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读佛妄论】
佛教与泛神论 广义的泛神论,即神与宇宙合一的信仰和学说。 大乘佛教认为,诸佛菩萨以法身为体相,依法身化现报,存在本无体无身,但可以化现有无二身。随众生缘分,可以示现身形,化显身像。但须知偶像只是启示佛的存在,并非佛的本身。所以,佛像可以在在不同,随众生心中最庄严地尊相而现,寺庙之造像皆然。真正的佛并非存在于偶像中,而是无所不在。 泛神论(pantheism)这一术语是西方近代哲学和宗教改革的产物。作为名词和观念是英国人托兰德(1705年)提出的。 托兰德(1670—1722)Toland John,一位爱尔兰哲学家,早年系天主教徒,后改宗新教,曾任教于牛津大学。其主要著作为《基督教并不神秘》,论述人的理性可以直接理解《圣经》教义,无须借助天启或教会的教义。他不相信《圣经》叙述的奇迹(例如耶稣的神奇降生与复活等等)及传统的教义。此书使他遭到教会当局的起诉。1698年出版《弥尔顿传》对《新约》的真实性提出质疑。1720年发表《泛神论者的神像》提出神非耶稣而是宇宙的理性和精神。 实际上,近代最著名的泛神论哲学家乃是荷兰的犹太思想家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1677,犹太人)。 斯宾诺莎的学说中,泛神论的宗教思想得到有所隐晦(为躲避宗教裁判所),但是高度系统化的阐述,并得到广为传播。黑格尔说,斯宾诺莎哲学是近代哲学的起点也是归宿。斯宾诺莎哲学引导而生出了近代欧洲的启蒙哲学(包括休谟、康德、黑格尔等)。 有人认为,泛神论与无神论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实际上这一步是无可逾越的。黑格尔曾经深刻指出:斯宾诺莎哲学并非无神论而是无世界论。因为斯宾诺莎认为只有神的存在是本真,万物都是虚幻即空无。 实际上,近代西方哲学的泛神论与中古大乘佛教特别是中国禅宗的佛心说有许多可以参证之点。 原始佛教思想可能起源于古代印度河地区的梵教(婆罗门,并非现在所谓的“印度教”)。这种古老的宇宙神话信仰,后来已失传。但是有些学说尚存在于佛经中。【但是现在广为人知的所谓印度经典如《奥义书》、《摩奴法典》等,都是出自近代英国人编撰托名的不可信的伪书。】 “梵”是“非概念”的,超越一切名相概念和判断推理,不能靠思辨体验,只能通过心灵与精神寻求直接体验。梵就是我,此我,非小我而是体现全部宇宙之大我,无处不在。没有流逝的时间,只有永恒变异的万法与空相。 现世只是“终极实在”一种扭曲、不充分的表现,追求梵我时必须舍弃与现世的根本联系。 现世是不真的,但在一切无常无我之上,有一个肯定性的梵与大我之体境。 世间为“假立”;僧佉(数论)以梵为自性,世间为现象,梵、我为宇宙的本体。“心”。 释迦摩尼吸取了古老梵教的某些思想,创立佛教。佛教中的禅宗主张回归原初的佛心,打破偶像和繁琐礼仪及经文的表述形式。 佛也又称梵,以清净者为意也。《俱舍论》卷二十四:“真沙门性,经亦说名婆罗门性,以能遣除诸烦恼故。佛与梵德相应,它是故世尊犹应名梵。由契经说,佛亦名梵。” 【附记】梵:清净寂寥 梵语读Brahma,故经书也有译文名婆罗贺摩,没罗憾摩,梵览磨等,皆谓梵天也。梵之本义佛教认为是寂静、清净、净洁、离欲,是一种精神也是境界,是宇宙的高天,所谓“离恨天”。 佛教认为色界诸天离淫欲而清净,总名曰梵天,其中初禅天中之主曰大梵,一名梵王。《智度论》曰:“梵名离欲清净,今言梵世界,已总说色界诸天。” 又曰:“梵世界中梵天王为主。”“色界都名为梵,又梵为色界初门。” 《法华文句》二曰:“梵者,此翻离欲,除下地系,上升色界,故名离欲,亦称高净。”玄应《一切经音义》曰:“梵言梵摩,此译云寂静,或清净,或净洁。”“婆罗贺么,此云净天,旧言梵天,讹略也。”” 《法华玄赞》曰:“梵摩,云寂静、清净、净洁,皆同。亦云梵洁也。今唯云梵,但略云尔。”
读经札记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非法,非非法。”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无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所谓西方极乐世界者,即非西方极乐世界,是名西方极乐世界。”
“尝闻诸佛无身,般若实为其母。
如来无住,净土即是其家。
故心经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