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宗教学/佛哲学
《论谭嗣同<仁学>及其对佛哲学的改造》(原载《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6期。本文是何新《康有为谭嗣同经学佛哲学思想新论》的下篇。后以《谭嗣同佛学及反儒思想散论》为题,收入《何新集——反思•挑战•创造》,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
内容提要:
《康有为谭嗣同经学佛哲学思想新论》这一组论文,是何新研究中国近代思想的早期习作。与何新后来的研究比较,此文某些术语(如仍采用“封建社会”的分期)后来有所修正。但文中对康有为今文经学、谭嗣同仁学思想的阐发,视角独特,笔力遒劲,在近代思想研究中别开生面。
●为变法而血溅法场,实现了佛家“以身饲虎”的最高理想
●谭嗣同所言之“仁”不同于传统儒家之“仁”。谭氏之仁被释义为“通”。“通”,就是平等;主张君轻民重,国恒以昌。这是民主及平等思想的萌生。
●谭嗣同也深感这套理论在他的那个时代的难以实现
●反抗愈彻底,内心的孤独愈强烈
《章太炎论佛哲学佚书二札》(原载《学习与探索》1983年第4期)
《肇论(何新标点•引读)》(2009年刊于“何新中国论坛”网站)
《何新<心经>解译》(2011年8月24日刊于何新网易博客。何新先生对本经有20万字长篇注解及考证。)
《何新读<心经>札记——重要语词略注》(2011年8月25日刊于何新网易博客)
《论宗教》(2011年3月记于日本海大海啸之后。2011年9月2日刊于何新网易博客。《论宗教》是一篇长文的摘要。)
论宗教
1)宗教是一种神秘。
宗教的必要性源于人生的神秘性。
人生是神秘的。
人类与万物及其他一切物种之不同,在于人类具有灵明之知觉及心性。
人类不仅能感知世界,而且能以理智解读世界,以理性认知世界。
2)但是,这种理性是有限的。
正如康德和歌德尔所发现的,人类借以认知、理解和解释世界的符号逻辑工具,即理智及理性之逻辑结构具有先天缺陷,因此不可能终极意义地理解和认知世界。
事实上,无论从感性或者理性的角度,我们既无法感知和认知宇宙之大(宇观世界),也无法感知和认知宇宙之小(量子以及微观世界)。
每个人从母胎中降生,而后经历一段极其短暂的人生。
在这一短暂的生命旅途中,人虽然是灵明之物,有感、知、情、意、欲(佛家所谓“五蕴”)。但这种生命的醒觉,如同烛火一般微渺,只在瞬间燃放而随之永恒地熄灭。
3)在生命发生之前,我不知自己的灵魂寄身何处。在生命消失之后,我不知自己的灵魂归向何处。
如巴斯卡所说,人是一株脆弱的芦苇,既不知自己从何处来,亦不知自己向何处去。人与芦苇的不同,仅仅在于人是有自我意识的芦苇而已。
4)人生是悲惨的。但是人之价值在于人意识得到自己的悲惨,而芦苇则意识不到自己的悲惨!(巴斯卡语)
每个人的生命之旅注定是一段悲苦的历程——于啼哭中降生,于(他人之)啼泣中消逝。
死亡,乃是一切生命所不可逃绾的作为终极悲剧及命运的永恒主题。
在死亡之黑色幕布所覆盖下,一切人生之竞争,壮丽辉煌,幸与不幸,以及一切权力、权术、财富、科技、艺术、理性、意识形态,均全部无意义。
5)科学技术虽可提供改善人生之手段,却无法解答人生意义之问题。
在白色之生命与黑色之虚无(死亡)之间存在的唯一桥梁,只有宗教而已。
宗教以对于永恒者和绝对者的信仰,以及以对至善和永恒的信念和追求而解救和超度人生。
6)文艺复兴以来,接受犹太改革派教义的共济会思想家发起反对天主教的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三大重要标志是:
——倡导自然神论以及泛神论
——倡导唯物论(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
——鼓吹金钱崇拜、市场崇拜、商业崇拜(即资本崇拜),
以至此500年来物欲横流,荼毒人类。当今人世间的一切邪恶本质都源于犹太资本主义的邪恶。
犹太拜金主义(韦伯所谓新教伦理)就是资本主义的邪教精神(可参阅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
7)宗教改革后启蒙运动的三阶段是:
一、新教的非人格主义基督,
二、自然神、泛神主义以及实证经验主义,
三、启蒙运动的最极端形式就是18世纪彻底的法国唯物论和19—20世纪俄国的无神论,
四、唯物主义泛神论的美国变种就是美国人特有的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
20世纪物质崇拜的悲剧,是科学技术的异化和反人性化。多种科技成为毁灭环境、灭绝人类的资本主义的牟利工具。
8)华夏古代原是有信仰、有宗教的民族。
中国人自古崇敬天神、宗社、祖神以及文化神(孔子)。
古代中国人在多数时期,宗教观是柔和、理性、中道、注重实用而宽容的。
中国周秦以下即实施政教分离。
战国秦汉以后,中国人主要在佛教哲学中深究本体与终极问题,而儒家敬神而不迷信,注重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有意忽略说不清的本体及形而上问题——孔子云:敬鬼神而远之,不知生焉知死?罕言性与命。
9)1919年五四运动鼓吹所谓“德”与“赛”崇拜,鼓吹对西方科技的迷信,无神论、极端唯物论与文化西化论遂在华夏广为流行。
五四以下的启蒙运动,基本摧毁了中国人固有的宗教意识和传统。
从此华夏成为一个可悲的无根的文化流浪民族。
1966年摧毁一切的虚无主义文化革命运动,不过是五四以来西化主义及唯物启蒙运动一次更极端的破坏性狂潮而已。
文革后留下一片信仰和精神的废墟。随资本主义改革的进程,犹太式的拜金主义、市场崇拜主义(包括GDP崇拜),更成为被主流鼓励的邪教。
10)宗教的基础并非理性(哲学或逻辑),并非科学,而是信仰。
宗教来自天启。宗教本身承认宇宙神秘。并且承认所谓人类智力不过是一种有限而且卑微的人工符号体系。
宗教使人类懂得对神以及大自然的敬畏,同时赋予人以精神信仰对抗人间邪恶力量的无上勇气。
唯宗教使人类孤苦的个体灵魂得到救助、超越和解脱。
【何新跋语】
盖人类之精神现象历经五个阶段,即:巫、信、智、理、魔。
巫即巫术,信即信仰,智即知智,理即理序,魔即魔境。
石器时代之多神教及万物有灵论是巫术阶段。一神教之中世纪是信仰(宗教)阶段。启蒙时代是知智阶段。20世纪之科学体系是理序阶段。科学以理性秩序为根本,声称“知识就是力量”,欲以理序“改造自然”,“重建宇宙”。然而其结果是自然生态及地球环境之巨大破坏。当今人类面临重大生存危机。于是人类方知,科学并不能穷究宇宙以及万物之理序。未知现象、未知自然对人类之反制反而愈来愈强大。故21世纪之人类精神正回归于无法之法的魔境阶段。所谓“UFO”一类未知灵界的各国政府档案公布,即是明证也。
古谚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性胜乎人性,宇宙胜乎人类。故歌德《浮士德》中预言,历史终以魔境胜乎人性及智性、理序而告终。
不弃智理,则不能通乎魔意,这正是理性主义之所局限也!一叹!
(2011年3月记于日本海大海啸之后)
《读<心经>札记》(2009年)(2011年9月2日刊于何新网易博客)
《<心经>新译》(2011年7月30日何新解译于京东滨苑)(2011年9月2日刊于何新网易博客)
《<心经>新诠》(2011年9月2日刊于何新网易博客)
【目录】
读《心经》
读《心经》札记
《心经》新译
原文与新译文对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语辞注释
读《心经》(2009年)
不增不减如其来,①亦在亦迁随化开。
浮世徒惊锡杖响,②大千尘梦罩楼台。
读《心经》札记
【缘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①收于大正藏第八册,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多种汉译本。②
译本中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解题】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系梵汉合语。
"摩诃"为大,为虚空;"般若"即智慧、心灵。"波罗"是过渡到达彼岸(目的地)。"密"即终极,"多"指万法、万种、万有、万物。佛家语"心"(梵语hrdaya ),指心灵,亦含有精要、精髓等意。心即心灵、大智慧、宇宙之心。"经"通"径",路径、通道。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名意义为:"以大智慧回归宇宙自然终极之心灵途径"。
《心经》全经只有五十句(唐玄奘译本),267字。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词寡义深,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本经系将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
佛家认为,此经概括了佛陀四十九年说法集三藏十二部经论的精华,阐述了佛家对天地宇宙实相的终极论义。
《心经》极短,奥义无穷。集义会通,识字而已。强释则为执,灵悟当默诵。
《心经》新译
何新 译
【上】
1)观照自心,大修士!
2)以智慧求解脱多时:
3)彻悟一切感知、意志、追求、欲念(五蕴)都是空幻。
4)于是而超越一切苦厄--
5)舍利子!
6)明白现象与空幻无不同,
7)空幻与现象无不同。
8)现象就是空幻,
9)空幻就是现象。
10)一切感受、意想、行为、知识,
11)无不如此。
【中】
12)舍利子!
13)存在本体是空幻表象,
14)本体不产生也不消灭。
15)不污染也不干净,
16)不增加也不减少。
17)所以本原真空无现象,
18)不存在感受、念想、行为、意识,
19) 不存在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身所感、意所念,
20)不存在现象、声音、味道、感触、本体,
21)不存在眼睛所见世界,
22)也不存在心灵所意想世界。
23)无见光明也无见黑暗,
24) 无见生命、衰老、死灭,
也不见不衰老、死灭者。①
25)出离痛苦、聚散、死灭、言语,
26)无智慧也无愚蠢。
27)由于不希求所得,
28)所以修行者啊!
29)依照智慧寻求到彼岸。
30)所以内心无牵挂障碍。
31)内心无牵挂障碍--
32)所以,没有恐怖的事情,
33)远离颠三倒四的梦想,
34)达到终极解脱圆满境界!
35)摆脱过去、现在与未来,
36)以智慧度向彼岸,
37)得到超越无上大智慧。
【下】
38)所以,理解智慧而通达人生彼岸--
39)就是得到广大神通的祝词!
40)就是得到广大光明的祝词!
41)就是得到至高无上的祝词!
42)就是得到普遍无限的祝词!
43)从而消除一切苦难,
44)达到真实不妄之境。
45)所以要念诵智慧而度向彼岸的祝词
46)就须诵读以下的祝词--
47)去吧!去吧!
48)超越,去吧!
49)去寻找智慧,宁静,超越一切界限--
50)醒觉自我,醒觉众生!
原文与新译文对照
上
1.观自在——菩萨
1)观照自心,大修士!
2.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2)以智慧求解脱多时:
3.照见五蕴皆空
(色、受、想、行、识)
3)彻悟一切感知、意志、追求、欲念(五蕴)都是空幻。
4.度一切苦厄
4)于是而超越一切苦厄--
5.舍利子
5)舍利子!
6.色不异空
6)明白现象与空幻无不同,
7.空不异色
7)空幻与现象无不同。
8.色即是空
8)现象就是空幻,
9.空即是色
9)空幻就是现象。
10.受想行识
10)一切感受、意想、行为、知识,
11.亦复如是
11)无不如此。
12.舍利子
12)舍利子!
中
13.是诸法空相
13)存在本体是空幻表象,
14.不生不灭
14)本体不产生也不消灭。
15.不垢不净
15)不污染也不干净,
16.不增不减
16)不增加也不减少。
17.是故空中无色
17)所以本原真空无现象,
18.无受想行识
18)不存在感受、念想、行为、意识,
19.无眼耳鼻舌身意
(此谓“六根”)
19) 不存在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身所感、意所念,
20.无色、声、香、味、触、法
(此谓“六尘”)
20)不存在现象、声音、味道、感触、本体,
21.无眼界
21)不存在眼睛所见世界,
22.乃至无意识界
22)也不存在心灵所意想世界。
23.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23)无见光明也无见黑暗,
24.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24) 无见生命、衰老、死灭,
也不见不衰老、死灭者。①
25.无苦、集、灭、道
(此谓“四缔”。)
25)出离痛苦、聚散、死灭、言语,
26.无智亦无得(呆)
26)无智慧也无愚蠢。
27.以无所得(待)
27)由于不希求所得,
28.故,菩提萨埵
28)所以修行者啊!
29.依般若波罗蜜多,
29)依照智慧寻求到彼岸。
30.故心无罣碍
30)所以内心无牵挂障碍。
31.无罣碍
31)内心无牵挂障碍——
32.故,无有恐怖
32)所以,没有恐怖的事情,
33.远离颠倒梦想
33)远离颠三倒四的梦想,
34.究竟涅磐
34)达到终极解脱圆满境界!
35.三世诸佛
35)摆脱过去、现在与未来,
36.依般若波罗蜜多
36)以智慧度向彼岸,
37.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7)得到超越无上大智慧。
下
38.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38)所以,理解智慧而通达人生彼岸——
39.是大神咒
39)就是得到广大神通的祝词!
40.是大明咒
40)就是得到广大光明的祝词!
41.是无上咒
41)就是得到至高无上的祝词!
42.是无等等咒
42)就是得到普遍无限的祝词!
43.能除一切苦
43)从而消除一切苦难,
44.真实不虚
44)达到真实不妄之境。
45.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45)所以要念诵智慧而度向彼岸的祝词
46.即说咒曰
46)就须诵读以下的祝词——
47.揭谛,揭谛
47)去吧!去吧!
48.波罗揭谛
48)超越吧,去吧!
49.波罗僧揭谛
49)去找到智慧,宁静,超越一切界限——
50.菩提——萨婆诃
50)醒觉自我,醒觉众生!
(2011-7-30何新解译于京东滨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 天竺三藏 鸠摩罗什 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
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如是。
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颠倒梦想苦恼。
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
“竭帝竭帝!波罗竭帝!波罗僧竭帝!菩提僧莎呵!”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 传法大师赐紫 臣施护 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
汝今谛听为汝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
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于空,空无异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
无所生,无所灭,无垢染,无清净,无增长,无损减。
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无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
无无明,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
舍利子!由是无得故,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故心无所著,亦无挂碍。以无著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究竟圆寂。
所有三世诸佛,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广大明,是无上明,是无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恼。
是即真实无虚妄法。诸修学者,当如是学。
今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大明曰:
怛[宁*也](切身)他(引一句)唵(引)誐帝(引)誐帝(引二)播(引)啰誐帝(引三)播(引)啰僧誐帝(引四)冒提莎(引)贺(引五)!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
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
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佛说此经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并诸苾刍,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佛说。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语词注释 】
【般若】佛语念作“波惹”,为梵语Prajna的音译,义为“智慧”。
【波罗】“波罗—蜜多”,梵语Para-mita,波罗意为彼岸。“波罗”是梵语,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彼岸”。
【蜜】梵语,中文意思是“到达”。
【多】(中文发音当读“哒”)梵语,译成汉文略近于“至上”的意思。
【般若波罗蜜多】是“以大智慧到达彼岸之上”的意思。
【心】指心灵,不仅指人的心灵,也是宇宙本体之“心”。黑格尔所谓“绝对精神”,略近此义。
【经】概括而讲有“路径”、“方法”、“贯通”之义。
【三藏】指的是“经藏”、“律藏”、“论藏”。
【法师】现在通常用作对出家人的尊称。但在古代,只有精通“三藏”,并能登台讲法、解释佛经的出家人才能称为“法师”。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精通“经、律、论”的著名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大乘佛教“法相唯识宗”的开山祖师。玄奘俗家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玄奘也是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人物原型。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源自梵语avalokite-svara,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娑伐罗”(svara)意思为“自在”,“存在”,哲学意义则可释为“自由”。avalokitesvara,此词梵文的本意是:“观看(世相)的得自在者”,故玄奘法师译为“观自在菩萨”。
“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shvara。
观自在三字是双关语;其显意是指观世音菩萨名;其密意是指在入定时要观自在。
“观”,即“观照”、“审视”、“接受”。世音(宇宙信息),自在(自然与自由)。
“菩萨”是bodhisattvaa“菩萨摩诃萨”的音译,本意为“觉有情”、“导众生”的大士。“摩诃”,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意为“有情”或“众生”。摩诃萨指引导救度极多众生,使之得度脱生死。
大乘佛教认为菩萨可以有在家与出家两种。菩萨有两种身:一为生死肉身,一为去法性恒生身。
三贤位之菩萨,若未证法性,仍有惑业,受三界生死为前者;证得无生法忍性,舍离三界生死肉身,得不生不死为去法性恒生者。
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慧天悯人,以大觉有情为己任。
佛学者谓:avalokita-svara 由两个梵文合成即:avalokita﹢isvara。avalokita 意即“观看”,“照见”,“观照”,“审视”。“isvara”,意思为“声音”。
故Avalokita-svara可意译为“观音”。
在早期的佛经中,梵语“Avalokita(e)—isvara”,音译“阿缚卢枳低湿伐逻”,竺法护和尚译为“光世音菩萨”,南北朝姚秦时的鸠摩罗什法师译为“观世音菩萨”。有人认为,因唐太宗李世民的本名当中有个“世”字,为了避讳,故唐人将“观世音菩萨”改称为“观音菩萨”。但清凉澄观法师指出在梵文古本中存在“观自在”与“观世音”两种不同的名称。1927年新疆出土的古抄本中,以Avalokita-svara为观音菩萨的名称,证实了他的说法。
鸠摩罗什出生在西域地区,所见的应该就是这个版本。因此,观音菩萨并非是因为避讳而出现的名称。根据宋代玄应的说法,这是来自于古印度不同地区方言所导致的异名。
【观自在】三字是双关语,其显意是指观世音菩萨名;其密意是指在入定时要观——自在。
【观】接受,观照。
【世音】(宇宙信息)。
【自在】自然而在的,以及自在,自然与自由。
【菩萨】
(1)是bodhisattvaa“菩萨摩诃萨”的音译,本意为“觉有情”、“导众生”的大士。
(2)菩萨,菩提萨埵(梵文:bodhisattva)之略称,过去曾译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
Bodhi(菩提)意为“觉悟”,satto 或 sattva 意为“有情”,译成汉语的意思为“觉有情”——有情,即情感、情欲、感情。觉有情,倒装语,即得解脱于情欲者,得从情欲中解脱者。
【摩诃】意为“大”。
【萨】为“萨埵”的略音,意为“有情”或“众生”。
【摩诃萨】指引导救度众生,使之得度脱生死。
[对观音菩萨的译法历史上曾经有一段公案。观音菩萨的语源一是“阿婆卢吉低菩萨”(avalokite-svara),一是“阿缚卢枳低—湿伐逻菩萨”,湿伐罗(svarai)的意思是世音、声音。1927年新疆出土古抄本中,发现Avalokite-svarai-svara为观音菩萨的名称。
鸠摩罗什(Kumarajiva)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据svarai-svara译为观世音(世界之音)菩萨。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三中则以为此译不妥,谓阿缚卢枳多(avalokite) 当译为“观”(观照),伊湿伐罗(isvara)则应译为“自在”,即观自在菩萨。玄奘曰:“......即缚卢枳多译曰观,使湿伐罗译曰自在,旧译为光世音或云观世音或观世自在皆讹谬也。”(《大唐西域记》)]
【诸菩萨】大乘佛教认为菩萨可以有在家与出家两种。菩萨有两种身:一为生死肉身,一为去法性恒生身。
三贤位之菩萨,若未证法性,仍有惑业,受三界生死为前者;证得无生法忍性,舍离三界生死肉身,得不生不死为去法性恒生者。
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住寂。
大乘佛教认为,人人都是菩萨——从初发心(初信位的菩萨)到觉有情,到绝断情根,到圆满成佛(大觉大智者),总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即菩萨五十二位。
南传佛教认为,菩萨是在佛法失传之后,在未来成佛、重新开启正法之教的修行者,南传经典提到的菩萨只有两位,即成佛前的释迦牟尼和未来佛弥勒菩萨。此外,上座部佛教所定义的菩萨也包括了一切发愿在未来成为佛陀圣弟子的修行者,即声闻菩萨。菩萨的主要修行内容就是十度波罗密。
又有认为,菩萨是佛的协侍(助手),每位佛有两位协侍菩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两位协侍菩萨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
现在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协侍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华严三圣);东方琉璃光世界药师佛的协侍为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药师三尊)。
【菩萨异名】
大乘佛教佛经称某些菩萨在远古已成佛,如观世音菩萨,过去佛号正法明如来,他们以大慈悲心,为度众生示现菩萨形象,重入世间教化救援。
佛经中菩萨的异名还有:开士、大士、尊人、圣士、超士、无上、自在、勇健、大道心成众生、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等。
【观世音菩萨】
在小乘和密宗中,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为阿弥陀佛的左、右协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同时祂也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观世音菩萨是东亚民间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萨,在各种佛教图像或造像中观世音菩萨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极大。佛经说观世音菩萨的悲心广大,世间众生无论遭遇何种灾难,若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即时寻声赴感,使之离苦得乐,故人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为佛教中知名度最高普救众生的大菩萨。
“观世音菩萨”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听世间声音”的菩萨,出自《妙法莲华经》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又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另一重意思则出自《楞严经》。观世音菩萨以听音方法契入法性,证得耳根圆通,修成正果。
【观音菩萨具三相】
观世音菩萨或有说为男相者。
实际上,观世音菩萨是具三相合一之神。
【观世音菩萨是湿婆神的佛教变身】
观世音菩萨实际是古印度教中湿婆之神的佛教转型。
svarai乃娑伐罗菩萨(svarai-svara),是婆罗门教的湿婆神Siva(创造与毁灭之神) 的变身。
印度教认为湿婆神是喜马拉雅山的女儿,被称为大母之神。婆罗门教及印度教(湿婆派)信徒,均奉湿婆为宇宙之最高神,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认为湿婆是宇宙的创造者。
在小乘及大乘佛教的一些教义中,湿婆神被视为位居十地(最高界菩萨)法云地的圣者。
佛教文献称湿婆为大自在天(Mahe?vara,摩醯首罗),住色界(现象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
湿婆是密教护法神之中的大黑天(Mahākāla,摩诃迦罗)。
湿婆神体系三相神,住在冈仁波齐圣山(喜马拉雅山)。法器是三叉戟Trishula,配偶是雪山神女,坐骑白公牛南迪(转型为白象)。
观世音菩萨信仰在七世纪传入西藏,在藏传佛教中叫做“Chenrezig”,以四臂观音的法相为主,达赖喇嘛被认为是其化身。
宋朝以前,观世音菩萨为男性形象,《华严经》中形容观世音为勇猛丈夫,《悲华经》则称善男子,因为诸佛菩萨本无男女之相,乃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本愿中有随愿因缘化身救度的誓愿,所以大众依愿可化为女性形象,以女性的母爱和慈悲来感化救度众生。
【其他传说】
在大乘佛教的信仰中,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中的大菩萨,如《无量寿经》记载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净土中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
《悲华经》叙述阿弥陀佛于过去生中曾为转轮王无诤念,他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咰,他出家之后,即号“观世音”;在久远的将来,阿弥陀佛涅槃后,他将候补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据《悲华经》卷二记载,观世音本名不煦,是无量劫前转轮王无诤念的长子,因为其在宝藏佛前发愿:“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没有人可去请求保护,没有依靠也没有屋舍。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那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被我天眼所见,如是一切苦难众生,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则终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果。”
宝藏佛即为祂授记:“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一切众生,发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我当字汝为观世音。”此说菩萨因地具大悲心,普令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宝藏佛为其命名观世音。
不空三藏所译出的密教《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经》中认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另一名称),又名“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观自在王如来”,在西方清净佛土中,他即现佛身。但在五浊恶世中,他即以观自在菩萨的形像出现。
不空三藏所译《大方广曼殊室利经》又说,观世音菩萨将以“平等光明普照如来“的名号成佛,但在此经中并未提及他与阿弥陀佛的关系。
而在其他经典上说此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号“正法明如来”,释迦牟尼佛曾经是他的弟子。由于他的大悲愿力及所发菩提心,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因祂以救苦救难为己任,故在民间的影响极为深远。
【汉地传说】
慈航真人:
据《历代神仙通鉴》卷记载: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朝时修道于此,已得神通至道,发愿欲昔度世间男女。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
妙音神女:
据李善注引道教《灵宝经》曰:禅黎世界坠王有女,字妙音。年至四岁仍不言,王怪之,乃弃于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女无粮,常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忽与神人会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妙音右手题赤石之上。语妙音:汝虽不能言,可忆此文也。遣朱宫灵童,下教妙音治弟之术,授其采书入字之音。于是能言。于山出,还在国中。国中大枯旱,地下生火,人民焦燎,死者过半。穿地取水,百丈无泉。王却惧。女显其真,为王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于是化形隐影而去。
送子观音: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祈求观音大士,“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善男信女至诚皆有感应。故许多不孕妇女,皆向观音菩萨求祷,希望能有子嗣。而庙宇也以观音菩萨怀抱幼童作为造像,是为送子观音。
鱼篮观音:
宋朝,蔡襄贬为泉州太守。当时泉州洛阳江,时常有人渡江溺毙,蔡襄不忍,于是发愿兴建万安桥(洛阳桥),观音菩萨化身为一位手提鱼篮的美丽少女,向公众筹募建桥经费,该化身被称为“鱼篮观音”。
妈祖——马祖(马郎妇观音):
《佛祖统纪》记载,唐宪宗时陕右男子性喜骑射,嗜杀无度。一日市街上,忽然出现一名绝世美女,公开演讲,要求众人信仰佛教,戒除杀生。并且发下豪语,愿嫁给三日之内熟背《妙法莲华经》的男子。众人闻说,皆返家背经,惟法华一书,卷帙浩繁,人皆苦之。有一马姓少年博闻强记,三日不寐,遂能背诵此经,娶得美女返家,但回家成婚时,美女已经病死。马郎甚哀而殓之。启棺时,美女遗体不见,只留下一张观音菩萨之画像。人称美女为观音菩萨化身,是谓“马郎妇观音”。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体行,实践也,行求也。
深,深刻、深入也。
句义:观照自由的大士,以智慧求超越解脱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彻悟人的一切感知、意志、追求、欲念都是空幻。
【五蕴】
五蕴,佛经又称“五阴”,五觉也。即色、受、想、行、识,亦称五根境,指人对现象的五官知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蕴,古汉语当读为觉或欲、欲求、欲念之欲。泛指五种知觉。
佛学认为人由五蕴而知觉世界。人有五阴(五蕴),色受想行识;于中起苦乐想,名为五受阴,又名五蕴。
“入静反照,照见五蕴净(空),清净本能,觅之了不可得,故曰照见五蕴皆空。”
【色】
色彩,幻色,色觉。
佛学所言之色,相当于kant(康德)哲学所言之“现象”。
五蕴所言色,指视觉。
“受”,受觉,是对世界的体觉感受。
“想”,想念,是对外界的思考。
“行”,行为,作为,动作。
“识”,古音“识”读为志:1)识为知,知。2)为志,意志。
【空】
空幻。空不是无,不是绝对的虚无,空是“零”。0是一个数,但是非限量的数,绝对大(至大)也绝对小(至小)。
空是存在,虚无体的存在。人的主观世界,感、知、行、志,本体都为空幻。
【度一切苦厄】
度,超度,即超越。苦厄,苦恶、苦难。
【舍利子】
舍利(梵文: sarira,拼音:Shèlì),又作坚固子、舍利子、设利罗。
舍利子汉语音译为“设利罗”。
有二义:
1)舍利子,本意宝石。释迦牟尼死后火花化身为舍利子,五色如宝石体。。
2)舍利子即“舍利弗”,佛祖十大弟子之一,梵文Sariputra的音译。另译为鶖鹭子。号称“智慧第一”。
《阿含经》喻示: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回到自己的家乡,入了涅盘。他的弟子均提沙弥,如法的火化了以后,把舍利骨灰带回去见佛,非常的悲伤。佛就问他:“均提!你和尚入灭了,他无漏的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慧,也都过去而没有了吗?”“没有过去。”“既然生死苦灭去了,一切清净功德都不失,那何必哭呢!”这是同于大乘涅盘,具足功德的见地。
【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色者,四大及四大所造身是名色。此身由众缘合聚,饮食长养,终归败坏,永弃丘冢间。故是无常,常有生老病死忧患。此无常之色,非我亦非我所,属众因缘,不可久保,譬如朝露,又如聚沫,须臾变灭,色性实不可得,可说即是空,空者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亦如是。无明至老死,此是十二因缘。苦集灭道是四谛。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十八界。”
龙树《中论》第一颂: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是诸法空相】
法,是佛学中重要概念,有多义:
1)存在之本体,万物皆可言法。
2)轨持[Dharma],法则。
“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胜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俱舍论光记》)
佛教的法是一种意译。法在古汉语中指一种规则,佛教的法也从规则中引申出来。
《成唯识论》说:“法谓轨持”。“轨谓规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就是说法是一种规范性,这种规范性规范人对其产生认识。并且是一种保持性,保持其相对稳定的特征。如“水”有其各种特征,人根据其特征而认识它。
3)《俱舍论》称“能持自相故名为法”。这是传统的解释,意即存在体即为法。
4)由于大小乘及派别的不同,其对法以及诸名的定义、分类也不同。
归纳之,关于法,通常分为“三科”,即把一切诸法分为“五蕴”、“十二处”(又称十二入)、“十八界”。
【十二处】
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境(色、声、香、味、触、法)。亦即六种感觉器官及其相对的客观对象。
【十八界】
即六根、六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三科是大小乘都承认的分类。三科对于法的分类,要求佛教徒从这三方面来观察人和人所面对的客观世界,目的是破除“我执”的谬见,认识“无我”之境。
【有为法与无为法】
《俱舍论》中把宇宙间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分为两大类:
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有生灭变化的现象称有为法;
非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无生灭变化的现象称无为法。
有为法,包括色法十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有法四十六种,心不相应法十四种。
无为法三种,分别是:虚空无为(认识真理犹如虚空的精神现象或境界)、择灭无为(通过智慧的拣择力,断灭烦恼而悟得的精神现象或境界)、非择灭无为(非通过智慧的拣择力,而因缺乏条件致使不生的精神现象或境界)三种。
【有为法四十六种】
分为六品:
一为遍大地法:普遍都有的精神现象或境界。有受、想、思、触(感触)、欲(欲望)、慧(智慧)、念(记忆)、作意(意愿)、胜解(以为)、三摩地(三昧),计十种。
二为大善地法:善的精神现象。有信、勤(努力)、舍(精神放松)、惭(惭愧,对自己而言)、愧(惭愧,对别人而言)、无贪、无瞋、不害(不杀、非暴力)、轻安(心情舒适)、不放逸(不断努力)十种。
三为大烦恼地法:较大烦恼的精神现象或境界。有无明(无知)、放逸、懈怠、不信、昏沈(昏沉)、掉举(心不平静)六种。
四为大不善地法:不善的精神现象或境界。有无惭、无愧两种。
五为小烦恼地法:一般烦恼的精神现象或境界。有忿(怒)、覆(掩饰错误)、悭、嫉、恼(狠戾)、害、恨、谄、诳憍(骄傲)十种。
六为不定地法:不定的精神现象或境界。有恶作、睡眠、寻(寻求)、伺(深度的或细心的贪求)、贪、瞋、慢、疑八种。
【心不相应法】
与色、心皆不相应的,即既非精神又非物质的现象。有得(成就)、非得、同分(众生各各自我类似的一些活动)、无想果、无想定(不去思想外界,使心不动)、灭尽定(用尽力量,使思想不活动)、命根(生命的器官)、生、住(阶段性的停止)、异(变化)、灭、名身(音节合成的概念)、句身(句子的合集)、文身(字母的合集)十四种。
【熊十力对法的释义】
熊十力早年师从欧阳竟无(欧阳渐)入南京支那内学院研读大乘佛学。在《佛家名相通释》中有如下定义:
法字义,略当于中文物字之意。
中文物字,乃至普遍之公名。一切物质现象或一切事情,通名为物。即凡心中想象之境,亦得云物。物字亦恒与事字连用,而曰物事或事物。物字所指目者,尤不止于现象界而已。乃至现象之体原,即凡云为万化所资始,如所谓道或诚者,亦得以物字而指目之。如老子云:“道之为物。”《中庸》云:“其为物不贰。”皆以物字指目实体也。故中文物字,为至大无外之公名。佛书中法字与物字意义相近,亦即至大无外之公名。如根尘曰色法,了别等等作用曰心法。又万法之实体,即所谓真如者,亦名无为法。
【眼耳鼻舌身意】
此谓“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
此谓“六尘”。
【佛学诸家对法的释义】
实际上,在佛教文献中,法的含义多种多样,用法及其内涵极其复杂。例如:
1、真理、法则、规范。见《法华经·方便品》、《维摩经》等。
2、正当的事情(非指善行)。见《出曜经·无放逸品》。
3、指作为理法的缘起。见《中阿含经》卷七。
4、教导、佛陀的教导、佛法。见《维摩经》、《义足经》、《出曜经·无放逸品》、《有部律破僧事》、《法华经》、《中论》、《百五十赞》等。
5、三宝之一。见《中阿含经》卷十一。
6、具体的戒律,学处。见《游行经》和《大般涅盘经》。
7、指十二部经。见《般泥洹经》。
8、本性。见《中论》。
9、型。见《维摩经》。
10、意之对象,六境之一。见《般若心经》、《金刚般若经》、《中论》、《维摩经》等。
11、存在、对象。见《维摩经》、《辨中边论》、《庄严经论》、《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等。
12、用文字表达的意思。
13、心的活动,心的功能。
14、实体。
15、三身之一的法身。见《唯识三十颂》。
16、与主语相对之述语。见《正理门论》。
17、相当于中国因明中的义、后陈、差别、能别。见《因明大疏》。
18、密教中的祈祷、修法。见《百五十赞》、《观音经》、《华严经》、《灌顶经》等。(高杨元湛)
《大乘百法明门论》五位百法、《瑜伽师地论-略录名数》六百六十法 和上文五位七十五法类似,《俱舍论》的作者世亲,回向大乘佛教以后,根据他所学的瑜伽行派的根本论典《瑜伽师地论》略录名数部分将六百六十种法简单得归纳出一百种,造论名为《大乘百法明门论》]
《金刚经》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亦名四谛,四圣缔。传说佛第一次说法所说的四件大事。
谛谓根本。真实不虚。《法华经·譬喻品》:“佛昔于波罗柰,初转四谛轮。”圣缔,如来亲证。
四谛者,佛说法入旨开智之四端也。
三说四谛,第一说: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是教示四谛四相。第二说: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是教劝修行四谛。第三说: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是佛举自己证得四谛,合为“三转十二行相”之义。
苦缔:佛说法,第一缔人生皆苦。
“苦即三界轮回生死逼恼之义。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但就身心顺逆缘境,总有三苦、八苦。
三苦,从其逆缘逼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即名行苦。
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外有寒热饥渴等逼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
集缔:第二缔,生离聚散。集,会合,相聚、团圆。
佛经说:“世有八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盛阴苦。于苦中作乐想,是四倒见,有为之法,实如梦幻泡影。”
佛言:“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
灭谛:死亡,消灭。
道缔:即言语教示缔。
苦为生老病死,集为生离死别,集聚骨肉财货,灭为生死,道为言语迷障。但此四谛唯圣者所知,非凡夫能知。
如《涅盘经》卷十四: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由于圣者所证,故称四圣谛,或四真谛。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必修之法。佛说四谛是要众生了知四谛的真理,断烦恼证涅盘,若专修四谛以求涅盘者,一般称其为小乘声闻人。
【无智亦无得】
得,当读为呆。
【波罗密多】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体用双行,浑融归一。动静言谈,句句平等,一体同观,名曰密多。
【菩提萨陲】
菩萨,梵语菩提萨陲,即梵文Bodhi——sattva,意为“唤觉有情”。Bodhi(唤觉,菩提),Sattva(有情,众生)。
根据佛经意,凡是修行者,人人都是Bodhi——sattva。
【涅槃】
出自梵语,涅槃这个词的中文意译是圆寂。
词源学方面,巴利文Nibbāna是源自动词nibbā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语义是出脱,指灵魂脱离肉身束缚而进入超越物质世界的灵境,从而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脱离烦恼,达到所谓“离恨天”。
在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中,对涅槃给出四个解释:“槃名为趣(去),涅名为出。永出诸趣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臭,涅名为无。永无臭秽诸烦恼业,故名涅槃。复次槃名稠林,涅名永离。永离一切三火三相诸蕴稠林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织,涅名为不。此中永无烦恼业缕。不织生死异熟果绢,故名涅槃。”
中文旧译作“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
圆寂一词在日常中文中已被泛用;例如,常用于称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语里,常被等同于在肉体死亡的同时精神或灵魂获得永生或再生。
【涅槃出处】
涅槃一词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奥义书》思潮就已经在使用了。
涅槃《涅磐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
原先涅槃系指回归于包含一切且常乐我净的清静梵我,这个在耆那教教义中可以看明。而佛陀觉悟后,明白“因缘法”,对涅槃一词有新的定义和解释。
佛教所谓大涅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胜鬘经》:“法身即如来大般涅槃之体。”大涅槃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甚深的禅定,也就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证。《法华经》:“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磐。”
佛教大小乘对涅磐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分有余涅磐和无余涅磐两种。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业报之因已尽,但还有业报身心的存在,故称有余涅磐;及至身心果报也不存在,称无余涅磐。
《肇论》:小乘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磐,是为有余涅磐;
《中论》等则以“诸法实相”为涅磐,是为无余涅磐。
《楞伽经》说:由于“众生畏无我”;为了“摄引计我外道”,所以方便说有如来藏。众生迷了如来藏,受无量苦;若悟了如来藏,便得涅盘,一切常住的,本具的清净功德,圆满的显发出来。
【三世诸佛】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佛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三千佛。更有穷劫佛,数量不可穷,不可说,全部放下,不去管他。但去静坐,坐定再观过去现在未来,皆同一体,于此顿悟,三世自空。"
【三世佛】
(名数)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诸佛【贤劫】
(术语)过去之住劫,名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名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名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千佛出世,故称赞之为贤劫。亦名善劫。
《大悲经》曰:“阿难!何故名为贤劫?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一一莲华各有千叶,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气芬熏,甚可爱乐。
彼净居天因见此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而赞叹言:奇哉奇哉!希有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
《悲华经》曰:“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中略)时有大劫名曰善贤,何因缘故劫名善贤?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
《行宗记》曰:“慈恩劫章云:即此住劫称贤劫,此界成后有千佛出世,既多贤圣,故名贤劫。”此即佛经所云三世诸佛也。
【诸佛世界】
佛教本来只尊创始人“释迦牟尼”。后来“大乘”兴起,佛的教义开始演变,“佛”的身份不被“释迦”独有。于是,出现了“释迦佛”作为应身,与其法身、报身同尊的三身佛;有将过去、现在和将来接班人串为一线的竖三世佛;有按空间区域承包管辖范围的横三世佛;密宗系统还按东南西北中确立了正方佛。
“佛”的队伍因“佛理”的流衍,各宗派的解释而发展,组成了这一佛国第一阶层。次于“佛集团”的第二阶层佛国高神就是“菩萨”了。
“菩萨”的队伍很庞大,著名的有“文殊、普贤、地藏和观世音”四大菩萨,还有“大势至、弥勒、金刚手、虚空藏、除盖障”等等。
菩萨之下,就是“罗汉”集团。在大乘佛教中,罗汉是修证的第三等果位。而在小乘佛教里,就以罗汉为修行第一果位了。大乘对罗汉指明的任务是在世间流通佛法。
最早有四大罗汉,他们是接受释牟尼亲自托附的遗命,为佛教弘法而住世不涅磐,这四位罗汉就是著名的佛的因弟子,大迦叶比丘;啦比丘,宾头卢比丘,罗目侯罗比丘。后来,逐渐形成十六、十八乃至五百、八百罗汉。
佛门神祗的生成,大致有如下主要原因:
①历史上确有其人,经过大乘神化异化:如佛祖释迦牟尼,他的弟子后来也都被尊奉为神,如“十大佛弟子,第一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后来形成了五百罗汉,等等。
②吸收其他神话传说中的神祗为佛教神祗,这在护法神队伍中最多,天龙八部和二十诸天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从古印度神话中吸收过来的。印度教和婆罗门教的许多神话传说也在佛教中被收罗安排重新改造获得了新的解释。
③佛教在流传中还大量吸收地方神话,只要地方神不自称比佛高,都可以与佛门神连通,纳入下级层次。如:道教的什么大帝都被安排为佛门护法了。
佛教诸神的队伍随着民间对佛教的日益功利化、实用化的要求而发展壮大。
佛教就从自称的无神的宗教,在实际的演化流布中,在获取民间信众的现实欲求中,由不具神性的教主释迦牟尼开始,逐步发展成了多“佛”、多“菩萨”、多“鬼神”的“多神”崇拜。
【菩提萨埵】
了得人生空曰菩提,了得万法空曰萨埵。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般若波罗密多六个字在前面已作讲解。佛家认为: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般若。般若通透,大光明藏,有六神通应现种种相,引导群棕同达彼岸。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体用双行,浑融归一。动静言谈,句句平等,一体同观,名曰密多。”
【心无挂碍】
悟得真空妙理,无挂无碍。
心同虚空界,无是无非。外清净,内清净,内外空,未有天地先有空。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此心即宙心,故无挂碍。
无挂碍即得到清静之体,无去无来,无变无异。
【无有恐怖】
悟得性空,东西不辨,南北不分,不受明暗之拘,无挂碍,有何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究是打坐入静,反究此身。本无四大,只一冷光团。众生妄认四大,不能解脱。竟,尽也。究尽之义,全身放下,知见无见,咫尺之间,不睹人颜,故曰涅盘。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昧)—三菩提:梵文Anuttara samyak-sambodhi的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可译为“无上正遍知”。
《法华玄赞》经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支那)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
《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
无上正等正觉,是佛教理性的最高境界: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
《智度论》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华严》云:“菩提心者,名为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发此心者,须识其体。体有二种,一曰当体,二曰所依体。其当体者,所谓悲心、智心、愿心,此三种心,乃是当体。所依体者,自性清净圆明妙心,为所依体。性自具足,号如来藏。”
【揭谛】
出自梵语羯谛摩诃。上古汉音khrads tieg ma ka,源自梵文罗马字Gate Maha。罗马字GATE,梵语是“去,超越”的意思。
【波罗-僧-揭谛】
僧:佛语有三义:
1)僧家(伽)梵文Samgha
2)和合
3)清净
《智度论》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
《大乘义章》曰:“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人目之为众。”
《行事钞》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义:一理和谓证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养之利),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
【菩提—娑婆诃】
“揭谛,揭谛”:第一个“揭谛”是超越分别我执,第二个“揭谛”是超越分别法执。
“波罗揭谛”是超越俱生我执。
“波罗僧揭谛”是超脱俱生法执。
“菩提Bodhi”是觉悟,“梭哈svāhā”是指“自觉”同时“觉他”,觉行圆满。
【英译1】Gone, gone,Gone beyond,Gone completely beyond,Praise to awakening。[去吧、去吧,超越,完全超越,以赞美那觉悟吧。]
【英译2】go, go, go beyond, go thoroughly beyond, and establish yourself in enlightenment。(去啊,去啊,去啊,完全超越,使自己觉悟)
揭缔,GATE MAHA的意思就是“超越一切”。
《<肇论>诠释》(2011年9月2日刊于何新网易博客。本文收录于何新著《哲学思考》(下卷),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
《哲学思考•卷八•第63章 我信仰理性主义的宗教》(何新著,时事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目录】
关于宗教与邪教
佛教与中国文化
中国佛学的理性主义
破除“我相”达到“无我”
佛教的济世情怀
说缘
佛教哲学博大精深
佛教的中国化
【内容提要】
●历史上有两类宗教:一种是巫教、巫术。现代的巫教即邪教。另一种是具有伟大传统的宗教。
●邪教与宗教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宗教与政治、与国家的关系上。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指出无论国家和教会,其权力都不是来源于上帝。
●邪教之所以是邪教,根本之点在于其具有反世俗生活和反国家性。
●世界上那些具有伟大传统的宗教本身均无不反对非理性的邪教。
●真正的宗教、伟大的宗教在本质上是理性的。例如新教、大乘佛教。
●近代英国霍布斯最早提出“宗教起源于人类的愚昧无知和恐惧”。
●然而这种观点是很粗陋的宗教观,是18世纪启蒙思潮的幼稚观念。
●相比之下,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对于宗教的理解,要深刻得多。
●宗教绝非愚昧的产物。宗教是人类崇高精神的杰作,是人类理性精神、伦理精神、美学精神的至高升华物和文化结晶。人类各民族最圣洁的感情,最美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在宗教文化和艺术中。
●一个社会制度没有信仰不行。没有意识形态不行。没有伟大的宗教也不行。
●只要有人类精神世界存在,就会有宗教存在。但是宗教必须接受国家的管理。
●宗教不单纯是一个个人信念问题,不单纯是一种意识形态。
●宗教还是一种组织和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宗教可能与国家分庭抗礼,宗教领袖可能利用人们的信仰而成为政治领袖(例如20 世纪的霍梅尼)。绝不能使宗教社团成为蔑视法律和国家权威的国中之国。
●在世界历史上,每当发生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国家与宗教的对抗。
●国家本身就是神圣的。只有国家才是世俗社会的唯一权威。
●国家应该倡导宗教的理性化,宗教与科学和哲学可以互相兼容而不是敌视。
●国家应该对合法的宗教给予尊重的地位,尊重信仰自由。
●宗教与国家的协调与和谐,这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信仰是一种意志,也是一种感情。信仰左右着群众。
●历史上伟大宗教的原创者,都是伟大的哲学家和理性的思想家。
●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在本质上是崇尚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
●在这种传统中,也吸纳着宗教(特别是佛教)中的理性主义。
●佛,佛陀,是梵语的音译。佛在梵文中,意义是觉醒,觉悟。
●佛陀(梵语:大彻大悟的智者),即觉醒者和唤醒者。
●佛学的一个根本性范畴“般若”就是指智慧。
●何为智慧?慧是明察和领悟,智是决断。
●中国佛学的根源来自般若学。
●“般若学”在中国佛学中的地位,相当于认识论。
●般若是“至深至彻至明至圆通”的大智慧。
●佛学的本旨是求智,求觉,寻求觉醒和觉悟。
●“和尚”是梵语的音译。在梵语中的本义就是师傅、老师。
●佛教崇尚“觉”。觉的字根是见。佛家认为人还有心目(心眼)。
●目之所见,谓之见。心中目之所见,则谓之“觉”。即“觉悟”,“知觉”。
●觉也就是意识。意识这个词,本来也是佛经译语。
●中国哲学中的很多范畴来自佛经译语。
●佛教要使人“觉悟”什么呢?即觉悟于人生欲界的空幻不实,从而引导人追求一种超越于感性、感官、即经验世界的更高境界的人生。通过这种超越人生的追求,达到沟通有限而升华于无限。
●佛教和基督教都是具有博大救世精神和向善精神的伟大的宗教。
●作为一个东方人,佛学的理性主义及其系统精深的理论至为令我倾心。
●佛教理论博大精深,很难笼统言之。佛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宗教。
●历史上的佛教有三大流域:
一是原生的印度佛教,
一是次生的西域(于阗)佛教,
三是再次生的中国佛教(以及再传于日本、朝鲜的东方佛教)。
●在历史上,于阗一度曾是大乘佛教的中心。
●在中国传播的佛教,不是直接从印度传入,而是通过西域主要是于阗的中介。
●佛教最终在中国得到创造性阐释,从而发扬和光大。
●虽然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它的主流却在中国。
●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在理论和宗教形态上,具有许多根本性的差异。
●印度佛教教义中仍具有浓重的婆罗门古教的色彩和影响。
●印度佛教先有小乘后有大乘。小乘为正统,大乘为闰位。
●晋唐以后中国流传的佛教,主要是来之于于阗的大乘佛教。
●大乘精义,在中国与玄学、儒学的传统相汇合而互相阐发之后,则形成了极其独特的中国特色的大乘佛学。
●乘的语源,也来自于梵语。本义有车乘、乘载、行道、道路的涵义,近似于汉语的“道”,希腊哲学的“逻各斯”。
●大乘主张众生普渡,小乘则侧重于修炼自我。
●佛教有两种形态:
一种是寺庙中的现世世俗形态。
一种是精神哲学的抽象形态。
●前者面对大众,后者面对深入参证宇宙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智者。
●前者侧重在“教”,后者侧重在“学”以及“理”。
●“教”有偶像和神灵,“学”则主张“众生平等”。
●神灵和偶像崇拜,乃是印度、西域佛教原生的俗世形态。
●此期佛教只有宗教的意味,绝无学术的意味。
●而在中国兴起的禅宗则敢于呵佛骂祖,就是要打破偶像。
●佛寺偶像是面对世俗大众的。大众需要偶像。
●但是高境界的理性的佛学中是不崇拜偶像的。
●禅宗说佛就是人的自心。禅宗要人做个自了汉。
●中国最高境界的大乘佛学实际上是一种无佛论的佛学。
●佛教通过中国历代士僧的修悟参证,获得了一种创造性的改造。
●中国佛教形成的一些流派已成为一种智慧的哲学,甚至是理性的哲学。一种崇尚自然主义的泛神论哲学。
●日本清水寺没有任何偶像,这体现了大乘理性佛旨的真精神。
●理性佛学的追求是——破除“我相”达到“无我”。
●佛教虽然具有其他宗教的共性,但与其他宗教有重大不同。
●理性佛学认为在宇宙和人生中并没有“人格神”的主宰。
●宇宙间一切事物,大至宏观世界,小至微观世界,无时无刻不是前后相续,自然生灭的。一多大小,统摄万有。这种万物流转不息的现象,用现在的话说叫做“宇宙生命之流”。众生、万物,都是无始无终的生命大流中的现实。而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因缘所生。过去是因,现在是果;现在为因,将来为果。因果重重,相续无尽。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由各种现象相互关联所造成的,然后经过“成、住、异、灭”四个阶段,又孕育了新生命的开始。这就是一体多相“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通常所指为某物,只是众缘和合,等流相续的假相而已。
这种世界流变、万物无常的观点,与老子的“有无相生”,赫拉克利特的宇宙是一道川流的观点,与黑格尔的辩证宇宙论,在义旨上是殊途同归的。
●佛教认为,“觉”的境界可以使人纵观历史,横察世界,既然我们看到了宇宙人生是这样的无始无终,我们就能够把个人的心量放到无量无边之大,而与真如世界相契合,与天地精神相融通,破除一切“我相”的偏执,达到“无我”而成“佛”,即达到“醒觉”的境界。佛者,理性的醒觉也。这就是理性佛学的要义。
●大乘佛教这一学说,是针对当时在印度流行的小乘及其他宗教哲学(外道)提出的。佛学对宇宙人生问题主张采取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态度。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就是一种不走极端而取中道的辩证观点。
●学佛的目的,是追求对人生与世界达到彻悟(觉醒)的境界。
●小乘极力渲染和宣讲极乐世界。但大乘主张诸法无常,诸法无我,一切境由心造,“境”只是主体、本体的虚幻意识,是缘起性空的变动之流,因此哪有什么永住不迁的极乐世界?
●佛学的涵摄性极广,其流派亦繁多。般若的基本原理是主张“性空”。般若学中的“缘起性空”论,指诸法(法即现象)的自性空,本旨正是反对小乘有部执名相为实有的虚妄。因此,真正的般若智慧,是了悟于“他性空”及“自性空”的。研求之要探索“中观正见”,决非念佛即可得佛。
●所谓“极乐世界”,只是佛教面对俗世的一种象征的说法。
●学佛的目的何在?在于追求和实现一种超越自我,进而普济众生的济世情怀。这正是大乘佛教修持的目标。最重要的一点是,大乘理性佛学认为佛陀并不是神。佛陀被看作导师、引路者。
●佛学认为,众生平等。人与佛也是平等的。
●自然万物和人,没有一息不与全宇宙呼吸相通。
●一手指可以搅动五洲六洋的海水,一呼吸可以变换全宇宙的空气。
●大乘佛教最基本的修行就是发“四无量心”:
●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慈就是爱;悲就是同情;喜就是随喜(例如看见别人好就高兴而不嫉妒);舍就是舍弃,对人生的一切拿得起,舍得下,不执着。达到这种境界就是所谓“看破红尘”。也就是了悟。一物多相,诸法无常。法相俱空,空亦非空。其来勿喜,其去勿悲。
●研究佛学的最高境界是追求精神的这种了悟,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
●不迷,不执,不妄,不滞。由这种精神的彻悟中方能领略到“极乐”,实际这恰恰也是无乐。所谓不悲不喜、不嗔不怒,从而随境而安,缘起性空,获得精神的自我解放——大解脱。
●这是一种至明至哲的精神境界。精神愈痛苦,就愈需要追求这种境界。
●达到这种境界才有幸福可言。因为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如何能够度过这苦难的人生呢?就靠这种精神境界。
●小乘佛学上座部中有毗昙一派。这一派最讲究“戒、定、慧”之学。
●戒是持戒,坚忍而有所不为。定即“禅定”。
●“禅定”实际是凝想主观,主体意志的坚定。
●慧就是明哲。以慧观“数”——数非数字之数,而是“数法”(这个概念相当于哲学中所谓规律、尺度。)在此三谛中,慧是目标,戒是根本,定是方法。以戒立定,以定求慧。以智慧而寻求从人生欲界、物界、情界、苦界的解脱。学佛修持,目的就是唤醒人心中本有的智慧(即慧根,儒学所谓良知)。
●这个命题与柏拉图的命题相似。
●柏拉图认为理性(理念,Idea)先验地存在宇宙及于人心。因此学习就是回忆。
●佛道与仙道不同。佛的境界比仙的境界要高。
●仙人只是长生的俗人。求仙是为了使世俗的享乐永恒化。
●佛则不同。成佛是追求达到一种精神境界。这种境界超越了感性的物界,感情的情界,欲望的欲界,超越于整个世俗世界。
●佛的智慧有三大特性:一是对一切事物有彻底的认知与把握;二是他的智慧与行为都达到至高的境界,止于至善。即所谓“正觉”(正确认识)、“等觉”(普遍认识)、“圆觉”(贯通融汇的认识)的境界。三是佛教伦理主张对人世间一切生灵充满关爱,对人类中弱者苦者不幸者充满同情(大悲心)和冷静刚毅(大雄)的父性爱(大慈)。
●究竟什么是缘?缘,在汉语中是个复杂概念。(1)缘是遇,遭遇,机遇,机缘,即偶然。(2)缘是联/连,关联,牵连,攀缘,也是缘。(3)缘是果报。有因才有缘,有前因才有后缘。佛教的人生论是一种非常广义的因果论。又是一种非常广义的泛生命论。
●佛教认为人生并非一世,人性与非人性(包括动植物以至山水沙石等无生物)在本性上相通。此生本是沙石,是竹木,是动物,来生可以成人,而再来生又可能堕入轮回道,再成为畜生,或花木,或沙石。这种广生性的生命循环论,听起来似乎荒谬,实际上具有深刻的理性根据。
●个人生命的起点是一个受精卵,但若再追究这个受精卵的前身,却是父母体内所摄食的动植物、维生素与矿物质等等。人死后或腐化而入泥土,或烧炼而成灰烬,都是将本体内的物质还原于大自然,而再入循环道,又转化成为沙、石、植物、动物……生生不已,物质不灭,能量不灭,永在宇宙生命的不尽循环之中。
●这种循环的一个阶段,就是“业”,其所暂寄就是“缘”。执着于一“业”,就是“障”,就是“执”。执障必会破,不想破也会破。“缘”的形成则有因。因缘相联,有恶有善。这就是佛教所谓慈悲心的根据之一,通过观想事物及自我缘起性空,而认识到我与事物或他人都没有自性,其位相都只是暂(时)性。所以“他”、“你”和“我”都是动态的,不断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而不断改变着的,是宇宙整体的一个动态的部分,“他”和“我”,“内”和“外”都是人为的划分。
●不论研究任何学术,治学必须要找到一个纲,治学必须"提纲挈领",纲举才能目张。研求佛学也如是。
●佛教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印度佛教。创始于佛祖释迦牟尼。
●“释迦”是族名,“牟尼”是圣人。这个梵语名号的本义即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的思想学说大致可分为:佛心,即宗门;佛言,即教义。
●前者,以灵山法会,世尊(释迦)心心相印为宗旨,在西天从迦叶至达摩,共传了二十八代。后者,以“四谛”为中心说,对机说法,形成了大、小乘的分别。
●为了保存和发展佛教的学说,传说释迦生前十大弟子在佛陀逝世当年,用口传记诵的方法,举行了第一次大结集。结集的内容共分经、律、论三藏。释迦逝世百年后,因为教团内对律藏的理解和践行发生分歧,而出现了宗派的分裂。以后,在学说观点上不断出现分歧,产生了部派佛学,由上座部和大众部分裂成为十八部或二十部大/小乘派系。许多佛教徒以及阿育王和迦王,都曾为统一教团内部的分裂做出努力。他们在不同时代和地点,先后主持了第二、第三、第四次的大结集。自从释氏开创佛教,然后发展、演变,直到佛教在印度本土衰颓,前后大约历时1500年。
●佛教传布到中国的时间应在秦汉之间,佛教来自西域。
●当时佛教的主流(大乘)已由印度传到中国西部的雪岭大漠之外。
●晋、隋、唐之际,我国僧人冒千辛万苦西行,欲求佛教之真谛。理解渐精,不仅能融贯印度之学说,而且自创宗门,如天台宗、禅宗,已成为纯粹的中国佛教,而与印度本来佛教义理迥然发生分别。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始皇用事于西戎,“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所谓 “不得”一语古音通于“浮屠”,似即佛陀入华的初名。
●“不得祠”似就是指初传于秦之西陲的佛祠。
●中土与西域、印度的往来,早在夏商周三代已颇频繁。
●宗教文化浸渐而入,互动影响,时代可能比近世人们所想象的更早得多。
●佛教通过西域,自西向东,自北而南传入中国,隋唐以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有哲理、有伦理、有体系的伟大宗教,即中国佛教。
●“南无阿弥陀佛”汉译文的意思其实乃是:“衷心顶礼洞彻一切的智者。”
●正是佛学中这种理性主义的超越性,深深地吸引了唐宋元明以来中国的许多学者和仁人志士,包括晚年毛泽东。只是在世俗形态上,所谓“人间佛”,才具有宗教信仰和僧团组织的形态。
《哲学思考•卷七 经典重译与新论•第60章 《肇论•物不迁论》标点及引读》(何新著,时事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何按:
《肇论》,后秦长安释僧肇作,乃中古中国佛学中关于本体论思辨之重要名著。
僧肇,释僧肇,释谓释迦,乃僧人之通姓。俗姓张,南北朝时北朝后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符健据关中,国号大秦。至符坚末年,姚苌篡立亦号为秦。故史家乃以前后字别之。)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死时三十一岁。
僧肇寿命虽短,但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影响。僧肇是鸠摩罗什门下最有影响的弟子之一。他曾亲自参与其师鸠摩罗什主持的大规模译经活动。
鸠摩罗什全面系统地译出了大乘佛教空宗的理论经典,故而僧肇就有机会完整地吸取关于般若性空的佛教思想,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写下一系列论著,对魏晋以来流行的佛教般若学各派学说进行总结(般若,梵语谓大智慧。谓般若学,涉及本体与思维及我性之关系)。所谓空宗,即本体及意识皆空无之论。
僧肇的著作甚多,而以《肇论》最为出名。因他法讳肇,故所论称《肇论》。《肇论》阐述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学说。由于在般若学(相当于西哲之认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巨大,故所论或被称誉为“东土解空第一”。
《肇论》主要由四篇论文组成,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无名论》。
僧肇本传略云:僧京兆人,历观经史备尽坟籍。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故叹曰:美则美矣。然其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后。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学善方等,兼通三藏。闻罗什在姑臧,自远从之。什嗟赏无极,及什来长安,肇亦随入。姚兴敕令入逍遥园详定经论。所著《肇论》(四论)并注《维摩经》,及制诸经论序,并传于世。
绪论:宗本义
何按:宗当读综、总。宗本义,即总论全经本义也。
【旧疏:宗本义四论所崇曰宗。本谓根本通法及义。法有通别,通者,即实相之一心。中吴净源法师云:然兹四论宗其一心。然四论虽殊,亦各述此一心之义也。别者,即四论所宗各殊。所以尔者,非一心无以摄四法,非四法无以示一心。即一是四即四是一。义谓义理,依前法体以显义相。法通义通,法别义别。此中四段之义如其分齐,是下四论之所宗,据此非宗本无以统四论,非四。】
经文:本无,实相。
何按:本,本体,本质,本性。“本无”二字实际就是一种悖论:
(1)有所谓本体,而此本体是无。
(2)根本无有所谓本体。
实,实体。相,《说文》:“省视”,相之本意为目测树木之高矮,引申,所见曰“相”,略对应今语之“现象”。陈康尝以“相”译西哲柏拉图之“意缔”(Idea)。
相、象二概念有微妙之不同。目所见之物象曰“相”(主观),物所现之象曰“现象”(客观)曰“象”。实相:所谓“实体”只是主观之“相”。
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
何按:佛经言法,殊难正解。其语源本梵语Daharma,即达摩也。法,一指律法,二则万物皆法,包括法则,律法,规律,道法,方法。所谓“万法”也。
法性,性空:即万法本于一性,此性(本性)是空无。
缘,攀联曰缘,遭际曰缘,偶然曰缘。会,覆合曰会。
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
何按:何则,为何,为什么?一切不同的“法”,都是攀援因果而发生。攀援因果而发生,则不发生就等于不存在,离开因果即消失。
如其真有,有则无灭。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
何按:如果法、物以及物法都是真有,那么应当永存不灭。以此推理:就知道虽然当前为有,本性实际是空幻。本性是空幻,所以实体本性是空幻的。
性空,故;故曰法性。
何按:本性是空幻的,所以。所以万法也空幻。
法性如是,故曰实相,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
何按:万法本性如此(空幻),所以说实存的只是所见之“相”。而“相”的本体是空无。而且并非推论才知它是空无,而是它本身就叫空无。
言不有不无者,不如有(正)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
何按:邪见,与正见相反之偏见。断见,不常见。
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夫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虽观有而无所取相,然则法相为无相之相。
何按:如果以为存在是存在,也就以为不存在即虚无。但不从空无处观照万法,才算是知道法的真实本相。对所见存在不执着,万法的本相是空幻之相中的相。
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
何按:圣人之心,住于虚无之所。本性为空幻,一切所谓“法”,实体也都是“相”。
见法实相,故云正观。若其异者,便为邪观。
设三乘不见此理,则颠倒也。是以三乘观法无异,但心有大小为差耳。
“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
不染尘累,般若力也;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
何按:沤和者,沤和俱罗舍,梵语,旧译方便智慧(般若),感知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诠注:“沤和俱舍罗波罗蜜。”沤和俱舍,此云善巧方便。随机利物,称适缘宜也。菩萨运平等大慈之心,教化众生,不生厌倦,是名沤和俱舍波罗蜜。】
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不厌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是谓一念之力,权慧具矣。一念之力,权慧具矣,好思,历然可解。
何按:有者,存在。空者,空无。权慧者,智慧,智性也。
【《维摩诘经》解:权智又称有智,后得智,或称为方便(梵语称沤和)。就一般而言,通达事物本来是空即真谛的道理,应是实智。般若实智是观空,沤和方便是涉有;涉有并不失实相空性,所以菩萨常处三界,不被诸惑所染。】
泥洹尽谛者,直结尽而已,则生死永灭。故谓(何按:在此当增一“无”字)【无】尽耳;无复别有一尽处耳。
何按:直结,了结。尽,有限。生死永灭,则无生无死,即无尽,无限。
(以上宗论)
物不迁论
【解题】何按:迁,移也,变也。不迁即不移不变。物不迁,乃以空间概念借喻时变,谓物变为幻,同一为真,故“物、法”历幻变而仍不变,此同一性,即物不迁变也。
【经原文】(何新句读标点)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
何按:“物”在时间坐标(“寒/暑”)中发生“相变”(“生/死”)。这种“相变”造成物态在时间坐标系统中变迁流动的感觉。
余则谓之不然。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何按:“虽动”而“常静”。动变之假相,动变之后有恒静不动者,是谓本体即“真如”。
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
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故迷性而莫返。逆俗,故言淡而无味。
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然不能自己,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
试论之曰:道行云,语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何按:寻求认知动变中之恒静不迁者。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
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苟得其道,复何滞哉?
伤夫!人情之惑也久矣。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
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何按:以上对物本体不变的论述,与古希腊人巴门尼德的恒有论相似。
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
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噫!圣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于川流。是以声闻,悟非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即真。苟万动而非化,岂寻化以阶道?覆寻圣言,微隐难测。若动而静,似去而留。可以神会,难以事求。是以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谓往耳。
何按:圣人似指孔子。孔子观于川曰:“逝者如斯夫。”译经者借其语而设喻也。
岂曰去而可遣,住而可留也?故成具云:菩萨处计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摩诃衍论云:“诸法不动。无去来处。”斯皆导达群方,两言一会,岂曰文殊,而乖其致哉?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
何按:在现象之变中,本体守恒。
文殊,即曼殊,梵语Manjusr,直译文殊舍利或曼殊室利。意为美妙、雅致,慈爱,美妙吉祥。
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往。虽静而常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然则庄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临川,斯皆感往者之难留,岂曰排今而可往?是以观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见得也。
何者?人则谓少壮同体,百龄一质;徒知年往,不觉形随。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邻人皆愕然,非其言也。
何按:梵志,王梵志。梵志语:“吾犹昔人,非昔人也”,我还是当年之人,但已不是当年之人——一个时态性本体悖论。
[王梵志,隋末唐初僧人。善吟诗,故号诗僧,常以诗言寓意佛理,敦煌出土文献中有《王梵志诗》。]
所谓有力者负之而趋,昧者不觉,其斯之谓欤?!是以如来因群情之所滞,则方言以辩惑。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异者,其唯圣言乎?
何按:昧者,盲者也。“如来”,梵语,Tatha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音译tatha是“如”,agata是“来”。“如来”,即此在,真在也。故又译作“真如”,真如即真理也。
莫二,不二,所谓不二法门也。圣言者,佛所教也。
故谈真有不迁之称,导俗有流动之说。虽复千途异唱,会归同致矣。而征文者闻不迁,则谓昔物不至今。聆流动者,而谓今物可至昔。既曰古今,而欲迁之者。何也?
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
何按:苏轼《赤壁赋》:“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其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与“物不迁论”实同一义也。
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然则群籍殊文,百家异说。苟得其会,岂殊文之能惑哉?是以人之所谓“住”,我则言其“去”。人之所谓“去”,我则言其“住”。然则去住虽殊,其致一也。
何按:《金刚经》:“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即真理,真义也)又:“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成实论》:“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转法轮论》:“如实而来,故名如来。”“涅名‘如’,知解名‘来’。正觉涅故名‘如来’。”
《行宗记》:“真如平等,体离虚妄,故曰如实。乘履此法出现利生,故得此号。”
以上诸经,可证“如来”本义乃“如实而来”、“如实道来”——即真如者,真理也。而释迦佛有十大称号,其一曰“如来佛”。其义谓:乘如实之道而成正觉。故如来佛者,乃真理之佛也。
又梵文“来”训agata,“去”训gata,释迦佛又有名号“sugata”。su,善、好、妙。gata,去、走。sugata即“好去”,音译修迦陀。
如来、如去,即无来无去,非来非去——喻恒在者也。
密宗有“大日如来”,出梵语Maha-rairocaha,是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大日者,太阳,太光明也。大日如来,即日光普照之真理佛陀也。
故经云:正言似反。谁当信者?斯言有由矣。
何者?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
何按:正言似反,译经者用老子之言也。
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于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
何按:古希腊智者埃利亚人巴门尼德(Pamennides of Elea约前5世纪人),在其名著《论自然》中,断言“惟存在者存在”,“存在者永在且是唯一之在”。“没有事物会改变,我们的感官认知(所见之变)是虚幻的。”“存在者不生不灭”,“永恒、唯一”。其所论与“物不迁论”实乃同义。
巴门尼德乃是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教父。柏拉图对话录中有“巴门尼德”篇,代表了古典希腊哲学中最深刻的本体论思辩。是本体“同一律”以及逻辑“同一律”的最早发现者(参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但罗素《西方哲学史》关于巴门尼德的讲论完全是盲人摸象言不及义的妄解谬说)。
然则四象风驰,璇玑电卷,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是以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成山假就于始篑,修途托至于初步。果以功业不可朽,故也,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迁。不迁,故则湛然明矣。故经云:三灾弥纶,而行业湛然。信其言也!
何按:四象,喻四季也。璇玑,喻宇宙也。青龙(春)、白虎(秋)、朱雀(夏)、玄武(冬),古中国天文学家将天体恒星分为四象,分别象征四季之神灵。又以璇玑玉衡星(即北斗星)象征宇宙天体之运转。译经者借此为喻也。
何者?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复何惑于去留,蹰于动静之间哉?
然则乾坤倒覆,无谓不静。洪流滔天,无谓其动。苟能契神于即物,斯不远而可知矣。
物不迁论(终)。
何按:任外物之变,吾心不变而始终守持宁静。
以宇宙不动变之坚定,喻修行明性之正心,即是此篇之宗旨。
《老何对劝导真修实证拜佛者的答复》(2011年9月3日刊于何新网易博客)
博客管理员按:本博把这里要老何真修实证劝入佛门的帖子给老何看。老何一笑,答复如下:
佛学是佛学,佛教是佛教。何某研究佛,所关注是“学”,不是“教”。研究佛经,就是要拆破文字障,打通古今中外上下,使之成为可以探究的学问。把凯撒的还给凯撒,把上帝的还给上帝。
何某不入僧门,不与和尚来往,是不在门籍的自修士。诸信徒不必来此拉客,请诸信徒自重。
老何说:他有信仰而无迷信,有敬畏而无崇拜。心中有佛,但眼中无佛。而且见“佛”呵“佛”,见“佛”杀“佛”。
若不悟万法平等众生平等万法归一,而佛法在干屎橛中,还妄谈什么佛理?
老何说苏东坡有一首骂和尚的诗:
“不秃不毒,不毒不秃。转秃转毒,转毒转秃。愈秃愈毒,愈毒愈秃。”
骂得透彻!天下最坏的东西,也都在那里念佛吃斋打坐呢!
老何不相信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怕坠入第十八层阿鼻地狱。
虔诚的修道僧只管自修自证,自己作自己的事情,不必来这里斗口,也不必替老何下地狱担忧。
下就下吧。人生是苦,地狱难道不是解脱?
南无阿弥陀佛。
【唐朝时,常德德山高僧宣鉴呵佛骂祖。他常言:无祖无佛,达摩是老躁胡,释迦老子是干屎橛,文殊普贤是担粪汉。
《景德传灯录·临济义玄禅师》载:僧人问临济义玄:“如果是无位真人?”玄便打,道:“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又,《五灯会元》:僧问云门问偃:“如何是佛?”,文偃答:“干屎橛。”又僧问归省“如何是清净法身?”答:“厕坑头筹子。”干屎橛、厕头筹子(厕筹),均为印度民间便后拭粪之物。在禅宗看来,万法平等,无贵无贱,无尘无染,这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庄子也言:道在屎溺。都是借这个话头,打破对圣人偶像的迷信、妄想、执着而已。】
《关于何新宗教信仰问题的几点澄清》(2012年11月12日刊于何新网易博客)
全文:
许多人往往以为何新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共产主义者,相信无神论和信仰科学教。其实我在90年代与西方记者交谈时就说过——我研究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理论的某些社会分析工具和经济分析方法至今有效,但我并非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者。
在2000年时事出版社出版的《思考:我的哲学宗教观念》以及后来出版的两卷本《哲学思考》等书中,我曾有明确地说明——表明我本人持有宗教观念,不信仰科学教和无神论。有关要义如下(这里发表时有若干新的补充):
1、我是有神论者,是唯心论者,是在家隐修不入宗门的佛教信徒。
2、我鄙视20世纪以来中国流行的“科学”迷信。
3、我认为,科学、宗教、艺术和哲学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科学与学术作为工具理性,具有某种实用性价值。
但是作为认知工具,康德以来对认知本性和工具的研究已经揭示——科学远远不能穷尽宇宙神性及人性之谜。
(参看本博去年发表的何新有关博文。)
4、我相信人生具有原罪,人性本恶。
漠视人性的冷酷科学在人文性以及引导人性趋向善,特别是对于沟通人性与神性和超越物理生存的意义上,科学的价值远低于宗教、哲学和艺术。
5、实际上,“科学教”,即对所谓科学的迷信和崇拜,也是启蒙运动以来近代共济会意识形态所制造的一种新的邪教。
6、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些自17世纪以来创生近代科学体系的西方发达国家中,这种崇拜所谓“科学”的邪教并不流行。
西方国家的政治家、学者、科学家很少不是持有神圣宗教信仰的人。在西方,一个人如果公然声称自己为无神论者,会被社会主流看做心怀邪恶。
7、前苏联、俄罗斯在国家意识形态意义上现在也已经摒弃旧时代的无神论,回归于革命前的东正教信仰。
一个没有正信的民族是可悲的。
8、全世界多数人类有宗教信仰。只有中国和极少数几个国家,仍然以标榜无神论、无宗教信仰为荣,而把宗教信仰看做愚昧迷信。中国当代的人性败坏和堕落,与全民无信仰、不相信果报的无神论广泛流行有关。
9、“五四运动”以来浅薄理解西方启蒙文化的中国知识界,制造了两个迷信即民主迷信和科学迷信——对所谓"二先生"德先生、塞先生的迷信,此乃是中国百年以来不断发生人文悲剧——包括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原因。这也是自清代300年来,中国文人多世代地持续传递无知的一种可悲的精神文化表现。
10、所以我唾弃无神论,鄙视唯物论。我以守持正信为荣。
——————————————
老何对跟帖提问的一个答复:
cicada_zl2012-11-12 10:57:27问:
请问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是什么?是儒教吗?
博主回复:
去读何新的《孔子传》,里面指出:
中国本来不是无神国度。自有文明以来,中国就有国家信仰和全民信仰,否则早就分崩离析。
中国本土原生的宗教是以祖先、上帝和宗社为最高神祗的神道教。
儒教只是晚生和次生的从属于上述信仰的一种人文宗教,主要以仁政和道德礼教约束统治者和知识精英,以人伦孝道宣教社会大众。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