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中部的鄂尔浑河流域,自古以来是北方各游牧民族驻牧的地方,许多游牧民族曾在这里建立政权并修建城邦。
成吉思汗于1220 年,在古代克烈部或回鹘城邦的基础上创建了蒙古帝国第一个都城——哈喇和林。
但是,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流动性很强,成吉思汗驻跸的都城也常随季节而流动。
【成吉思汗 时代帝國有三大都城 ,哈喇合林(Kharakorum/Qaraqorum) ,上都(Shanadu) ,汗八里(Khanbalikun) 。其中Orkhon河畔的哈喇和林是13世紀建立在回鹘汗國都城斡兒朵八里(Ordo-balikun)的城址之上。】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位。
1235年,窝阔台命汉族工匠于鄂尔浑河岸建筑都城,以哈喇和林为城名。城南北约四里,东西约二里,大汗所居的万安宫在其西南隅,有宫墙环绕,周约二里。
据1254年到和林访问的法国使者卢布鲁克记载,哈喇和林城内有两个居民区,一为回回区,内有市场;一为汉人区,居民尽是工匠。
此外,尚有许多官员邸宅以及十二所佛寺、道观,两所清真寺,一所基督教堂。
由于蒙古国的强盛,哈拉和林成为当时世界著名城市之一,各国国王、使臣、教士、商人来访者甚多。
蒙古帝国前四汗,即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均坐镇哈喇和林管理皇朝。
由于蒙古帝国的强盛,哈喇和林成为蒙古帝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直到中统元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城(上都)即位﹐其幼弟阿里不哥则据哈喇和林地区自立为大汗。
次年冬﹐忽必烈军打败阿里不哥﹐进占哈拉和林。
四年﹐忽必烈升正蓝旗为上都﹐次年又升燕京为中都(后改大都)﹐蒙古国政治中心移至燕京。
忽必烈建立元朝并迁都大都(今北京)后,哈拉和林失去都城地位,仅置宣慰司都元帅府。
但此地仍为漠北重要都市,元朝以大臣出镇﹐遣重兵防守﹐于其地开屯田﹐建仓廪﹐立学校。
1277年,窝阔台汗国君主海都(窝阔台的孙子)在与元朝的战争中一度攻占哈喇和林,元军直到次年才将窝阔台汗国军队逐出。
皇庆元年(1312年),元政府将和林行中书省改名为岭北行中书省,并将和林路改名为和宁路。
1368年大都被明军攻克。明洪武三年(1370)﹐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死于应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即元昭宗﹐元朝廷退据哈喇和林﹐仍用元国号﹐史称北元。
北元政权仍以哈拉和林为首都。
1387年明军攻克哈喇和林。哈喇和林城被彻底毁灭。
之后虽然数次重建,15世纪初期蒙古诸部分崩离析,鞑靼与瓦剌两部蒙古贵族之间相互攻伐﹐哈拉和林也从此彻底败落荒芜。消失在草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