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何新古诗新解:  杜甫《秋兴》八首之解译(1)

$
0
0

何新古诗新解:

杜甫《秋兴》八首之解译(1)

【何新:《秋兴》八首之解题】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孔子曰:诗可以兴。兴,即寄托情思、情怀、情兴。

杜甫《秋兴》八首是一组著名七律。

律诗是唐代诗人所创造的一种诗歌新形式。律诗是唐代贵族诗人的发明,律诗的基石是声律及韵律的理论。胡应麟《诗薮》:“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唐高宗、武后时期,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使诗歌创作格律化、定型化,他们重视粘对规律,从而使一首律诗除了同联上下句平仄相对外,还做到上联的下句和下联上句平仄相粘,使通篇声律和谐(即近体的粘式律)。杜甫的律诗则体现了唐代律诗的高峰。

在唐代,讲究格律、声韵以及对仗的律诗,具有贵族诗篇的特点,被时人称为新体或近体诗,以区别于旧体或者古体的古风及乐府歌诗。不甚注重格律形式的古体诗,则被视作较为自由的民间诗体,相当于今日的民歌、流行歌曲。


李白平民出身,写诗喜好古风。李白诗以可以歌唱的自由体为多,以其狂放豪迈的天才和诗情,李白被前人称作放逸飘然自由吟唱的诗仙。

杜甫乃士族出身,早年受过严格的文学训练,擅长律体,写了很多格律严谨的律诗。杜诗中的律诗代表了唐诗的艺术高峰,所以杜甫被后世称作诗圣。

而杜诗中的《秋兴八首》这一诗组,则不仅是杜甫律诗中的一组鸿篇巨制,也体现了唐代律诗发展的一座至高峰。

在唐代诗人中,杜甫是一位具有集大成意义的伟大诗人。他传世的一千五百首诗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反映的是他自己的人生遭际与民众的当代生活,所以杜诗也被称为“诗史”。

《秋兴八首》是杜甫寄寓四川夔州时的作品。这组诗篇作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时年杜甫56岁。

公元755年12月(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起兵攻唐。次年(天宝十五年)叛军占领长安,安禄山称帝。唐玄宗出逃入蜀,太子在灵武即位,即唐肃宗757年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逆子篡位。757年秋,唐军收复长安,但动乱仍在延续。759年(乾元二年),安禄山旧将史思明称帝。

757年肃宗归长安立朝后,杜甫曾被委任做一个闲官——左拾遗。但是不到两年,杜甫即失官去职。759年杜甫流亡秦州(今甘肃天水)。次年,杜甫入川,先居成都,后又寄居长江三峡地区的小城夔州(今奉节)

自759年以来,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七个年头的飘泊生活。在这七年中,国运每下愈况,朝中政治黑暗,叛军不断死灰复燃。战乱一直在继续。杜甫寄人篱下,生活艰苦。时值深秋,景物寥落。诗人抚今思昔,不禁有许多家国感慨,于是而作诗。

 

《秋兴》八首是一套结构严整的七律组诗。此前没有人这样写过。诗的主题是思乡,怀旧,而哀婉于动荡的现实与莫测的未来,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限关怀。篇中名句“每依北斗望京华”、“故国平居有所思”,就是这八首诗的大纲。

八首诗互相蝉联,前后呼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是一个完美的诗组。故王船山曾论之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各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从全诗来看,八首的结构可分中前后三部,而以第四首为转折与衔接,前三首写诗人在夔州的心境,由夔州而思忆长安,再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走向回忆,最后几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各首之间,首尾相衔,有严密构思次第,不能移易。

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因此,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象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功夫。

《秋兴》八首用典故多,寄托幽深,历来被认为难解。前人多有释义,如叶嘉莹汇集前人考释凑成一部厚书,但是多端寡要,对于理解诗意仍然多有阙疑。

余早年读唐诗喜爱李白之自由豪放。但中年以后则深爱读杜甫,盖欣赏其用语精工,学养深厚,多蕴书卷气也。昔日曾经留下许多读书札记。近日整理旧年读《秋兴》八首之笔记,不揣孤陋,兹分篇重新解读之如次。 

【杜甫《秋兴》解疑】

之一、玉露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

寒霜突降,凋杀着美丽的红枫林巫山和巫峡笼罩在肃杀的雾气中。

大江波浪滔天,头上乌云压到地面,天地之间一片昏暗。

菊花却在这里(夔州)和那里(我的故园)同时开放了,不要在今天流泪——在别的日子再落泪吧。

那孤零的小船,仍荡在岸边,牵动着我思乡的心绪。

又到了加紧裁制寒衣的时节,白帝城墙虽然很高,却挡不住那捶打布料的急促砧声……


【注释】

1、玉露:即白露,即寒霜。

2、江间:指巫峡。塞上:即巫山。

波浪迫天,故曰兼天涌。风云遮地,故曰接地阴。接地,即遮地也。

三峡多山,高山蔽日,以阴森知名天下。
萧森,即萧瑟,萧杀、肃杀转语;阴森可怕也。

《水经注江水注》:“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自山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丛菊两开:此句有歧义。

两开:一、指空间,菊花在两地(夔州和故乡)同时开放。

二、指时间,两年。杜甫前一年秋在成都,此年秋又在夔州,从离成都以后算起,说菊花已经“两开”。

4、开字双关,菊花开,泪花亦随之而开,所谓“飒飒开啼眼”(杜甫《得舍弟观书》)。

5、他日:也有歧义。

一、指异日,即不是今日。他日泪,即不要在今天菊花开放的日子而在别的日子去流泪。

二、他日,即前日,他日泪,犹言前日泪,流泪不始于今,已经是流了多年的老泪。

以上之二为前人旧说,窃以为当以第一说为佳。

6、孤舟一系故园心:回乡的希望寄托在一条小船上。

一系,双关语。一、系舟。二、牵挂。

王嗣奭云:“此一首便包括后七首,而故园心,乃画龙点睛处。至四章故国思,读者当另着眼,易家为国,其意甚远!后面四章,又包括于其中。”

7、催刀尺:催促裁新衣的剪刀和尺子快点用。

8、急暮砧:制新衣之前,需要染布及洗布料,须于水边挥动木槌及石板敲击,由此发出急促的砧声。为远方的亲人准备御冬寒衣,借喻思亲之浓厚亲情。

【何新草书:秋兴(之一)】

何新古诗新解:杜甫《秋兴》八首之解译(1)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何新古诗新解:杜甫《秋兴》八首之解译(1)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何新古诗新解:杜甫《秋兴》八首之解译(1)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