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网文 :谈谈对于中医学的困惑

$
0
0


作者:chenfang854

今天下定决心要写这个东西,很感谢我身边曾经和我讨论过中医学的每一个科研朋友、西医学教授、老师们,无数次讨论过很多关于中医的知识理论体系数据来源、应用、疗效之类的,不管和谁,每一次讨论我都败得体无完肤。因为不管怎么样我就是解释不清楚什么是中医,解释不清楚中医解剖学的存在,甚至解释不清楚中医为什么是科学,也找不出证据证明中医是科学的。最后只能说我用中医的方法治好了很多疾病,虽然败得特别惨,但是我依然坚持认为中医是科学的,坚持用中医的观念和思想告诉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什么是正常人,什么是中医学。

我自己学中医有三四年了,一直想尝试着写一篇关于介绍什么是中医的文章,尝试性的开头写了无数个,最后我发现我写不出来,也解释不清楚什么是中医。

一直都带着这个困惑着我的疑问在学习,后来我接触到了很多中医大师,在请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解释不清楚中医是什么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有人告诉我中医是哲学,有人告诉我中医是形而上的经验学科,也有人告诉我中医是物理医学,还有人告诉我中医就是中庸之道,更有人告诉我中医是不需要去验证的真理存在……。反正各种千奇百怪的解释都有,但是好像越是优秀的中医大师越解释不清楚什么是中医,奇怪的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家都能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用。

我和很多学中医的人一样,因为不是家族的传承,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也在怀疑几根针、几味药能干嘛,因为中医里面有个观念嘛,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为乱,你说我哪里有问题,我又找不出证据证明你说的是对是错,相信你就让你治呗。

可以说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相信中医能够超过精密仪器下的西方医学,以前我对中医大师的理解就是扎很多针啊,很多味药组成一个药方啊,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中医的博学多才,对经络穴位、中药知识的了解够深,才会有疗效,早时候我对中医的理解真的就是这样子的,直到后面我开始学习经方,才知道原来真正的中医大师针下得都很少,药方都极其简单,关键是在于诊断的精确度,他们都在用最简单的方法治病,一针能解决问题绝不两针,三味药能解决的问题绝对不会用到五味。

我学中医的过程是由浅入深去学习的,这样有一个好处和一个弊端——易学难精,原因是大家都没有去读经典,背经典,这是国内大部分中医师都会存在的问题。我发现这个问题大概是在学中医不到一年的时间,那时候我在徘徊到底走西方医学还是中医学,因为我是康复出身的,两边都有接触,那个阶段可以说是我对中医否定最深的时候,那时候我用中医的方法治病效果来得很慢,但是西方医学解决问题速度远比我的方法来得要快,如果非要说中医的优势,可能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留下后遗症。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为了在治病过程中不给病人留下后遗症,我还是坚持的选择了中医,后面读了很多现代中医基础的书,因为古文学基础实在糟糕,所以只能读现代书,可是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这个阶段就是你无论怎样去学,进步都很慢,可以说是到了一个无法突破的瓶颈,然后借用电针啊、穴位注射啊,反正各种千奇百怪的治疗方法就都出来了,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

后来老师告诉我必须回到经典,回到《黄帝内经》,然后就自己想嘛,反正学现代教材又进步不了,又想学中医,就把医古文翻出来看,每天读《黄帝内经》,真的是晦涩难懂,那时候虽然每天在看在读,但真的不知道《皇帝内经》里面写的东西是什么意思,就瞎读。

慢慢的深入进去,开始理解以后我发现原来中医有自己的解剖学,有自己的药理学,还有自己的生理学,自己不进步的原因是用了西方医学的解剖学在做指导思想,比如《黄帝内经》、《针灸大成》、《伤寒论》、,《金匮》、《神农本草经》,才是中医真正的指导思想,西方医学的解剖学固然是很精密的,从发源和历史来说的话中医思想要早已西方医学,在用西方医学的知识体系指导中医学的过程中完全找不到科学的数据来支撑中医学的知识体系,使得我一直去怀疑中医,无法解释中医治病的过程。


我常常举的一个例子,也是目前我唯一能拿出手的东西,感冒的治疗,我觉得既然要拿感冒做个对比,有必要了解一下感冒在西方医学的认知范围内到底是怎么来的,用西方医学的方法治疗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在西方医学里有两个概念,Virus叫做病毒,Bacteria是细菌,一个人感冒了,我相信任何一个西医医生都不会说是Bacteria引起的,但是西方医学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任何一个医生都知道抗生素是杀Bacteria的,杀不死这个Virus,所以说感冒吃抗生素有没有用,显而易见。

经常吃抗生素的人反而抵抗力越来越差,到后面只要流行性的感冒一来,都会感冒。中医的观念里面我不管你是Virus还是Bacteria引起的感冒,我认为是你的体内存在了一个让Virus或Bacteria生长的环境,我觉得中医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不管你是什么引起的,我先不管你,不去正面和你对抗,而是改变病人本身的环境,让你失去这个生存环境的时候把你清理出去,在流感的治疗上面经方家有两个主要的方剂去调整身体环境,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

在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西方医学不断的去对抗病毒杀死病毒,然后病毒在药物的刺激下不断的变异,不断的强大,再去开发更厉害的抗生素,到最后身体差的病人得到耐药性菌株,找不到药物对抗的时候束手无策。中医是去清理病毒生存环境,所以我们使用的经方,几千年下来都是一样的,不需要进行重大调整,根据症状稍作加减就能达到目的了。所以在策略上中西医存在了很大的差异,一个是清理,一个是消灭。

拿大青龙汤举个例子,大青龙汤只有简单的七味药,一般在对付甲流的时候屡试不爽,百发百中,反正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失手过,我们用中医的观念和解剖学去了解甲流,中医是用寒热的观念去理解的。甲流都是表寒里热,表面是寒冷的,因为表面寒冷,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所以毛孔闭塞了,流不出汗,同时里面又是很热的,所以病人又发烧,而且还是中等温度的烧;所以咳出来的痰是很黄稠的,因为里面温度升高,蒸发了痰的水分,所以颜色是黄的,而且还是粘稠的,病人出现口渴的症状,喜欢喝冰水,因为胃的津液蒸发,所以没有胃口,这里因为是表证,表证病在肌肤,所以有了肌肉关节痛的症状,标准的大青龙汤症状,这里插一个题外话,我们怎么解释它是大青龙汤症?

要用大青龙汤?真的解释不清楚为什么,但是我们知道怎么用:大青龙汤里的七味药,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桂枝、生姜、红枣。这七味药的组合用在甲流,可谓是巧夺天工。麻黄的药性是宣肺,因为颜色是青色,五行的观念认为青色药物入肝脏,肝脏五行属木,肺是金,金克木。毛孔闭塞了,《内经》说肺主皮毛,所以问题出在肺上,就要用到麻黄宣肺,麻黄下去以后全身毛孔打开来,毛孔打开以后,我们要开始排汗,这时候用桂枝来辅助排汗,中医的观念认为桂枝是解肌,桂枝配合麻黄用下去,肌肉的津液就会被推到皮肤下面,顺着毛孔出来。

光是这两味药下去以后,病毒就会随着汗出来了,但是如果不加其他的药,病人就一定会脱水,脾主肌肉四肢,带有病毒的津液排出去以后,我们要补回来,我们就加入生姜和红枣,生姜和红枣,颜色都是黄色的,入脾胃,能够补充脾胃的津液,补充了脾胃的津液,病人胃口自然恢复,开始进食补充新的津液,就不用担心出现脱水的症状;我们在用麻黄的时候一定会配合杏仁,而且是和麻黄等量,因为中医的观念很严密,有出就要有入,杏仁的颜色是白色的,色白入肺,所以杏仁能够入肺,补充肺的津液。假如没有用到杏仁,《内经》说肺法相天幕,在中医的观念里面肺就像臭氧层的存在一样的保护人体不受外界的影响,我们已经用麻黄把肺这个天幕打开了,如果没有杏仁的帮助补充肺的津液及时关闭我们打开的天幕,这时候肺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会枯萎死掉,加了等量的杏仁,一攻一守,剂量搭配好了怎样去用都不会伤到肺脏。

再说石膏,石膏在这里我们是退热用的,西方医学认为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但是光是用碳酸钙最多就是补充电解质,达不到退热的作用,像甲流这种中等的热,大概把石膏用到一两左右就够了,使体内这个中等的热退出去就好了。

甘草,这里的甘草一定要是蜜制甘草,甘草味甘,本身入脾脏,假如说我们没有蜜制过,前面已经有了大枣和生姜入脾胃就会显得多于臃肿,蜜制的甘草不一样,因为炒过,味变成苦味,苦味入心脏,同时还有甘草的性入脾胃,心属火,脾属土,火生土,生土的过程中同时补了心脏的津液,不会伤到心脏,所以炙甘草既入了脾脏,又入了心脏,因为麻黄桂枝吃下去以后会引起心悸的症状,炙甘草要和麻黄等量,才能保护心脏的功能结构避免受到麻黄桂枝的侵害,如果这个病人有心脏病,炙甘草的量就要用得很大,甚至可以用到八钱到一两。

我们这样七味药完美的搭配在一起,让病毒顺着汗液流出来,同时把新鲜的津液补充进了肺、脾胃、保护了心脏避免心悸的发生,一个复杂的流感,一般情况下六个小时之内病毒就会随着大汗淋漓排除体外以后及时关闭排汗的出口,恢复胃口,出现食欲,一副药下去病就退了,第二天我们再改变一下策略恢复一下病人的元气,三天时间,就治完了,祛邪而不伤正,还增强了抵抗力。

但是西方医学一味的在病人身体内去对抗杀死病毒,时间不断的延长,病人抵抗力越来越差,药物刺激到病毒以后,病毒不断的对抗、升级、变异,不断在提高抗生素的等级,到最后耐药性菌株出现,无药可解。

一个流感,西方医学不断的化验,不断的做各种科学实验,最后能真正治好的,数据显示并不乐观。不管是从病人的身体状况、创伤程度还是经济条件来说,印证了一句话:“中医看生病的人,西方医学看人生的病。”所以我坚持地选择了中医。

举了这个既复杂又简单的例子,说明了中医治病的道理,其实整个过程并不复杂,但还是解释不清楚什么是中医。

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酸味、青色入肝,苦味、红色入心,甘味、黄色入脾,辛味、白色入肺,咸味、黑色入肾,只能去解释怎么用。

我常常在想,每一门研究人体、疾病、医学的知识体系出现,它背后一定有它独特的解剖学观点的存在,中医比西方医学发展要早很久,加上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中医解剖学的特殊存在,和《易经》、鬼神等等一系列时代背景又扯上关系,古文化的晦涩难懂,因为中医的解剖学大部分是用观想法和哲学思想建立起来的,又找不出证据来证明它确实存在,西方医学解剖又是一个精密易懂的数据支撑存在,导致中医一步一步的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解剖学,而被扣上一个伪科学的帽子。

我无法去证明中医解剖学的的存在和科学性,但是大家应该知道宣蛰人的软组织外科学,一开始的时候宣蛰人外科学堪称活体解剖,从刮骨疗法一步一步的退回银质针疗法,不断的减少创伤达到治病的目的,因为证实了经络的存在,所以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

我所理解的中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是建立在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为基础的知识体系下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它是研究什么样的人体是正常的一个理论存在。我认为至少到目前为止中西医是无法结合的。

中医说寒热,西方医学没有,中医说水最重要,西医说血才重要,但是我们都知道人体70%以上都是水,可是西方医学每天都在验血。

曾经听过一个大师说的故事,美国NASA有位科学家,早上感觉心口闷,心绞痛,到附近的医院去,告诉医生,我感觉我患了心脏病,当时的医生马上做了心电图检查,斩钉截铁的说你没有心脏病,开了一些止痛药说你可以回去了,这位科学家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有心脏病,就只好回去。下午四五点的时候疼痛加剧,再一次回到这个医院,同一个医院同一台设备同一个医生告诉他,你真的有心脏病诶,然后这位科学家给这个医生说了一句话:

I told you that you didn’t believe it,然后病人死在了EKG的台子上。

通过这个故事,我只是想说科技水平检测不到,就不代表它不存在,相信自己的身体是不会骗自己的。因为这段时间在学习中医是如何治疗癌症的,和西方医学到底有什么区别,到底谁更有效,我发现一个特别奇怪的东西,叫胆固醇,西方医学都说胆固醇高了对身体有多大的伤害,但是所有癌症病人都是低胆固醇,假如说胆固醇高了对身体伤害很大,那我们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癌症病人都是低胆固醇?

被癌症剥夺生命的人不在少数,我身边也有很多。我们来假设,一个正常人,晚上是需要睡眠的,如果一个癌症病人,不管你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治疗,能够正常作息了,正常进食了,你的方法就是对的,假如说这个病人只是很久都持续两点到三点准时醒来,在西方医学的数据还检测不到的时候,我们从地支歌来诊断,就知道这个人一定是肝癌,而且长在了肝的右叶,治疗以后能睡通宵,那就是有效果,如果治疗以后通宵都不能睡,疾病传变的理论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个癌细胞在向肺部扩散,就能很清楚的判断到病人几个月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疾病。

所以我们学习中医一定要知道什么是正常人,才能知道疾病的发展、治疗是否好转,而不是光去看科技水平检测到的数据正不正常。举了一些简单的例子说明中医解剖学的存在,并不是要去抨击谁对谁错,能治好疾病就是对的,只希望我们中医爱好者能够正确的去认识什么才是中医的指导思想,学中医就要用中医的解剖学去解释,中医学和西方医学是两个独立的知识体系,学好中医,我们还是得回到经典,回到《内经》《本草》,这样我们才能去认识到中医是如何治疗疾病的。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