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有上千条,它们形成于元朝、明朝、清朝三个朝代,其中大多数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著名的北京胡同有南锣鼓巷、烟袋斜街、金鱼胡同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胡同的命运面临着威胁,更有数据称1980年至2003年北京胡同地名消失近40%。尽管大多数居民都热切期盼能搬出拥挤不堪的大杂院,搬进现代公寓,但还是有数量可观的人们不愿去住住在城郊的新居。
在对北京胡同“盼拆,怕拆”的声音里,胡同却随着中国城市发展经历着不可抗拒的变革。北京胡同有着悠远的历史,是北京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精品。它记载着北京城寒来暑往的每一个时节,社会百态、市井文化皆蕴含其中,它俨然已经成为北京城一个不言而喻的象征。图为已被拆除的明代鲜鱼口古街。
本组照片来源:李江树侯登科摄影奖
庄严、古朴、静谧、安详:再也找不到更贴切的词语来形容北京的胡同了,它或许简朴但不陋俗,简约却不单调。清晨的阳光晴朗而疏冷,胡同就这样开始了自己新的一天。图为钟楼西侧的胡同和四合院。
当晨曦的微光徐徐拉开一天的帷幕,一个充满希望的清晨在向人们友善的招手,北京胡同一如既往的被再次唤醒。图为宣武区甘雨胡同前清晨洗漱、买菜归来的人们。
鼓楼西大街是元代形成的沿积水潭东北岸延伸的一条安静的斜街,人们就在这安静的氛围里开始一天又一天的胡同生活。
当你走近胡同深处,凄婉悠扬的二胡传入你的耳畔,幸运的你一定会感悟到那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婉转惆怅的乐音。温暖,静谧而又不失市井,这就是北京胡同所呈现的最原始的状态。图为1979年拍摄,天坛公园内的“票友”。
太阳的金光洒落下来,点点金色的光斑镶嵌在胡同的灰砖灰瓦上,顿时令其增色不少。大街小巷上开始陆陆续续有了叫卖的小贩,一声声的吆喝着,嘴里还念念有词:一派好不热闹的景象付诸于眼前。图为1992年拍摄,茶馆里人声鼎沸的场景。
1992年拍摄,东四7条85号一四合院内,生活在胡同里的人在包水饺。
1994年拍摄,西城区新街口一四合院内,孩子们在围看老人下象棋。
1994年拍摄,朝阳区北竹杆胡同内夹道,孩子们在落雪的胡同内玩耍。
1996年拍摄,朝阳门内小牌坊胡同,清早起来的人们在倒炉灰。
1996年拍摄,紫禁城角楼,剃头匠在为顾客剃头,来往的行人穿行在角楼之下。
1996年拍摄,紫禁城角楼下的早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一位大妈在认真的挑选白菜。
1996年拍摄,朝阳门内大方家胡同,卖鱼的摊子前,几位老人在挑选。
1997年拍摄,东四七条,孩子们胡同里玩闹。
1997年拍摄,宣武区大栅栏,骑三轮的大爷在雪地里穿梭。
1997年拍摄,宣武区粮食店街百年老店六必居门前,飘雪的街道上是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们。
1998年拍摄,朝阳区北竹杆胡同,有人在胡同口堆起了雪人,让寒冷的气候中添了一丝童真。
1998年拍摄,东城区钟楼湾胡同,具有胡同特色的公共厕所前,偶遇的邻居们在闲话家常。
2002年拍摄,崇文区长巷二条,夏季炎热的午后,居住在胡同里的人们在乘凉逗狗。
2002年拍摄,白塔寺西夹道,胡同里的老人们在等候剃头、刮胡须。
2003年拍摄,崇文区长巷下三条北口,在胡同里乘凉的人们。
2003年拍摄,宣武区廊坊三条,在夏天依然有卖煤的商贩穿行在胡同里。
2003年拍摄,崇文区长巷五条北口,邻里街坊在胡同口消磨时光。
2003年拍摄,宣武区廊坊三条,买菜归来的妇女们。
2003年拍摄,宣武区培英胡同西口,在胡同里,烧炉子依然是最常见的生活方式。
2003年拍摄,雍和宫与地坛之间的街边,围观放风筝。
2003年拍摄,蜂窝煤炉仍是四合院的主要取暖方式。
2004年拍摄,北京八道湾11号周作人故居。
2004年拍摄,宣武区培英胡同东口对面的死巷,巷道里挂满了胡同居民们晾晒的衣物。
2004年拍摄,八道湾11号鲁迅写《阿Q正传》的书屋。自20世纪60年代,老工人赵光存在此居住。
宣武区北半截胡同41号浏阳会馆。谭嗣同故居便在此院内。
2006年拍摄,1976年地震后,人们跟疯了似的在四合院儿中跑马圈地,搭盖各式小棚儿。图为东城白米斜街7号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