲毕,成六百颂(最初为五百九十八颂),即《俱舍论本颂》。后来续作长注释,合称《俱舍论》。
该论以《杂阿毗昙心论》为基础,广泛吸取说一切有部重要的阿毗法教义如《发智论》、《识身足论》、《法蕴足论》等以及《大毗婆沙论》的要义,并参考当时的经量部学说,不拘成说,根据自己的观点,把说一切有部的全部教义,概括地加以归纳而成。是系统体现佛教本体论的重要著作。
1934~1938年间,印度罗睺罗在西藏寺院里陆续发现了约在12~13世纪之际所写的《俱舍论本颂》和《俱舍释论》的梵文原本,摄影携回。1946年由郭克雷校勘其《本颂》刊印。
研究俱舍论的佛学称为俱舍宗,为中国佛教十三宗和日本佛教八宗之一。有人认为俱舍宗属于小乘佛教,实际俱舍介于小乘与大乘之间。玄奘早年曾从学俱舍论,后来创立了中土大乘法相宗(属于唯识宗)。
(愚痴居士何新写于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