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印地佛教教派简史

$
0
0

何新佛学研究(8)

印地佛教教派简史

 

 

自佛陀入灭以后,印度佛教经历“部派佛教”、“大乘中观”、“瑜伽派”、密教等次第演化。兹根据国内外前人之研究,简述其演变概况如次: 

 (一)原始佛教

    瞿昙佛陀于公元前463年在迦毗罗卫城(梵Kapilavastu ,巴Kapilavatthu)诞生,自三十五岁悟道,至西元前383年入灭。佛陀平生述而不作,没有写留任何佛经。其生前对弟子之教示,于灭度之后,由弟子们结集传述之。

这一段时期之佛教,称为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

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弟子们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佛经“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等,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


【四谛】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除苦难的方法。其次,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法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的学说。

谛,梵语satya,巴利语sacca,审实不虚、即真理之义。

四谛,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人生中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佛陀所知见宣讲,故称四圣谛。

苦谛即关于生死实是苦之真谛。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灭谛即关于如何灭尽苦谛、集谛,达到圆寂涅槃之真谛。道谛即关于正见正思维之八正道之真谛。

四谛为原始佛教教义之大纲,乃释尊最初之说法。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后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慧三学以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

【原始僧团】

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不平等制度。因此,他所创立的佛教僧团,允许各个种性和贱民参加。另外,还容许接受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为弟子,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居士。以出家之比丘及比丘尼为中心,再加上在家之信士、信女而构成佛教之僧伽(梵文sam!gha ,巴同)集团。

    这个教团不承认造种姓制度,虽是贱民出身之比丘,只要其出家受戒之年资高,则在僧团的位置即高于贵族出身的比丘之上。

    此外,教团亦经常为在家居士解说布施、五戒、生天论等法。

 【原始佛经】

 佛陀说法,弟子最初乃以记忆或诵读互相传授,其后始以巴利语撰写。

原始经文中最古老的是《经集》(巴利文Sutta-nipa^ta )、《法句经》(巴利文Dhamma-pada )、《如是语经》(巴Iti-vuttaka )、《无问自说经》(巴Uda^na )等。以上诸经及律,皆被信徒承认为佛陀本尊所说之法。至于此中是否杂有弟子的言论在内,则也无法判别,对此经典,均以“原始佛经”名之。 

   原始佛经之思想立场,乃在现实生活中认识“苦”,了解苦之根源为无常变迁,主张一切存在之物并无一主宰的我存在,而树立“无我”之观点。

    无我的现象世界即由“缘起”而生,故佛以“十二因缘”说明缘起的道理。

    ​

    (二)佛教僧团的分裂

    佛陀入灭一百年左右(公元前283年前后),印地佛教僧团分裂为二,成为改革派之大众部及保守派之上座部两个部派。

    1、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看法的不同,开始分裂。

    最初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这被称为根本部。以后又从两个根本部中,分裂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称为枝末部派。

    [附注:

      据北传佛教资料记载,最初的分裂原因系由于大天(梵名Maha^deva )提倡五事新说。据南传佛教资料《锡兰岛史》(岛王统史,巴Di^pavam!sa )、《大王统史》(巴Maha^vam!sa )记载,则谓由于跋耆族(巴Vajjiputtaka )之比丘倡导十事新说而造成分裂。

    大天为摩偷罗国(梵Mathura^ )出身之比丘,于华氏城(梵Pa^t!aliputra )宣扬佛教。他在阿育王所建之鸡园寺(梵Kukkut!a^ra^ma )提倡五事新说,保守派长老斥其为妄语,僧团因此分裂为二。

    大天所提引起分裂的五事指:

    (1)余所诱(余人污染衣)。阿罗汉仍抵制不了天魔之诱惑,而有梦遗之现象。

    (2)无知(无明)。阿罗汉等四果犹有“不染污无知”。

    (3)犹豫(疑)。已经证四果之圣者,对于佛法诸谛尚有疑惑处,并非完全彻悟无疑。

    (4)他令入(他度)。若干阿罗汉证果时,必须由他人(如佛陀)印证、提醒,才能对圣道真正悟入。

    (5)道因声故起(圣道言所显)。修行者若修习出世智慧之圣道,必须至诚唱念“苦哉”之语,才能使圣道现起。 

这是关于修行与达到佛性的分歧。​跋耆族比丘所提倡之十事则皆为关于出家生活的琐碎小事,乃指:

    (1)角盐净。可以蓄盐于角器中。

    (2)二指净。如未吃饱,可以于规定时间后经二指量(日影)之时间内,继续进食。

    (3)他聚落净。即在一食之后,仍可至另一聚落复食。

    (4)住处净。同一教区内之各群比丘,可以在各居处举行布萨。

    (5)赞同净。于众议处决之时,若得应到比丘之同意,则虽应出席之总人数仍然不足,仍可举行羯磨。

    (6)所习净。可以随顺和尚阿阇黎之常习。

    (7)生和合(不攒摇)净。可以饮食未经搅拌去脂之牛乳。

    (8)饮阇楼□净。可以饮用末发酵或半发酵之椰子汁(即阇楼□)。

    (9)无缘座具净。缝制坐具可以不贴边,大小随意。

    (10)金银净。可以接受金银的布施。

    跋耆族比丘倡导十事新说时,反对他的耶舍比丘得到离婆多长老(梵Revata ,巴同)之援助,在毗舍离城举行僧人大集会,一致决议新说不合法,故称之为“十事非法”。

    此次之集会,同时亦为再一次律典结集大会,参加比丘共七百人,故称七百结集。 ]

    

公元前280至230年之间,主张革新派的比丘成立一新的派系,佛门分裂由此开始。加入革新派的人数很多,故新派又被称为“大众部”(梵Maha^sam!ghika ,巴同)。

      原始佛教长老上座们之保守派,即称“上座部”(巴Therava^da )。

【 关于部派分裂原因的另一种说法】

关于部派佛教两部分因争论而发生分裂的原因,诃梨跋摩在《成实论》则概括为由于对以下论题的分歧。即:

    1、人的再世有无?2、一切法有无?3、中阴(轮回的主体)有无?4、顿悟或渐悟?5、罗汉是否有退?6、随眠(烦恼)与心是否相应?7、未受根业是否存在?8、佛是否在僧数?9、在无人我(灵魂)?等。]

    ​【上座部的教义】

    上座部认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应是阿罗汉果,阿罗汉果与佛果位相同。

    他们把一切现实存在分为色法(物质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种”(地、水、风、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长、短、大、小、方、圆等形象和青、黄、赤、白等显色以及其他感官对象),心法有八十九种,并作了详细的分析。

上座部于佛陀入灭后三世纪,亦即公元前183至83年之间,又分裂为本上座部与说一切有部(略称有部)两个部派。

    上座部后来又分为根本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上座部流传于雪山即喜马拉雅山麓的尼泊尔(雪山部),说有部流传于克什米尔地区。

     说有部以迦湿弥罗为根据地,发展成一大势力。有部之下又分出犊子部,犊子部又分出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住四部。

    到佛陀入灭后三世纪,有部又分裂出化地部,再从化地部分出法藏部。

    佛陀入灭三世纪末自有部又分出饮光部(善岁部);佛陀入灭四世纪又自有部分出经量部(说转部)。

    故原来的有部即称为根本说一切有部,而上座部本末一共成立十一个部派。

    在公元1世纪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统治时,曾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佛法结集,编纂了《大毗婆沙论》、《发智论》和六足论等庞大的论书。主张“法有我无”、“三世实有”和“法体恒有”的经量部约成立于3世纪末,是最晚从说一切有部分出来的,主张“过去未来无本,现在实有”。

    佛陀以蕴、处、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区别实有和假有。说一切有部主张蕴、处、界都是实有。经量部则主张蕴、处是假有,界是实有,这意思是说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观的存在形式(蕴)以及人们的认识器官和对象(处)都是一种虚假或唯名的实在,它们不过是人们认识中的感觉材料,只有人们的认识的根源(界)才是真实的存在(实有)。

上座部认为阿罗汉即佛,持有“由于修行而证得罗汉果者如佛一般”之看法。

       根本说一切有部之特征,不同于根本上座部之重视经与律,而特别重视论部。

      说有部曾编辑《大毗婆沙论》、《发智论》、《六足论》等论书,主张我空法有、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强调一切存在之物皆为实在,故被称为“说一切有”。

    【大众部的教义】

    大众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提倡“一心相续说”和“心性本净说”。

    部派佛教后来向大乘发展。大众部向中观派(空宗)发展。

    上座部向经量部发展,进而向瑜伽行派(有宗)发展。

    部派佛教认为佛陀乃是一种人格之超越者,而加以崇拜。主张佛的肉身异于常人,常人即使修行而证得阿罗汉果,于现世亦无法与佛相等。

    [附注:大众部于佛陀入灭后二世纪又分出一说、说世出及鸡胤等三部。此后陆续又分出多闻部、说假部二派。继之,又分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三个部派,本末一共成立九个部派。]

    大众部革新之风气极盛。由于大众对佛陀怀有很深的敬意,故促使大乘佛教产生,并形成新的势力范围。 部派佛教​是小乘佛教。

   三、大乘佛教的兴起

 【菩萨众教义】

    与部派佛教平行之大乘佛教,产生于公元以后时代。在此之前,有许多在家信众(居士)组成之集团,称为菩萨众僧团。

    菩萨团于阿育王之治世(268 B.C.~232 B.C.)前后开始出现,以印度各地之佛塔(梵stu^pa ,奉祀佛陀遗骨之塔)为中心而集结成团体。区别于比丘组成之僧伽团体,这个团体自称为菩萨众(梵bodhisattva -gan!a )。

    “众”(行会)本为商人之组织。菩萨团中多数人员为都市中之工商业者,故也以众称名。此一佛塔信仰团体,发展到后来即成为大乘佛教教会。 

    【大乘佛教教义】  

    在部派佛教流行时期,大乘的思想在南印度已开始产生和传播。当时一些在家佛教徒中流行着对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参加这些教团的有出家的导师(僧侣)也有许多在家的支持者(俗人)。

    他们中间一部分人为了修持和传教的需要,编辑了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最初为般若系经典,以后又有《妙法莲华经》、《维摩经》、《华严经》和《无量寿经》等出现。这些经典阐发了空、中道、实相、六度、菩萨道、多佛、三乘分别和一心本净等等思想。

    [附注:佛塔信仰之菩萨团众,编集出他们信奉的经典,首先有完成于公元初年之《般若经》,其次有《法华经》、《维摩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

    大乘佛教之基本思想为“空”(梵s/u^nyata^ )。所谓“空”,原指“什么都没有”或“什么都没有之状态”,亦即认为于此现象世界中,没有任何可以执着之物,所以除非能抓住能生存之东西,否则就不能说是真正存在。就存在本身而言,仍须透过眼前之事象方能把握,此外别无他途。

    《法华经》中主张“一佛乘”之说,另又举出“二乘作佛”之思想。所谓“二乘”乃声闻、缘觉,亦即指传统教团中之比丘。二乘作佛,概谓僧人教团中之比丘们皆应归于菩萨道。

    《法华经》又主张“久远实成之佛”(即指久远以前就存在,并且拥有无量寿命之佛),《无量寿经》则说“无量寿命之佛”。两者同样说明其存在之根本,源于有永远不灭之生命,即称为佛。

    《般若经》之空,乃就哲学立场而言,而此处所说之空,则自宗教观点来看。《维摩经》以戏剧结构来强调菩萨道精神之伟大,远超过比丘之立场。

    《华严经》则出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大世界观。其中不论任何说法,皆以大乘之名而扩大人生观及宇宙观,此即其立论根据。]

【印地大乘佛教的两大教派​】

    大乘佛教之下包涵两个主要教派——中观派和瑜伽行派。​

   一、 中观派:

     大概在2世纪形成,创始人是龙树,经提婆、罗睺罗跋陀罗传至佛护和清辨时,因对中观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

    中观派发挥了般若经中的思想,认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缘合)和一种假借的要领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没有实体(无自性)。对于真正的佛教徒应该证悟上述空性的“真谛”,但是对于被无知(无明)覆盖的凡夫仍应导以“俗谛”,即承认世界相对存在的真理。

   [ 附注:中观派以龙树“中论”为根柢宣扬般若空观。中论之说法为觉悟一切之存在皆源自缘起性(相互依存之关系),不主张“无”,亦不主张“有”,而主张真空中道之正观。

    龙树之门人提婆(梵A^ryadeva )著《百论》等书以破斥外道及小乘教义。罗侯罗跋陀罗(梵Ra^hulabhadra )则注释《中论》中“八不”之意义。

    笈多王朝时代初期,有梵志青目所撰《中论本颂》之注释、婆薮开士之《百论本颂》注泽本。

    其后,四至五世纪出现佛护(梵Buddhapa^lita )之系统称为具缘派(梵Pra^san%gika )。清辨(梵Bha^vaviveka )之系统称为依自起派(梵Sva^tantrika )。此即中观派分出之二大派系。

    此二人皆为僧护(梵Sam!gharaks!ita )之弟子,此外又研习龙树之学。佛护主张缘起诸法之毕竟空,清辨强调自俗谛门观缘起法皆无自性不可得,若自真谛门看,则主张一切法皆有常住之本性存在。

    佛护的具缘派之派系中,于七世纪间有月称论师(梵Candraki^rti )出,著《中论注》,其教势遂盛。] 

    二、瑜伽派:

    系以弥勒(梵Maitreya ,270~350 顷)为开祖之学派。相传《瑜伽师地论》(梵Yoga^ca^ra -bhu^mi )、《大乘庄严经论颂》、《辩中边论颂》、《现观庄严论》等书即为弥勒所撰。以般若空之思想为本,以瑜伽行(调息,摄心,令之与正理相应之修行)为基础,建立唯识说(一切存在皆由心识之变现,主张唯有心识才是实在的)。

瑜伽行派兴起于4~5世纪间,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并以瑜伽行总括全部佛教教义而得名,该派的理论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主要经论是《解深密经》、《瑜合伽师地论》、《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等。​

    由于自性清净,而有“如来藏缘起”之思想。

   无著(梵Asan%ga ,310~390 顷)为瑜伽派第二祖,著《显扬圣教论颂》、《摄大乘论》(梵Maha^ya^na -sam!graha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梵Maha^ya^na^bhidharmasamuccaya )等书,而确立瑜伽派。

    其弟世亲(梵Vasubandhu )著《唯识三十论颂》(梵Trim!s/ika^ -ka^rika^ )、《唯识二十论颂》(梵Vim!s/atika^ -ka^rika^ )、《摄大乘论释》等书,宣扬瑜伽唯识之说。

 

 世亲学系后来乃分为陈那(梵Digna^ga )与德慧(梵Gun!amati )二大系统。陈那为印度因明逻辑学之集大成者。 

  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称为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

    陈那的后继者有护法和法称,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学说,法称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瑜伽行派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体即“识”所变现出来的,提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

    瑜伽派把识分为三类八识,而把第八识即阿赖耶识(藏识)看作是现象世界(现行)的根源(种子生现行),所以名之为“所知依”。

    瑜伽派又把一切存在现象分为“五位百法”。另外还阐扬五种姓说,认为有一种“无种姓”的人,毕竟不能成佛。

大乘佛教中、后期,大论师辈出,并有庞大论书著作出现,佛教的美术、建筑等方面亦大受影响。不久,大乘佛教传至西域、中国、日本,而产生独特之大乘佛教文化。

    

(四)密教 的兴起 

    7世纪中叶,佛教吸收印度教法术,而产生密教。

    6~7世纪,印度教在中印度和南印度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具有占优势的地位,从玄奘的记述中,可知对湿婆、毗湿奴、梵天的崇拜极为盛行。8~9世纪间商羯罗创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论上得到重大发展,与佛教理论进行竞争而空前地盛行。

    这个时期,信仰伊斯兰教之阿拉伯人占领中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开始对印度地区推行伊斯兰化。印地各小邦诸王及人民由于反抗意识,而努力保持本土宗教之印度教

    于此政治背景下,佛教认为与印度教妥协乃保存佛教本身之最妥善方法,遂开始吸收印度教民间信仰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干高原以及东印度,出现了大乘佛教与印度教结合的新教派金刚乘和易行乘等,手下秘密传授。

此前公开传播的佛教被看做显教。而中观派和瑜伽行派融合后,作为密教世界观的基础而继续存在,同时吸收印度教的密法作为超度的法门。密教的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密集经》、《喜金刚经》、《胜乐轮经》、《时轮经》等。

密教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坛场、仪轨和各种神格信仰为主要特征。密教的仪轨极为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皆有严格的规定,主张修“三密”,即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

  公元8~9世纪以后,显教的佛教僧团日益衰败,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又由于伊斯兰教的大规模入侵和传播,重要的佛教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在印度地区迄13世纪初,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公元12世纪末,伊斯兰教徒侵入到佛教中心地(比哈尔一带)。佛教徒基本都融入印度教中。伊斯兰教军队屡次入侵,彻底摧毁佛教寺院,僧徒逃往国外。至此以后,佛教在印度基本消声匿迹。​

 于是此后,佛教的中心地区,由印度地区而转移到了中国(北传佛教)和东南亚(南传佛教)。(愚痴居士何新,2016)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