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498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旧日藏属锡金变成印度的锡金邦的过程

$
0
0

旧日藏属锡金变成印度的锡金邦的过程 

作者:江边小解碎月影

  转帖:wanshi

来源:天涯论坛

 一、历史与现状 

锡金古称哲孟雄,早为中国西藏的一部分。由于其与西藏有着深厚的历史、宗教与民族渊源,锡金虽后来成为独立的部落,但还是西藏的属地。由达赖喇嘛委托锡金部落王管理,其境内的寺院仍隶属于西藏各大寺,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1890年。       181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侵入锡金。1887年,英国强占锡金,并派驻专员。1890年英军越过藏属锡金,占领中国一侧的隆吐、热纳宗、岗巴宗等地,并将锡金国王朵朗杰囚禁到印度。英国企图通过私与地方政府缔约,同时胁迫锡金王屈服的方式实现从法理到事实上对这一地区的占有,但锡金国王朵朗杰至死不愿发表脱离西藏的宣言,西藏地方政府也坚持以乾隆五十九年规定的边界为准。最后英国通过与日薄西山的晚清政府先后签订的《藏印条约》、《藏印续约》等条约获得了对锡金的“保护权”。     

二战结束英国离开锡金后,当年的300年不曾反抗殖民统治的英国奴才印度突然找到了做主人的感觉,在锡金问题上全盘继承了殖民主子的衣钵。1947年,英国撤走后,印度马上与锡金签订了《维持现状协定》,意在填补此地的政治真空。他们一方面继续往锡金派驻专员,一方面授意其扶持的锡金国大党发起“不合作运动”,要求国王进行“改革”。同年5月9日,国大党政府正式成立,但遭锡金王族强烈反对,群众运动也日渐兴起。1949年6月初,印度以“防止动乱和流血”为由,派兵进驻锡金,接管了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新政府,并委任印度人拉尔为锡金首相。1950年12月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锡金从此成为印度的"保护国",国防、外交、经济等均由印度控制。1968年8月,锡金首都甘托克爆发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锡条约。印度政府于1973年4月对锡实行军事占领,5月8日印锡签订《锡金协定》,规定锡内政、外交、国防、经济均由印度政府负责。1974年6月20日,锡议会通过了由印度拟定的锡金宪法,规定印度政府派驻的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同年9月《印度宪法修正案》规定锡金为印度的“联系邦”,在印度两院各为锡金设一个议席。1975年4月,印度军队效法当年英国主子的做法软禁了锡金国王。不久,印度议会通过决议,正式把锡金变为印度的“锡金邦”。     

目前锡金王室仍流亡海外,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地图上,锡金已赫然成为印度的锡金邦了。     

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国是中国的前藩属国,同时在客观上又是中印的缓冲国,悠关中国的发展大计和战略利益。三国中尽管锡金的面积狭小,但其地缘关系决定了其战略地位不可小觑。可以说小小的锡金攸关周边六国的战略利益,特别是藏属锡金被吞并的后续效应将直接作用于中国西南的地缘形势。     

锡金及其两边的尼泊尔、不丹国土面积狭小,无缓冲空间,易受制于人。故而三个内陆山国在面对印度的地区霸权战略,欲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权益时,一方面需仰赖中国的支持,另一方面,需加强内陆三山国与孟加拉之间的协同。而锡金位于尼泊尔和不丹之间,印度吞并锡金将使尼泊尔、不丹等国被印度领土分割,失去了战略上协同的可能,如果中国在战略上实行收缩政策的话,三国从此将孤军作战,更无法与印度抗衡。     

尼泊尔与印度从孟加拉国侵占的领土西孟加拉邦直酉嗔冢 性?0公里的边境接壤。而锡金位于印度狭长的东部走廊北侧,西孟加拉-锡金一线构成了印度国防的软肋。如果尼、孟、锡三方协调,印度东西部联系极易被拦腰切断。而若锡金被吞并,则印度无疑拓宽了东方走廊,缓解了孟加拉与内陆山国在有可能被外力利用情况下对印领土的威胁,同时使自己威胁中国、缅甸,控制孟加拉的能力大大增强     

目前印度显然正按照既定战略实施着自己的攻势。在吞并锡金后,印度通过威胁、利诱、封锁与外界交往等下三烂手段,对不丹实行渐进式的控制,甚至在不丹加入联合国这样的问题上,印度也百般阻挠。在缺乏中国驰援的情况下,不丹已沦为印度的仆从国。在未来可预期的时间内,如中国不加干预,不丹将来也不可避免的变成印度的另外一个邦。     尼泊尔离奇的宫廷血案后,尼直系皇室统统被杀死,而与印度有姻亲关系,血案时“恰巧”在印度的尼泊尔皇叔则急忙从印度回国执掌“突然”掉在自己头上的王位。可以说形势发展得很快,整个西南缓冲地带已被印度控制。     

失去了战略缓冲区,中国西南将门户洞开。印度可以为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牵制,或美印、日印的联合牵制提供一个全天候的战略平台,有这样一个东西通透,漫长边界线的庞大战略平台,一旦中国遇到诸如统一台湾、钓鱼岛领土争端事发、南海领土争端激化、西北边乱一类有关存亡的事变,中国还能东西相顾、南北呼应吗?     

西南门户洞开后还将带来一个严重问题。锡金、不丹、尼泊尔三地拥有大量的藏民,(不少都是西藏流亡势力及其后裔),有鉴于印度支持藏独的不良纪录,这一地区被印度操控,用作反华藏独基地的可能性将更大。

                                   二、 重新干预锡金前途问题的法理依据、现实需要与道义责任     中国有干预锡金前途问题的法理依据、道义责任、现实条件。     

首先,为了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必须关注锡金的前途和地位。且不说根据乾隆五十九年规定的边界,藏属锡金地区的热纳宗和岗巴宗等地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讨还。就是考虑到索回中国山南地区因同样原因的被占领土也要支持锡金的法理与事实独立。山南有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占,解放军作家金辉对那片土地这样换算:相当于一个江苏省、一个浙江省;相当于三个台湾、六个北京;相当于一个匈牙利、两个丹麦、三个比利时;相当于六个科威特;相当于十个英阿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相当于二十个日俄吵得不可开交的北方四岛;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一国被另一国强行侵占的最大一片土地;是中国版图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印度占领这里的所谓依据是“伪麦克马洪线”,而我们要通过支持锡金的独立,击碎他事实占有即可法理占有的妄想。     

中国是唯一有条件持援锡金的国家,只要中国的实力在,只要锡金的王室在,那么中国这个大国(当事国)不承认,世界上其他国家所谓的表态的价值等于零。这也正是印度竭力说服中国承认既定实事的重要原因。     

其次,维护锡金的法理独立,是中国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拓展自己的战略空间,恢复传统利益区的需要。    

锡金、不丹、尼泊尔三国多信仰锡克教或中国藏区的喇嘛教,不丹被称为银龙之国,与中国藏区山水相邻,文化相通,与中国的历史联系源远流长。 

    锡金自不必说,不丹也是一个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并深受中国影响的国家。

     尼泊尔在历史上与中国有隙,但在拉达克(今属巴基斯坦)、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相继沦英的情况下,惩于南麓诸国相继沦亡的殷鉴,中尼藩属关系发展的最稳固。由于中尼的宗藩关系大大延缓英印侵略尼泊尔的进度,尼泊尔王国感恩戴德,以致太平天国运动扰乱大清国时,尼泊尔曾上书清廷要求出兵携带大炮到中国内地助剿。     再次,我们有维护锡金独立自主的道义责任。我们与锡金有着历史与文化渊源和宗教情感,为了维护国际正义,必须关注锡金。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期待什么国际支持或顾虑什么国际舆论,锡金问题从来都是中国的半个内政问题。流亡在美国的锡金国王虽一再向国际声明,印度的吞并是非法的,但是又有谁来关注并响应这种声音呢?要美日响应吗?要俄罗斯响应吗?要英联邦、欧盟、东盟响应吗?印度是他们的战略协作伙伴,是他们的民主样板,是他们遏制中国的战略棋子……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响应。国际社会对锡金的合理诉求表现得那么冷漠,如今世界似乎集体遗忘了锡金,就和当年遗忘琉球一样。但我们中国人不能够遗忘!一个小小的内陆山国无关乎其他大国的利益,也无关乎世界的利益,而只关乎一个重要的国家的利益,他就是——中国 。

    三、以锡金为支点盘活南亚大棋局长期存在的有利形势 

    对锡金的并吞,不论中国承认与否都不可能改变印度的反华态度。印度会利用暂时的左右逢源,加紧实施梦想的大国战略,这一切是以摆脱并遏制中国的影响为前提的。特别是在印度1992年开始放弃不结盟政策,并日益与美、俄、日协同后,其积极充当遏制中国的地区急先锋角色更不可能因认可一个吞并锡金的既成事实而改变。放弃尼共(毛)的支持,中国已错失了一次扭转西南困局的良机,而再一次放弃锡金,局面将变得对中国更加不利。    

印度立国以来侵犯了所有的8个周边国家,并从其中7个掠夺了领土。中国、孟加拉国、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都不希望印度在本地做大,因而印度的从锡金俯瞰被上述周边六国环抱的东部三角地区其国际小环境可谓极差。这些地区距锡金直线距离均较近,只要谋好局,中国在此地大有文章可作。届时周边国家复国的复国、复土的复土,那个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只能成为历史名词了。现在这一地区只待中国出棋,而锡金具有盘活全盘棋子的作用。     

印度是一个野心勃勃又自不量力的民族,当年占据东部三角地区后还曾试图携割占西孟加拉、蚕食南尼泊尔、并吞锡金的“余威”干涉缅甸内政,结果被缅甸政府给收拾了。难道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和这一地区的前宗主国,还不如当年的属国缅甸有作为。     通过1962年的中印战争和印度建国后对周边邻国无一例外的不间断的侵略,中国对印度的野心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中国不能让印度再产生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过去他们在中国君子般的默许下,白捡了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今天任由他们吞并锡金,明天他们就会占领不丹,后天他们又要图谋你新疆的阿克塞钦地区了。



 

字母文字的通病

$
0
0

 

作者:天涯老兵

转帖:ws​

字母文字的通病,就是字母本身不具备释义能力,只相当于汉字里的笔画而已。  

区别在于字母文字是靠字母排序,汉字是靠笔画组合,这就使得字母文字最小的单位是词,汉字是字,且由于汉字是笔画组合,字本身具有象形,形声等等的释义能力,字母排列而成的单词就像一串密码一样没有任何释义能力。  

汉字组合而成的词汇变化和释义的能力大大超越字母单词,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缺乏释义能力是字母文字最大的普及障碍,不认识的单词基本上就如同外文一样,陌生词汇没人解释几乎猜不出来意思。汉字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字字组合的词语大部分意思很明了。  

所以在字母文字的国家隔行如隔山,语言难以沟通。为什么国外专业领域但凡有所建树的大都是博士?为什么要读这么多年?其中一点就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理解专业词汇,否则专业书都看不懂。

外国最吃香的律师和医生这两个职业为什么这么火?一般人不看不懂啊,法律条文专业名词一多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意思,离开了律师涉法问题寸步难行。

医疗更是如此,在中国疾病的名称谁都能知道大概是什么问题哪里有问题,比方说心肌炎,中国人一看就知道什么意思,国外医生告诉你myocarditis,不是学医的不跟你解释你知道个屁!

这也是国外医患矛盾产生不了的重要原因之一,鸡同鸭讲,根本就碰撞不起来。患者永远被动而不知情。

愚民游戏,字母国家才能玩到极致。​


 

网文:明末的白银流入城市化运动

$
0
0

网文:明末的白银流入城市化运动

    明朝末年,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出现过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    明代的《苏州府志》记载:“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明人林希元在《林次崖先生文集》中写道:“今天下之民从事于商贾技艺游食者,十而五六。” 

明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写道:“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今一甲所存无四五户,则空一里之人,奔走络绎于道路。谁复有种田之人哉。吾恐田卒污莱,民不土著,而地方将有土崩瓦解之势矣。可不为之寒心哉。” 今天所谓的空心村情形,在当时东南沿海已经很普遍。    

明末东南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江南的人开始大量种桑养蚕,生产丝绸和棉布,福建人开始大量地种茶,而广东人则热衷种甘蔗,江西人不但做瓷器,还生产靛青等染料供应苏杭,长江上游的湖北四川则生产粮食供应东南。据当年欧洲传教士的记载,仅松江一地(现上海和苏州)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纺纱工人。南京地区,众多陶瓷厂每年要生产100万件精美瓷器。江浙地区,每年能生产出6亿匹棉布。海外贸易就更加浩浩荡荡。主要以福建和广东人为主的海外贸易商往来穿梭于南洋各地,与世界各国的商人贸易。崇祯自杀前72年间,仅福建泉州的月港就驶出1086艘船,到达吕宋的马尼拉。拖去的是生丝和丝织品,拉回来的是墨西哥的银元。    

明末在局部地区开始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像苏州、扬州、广州、泉州、重庆、临清、汉口等等城市,就是因为商业贸易的发达而日益富庶繁华。100多年后亚当·斯密所说的“社会分工”,李嘉图所说的“比较优势”等等现代经济的规律和现象,在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出现。   

 明末城市化现象根本的动力却是中国的白银本位货币制度与美洲银矿发现共同形成的对中国的大规模白银输入,手工业品出口换取白银是东南城镇兴起的原因。自15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800年代,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这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数量十分庞大,因此他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形象地说明了明清中国吸纳了当时全球巨量白银。   

 诡异的是,白银在中国成为本位货币,根本原因还是中国政府的权力支持,而不是本身真有什么价值。正如美国学者兰德.瑞的观点,政府发行的纸币人人都接受,来自于政府接受这些纸币作为税赋支付的意愿,正是由于每个纳税人都可以使用纸币来消除税负义务,人们才需要这些它们。白银和纸币实质上没有区别。

1567年,明朝隆庆元年,朝廷宣布开放海禁和“银钱兼使”法令:民间到海外做生意以及大家用白银当货币,都不算违法。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这个改革的核心就是简化了过去的田赋、徭役和各种杂税的征收办法,将这些统一折成银两征收。从此,白银真正成了中国货币的主角。当所有的税收都要通过银两交税的时候,人们就不会再种植稻米而是种植经济作物,所以到了晚明江南人的口粮需要湖广供给,大面积的田地种植的是棉、麻、桑树和茶叶。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既然税收可以以银两来缴纳,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无需再跟土地发生关系,自己可以将土地卖掉或者租给他人耕种,然后自己进入城市靠打工获取银两。农村人口在减少,城市人口在增加。    

美洲廉价白银的发现与张居正的税收政策共同制造了晚明中国对外贸易大规模的净输出和白银净流入;白银流入效应确实解决了中国历史经济发展的痼疾通货紧缩,而使整个经济体系高速运转起来,并带来了大规模城镇化的后果。但是,大量商品、劳动成果的输出,而白银通货的流入并没有买回相对应的国际贸易产品,大量增加的货币结合大量减少的资源、产品,形成了逐渐强烈的国内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对依靠小生产收入、积蓄维持生计的小生产者、穷人生存能力的剥夺,而汇集为工商特权利益者的超额利润。李宪堂认为:“正是白银,使统治者加大了对下层民众剥夺的强度,助长了聚敛和剥削的水平,以前所未有的速率消耗着社会成长的机能。白银推动着经济的轮子飞转,像抽水机一样把底层的财富抽向高处,阶级与地区之间的贫富分化空前加剧,基层民众尤其是白银所灌溉不到的边缘地区的民众陷入了一贫如洗的境地,遂使发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核心区因为得不到支持而迅速枯萎,最终导致整个民族在经济上沦为西方的附庸。”    

阴差阳错形成的白银流入机制,使得东南对外贸易地区不自觉地成为财富输出的吸管,其获利建立内地受损的基础之上,并形成了这些地区历史悠久的买办传统。明末不同地区与行业获取白银的能力不同,引起地区差距与贫富差距恶化,东南这些经济外向型的地方还好,西北这些白银惠及不到的地方情况则差,这也是民变为什么从西北爆发的原因之一。   

 明末的大规模城镇化运动其动力是白银流入,其历史教训必须吸取。过去十年的中国的城市化运动和明末具有非常类似的一面。正如美洲白银和张居正政策共同导致明末白银流入的城市化运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朱镕基开创的经济政策共同制造了十年外汇储备巨额累积中的沿海城市化。94年外汇体制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WTO、没有限制地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是这些政策的主要内容。如果有什么不同,在于白银储量有限、西班牙人获得白银还是有成本的。

 异曲同工的是,今天美国QE大量印钞,美国QE2购买6000多亿美元的国债,同期中国外汇储备则增加5000多亿美元。



 

[转载]重读 《中观精要》笔记1

$
0
0
《中观精要》

 


根登曲佩著 

白玛旺杰译

 

 

我们所认为的一切「是」与「非」,都是依照「是非」在我们心中的显现来确定的。

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一种确定「是非」的其它方式了。

 

因而,当有人问道:「这是否存在」时,对方回答:「这是存在的」。

一问一答,实际上,是甲某在探问乙某:在你的心中显现出来的是「存在」还是「非存在」。

乙某所答的「存在」二字,实际上也是表达一种思想,即:「在我心中显现出来的是存在」。

 

如此类推,有关「善与恶」,「好与歹」,「美与丑」——等等。所有提问的根本目的,纯粹是为了探知对方的想法而已。

对方所作的肯定回答,也纯粹是对方,依照自心中产生的想法来确定的。

因此,两个意见相异的人,会因他们各自秉持的观点不同,而将无休无止的诤论下去。至于他们达到一致的意见时,双方才会善甘罢休。

当他们的意见达到一致时,他们将会把所共识到的问题,归纳到「存在」、「知识」、「真理」等范畴之内。

这样,对同一问题持相同观点的人数越多,该问题也随之越具「分量」,变成「重要」的啦。

但是,任何一个与此相异的观点,将会被斥责为「邪说」或「错乱感觉」,遭到多数人的围攻与唾弃的。


       
有两种方式可以使相互分歧的意见达成一致:

一、根据某一经典:譬如,两位穆斯林信徒在争论骆驼之肉可否食用,但当他们读到古兰经中记载「骆驼之肉可食」的开许后,两人之间的争论便会自然平息下去。他们会在「骆驼之肉可食」之上达到一致的观点。

二、根据某种逻辑事实:譬如,甲乙两人争论山背后有没有火,如果甲乙双方亲眼目睹到山顶上冒着烟时,也会在冒烟的事实之上,肯定山背后有火,从而达成一种共识。

 

总之,通过眼识看见同一个事实,达到共同的认知,乃是我们人类所与生具有的特性。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多数人有相同的观点,便认为多数人的观点,是一个永恒不朽的真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在一个人人患有黄胆性肝炎的地方,所有的人都会将白海螺视为黄色,而不是白色。但是,白海螺依然是白色的海螺,它不会因为患有眼疾的人,视其为黄色而变质成黄色的啦。因此,不用说数百人,数千万人,所有的人类,甚至三千世界的所有生命,集合在一齐也不能够改变海螺是白色的事实。

 

所以,我们所认为的「有」与「无」,「是」与「非」,仅仅是「有无」与「是非」,在我们心中的显现而已。

 

因此,数百数千个意见相同的人集聚在一起,他们所认为正确的东西,便会自然成为一种不可扑灭的真理。而任何一个与其唱反调的声音,就会遭到诽谤,被斥为「邪说」了。


         
一般我们讲到的「有」或「存在」等,是那些能够在我们心中可以显现的部分。

而「无」与「非存在」则是那些不能够在我们心中显现的部分。「即非有,也非无」的法性,则应当属于后者之列,而非前者了。


         
《四百颂》中记载(1)

「是故世间众有情,莫不变成疯子焉」。

 

月称菩萨对上述诗偈进行注解时,用一个极为精彩的例子,说明相同观点的多数人,是如何将持反对意见的少数人变弄成虚假不实。

 

故事讲到,很久以前,某国有位精通占术的算命先生,一日,他跑到国王面前进言:「七天之内,将有一场大雨,任何一个人,只要雨水进入口中,将会统统变成疯子」。

国王闻之,立刻派人把自己饮水专用的井口盖的严严实实,不让一滴雨水落入井中。而臣民百姓则没有国王的条件,雨水进入到口中,他们一个个地变成疯子了。

此时,举国上下,唯独国王一人保持清醒。但国王的行为举止,在臣民们的眼里就变得怪诞异常。

于是,臣民们就异口同声地斥责国王,并讥讽国王才是真正的疯子。

最后,出于万般无奈,国王本人也就饮雨水同流合污到疯子之列了。


         
我们从无始生命的轮回中,如此深深地陷入并沉醉于无明之中。

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大疯子。

因而,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疯子所确认的「是」与「非」,「有」与「无」,又有什么可以凭信的呢?

这样的疯子即使千百万人凑在一起,也不能使他们所坚持的「是」或「非」变成有根有据的实事啦。


         
当我们仔细地考虑一下我们所认为的「有无」,「是非」等时,我们会发现,这一切无一例外地,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来确定的。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信赖自己所认为正确的那些东西呢?

 

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因为我们的心就像一位庸俗的算命先生一样,他滔滔不绝,满口胡言乱语,所言完全不着边际,但是,有时候,像瞎猫儿碰到死老鼠似的,偶尔也能说中一二。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体会到这种飘忽不定的心思;早上认为是可靠的东西,到了下午又觉得已不可靠了;上半生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到了黄昏暮年,则会觉得完全是一件荒唐可笑的事情;十万穆斯林敬如圣明的东西,在十万佛教徒看来,是何等的谎诞不经。

 

人们就这样将各自信奉的经典与自以为接近真相的逻辑,当成一种不可摧毁,坚如金刚的盾牌,并坚持认为惟有自己信从的祖师,才是最终的皈依。


          
既然观点相同的多数人不能够判定真理,那么,谁是真理真正的判决者呢?

 

如果说一个权威的准则,才是真理的判决者的话,那么,「权威的准则」又是什么?

是眼睛直视一桩柱子时,能够如是看见柱子的那颗心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你又如何能够证明此心是真实的呢?

在没搞清楚柱子是否存在之前,我们不可能得知,此心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判断准则;在没有肯定此心是否是一个「权威标准」之前,我们也没有办法知道「柱子」存在与否了。

 
         
如果我们以眼睛看到柱子,双手触摸到柱子,并且在旁边的朋友也同样看到柱子,作为柱子存在的理由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所谓「柱子的存在」仅仅是由于手和眼睛,加之朋友之所见之下,产生的一种「共识」。

你不可以仅凭这一点,就证明柱子是存在的了。

因为,当我们眼睛昏花错乱时,你不可能保证你的双手与你的朋友就不会不受相同的影响的了。

患有黄胆性肝炎的两个人,视白海螺为黄颜色的人,即便他们以手触摸白海螺,依然是错误地认知,但海螺仍是白色的。


         
有些人会罗列出数百种「有无」,「是非」的原则,并危言耸听的宣布:「这些原则是由佛陀、龙树菩萨以及古印度的大乘师们规定的,非由我本人凭空杜撰。「但是,不管是佛陀的规定、龙树的规定,还是大乘规范师们的规定。说到底,这些规定,皆由宣说者本人自己定制的。

世上没有一个聪明人士敢断言道:「吾心不欺!」

因此,我们用于衡量「是非」,「善恶」等标准的那些圣旨,不也就变成无稽之谈了吗。


         
只要在轮回当中,我们所认为的一切,都是由这个靠不住的心来作出决定的。

但对于超越世间,不可思议的究竟法性,同样用这个心,去编造一系列思维模式,并强加一些概念,武断地做出决定的话,岂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吗?


         
是故,在整个被谎言与谬论充斥的世界里,我们也只能依靠这个荒谬、虚假的心,来认识周遭的一切了。

但是,欲诚心探求真理的人们,首先应该清楚地明白:这个荒谬不实的心,是不中用的啦。


         
如果我们能够彻底印证,此心为「真实」「不谬」的话,便可以据此来证实,判断其它的一切现象。

 

但是,人们宣称自己的心是「正确」与「实在」时,往往只是一种顽固与骄诳的情绪在隐隐作怪。

 

对此,月称(3)在《入中观论》(4)写到:「仅凭一句真理之故,是真理也。不能够将原本荒谬的东西改变成真理。」

所以,无论我们是如何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私见,「荒谬」仍然是「荒谬」,永远不能改变成真理。


         
凡夫俗子,其心颠倒迷惑,我们也就不怪罪什么了。

但像佛护(5)这样的大智者,所宣称的「外境存在论」,被无着批得体无完肤;而无着(6)所宣称的「遍计所执不实有,而依他起性则实成」,却也遭到后世中观派大师们的冷嘲热讽。

可见,对这些学贯古今的超级大师们,我们也不能轻易信之,更何况对一般人士呢!

 

有诗言:「婴幼年少至垂暮,变化莫测心不定,历历经验切身受,孰人还信当下心?」

 

既然,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可以信赖的,那么,如何是好呢?诚如前面所述,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服膺谎言,除了归心虚假,除了在虚设的谎言之上创制一些莫须有的原则与信条之外,没有其它任何选择。


          
如果有人认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山脉、大地、岩石、河流等,在我们成佛之后,所见依然相同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草的甘香味儿,只有驴子体内的意识方可感觉得到,一旦这种意识从驴子的身体内消失之后,驴子再也感觉不到草的甘香味儿了。

公鸡有一种测时报晓的意识能力,一旦此意识从公鸡身体内消失之后,公鸡再也不能知晓夜间的早或晚了。

 

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知觉来护摄的,如果在五识之上,再另加一个意识的话,我们对外面世界的认识将会更加开阔;如果我们额头上的两只眼睛,不是左右横向,而是上下竖立地长的话,我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的形象与颜色将会大大地不一样的了。

我们所认为的一切,都是由眼耳鼻舌身来提供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任何获取知识的途径了。

所有的颜色与形状,是由额头上的双眼来摄识的;所有的声音,无一不是通过两只耳朵内耳膜的振动来听闻到的。

通常,人类在功能低下,作用有限的五识之外再添加一个迷乱的心,与其为伍,武断地宣称:「所有的知识尽在我的认识之内」,把那些没能出现在自己心中的道理,归结到「无」与「非存在」的概念之中。这将无疑是万祸之根。     

 

佛陀曾清楚地表示,通过眼耳鼻舌身,远远不能体悟法性之实相。

《三摩地王经》(7)中言:

「眼耳鼻识非正量,

舌与身识非正量(8)

如此五识非正量,

菩萨圣道何益有」。


         
修持圣道的目的,在于了解一个没曾经验过的未知世界。

但是,我们自以为认识到的「超世间法」,却是以此岸世界,尤其是以人类本身的经验为模式创造出来的。

 

比如说,因为人类喜好珠宝,所以密严佛土的土地,房屋也被各种奇异的珠宝装饰。佛报应身的三十二随好相,实际上,也是一些人类所赏心悦目的装束。


         
让我们仔细地研究一下佛报应身,以及诸天神的装束,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装束,纯粹是古代印度帝王的打扮。

虽然,诸《经藏》中一味的否认佛,以及诸天神的打扮不是由人类蓄意创造的。

实际上,佛菩萨的道修功德,非凡夫俗子能够测量臆想到的。

但是,为了激发那些凡夫俗子对佛菩萨的喜乐、敬爱,引生他们的信念,就采取用世间尊贵的帝王相,巧妙地引导众生归心向佛了。


         
假如说,佛陀是诞生在汉地的话,那么,庄严佛土的报应身,将一定会是一位留黑色长须,身穿龙袍的汉人模样。

如果佛陀是出身在藏地的话,在庄严佛土,将一定会有一口直径五佰由旬的大茶桶,里面盛满由如意宝牛的奶汁与如意宝树的叶子煮成的奶茶。

由此可见,我们对佛与佛陀世界的描绘,仅仅是表现我们凡夫俗子的一种愿望而已。

 

佛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诚如月称菩萨所言:「啊!世尊!吾等不能够领悟您深奥的密意」。

佛的密意是不能用语言来宣说的,即便宣讲出来,远非我们凡夫的智力能够领达到的。

所以,如果我们对佛之不可思议的方面,能够产生一丝敬畏的话,对佛所讲的「永恒与剎那相等」,「极微与世界相同」等等,也应该生起一点净信心才是。


         
如果,我们把心当作一种衡量是非的尺子的话,心便会把「极微」,确定为物质的最小单位,也会把「宇宙」,确定为最大的物质形态。

同时,还会确定,在小体积的「极微」中,不能容纳大体积的「宇宙」。

所以,不管佛的神通能力有多大,他也不能够违背,或者破坏已成事实的原则。

如果佛能够把「宇宙」,放进「极微」之内的话,他能否以同样的神通,把诸法改变成不待现于内心的「真实有」呢?

他能否将众生,一下地改造成佛呢?

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众生非佛,诸法性空之故。要不然,岂有佛力改变不了的现象呀。


         
如果有人以仅仅宣布「极微与宇宙相同」,便成为世俗真理的诽谤者,成为邪说的鼓吹者的话。

佛自己也亲口讲过:「极微与宇宙,大小相等」,那么,佛本人不也就成为一个十足的断见,邪恶的实践者吗?

总之,人们认为「极微」与「宇宙」,是两个根本相违的反体。

但同时又认为,佛是针对一些特殊的情况,才宣说「极微与宇宙同等」之理论。

这说明我们在一般逻辑上,也是漏洞百出的。

实际上,佛看出极微与宇宙的相同,并不是表明佛威力过大,把两个体积大小不一的对等物,改变成等同之物。而是因为在佛的无二智慧性中,没有我们众生之大小相违的二元思想。

 

佛穿透诸法实相,视大小平等一味。他从来没有通过任何一种神通变幻的能力,把一个非存在的事实,说成是存在的了。


         
在我们心中,有与无,是与非,大与小,善与恶等,是相互对立着的。

因而,「极微之中不容宇宙」之说,也是由我们这个被冠以「正量」的心,创造出来的一大奇迹。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真正在示现神通的不是佛,而是我们自己。


         
《入菩萨行论》的序言中讲到:

「月称菩萨曾经从图中的母牛挤出奶汁,改变了人们执一切为实有的心。」

如果这个现象世界是真实(量成)的话,图中之牛就不会有肠子、肺、奶乳等之类的内脏器官了。从一个没有内脏器官的图中之牛,能够挤出牛奶的话,说明月称菩萨在诽谤缘起的道理,岂能说他是在改变人们的实执之心呢?


        
《噶当师弟问道录》(9)中记载:某日,阿底峡尊者通过神通变幻,把自己的整个身体缩小后,钻进一个碗口大小的泥塑佛像之内。然后说道:「今天我所示演的这一切,在诡辩逻辑学家们的眼里,是极其矛盾的。就让他们这样认为好了。诸法之本性不就是如此吗(超越逻辑思维)?对此,我阿底峡敢在印度、藏地的所有智者面前立誓。」


         
在我们眼里,「非无,即有;非有,即无」。「有」与「无」不能并存,它们是直接相违的两个反体,「即非无也非有」,在我们看来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人们高声呼叫:「非小,即大,非大,即小」,「如果大与小无分别的话,因缘法则岂不就完全废了吗?」等,人们还认为「大小同体」的观点,是对中观应成派抉择空性见时应当远离的「八离戏论」的最大挑战。

 

显而易见,这是因为我们无法超越「有与无」的局限,在我们心中能够产生的也只是「有」或「无」,除「有与无」之外,我们再也不认识任何其它的了。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就否认那些在我们心中未能显现的实事了。


         
比如说,在藏北的边远牧区,除了牛羊的奶汁,人们对其他甜香的东西没有任何经验。

所以,一提及甜香之物,这里的人们一定会自然地说:「啊!那是牛羊的奶汁,除了牛羊的奶汁,没有什么甘甜之物的了。」

在他们看来,不是奶汁的香甜之物,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

「非奶」与「香甜」,是最大的两个相违反体。如果跟他们争论说:除了牛羊的奶汁外,还有其它香甜之物的话,你在他们的眼里,将会成为一个诽谤真理的荒谬论者。


         
假设,对于一位除了王某和李某以外,不认识其它任何人的人来说,如果他肯定了屋子里面住着一个人,并肯定了住着的人不是王某时。他便会不假思索地说,里面住着的人一定是李某。因为他只认识王某和李某,所以,他会坚持地认为,屋子里住着的人,不是王某的话,那一定就是李某的啦。


         
我们的心就这样地,在有与无,在是与非等等之间漂来漂去。无法在一个「即非有,又非无」之上定住下来。


         
佛陀本人曾清楚地宣讲:

「中观之道,即不落有无两边的中庸之道。」

 

佛陀在《摩诃迦叶尊者品》中讲:

「谓迦叶有,是一边;谓迦叶无,则是另一边。有无二边的中央之道,则是超越语言,思维的中观道」。

 

《宝积经》(10)载:「有无即是一争执;净与污也一争执,争执不化痛苦因,无争便能得解脱。」


         
但是,现代的某些学者们,一旦耳闻到诸如「非有」,「非无」之类的教言时,马上会就地打听,这类教言,出自何人之口。

如果得知这类教言,是由藏地古代学者们提出来的话,便会用恶毒的语言去攻击、污辱,说这种学者是持断见的蠢货。但是,一旦听说这些教言是佛陀和龙树菩萨所讲的话,就会马上改变态度,说「非有,意指非真实有;非无,即指在世俗假有之上并非无耶。」

他们使用这样的文字,来修饰,补丁自己的观点,企图把佛菩萨的教言与自己的心意结合起来。

实际上,他们这样做,是害怕批评佛菩萨后,会被背上恶人断见者的唐坏名声。敢指责藏地古代学者们的话,则将成为挑战权威的英雄汉。


         
「非无」、「非有」、「离言」、「性空」等概念术语,在佛菩萨的经论中出现的次数,与在藏地古代学者们的著作中出现的次数,差不多一样,几乎不相上下。

但一听到藏地学者,提出一些诸如「法性本空,远离言思」的观点时,有些人就会马上把它说成是疯话、断见,并加以抨击。

但是,也许有人会作出稍微谦恭的姿态,言:「虽然,藏地古代学者们,在思想见地上没有什么大的出入。但在阐述过程中,就没有像宗喀巴大师那么清楚罢了」。

既如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佛陀在他所证悟的见地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但在阐述自己的思想时,就竟讲一些『般若智慧,远离思议』,『有者,即属性有;无者,即属性无』之类的语言」。

为此,格鲁派的一些学者,又用一些美丽的语言粉饰说:「实成即是者,即属性为实成;非有者,即属性非有」。

所以,我们为何不可以说,「佛陀本人的宣法讲道方式,也不够精确的了」呢?


         
所以,如果想排斥上述观点的话,就把古代藏人的观点与佛的观点一并排斥;接纳他们的观点的话,也一齐接纳。

 

请不要因为害怕被众人唾弃而随意改变自己口中之舌,去愚弄欺骗众人。 


 

[转载]重读 《中观精要》笔记2

$
0
0

      《中观精要》

 


根登曲佩著 

白玛旺杰译

  

作为一个「真理」的追求者,首先应该明白,我们所认识到的一切,均无任何根据,纯粹是一种心理的臆造。

如果仅仅对这么一丁点儿的了解,就感觉坐立不安的话,那么,这种恐惶与不安,实际上,是对空性见地的一种原始惧怕。

否则,人们没有任何理由,如此这般地,把有与无、是与非、净与污、善与恶、佛与众生、天堂与地狱等等,二元观念,硬说成是「真实不欺」的因缘法则,并极尽所能地捍卫与护持。

认为与因缘法则相违是断见邪说,还说什么「需要破除的并非因缘二论,而是在因缘二论之外的实成」。

如此怪论,完全是出自于那些沉溺在文字游戏中的学者们之口的。


   
在他们看来,常常伴随于我们心中的「自我意识」,不是我执,所以就不能破除。

但是,什么是俱生我执呢?

假如一个人对你说「你是贼」时,你会马上反驳你为什么说我是贼呢﹗﹖」

此时,一个赤裸裸的自我,从你的心里跃出来进行自卫,那便是俱生我执。


   
如果说,经常相随于我们的这个意识,是正量标准的话。

那么,当听到有人说「你是贼」时,在心中所产生的自我防卫意识,也只不过是加强了一点在我们心中的所谓正量标准而已。

怎么会是「实有执」了呢。

如果说它是实有执,那么,当别人说「佛非皈依处」时,我们立即会反问「佛为何不是皈依处呢?」这种本能的反应,不也是一种实有执了吗?

同样,当别人说「此非瓶」时,我们本能式的反驳「这不是瓶子,又是什么?」「我敢肯定这就是瓶子」,这种强烈的认同意识,也是对瓶子的实有执,怎么会成为正量标准的了呢。

故之,依他们来看,当意识处于微弱状态时,此意识是正量标准。但当它发生了变化,成为一种强烈的意识时,便像一棵被风吹动的树,倒向实执那一边去了。

这种(逻辑)不也太离谱了吗?


  
「证悟空性,首先要了解空性的障碍」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说法。

宗喀巴大师也说:「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纯粹存在与真实存在;真实非存在与纯粹非存在之间,是很难区分开来的。」

他还认为,中观应成派与中观自续派之间,很难找到共识的最终原因也在于此。

所以,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我们没法辨别出一个不受意识支配的真实有,也没法相信被假模假样地辨认出来的所谓空性障碍。
         

有些人认为,当我们的心理产生「此瓶存在」的意识活动时,随之也会产生「此瓶真实有」的执着心理。

并认为意识活动与执着心理两者很难区别开来。
        

那么,理性与实执,一个被认为是成佛的首要条件,另一个则被认为是所有过患的母胎。

但此二者彼此相似,几近乱真,如同形影相随,很难分辨去舍。故此,没有必要为之分野划界,统统否定破除便就是了。
        

如果说,认为「天亮了」的心是正量心,那么,「该整装系带」的念头,也应该是正量心。同样,「喝茶」,「吃糌巴」等等所有心思念头,都是地地道道的正量心。

所以一天到晚,在我们的意念活动中,没有一个念头是应该被否认,被破除的。

试问,那个被称为「实执」,应予破除否认的心,是从何而生的呢?

从无始生命起,我们业已深知熟悉的这个「实执心」,如果在一天时间内,在我们心里仅仅产生一两次,实属离奇稀有的了。    

我们对那些习惯了的事情,往往会产生第一个反映。

 

譬如说,当你在路上遇见自己的父亲------一个婆罗门大师走过来时。你的第一反映一定会是「噢!我父亲来了」。而不会是什么「婆罗门来了」,「大师来了」之类的了。这些在《因明学》(11)的著作中已详细论及。

从无始以来,我们深深地习惯于「实执心」,所以,当我们看到「瓶子」时,第一个反映一定会是此瓶子为「实有」的心了。

因此,不管我们对瓶子、柱子,存在,非存在等,进行如何的思维分析与逻辑推理,来加以否定。也不能将把眼前活生生的瓶子置若罔闻,而去否定瓶子实体之外的一个抽象「实执」。

对于这点,不要说古代的学者们,连格鲁派中,具有实证经验的贤哲们,也都考虑得非常周详。

比如,章嘉仁波切(12)曾经不悦地批评那些不切实际者们说:「忽略这个生动活泼的现象世界,寻找一个不复存在的兔角去否定」,贡唐丹贝卓美(13)与班禅罗桑曲坚(14)等大师也曾发表过相同的观点。


        
有些人认为,如果用合理思维去否认瓶子,柱子的存在,就会产生一种虚无飘渺的断见,为此而懮心忡忡。

其实,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担心。

因为,看着一个实实在在的瓶子在自己眼前,凡夫俗子的心里,绝对不可能产生「此瓶完全不存在」的「断见」。


        
如果在眼睛看到柱子,双手触摸到柱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产生一种「此瓶虽然现于我前,但实际上是空的」,这样一种有感而发的念头的话。这种念头即是现空不二的中观之见,怎么会成为断见呢?
        

总之,认为瓶子根本不存在,或者,眼睛亲自看见柱子,心里油然生起一种虚妄不实的感觉的话,就没有什么理由害怕成为断见的了。

有诗云:

「心中虽然断为无,

双眼望见活脱脱,

黄帽堪布虽末宣,

早知此为虚幻心。」

 

如果把黄金、石土、草木一齐掷入火中焚烧的话,能燃烧掉的,就会被烧成灰土;未能烧毁的,则将遗留下来。

同样的道理,如果用合理思维,对一切现象世界,不加以区别进行否定的话,一个虚幻不实的世界,将会遗留下来。

所以,我们不能够把原本虚幻的因缘法,从诸多现象中分割出来,让它独自保持圣洁,不染受合理思维判断的影响。


        
不承认「常规真理」,并不意味着对因缘法也应采取持疑的态度。

因为,所谓的「常规真理」,就是学者们为了把常规世界的现象,进行分割演绎时,所采用的三段式逻辑(15)

实际上,是那些学者们,本着维护自己观点的目的,用无明杂染的宗派之见,对现象世界进行一系列的特征描述后,根据自己的概念推断抉择一个自认为正确的东西,并冠之以「真理」,「信实」,「不欺」。

 

也就是说,所谓的「真理」,只是六道轮回中的生命,其心中与生俱有的意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一种转换与变相罢了。

 

比如说,当小孩的手接触到火时,小孩会「呱呱」地哭喊起来,其父亲走过来,会带着教训的口气给小孩讲述道:「你的手是肉做的,而火是烧烫的。手触到火上,当然会被烧痛的」。

这样,通过权威的经教与讲述道理的方式,「真理」就被创造出来了。

所以,只要我们能够感知大地、岩石、山脉等现象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三宝」、「业果」、「因缘」等现象的存在了。

 

如果一个人对需要感知的世界,即感官世界以外的东西,没有一丝的感应;而仅仅感应到,一些不需感应的感觉世界的话,那么,此人一定是一位无精神追求的凡夫俗子。


        
一旦我们达到了古代咒师们所描述的「究竟法性,超越思议」的境界时,大地、岩石、因缘、三宝等,所有善恶中性的感觉将统统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体意双运,二谛双运,善恶双运,吉凶双运。彼时,遍知一切智慧的千千万万部分,将圆融在真实法性的智慧中,与之变成一体。
        

一般而言,我们凡夫俗子对于自己所相信的东西,有些是出于情愿,有些是出于不情愿,也有些是出于无可奈何。

但是归根到底,莫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罢了。

因而,所谓的「信奉」,就是指经验感觉的力量,迫使我们的心识,不由自主地去偏执某一外境。


        
没有人会把梦中的经验当真。

但是,睡梦中出现的苦乐以及种种恐怖可怕的感觉与感受,我们不得不信服。

比如说,梦见自己从一个万丈高的悬崖往下坠落,如果按照三段逻辑的推理,那将是必死无疑的了。

但,梦境出现了转机,从悬崖上掉下来,又从底谷返回,升飞到天空。

此等现象,以逻辑推理,则是完全不能够成立的。

从悬崖上坠落时的恐惧感;还有飞升腾空的欢乐心情。

种种经验的变化,对我们的心而言,又是无法否认的实事。

鱼儿可以在水中悠闲自得,而人在水中,则害怕被水淹死。

不同的觉受,对鱼儿和人,都是不得不接纳的实事。
        


 

[转载]不可说到底是啥意思?

$
0
0


 原文地址

不可说不可说??和2吧吧友们聊下佛教中的数学_2012_百度贴吧

http://tieba.baidu.com/p/2702844413?pn=1

 

 

本文主要从佛经的经中之王《法华经》《华严经》来看释迦牟尼佛的数学水平
(所谓: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不知人生之自在),
如有不足的地方还望指正哦~

 

佛是觉悟者,他还具有10个名号:
1
,正遍知:即正确遍知一切事物;
2
,明行足:即具有能知过去的宿命明、能知未来的天眼明和断尽烦恼得大解脱的漏尽明;
3
,善逝:即入于涅盘;
4
,世间解:即能了知世间一切,从世间获得彻底解脱;
5
,无上士:即世间最尊贵者;
6
,调御丈夫:即善于说教并引导世间修行的丈夫通往涅盘;
7
,天人师:即天和人的导师;
8
,应供:即应该享受人天的供养;
9
,如来:即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
10
,世尊

那么佛的数学一定是很厉害的。

 

的确,释迦牟尼佛在国际数学的历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关于这个在《国际数学通史》这部书上写得很清楚。也就是说,全世界公认释迦牟尼佛对数学的重大贡献。

 

大约在二千五百年前,那时候的数学还还处在比较原始的时候,佛开讲了幂,讲了无限次幂;

讲了大数,并为大数定名。所谓幂,也就是乘方,它的一般表达形式是:
  X的n次幂,也就是一个大写的X,在它的右肩上写上一个小写的n。念起来是X的n次方。如果二者均为2,即是2的2次方,表示两个2相乘,结果是4。也就是2的2次方等于2乘2等于4

 

讲这件事是有根据的,在八十卷本《华严经》卷六十五第十一页到第十二页。

 

上面写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到自在主童子面前……原文是:
自在主言:善男子,我昔曾于文殊师利童子所,修学书、数、算、印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我亦能知菩萨算法,所谓一百洛叉(100*10万)为一俱胝(千万=107次方),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100000000000000=1014次方),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羯罗,广说乃至优钵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波头摩波头摩为一僧祗,僧祗僧祗为一趣,趣趣为一喻,喻喻为一无数,无数无数为一无数转。

 

我们经常听到佛说: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在数学中,不可说不可说这个词代表多大的数字呢?

 

阿僧只品第三十

   
尔时心王菩萨。白佛言。


    
世尊。诸佛如来。演说阿僧只、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世尊云何。阿僧只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耶。


   
佛告心王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为欲令诸世间。入佛所知数量之义。而问如来应正等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运用一下我的文言文翻译:


  
(当时,心王菩萨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诸佛如来,向大众演说阿僧只、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那么什么是阿僧只乃至不可说不可说?
释迦牟尼佛对心王菩萨说:善哉,善男子。你现在想令世间的大众,明白佛所知道的数量之义,而来问佛。善男子,请认真听,并仔细思考,我将为你解说。)

 

时心王菩萨。唯然受教。


佛言。善男子。


一百洛叉。为一俱胝。 100 X 105 = 107 = 10000000
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 107 X 107 = 1014 = 100000000000000
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 1014 X 1014 = 1028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波罗。 1028 X 1028 = 1056
频波罗频波罗。为一矜羯罗。 1056 X 1056 = 10102
矜羯罗矜羯罗。为一阿伽罗。 10102 X 10102 = 10204
阿伽罗阿伽罗。为一最胜。 10204 X 10204 = 10408
最胜最胜。为一摩婆(上声呼)罗。 10816 (下面的数都是这样乘,就不贴了)
摩婆罗摩婆罗。为一阿婆()罗。
阿婆罗阿婆罗。为一多婆()罗。
多婆罗多婆罗。为一界分。
界分界分。为一普摩。
普摩普摩。为一祢摩。
祢摩祢摩。为一阿婆()钤。
阿婆钤阿婆钤。为一弥伽()婆。
弥伽婆弥伽婆。为一毘[才罗]伽。
毘[才罗]伽毘[才罗]伽。为一毘伽()婆。
毘伽婆毘伽婆。为一僧羯逻摩。

僧羯逻摩僧羯逻摩。为一毘萨罗。
毘萨罗毘萨罗。为一毘赡婆。
毘赡婆毘赡婆。为一毘盛()伽。
毘盛伽毘盛伽。为一毘素陀。
毘素陀毘素陀。为一毘婆诃。
毘婆诃毘婆诃。为一毘薄底。
毘薄底毘薄底。为一毘佉担。
毘佉担毘佉担。为一称量。
称量称量。为一一持。
一持一持。为一异路。
异路异路。为一颠倒。
颠倒颠倒。为一三末耶。
三末耶三末耶。为一毘睹罗。
毘睹罗毘睹罗。为一奚婆()罗。
奚婆罗奚婆罗。为一伺察。
伺察伺察。为一周广。
周广周广。为一高出。
高出高出。为一最妙。
最妙最妙。为一泥罗婆。
泥罗婆泥罗婆。为一诃理婆。
诃理婆诃理婆。为一一动。
一动一动。为一诃理蒲。
诃理蒲诃理蒲。为一诃理三。
诃理三诃理三。为一奚鲁伽。
奚鲁伽奚鲁伽。为一达[才罗]步陀。
达[才罗]步陀达[才罗]步陀。为一诃鲁那。
诃鲁那诃鲁那。为一摩鲁陀。
摩鲁陀摩鲁陀。为一忏慕陀。
忏慕陀忏慕陀。为一瑿[才罗]陀。
瑿[才罗]陀瑿[才罗]陀。为一摩鲁摩。
摩鲁摩摩鲁摩。为一调伏。
调伏调伏。为一离憍慢。
离憍慢离憍慢。为一不动。
不动不动。为一极量。

极量极量。为一阿么怛罗。
阿么怛罗阿么怛罗。为一勃么怛罗。
勃么怛罗勃么怛罗。为一伽么怛罗。
伽么怛罗伽么怛罗。为一那么怛罗。
那么怛罗那么怛罗。为一奚么怛罗。
奚么怛罗奚么怛罗。为一鞞么怛罗。
鞞么怛罗鞞么怛罗。为一钵罗么怛罗。
钵罗么怛罗钵罗么怛罗。为一尸婆么怛罗。
尸婆么怛罗尸婆么怛罗。为一翳罗。
翳罗翳罗。为一薜罗。
薜罗薜罗。为一谛罗。
谛罗谛罗。为一偈罗。
偈罗偈罗。为一窣步罗。
窣步罗窣步罗为一泥罗。泥罗泥罗为一计罗。
计罗计罗。为一细罗。
细罗细罗。为一睥罗。
睥罗睥罗。为一谜罗。
谜罗谜罗。为一娑[才罗]荼。
娑[才罗]荼娑[才罗]荼。为一谜鲁陀。
谜鲁陀谜鲁陀。为一契鲁陀。
契鲁陀契鲁陀。为一摩睹罗。
摩睹罗摩睹罗。为一娑母罗。
娑母罗娑母罗。为一阿野娑。
阿野娑阿野娑。为一迦么罗。
迦么罗迦么罗。为一摩伽婆。
摩伽婆摩伽婆。为一阿怛罗。
阿怛罗阿怛罗。为一酰鲁耶。
酰鲁耶酰鲁耶。为一薜鲁婆。
薜鲁婆薜鲁婆。为一羯罗波。
羯罗波羯罗波。为一诃婆婆。
诃婆婆诃婆婆。为一毘婆()罗。
毘婆罗毘婆罗。为一那婆()罗。
那婆罗那婆罗。为一摩[才罗]罗。
[才罗]罗摩[才罗]罗。为一娑婆()罗。
娑婆罗娑婆罗。为一迷[才罗]普。
[才罗]普迷[才罗]普。为一者么罗。
者么罗者么罗。为一驮么罗。
驮么罗驮么罗。为一钵[才罗]么陀。
[才罗]么陀钵[才罗]么陀。为一毘迦摩。
毘迦摩毘迦摩。为一乌波跋多。
乌波跋多乌波跋多。为一演说。
演说演说。为一无尽。
无尽无尽。为一出生。
出生出生。为一无我。
无我无我。为一阿畔多。
阿畔多阿畔多。为一青莲华。
青莲华青莲华。为一钵头摩。
钵头摩钵头摩。为一僧只。
僧只僧只。为一趣。
趣趣。为一至。
至至。为一阿僧只

 

算了一下,计算器快爆了
......
至至。为一阿僧只。10的【35494216806390423241907689750528】次方

阿僧只阿僧只。为一阿僧只转。10的【70988433612780846483815379501056】次方
阿僧只转阿僧只转。为一无量。10的【1.4197686722556169296763075900211e+32】次方

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10的【2.8395373445112338593526151800422e+32】次方
无量转无量转。为一无边。10的【5.6790746890224677187052303600845e+32】次方
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10的【1.1358149378044935437410460720169e+33】次方
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10的【2.2716298756089870874820921440338e+33】次方
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10的【4.5432597512179741749641842880676e+33】次方
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10的【9.0865195024359483499283685761352e+33】次方

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 10的【1.817303900487189669985673715227e+34】次方
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10的【3.6346078009743793399713474304541e+34】次方
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 10的【7.2692156019487586799426948609081e+34】次方
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10的【1.4538431203897517359885389721816e+35】次方

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10的【2.9076862407795034719770779443633e+35】次方
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10的【5.8153724815590069439541558887265e+35】次方
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 10的【1.1630744963118013887908311777453e+36】次方
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 10的【2.3261489926236027775816623554906e+36】次方

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 
10
的【4.6522979852472055551633247109812e+36】次方
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 
10
的【9.3045959704944111103266494219624e+36】次方
此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
10
的【1.8609191940988822220653298843925e+37】次方


不可说不可说真正是不可说不可说

 

 


 

1958年的那次军委扩大会议(1)

$
0
0

  转帖:ws  


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注定要载入中国军事史册,也注定要载入新中国的史册。时隔半个多世纪,当笔者重新回顾当年的是是非非,走进共和国元勋们的内心世界,去体味其中的愤怒,焦虑,执着,无奈和委屈,依然显得迷雾重重。

    怎样透过这重重迷雾,还原历史真相?用常规的考据法恐怕不行,或许可以试一试自由心法,努力走进历史当事人的心灵。当然,这样做风险很大,相当于猜测。在科学实验中,猜测是接近真相的必要步骤。还原历史的最大悖论在于,时间是不可逆的,历史无法还原。真相也许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启迪却可以永留人间。

    1、战争结束了,怎么办军校?

    会议的主题是:批判打着“军队现代化”和“军队正规化”幌子的“军事教条主义”。

    这里的要害是如何理解战争的现代化与正规化。我记得看中国古典小说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古代战争的场景。两军人马交战,先是双方大军对峙列阵,各出一员大将单独厮杀。如遇猛将一刀斩对方于马下,这仗基本就算胜了,剩下来的是一边铺天盖地地掩杀,一边丢盔弃甲地败逃。哪怕胜利一边只有数千人,另外一边有数万人。长大一点才明白,古典战争太不“现代”了。上中学时看《战争与和平》,发现19世纪初的欧洲战争太逗了,双方排好阵,进攻时都要走直线,要保持队形不变。当然这也许是西方“军事正规化”早期的场景。但对于我们这些看惯了地道战、地雷战的人来说,这些正规化战争简直是笑话!兵法的精髓是兵不厌诈,怎么可能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呢?

    然而,美国人真的将战争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推向了极致。正如工厂无人化一样,美国的战争流水线也逐渐无人化了。无人化的工厂靠机械和电子的高度发达。无人化的战争靠卫星、飞机、导弹、核弹头。装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士兵越来越少,士气越来越不重要。坐在战争主控室里点击鼠标,正如在游戏机里点击鼠标一样,可以将远方的城市和军队毁灭得一干二净。

    但是,如此现代化、正规化的发展方向,是毛泽东所难以理解、难以欣赏的。事实上,毛泽东将战争的古代性、灵活性推向了极致:毛泽东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专门消灭有生力量;他搞全民皆兵式的游击战,将战争的外延大大地拓宽了;他调动每个士兵的自觉性,使人人既是司令官、又是战士。面对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日本人吃尽了苦头,蒋介石丢盔弃甲,美国人不知道怎么失败的。毛泽东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业余胜专业,以步枪胜坦克。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问题在于,战争终于结束了。战神的胜利经验怎样传递、复制给新的将领和战士?这就是建国以后各级各类军事学院最头疼的事。

2、学苏联,还是学自己?

    神不可复制,可复制的是武器装备、条例条令。

    1956年8月25日,南京军事学院一位战役系的学员写信给国防部长彭德怀,提出“几年以前,我们在‘把苏联的一切先进经验都学到手’的口号下,从教材、教法和许多教育制度方面全盘学苏联,这是完全对的。但是我们感觉在向苏联学习中也产生了教条主义倾向。这主要表现在:教材方面,教学方法方面,对待我们的经验的态度方面以及其他方面”。

    同年11月30日,彭德怀又看到一封针锋相对的信。写信人是军事学院的战史系教授会主任,曾任军委训练总监部军事科学和条令部处长的蔡铁根。信是直接写给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的,经过中央办公厅转给了彭德怀。信中说:“北京存在着严重的军事思想上的混乱,急需提请中央和军委领导上的注意。”他认为,苏联军事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只有全部学会、学通,融会贯通之后,才谈得到批判。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苏军这一整套的时候,却往往是割裂开来,随意取舍。结果弄得四分五裂,驴唇不对马嘴。还美其名曰“批判地接受”。最后执行不通,不说自己学习上有问题,还说苏军的东西不适合我军的情况。“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是一个关系着建军思想和军事路线的问题,是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安危问题。”建议中央和军委给予重视。

    由于作者直接把问题反映给中共中央,彭德怀自然不能不给予特别的重视。他立即批示:“蔡铁根同志给邓小平同志的信,应发给主席、委员及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各部首长、国防部各副部长阅。”看来,他已感到,学习苏军经验这个问题,到了迫切需要解决的时候了。

    1957年2月21日,彭德怀写信给毛泽东,专门报告他准备同副总参谋长陈赓、总政治部主任谭政等10余人,到南京军区检查国防工事和勘察地形,另外了解一下学院工作、军事训练、军内关系、军民关系等。毛泽东于25日批复“同意”并附注:“请注意军中思想动态,政治教育情况”。

    彭德怀一行于27日到达南京,住西康路33号。第二天即开始了解军事学院的教学情况。他和陈赓、谭政一起,上午听取高级速成系和战役系部分学员的汇报,下午听取学院政治部两个领导干部的汇报。3月1日,同学院训练部门和其他机关干部交谈,听取他们对教学中一些问题的看法。每日听完汇报,在吃饭时间和晚上,彭德怀、陈赓、谭政3人交换意见。3月2日听取学院领导干部集体汇报,刘伯承院长由于在上海休养,没有参加。彭德怀在听取汇报后,谈了自己对学院教学工作的意见。这次讲话,便是后来引起很大争论的那篇《在听取军事学院汇报中的谈话》。彭德怀回到北京,对这篇讲话记录加以斟酌修改,于4月24日送给毛泽东,并附信说:“这次我在南京着重了解了军事学院的情况,同他们的教职学员分别座谈了3天,感到该院在教学工作中教条主义倾向相当严重。因为这个学院是训练我军高级干部的学校,对于全军的学校和部队影响很大,所以我特别向该院党委讲了一次话,着重提出该院应当展开反教条主义的工作。”毛泽东在25日批复:“退彭。此件已阅,同意。”彭德怀还把这篇讲话稿送给了邓小平,邓阅后转送周恩来。后来对这篇讲话,彭德怀又稍加整理(把其中“工作是有成绩的”改为“成绩是显著的”),作为《视察南京军区工作向党中央和军委的汇报》中的一个部分,分送中央政治局和军委。

    在这篇讲话的前一部分,他肯定了学院的成绩,并详细列举了学院的各种成果。接着,他具体指出学院教学工作中的缺点,说:“根据汇报的情况来看,在学院教学中,不是有教条主义的问题,而是教条主义相当严重。最主要的表现是教学内容和我国我军实际情况不相适应。”“当然就军事学院的历史和客观情况来看,就现在的事实来看,产生了现在这种相当严重的教条主义现象,也不是意外的,不能把责任归咎于哪一个人。要论责任,我也是有责任的。”

    彭德怀认识到:“在军事学院产生这些缺点,是有客观原因的。在学院开办的最初几年,没有适合我军情况的现成教材,因此许多教材不得不请苏联专家替我们编写;学院人力不足,忙于应付施教,不能兼顾研究我军自己的经验;我军的各种条令迟至今日没有编写出来,使教学无所依据,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从学院方面来说,在成立了6年多之后,对于结合我国我军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仍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特别是经过1956年9月全院学过5个整风文件,学院中的许多同志已经感到有反对教条主义必要之后,而院党委仍然徘徊、犹豫、拖延,未能下定决心,就使党委领导在教学工作上落后于客观实际了。”

    这种分析是实事求是的。从1927年建军以来,我军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培养了许多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产生了无数如《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那样的战士、侦察员、班长、排长、连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机智灵活,逐渐达到百战百胜的至高境界。应该说,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让敌人成为最好的老师,将战场变成培养军事将领的课堂,这是我军成长最根本的历史经验。

    3、谁能承认自己是教条主义者呢?

    但是,怎样在和平时期培养军事将领呢?和平时期能不能培养出真正会打仗的军事将领呢?甚至,和平时期还要不要保留一支数量庞大的、职业化的常备军呢?按理说,党中央和军委应该思考这些问题。但是,建国伊始,诸事繁杂,这些问题留给了惯于服从命令的中下级将领。中下级将领囿于他们的见识和经验,往往有书本迷信、教授迷信、大学迷信,即使不是照搬照抄苏联军事体制、教材、条例,也会照搬照抄美国军事体制、教材、条例。

    南京军事学院的领导们就是这样。面对彭德怀的根本性否定意见,他们觉得委屈。

    学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入开展反对教条主义的决定》,认为“学院成立以来的工作成绩是基本的、主要的”,缺点和错误的性质是“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外国经验中的教条主义倾向”。这就是表面上承认,实质上否认。

    相应地,对军事训练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如何估计,主管全军训练工作的训练总监部内部也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军事学院是教条主义的大本营”,“训练总监部是教条主义司令部”。时任训练总监部部长的萧克则持相反意见。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对那种认为教条主义是训练和教学工作中主要倾向的观点,是不同意的,特别是把军事学院冠之以‘教条主义大本营’的说法,不满意。我认为,工作中有缺点、有错误,可以批评,可以纠正,但不能夸大事态。” 

    针对批评,萧克写信给彭德怀:“我们过去提出这个口号(军队正规化和现代化)对不对?我认为是对的。……在执行这一口号中,有若干同志产生错误认识和产生一些偏差,这是必须批判和坚决纠正的,因此建议将批评的火力集中在这些倾向方面,而不要批评口号本身。” 事后,萧克回忆:“……谁知,这封信在反教条主义后竟成了我向彭老总进攻的罪证,说我是‘挑刺挑到国防部了’。”

    南京军事学院党委的观点和训练总监部部长萧克的观点是一致的,而且是得到基层干部拥护的。他们的倾向在当时和今天都是主流——有现成的教材,有日复一日的正规教学和训练,师资易培训,考核易有标准,可操作性强。1958年3月,训练总监部召开机关四级干部会议。会上,否定“军事学院是教条主义的大本营”、“训练总监部是教条主义的司令部”的意见占了上风。反过来,还对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张宗逊进行了尖锐批评。张宗逊是彭德怀的老部下,能征善战,执行彭总命令不折不扣。会议将张宗逊作为“保守主义”的代表进行批判,显然是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果然,在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总政治部派来了由组织部长刘其人任组长的工作组,明确表态:训练总监部是搞教条主义的。并宣布:“训总的四级干部会,是向党进攻的会,因为反对张宗逊就是反对彭总,就是反党反中央。”于是,会议转向反对“教条主义”。这是军队内部在反对“教条主义”问题上,两种不同意见的一次正面交锋。 

    此时,叶剑英尚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1958年4月8日,他在军事学院全院教职学员大会上发表讲话,对军事学院工作中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反对给军事学院戴“教条主义”的帽子,并主动承担责任。他说:“有人说学院是教条主义的头头,但应该说,全军包括院校和部队都有教条主义的成分,当然不必安上一个教条主义的帽子。过去军事训练中出现教条主义倾向,主要责任在领导。训总首先应作自我批评,不要把责任推到底下,因为我们照搬、照翻、照印、照发,毫无疑问,你们底下只好照办,我们‘四照’,你们只‘一照’。”这是在军委扩大会议之前,叶剑英的一次郑重表态。叶剑英在这次讲话中,怀着崇高的敬意,谈到老战友刘伯承,对这位受到批判的军事理论家作了高度赞扬,给以深切的慰藉:“我们的刘伯承同志经历了40多年战场生活、军队生活,精通俄文,战斗经验丰富。像他这样的同志是很少的。他很红、很专,就是不健。他八九次受伤,为革命为人民流了很多血,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宝贝,应该很好地维护他的健康,以便他能更好地负责国家大事。”

    叶剑英这番话,在当时军队“反教条主义”空气浓厚的情况下是很难得的,表现了他敢于承认错误的态度和对老战友的真挚情感。在场的2000多名教职员听到他的发言无不为之感动,报以热烈的掌声。叶剑英从南京返回北京不久,即出席军委于5月27日至7月22日召开的扩大会议。

    4、林彪出马,一个顶俩

    5月2日,林彪从上海回到北京毛家湾住地,回来参加八大二次会议。刚回北京几天,就有上将来探望,谈话中说到军队有教条主义,训练总监部、军事院校都存在。谈到具体例子,就是内务条令中礼节繁琐,连我这个上将去见领导,都得手举到帽沿上,口里说着姓名、职务……一长串报告词,还得说:“可以进来吗?”军事院校教员讲课条条多,什么“一、二、 三、四、五,……扁担架括弧;大A、B、C、D、E,小a、b、c、d、e……太烦人。”

    林彪听后,要这位上将搞个书面材料来。他第二天来到办公室催问材料。秘书说没有见到。林彪说:“你打个电话催一下,让他快把材料送来。”刚说完,又改口说:“不,还是我打电话直接找他。”说完,口里念念有词:“教条主义,教条主义,我预料军队领导上要出事,果然出了事,出了教条主义!”

    林彪获得有关“军事教条主义”的材料后,立即对秘书说:“你打个电话给毛主席办公室,最好是找叶子龙,就说我要去看看主席。”秘书遵示打电话到毛主席办公室,叶子龙不在,接电话的是罗光禄秘书,秘书向他作了报告。他说:“等我请示了毛主席后,再通知你。”

    林彪急着要去见毛主席,下午又到办公室询问,秘书说还没有回音。第二天,罗秘书来电话说:“主席说,林彪同志不必专程来看望了,后天中央领导有接见,林彪同志可以来参加,一起见见面就可以了。”

    林彪按时参加接见,抽间隙与毛主席交谈,向毛主席反映军队中有教条主义的问题,提出在即将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批判“军事教条主义”,并将有关“材料”顺便呈上。林彪看问题一向入木三分。对于反军事教条主义,他既有切身感受,又可能具备政治上的敏感性。他读古代历史颇有心得,懂得“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也有可能从一开始就将反对军事教条主义看成是一场政治斗争。

    不料,毛主席接过翻了翻后说:“可以在会议上提出来,但问题不严重,向苏联军队学习是我提出来的,军委讨论同意的。”

    这样,问题的性质就只是思想方法上的分歧了。

    5月27日,军委扩大会议开始。

    主持会议的彭德怀先讲话,他谈了形势,以八大二次会议精神,开好这次会议。具体议程:一、如何贯彻总路线、大跃进;二、检查军队在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三、军队怎样贯彻“四大”,进一步开展整风;四、战略方针,战争准备,组织编制,科技研究等。

    林彪同各位元帅一起到会作了表态性的讲话,大家都对彭德怀领导下的军委工作给予肯定,林彪讲话时还要求大家团结在彭德怀元帅周围。紧接着林彪在发言中提出反对军事教条主义,他说:“有人一提起学习就想到外国,专学外国的东西,以为只有外国的东西才是好的。这就是迷信,一定要打破迷信观点。”“不要一说到外国的东西就津津有味,把本国的东西看作是‘土包子’”,“我们的经验很丰富,不能把黄金当作黄土甩掉了”。“有的单位不把毛泽东军事著作作为军事基本教材,只作为参考材料,是不对的。有的单位连参考也没有列上,就更不应该。”

    明眼人都知道,林彪这番话是不点名地批评军事学院和训练总监部,批评主持这两个单位工作的领导人刘伯承和叶剑英。林彪是有资格批评刘伯承和叶剑英的。林彪战功赫赫,战法灵活,敌人闻风丧胆。刘伯承则战绩平平,叶剑英永远只是一个参谋。刘伯承的军事思想照搬外国经验多——到中国就成教条了,总结我党我军经验少。所以,林彪不一定认可其军事理论家的头衔。

    就这样,林彪把问题直接摆到了桌面上。


 

q


1958年那次军委扩大会议(2)

$
0
0

5、教条主义的根源与一长制

    会议第一阶段是和风细雨的。

    5月28日,彭德怀在军委扩大会议第二次小型会议上发言说:对于军队中的教条主义是早有感觉的,但在1953年冬只提了反对形式主义,因为当时刚刚开始学,反对得不够大胆;直到去年在南京军事学院讲话时才明确提出反对教条主义。过去提的不明显,吃了亏。

    5月30日,彭德怀在军委扩大会议第三次小型会议上又说:苏军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来,在军队建设上有不少违背列宁主义建设原则的地方。另外,苏军在内部关系上,曾经有一个时期不正常,现在正在改进。苏军的一套组织制度和体制,大都是为着巩固单一首长制。我们有些同志由于受旧军队影响较深,看不到苏军的这些问题,反而热爱这一套。我们在学习上,搬错了一些东西,但也抵制了一些,不是全部都搬了。我们之所以要严肃地批判教条主义,是为着把我军的优良传统牢固地传下去;不然的话,当我军这批老的骨干死去以后,我军就有可能像匈牙利军队那样有变质垮台的危险。

    彭德怀将教条主义的根源归结为单一首长制,也是有失偏颇的。我军和苏军的区别不在单一首长制上,而在单一首长是否具备精神影响力和军事指挥力上。作为最高军事统帅的毛泽东遇事多与将领们商量,辽沈战役时,与林彪之间几十封电报的往来就可以说明问题。如此,看上去不是单一首长制,但实际上,恰恰是最大限度地协调了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眼前、战略决心与灵活机动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将领们的积极性,最好地贯彻了毛泽东的战略意图。用西方政治学家听得懂的语言说,毛泽东是以其神性在引领、统帅军队。如果将反对教条主义理解为反单一首长制,则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多头领导,争论不休,错判战机,回到遵义会议以前的状态。

    然而,我党是崇尚唯物主义的,对于神性、精神性一类的概括有一种天然的抵制。神性,看不见摸不着,不易学不易传。教条,看得见摸得着,易学易传。回避神性,往往会从一种教条走向另一种教条,从苏联教条走向美国教条。

    主观上,彭德怀是希望通过和风细雨的讨论,达到明辨是非,团结工作的局面的。这种方式,就叫增强每一位将领的神性。在5月31日,他特地将张宗逊、萧克、李达等同志找来座谈,说:“你们对敌斗争都坚决,不搞阴谋,不想推翻谁,都是好人、正派人,但思想方法都有片面性,是思想问题。今天只是整一整思想,分清是非,接受教训,不追责任。”“今天讲清楚,不是整倒哪个,只是把相互间的成见、意气消除掉。”

    果真如此,则国之大幸。

 6、破除迷信,找回自信

    5月29日,海军副司令员方强中将给大会主席团写信,对会议的开法表示不满,要求会议“以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纲,检查军队各方面的工作”。彭德怀将信转呈毛主席。

    毛主席敏锐地抓住了方强的信。他批示:“此件写得很好,提出了问题。”“我暂时不宜于讲话,先要他们把问题都放出来。过几天,我准备找各小组长分别谈一下,调查一下情况,摸一下底。”6月7日,他给邓小平写信,要他“帮助德怀同志将军事会议开好”,“大事抓起来干”,并要求邓“应准备去讲一次话,时机可在结尾的时候”。

    由此可见,毛泽东认为邓小平是更能理解什么是教条主义,怎样反教条主义的。

    此时,毛泽东已经明确军委扩大会议要以“反教条主义”为中心,要提高到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来解决问题。邓小平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召集几位元帅座谈,指出:会议的温度不够,暴露问题不够,决定改变会议方法,把大会发言和大字报、小字报结合起来,在一周内造成会议紧张气氛。

    这使彭、黄等人感到意外。黄克诚回忆:“这次会议,实际上是中央领导军委整风,为彭德怀始料不及。我们未能领会中央精神,所以主持会议显得很被动。”9日黄克诚传达毛泽东指示:主席对我们的会议决心很大,开不好,大家就不要走,会议要扩大范围,每个师的党委书记都来。主席说:“教条主义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意识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存在。大国有大国的意识,小国有小国的宪法,教条主义即不承认这条真理。苏军条令、规章制度,是在苏联土壤条件中产生的,这些人不承认中国的社会存在,不承认中国有它特殊的东西。”“把火线扯开,挑起战来,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番讲话仍然承认苏军条令和规章制度适用苏联的土壤,在今天看来,也是值得反思的。苏联军队经历了红军时期和卫国战争时期,大小战役、战斗无数,但是,胜负参半,代价沉重,对先进武器的依赖性强,且战绩远不如中国军队。世上没多少人承认斯大林是战神,但都承认毛泽东是战神。按理说,应该是苏军向我军学习。但是,当时我党我军上上下下充满着对苏联的迷信。即使毛泽东也不敢对苏军有非议,还是把中国经验局限在本国,不能上升到普遍性,缺乏深层次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但是,随着苏联赫鲁晓夫的反斯大林报告的出台,随着苏联处理东欧问题的失误暴露,毛泽东对苏联的反思也在逐渐深化。破除苏联迷信,破除洋教条的迷信,已经成为毛泽东的思考中心。

    恰值此时,军队内部传来反苏联军事教条主义的声音,毛泽东就找到了最好的突破口。

    7、“批评彭德怀就是批评我”

    6月20日,开全体大会,会议正式代表增加到1004人,还有列席的438人,会场移到中南海怀仁堂。会议转入第二阶段,着重掀起批判“军事教条主义”的热潮。

    彭德怀在讲话中提出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指责“军事教条主义者”“不是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而是搬运苏联的错误经验”。指出他们犯错误有“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他在讲话中还说:“我这个人是没有学问的,是丘八学校和农民学校出身的。出身寒微,是难以使人信服的。就是他们所说,反教条主义的人都是没有学问的。”毛泽东对彭的讲话颇为欣赏,在简报上批示:“此件值得一阅。”

    6月21日,毛泽东到会讲话。他的讲话谈笑风生:“我多年来没有管军事,有许多同志批评我,管军事管得很坏。”“你们批评得对,你们越批评我就越为舒服。你们凡是批评彭德怀同志的,也就是批评我。”

    听到这里,那些坚持照搬苏联经验的学院派一定很不舒服。刘伯承、叶剑英、萧克、蔡铁根等人会感到惊慌。他们虽然得到了各自下属的支持,但是与领袖的思想发生了冲突。这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接着,毛泽东回顾了我军历史上几次教条主义的错误,指出:“有这么两部分教条主义,一部分是对资产阶级军事学或管理军队的制度,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一种(这种教条主义主要存在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体现在一些从旧军队中过来的同志身上);再就是对苏联的,或叫无产阶级的军事学和管理军队制度,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教条主义主要存在于中央和南方苏区时代,体现在一些受王明路线和苏军军事模式影响较深的同志身上)。这在中央苏区一个时期是有的,至于中间两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照实际情况来打的,解放以后又发生了教条主义。” “有些人就是搬外国,不加区别的搬外国,这是妄自菲薄。”

    教条主义不对,外国经验不对,中国的军队传统就对吗?中国军队的经验就对吗?也要一分为二。毛泽东指出:“我们军队有两种传统:有优良的传统,有错误的传统;有正确的传统,有不正确的传统;有马克思主义的,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在政治上是如此,军事路线方面也是如此。和这些同志我们过去是有争论的,现在都能够团结一致了。个别同志硬是不通,得想办法帮助他们通一通,是说服,不是压服。”

    这样,就规定了军事学院和军事训练的大方向:总结、提练、实践我军的优良传统。进一步的问题在于,如何辨识优良传统与不良传统?如何区别服从大局的独立作战风格与军阀主义作风?

8、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

    6月23日、29日,毛泽东两次召集会议各小组长座谈,对军委扩大会议作进一步的、具体的指示。

    23日的讲话,他说:“人民解放军有没有教条主义呢?我在成都会议上说过,搬是搬了一些,但基本原则坚持下来了。现有四种说法:一种说没有,一种说有,一种说很多,一种说相当多。说没有教条主义是不符合实际的。究竟有多少,这次军委会议要实事求是地加以研究,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学习苏联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因为它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一定要有选择地学,因此就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

    现在看来,这个讲话是很不彻底的。只要肯定了“学习苏联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就为教条主义的存在和泛滥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就很难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毛泽东进一步阐述:“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经验,在反攻时期提出来的,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运用十大军事原则,取得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十大军事原则目前还可以用,今后有许多地方还可以用。但马列主义是不停止的,是向前发展的,十大军事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可能要修改。现在‘小米加步枪’的经验还是重要的.新的没有,就把‘小米加步枪’否定了,是错误的。当然,停留在旧阶段也是不对的。”

    现在看来,随时用马列主义来包装中国实践,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马克思和列宁都没有对中国的战争有任何指导,怎么一总结就成了马列主义了?无数将领和普通战士沿着马列主义的标签,去认真研读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发现既无助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又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但已经深陷其中,成了洋教条的信奉者,成了各色各样的“理论家”。一说话,又会遭到毛泽东、彭德怀这样的“丘八学校”毕业生的嘲笑。里外不是,左右不是,真是很苦恼。

    其实,随着战争的结束,十大军事原则也已经成为过去。真正超越时空的军事经验是没有的,但军事心法是有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道德经》等,仔细体会了,就是军事心法。在战争实践中运用军事心法,经历失败与挫折的考验,才能逐步从知之甚浅到运用自如。其中的成功,固然可以成为学习的范例,但失败的教训更是值得铭记在心。就算将十大军事原则倒背如流,将无数个战争案例解剖得细致入微,都无法成为优秀的将领,甚至无法成为合格的士兵。这就是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

    因此,麻烦来了。离开了战争这个大课堂,离开了敌人这个好老师,离开了中国古人提炼的军事心法,离开了全民皆兵、同仇敌忾的精神力量,离开了毛泽东这样的战神指引,怎样才能办好军事院校呢?



 

1958年那次军委扩大会议(3)

$
0
0

    9、要不要职业化的军队?

    如此追问下去,直接涉及到和平时期要不要职业化军队的问题。井冈山时期,朱德和毛泽东就争论过这个问题。朱德是职业军人出身,专注打仗。毛泽东却希望军队拿起枪能打仗,放下枪能做群众工作,农忙时候又能拿起锄头,任何时候都要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到第一位。毛泽东心目中的军队是一支天兵天将,聚成一团火,散为满天星。这就是神的部队。直到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给林彪的“五七”指示中,他才真将这个想法说清楚了:

    “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当然,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讲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但是,回到1958年,毛泽东还没想得那么清楚。他在努力地认识苏联经验的问题:

    “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是三个‘并举’。斯大林只强调一面,强调搞工业,忽视了搞农业;强调集中,忽视分权;强调大型的,忽视中小型的。我们比斯大林要完善。苏联现在有两个地方有改进,注意了农业,注意了分权。但他们还是不大注意走群众路线,不提倡中小型。我们还有一条,就是洋办法和土办法结合。人民解放军搞现代化,搞洋办法,也应该搞点土办法,例如民兵是土办法。”

    要搞民兵,甚至寓兵于民,这是毛泽东一贯的思想。问题在于,职业化军队怎么办?那时候,他还在犹豫。所以,民兵只是“土办法”,还得屈从于职业化军队的“洋办法”。

    10、“我没有军事学”——军事心法,超越时空

    真领导一支职业化的军队,毛泽东水平也是无人能比。29日的讲话,他说:“现在学校奇怪得很,中国革命战争经验不讲,专门讲‘十大打击’,而我们几十个打击也有,却不讲……不知道军事学院、训总到底有多少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本来是行动的指南,而他们当作死条条来啃,马克思、列宁的话,一定批评他们是教条主义。”这里就体现了强烈的自信。当然,他还只能在当时的语境下谈话,还得把马克思列宁当作神抬出来。

    对刘伯承,毛主席指出他“两头差些,中间好”。这是有深刻含义的。1930年代在江西苏区,刘从苏联留学回来,任红军总参谋长,曾写文章批评过毛的游击战术,指出:“有些同志并不从现代军事艺术的进度和我们现在实际环境来活用现代的战术与战略,硬把古时的《三国演义》无条件地当现代战术,古时的《孙子兵法》无条件地当现代战略。”

    刘伯承不明白,《三国演义》《孙子兵法》是超越时空的军事心法。而所谓的现代军事艺术,其实是如何将坦克、大炮、飞机协同作战的有限经验。真正的军事艺术大师是毛泽东,艺术是心法与实际材料、情形的完美结合。

    对此,毛泽东说:“有人说要学我的军事学,我是没有什么军事学的。我有什么军事学?不过只写过几篇文章。主要是两篇文章,一篇是答复中央苏区那时候的争论的。(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作者注)因为怄了一肚子气,人没有气是写不出文章来的。”

    此论是要害。迷信书本或理论的人一听,噢,毛泽东自己说没有什么军事学。那我们还得学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学西点军校的军事教材,还得学苏联的军事学。其实,毛泽东这里是在嘲讽这些理论迷、书本迷。战争进程瞬息万变,谁能迅速准确地判断情报真假?谁能判断敌军将领的决心和意志?谁能从下属的电报中体会前线战情和将领信心?谁能让千里之外的军队服从战略意图?谁能通过一篇文章吓退傅作义十几万大军?谁能通过喝茶聊天动摇卫立煌的作战意志?因为蒋百里写了《国防论》,现在就有人称他是中国的军事家,这不是笑话吗?

    其实,将领们最应该学习的是毛泽东胸怀全局、抓住要害、临机决断、反思总结的心法。但是,心法不但可以运用在军事上,也可以运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此,军事将领的培养和其他党政领导的培养就没有明显差异了。习近平倡导学习中国古代的治国理政智慧,其核心就是儒、释、道、兵、法各家的心法。

    但是,这样去总结、理解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就显得有点唯心,显得虚无飘缈,无章无法。经验,以及经验的教条化则更唯物,可触可摸,有章有法。考虑到“五四”浪潮将所有古代智慧都当作统治阶级愚弄人的把戏被抛弃了,毛泽东也只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体会运用,却不能讲话肯定。

    做的,不能说;说的,不能做。做的,靠中国古代智慧;说的,只能是现代西方教条。这正是毛泽东的思想困境,也是当代中国的思想困境。

虽然习主席一再公开推崇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智慧,但是,学术界、舆论界还都牢牢把握在现代西化教条主义的迷信者手中。所以,空谷绝响,应者寥寥。党政军各级领导人,按说是最需要也最应该理解古代智慧的,但是,他们大多数也都是西方教条培养出来的。如果说其中有明白的,运用得好的,那往往是自己在揣摸。

    会议现场的彭德怀当然也摆脱不了这个思想困境。他只能顺着毛泽东的思路,板着面孔说道:“刘伯承身上有很严重的教条主义,不但影响了南京,连北京也有些吹鼓手、抬轿子的。不要忘了,红军时期,教条主义可是逼死过革命同志的!”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大事记(1948年)

$
0
0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大事记(1948年)

    一月

    1月1日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举行干部新年团拜会。刘少奇在会上讲话指出,去年已打掉蒋区优势,现解放区力量已超过它,这是带有决定性的形式变更。今年再取得第二个决定性的胜利,到1949年蒋介石可能倒台。

    同日遵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林彪任军区、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1月2日朱德在华北各解放区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工厂管理要实行企业化,军工厂要企业化,管理要严格。军事工业还要帮助民用工业的发展。

    1月3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同意东北局1948年工作任务,同时提请在人力物力的使用上注意到战争的长期性。

    1月4日华北财经办事处发出《关于反贪污反浪费的指示》。

    同日董必武在华北交通会议上作总结报告,对交通工作的重要性、交通运输建设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统一领导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同日叶剑英、杨尚昆关于在三交镇的后委机关向平山转移问题致电朱德、刘少奇、董必武并报中共中央。

    1月5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致电中共中央并叶剑英杨尚昆:三交机关搬到平山与工委会合甚好。陕北中央机关是否亦搬来,搬到平山后是否应作较长期打算,请即复示,以便作各种准备,因在平山附近房屋仍不够。

    1月6日中共中央致电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及全体指战员:庆祝你们1947年消灭敌军28万余人的伟大胜利。尚望继续努力,为完全解放东北而奋斗。

    1月7日刘少奇传达毛泽东关于《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强调要揭破第三条道路的幻想,把战争进行到底。

    同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规定了全党各级领导机关的请示报告制度,纠正无纪律无政府倾向。

    1月8日毛泽东致电林彪、罗荣桓并告中央工委:“东北与华北敌人愈打愈少,几个月形势将起变化,清考虑某些铁路不破坏或只作战术性破坏,而不彻底破坏。”

    同日中共中央致电各中央局、分局,指出地主、富农不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问题,在一时一地的土改斗争过程中是需要的,但作为长期适用的一般规定,对于争取全国与国际对我民主事业的同情是否适当,尚须考虑。

    同日华北财办向各中央局通报交通会议讨论结果。

    同日董必武致电中共中央,认为兴县会议很有成绩,晋陕两区财政统一、金融统一是一大进步,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是正确的。

    1月10日中共中央工委请示中共中央,拟开办党校,招收县团以上干部500到1500人,训练半年派出工作。12日,中共中央复电同意。

    1月11日朱德致函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今后你们南面无战事,可一意向北。同时要注意战术技术,多制造炸药、炮弹。

    1月12日任粥时在西北野战军前线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作关于《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指出了在土改中根据标准来划分农村阶级,应该坚固地团结全体中农,对地主富农斗争的方法等问题。

    1月13日中共晋绥分局发出《关于改正错订成分与团结中农的指示》和《关于保护工商业的指示》。

    同日刘少奇在晋察冀四地委土改汇报会议上谈老区土改方针问题。指出,全国土地会议没有区分新老解放区的不同办法是个不足。老区和新区的情况不同,方针政策与工作方式都应有区别。老区消灭封建已经搞过好几次,油水已不多,硬造高潮就会出乱子,老区的错误就在于主观上硬要制造斗争,动富裕中农,动工商业。要求整党与土地改革要结合进行,不能机械分开。

    1月14日中共中央致电上海局、中央工委、晋冀鲁豫中央局等,就中间派和中产阶级右翼分子的政策问题作了明确的指示。

    同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现在土改运动已经按新方针向前发展,运动中发生了许多急等回答的问题(主要是过“左”),因此,中央工委《关于执行土地法的指示草案》可以不发。

    1月15日毛泽东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上作报告,指出,我们的总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还指出,这次打内战,胜利的把握很大。蒋介石确实孤立,但是蒋介石孤立并不等于我们胜利。如果我们的政策不对,比如侵犯了中农、中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人士、开明绅士、知识分子,对俘虏处置不对,对地主、富农处置不对等等,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犯了错误,还是不能胜利。共产党越发展越多会变成越发展越少,蒋介石的孤立会变成两方面都孤立。人民不喜欢蒋介石,也不喜欢共产党。这个可能性完全有,在理论上不是不存在。

    同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工委发出开办党校的通知,以训练军队团以上、地方县以上各级各类干部。

    同日经晋察冀边区政府批准修建、1947年6月21日破土动工的平山勃勃水发电站试车成功。25日,朱德出席剪彩仪式并讲话,指出,这个水电站的建成,能够帮助军火生产,将来还能帮助农村建设,并且是后于社会主义建设范围的一部分。

    1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边区政权机关性质批示晋冀鲁豫中央局并告中央工委、新华总社:边区最高政权机关应是边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政府,而不是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政府。

    1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党内指示,论述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反对右倾错误和“左”倾错误的问题,土改和群众运动中的一些具体政策问题,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性质问题和革命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同日刘少奇向毛绎东报告关于土改与整党问题,并在报告中推荐晋察冀平山县把土地与整党民主运动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1月19日习仲勋给毛泽东写《关于土改中一些问题的报告》,提出如何纠正一些错误的措施。

    1月20日毛泽东转发习仲勋的报告,并写了批语:“完全同意习仲勋同志这些意见。华北、华中各老解放区有同样情形者,务须密切注意改正‘左’的错误。”习仲勋的报告中提出,由于晋绥的直接影响,土改一到农村,就发生极“左”偏向,凡动起来的地区,多夫强调“贫在路线”,出现乱斗、乱打、乱没收财物、乱扫地出门等现象。

    同日周恩来、任弼时关于中央机关向东转移有关事宜致电叶剑英、杨尚昆,指示后委按原计划迁移,在3月中开始行动。

    1月23日刘少奇致电薄一波等,指出必须使土改与整党及建立从乡到县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运动相结合,才能组织广大群众运动。提倡采用平山整顿干部与平分土地密切结合的经验,老解放区建立乡一级组织,在山地即以现在的行政村为乡。

    1月25日中共中央工委关于对地主经营工商业的政策给邓子恢指示:保护一切于国民经济有益的私人工商业,在保存地主、富农工商业的条件下可酌量不分或少分给土地。

    1月26日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敌军工作会议,刘少奇在报告中指出,敌军工作的目的,就是瓦解敌人,有3种办法:第一是放俘虏;第二是打入敌人内部,或去谈判争取;第三是开展政治攻势。

    1月3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的党内指承,第一次作出了我军三大民主(即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的概括。

    1月31日刘少奇主持中央工委会议,听取彭真关于晋察冀解放区农村土地改革、城市工作和财政、扩兵工作情况的汇报。

    二月

    2月3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指出土地法的实施应分三种地区,即:日本投降以前的老解放区、日本投降至大反攻前两年内解放的地区、大反攻后新解放的地区。对这三种不同的地区,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2月4日中共中央致电晋绥分局并告西北局、中央工委,对晋绥分局关于纠正“左”的工商业政策的补救办法作了批示。

    2月6日毛泽东致电李井泉、习仲勋并告刘少奇、薄一波,就按三种地区的不同情况实行土地改革问题征询意见。

    2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对待在华外国人政策的指示》。指出,在其不妨害我国家主权,不破坏我民主政府和军事行动,承认遵守我民主政府及人民解放军的法令条例,即容许他们继续留于我解放区,进行业务或其他正当活动,并受我民主政府之保护。

    同日刘少奇向中共中央汇报东北土地改革中打击面太宽的问题。中共中央于9日将此电批转东北局,指出:“东北土改打击面过大,这是非常危险的,必须立刻着手改变政策,将打击面大大缩小,弄错了的必须纠正。”东北局于11日复电中共中央和中央工委,表示完全同意刘少奇和中央的指示,将“以各种方式缩小打击面及分化打击面”。

    2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的指示》。要求对过去几个月的宣传工作,加以检查,发扬成绩,纠正错误。

    同日中共中央工委通知,华北财办于3月15日召开金融贸易会议,讨论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调整各地贸易关系、统一指导对外贸易、便利各地物资交流等问题。

    同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提交《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纲要草案》,请示核准。

    2月12日中共中央工委召开财政经济座谈会,刘少奇在会上提出,为有利于统一财政、货币等经济工作,有利于大批干部南调,有利于太原作战,可考虑先从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中央局合并起,先统一华北,而后再及其他。认为这两个区的分割,在过去是被迫的,现在这两个地区已打通,且敌人已不再能分割太行与五台。“要向中央及两个中央局作建议”。

    2月14日刘少奇致电薄一波:为人民团结及领导的方便,立即成立乡的组织,以乡为基层组织重点。

    2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的指示》,指出,新区进行土地改革不要性急,应依环境、群众觉悟程度和领导干部强弱决定土地改革进行的速度。

    2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社会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草案)》的指示。

    同日刘少奇致电彭真、聂荣臻、薄一波并报中共中央,提议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区合并,两个中央局合并成立华北中央局。

    2月17日毛泽东向中央工委、各中央局和野战军前委转发邓小平《关于新区土改政策之补充意见》,并指出,小平所述大别山经验极为宝贵,望各地各军采纳应用。

    2月18日刘少奇致电毛泽东:“2月6日指示悉。最近我调查了老区几个村的确实材料,证明你的提议完全正确。即在老区土地早已基本平分而不要再来一次平分,也不要人为地去组织领导一切的贫农团。”“反对我们干部及农民中一种机械和绝对的平均主义。”

    同日薄一波就晋冀鲁豫土改经验向刘少奇报告,分析了运动的弱点和严重问题,提出初步经验。

    2月19日毛泽东致电薄一波,赞成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政策,但必须经常和下面保持联系,随时纠正偏向,不要待几个月后开总结会议时才来组织一次总纠正,随时纠正偏向损失较小。

    同日中共中央工委发出《关于收复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的通报。通报指出,我们工作应作长期打算,方针是建设,而不是破坏。25日,中共中央要求全党注意和讨论中央工委《关于收复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指出管理城市的工作方针和方法,应以中央工委总结的攻占石家庄及初期管理石家庄的方针和方法为基本的方针和方法。

    2月20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提议由中央工委于3月初召集彭真、聂荣臻、薄一波、邓子恢、康生、饶漱石到中央工委所在地开会,讨论刘少奇关于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区合并的提议,以及支援整个南线北线的财政、经济、军工干部、成立华北机构、成立大党校、大军校、大党报等问题。

    2月21日中共中央致电务中央局、各军区、各野战军前委及中央工委、中央局委,征求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和军章的意见。

    同日刘少奇复电毛泽东:工委接受2月20日电提议,定于3月1日彭真、聂荣臻、薄一波、陈毅及饶漱石、康克清、邓颖超等来工委开会。同日,中央工委向有关人员发出到中央工委开会的通知。

    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老区、半老区进行土地改革工作与整党工作的指示》,要求着重纠正已发生的“左”的偏向。

    2月23日周恩来致电晋察冀中央局并告中央工委,对中央局关于平分土地的指示,提出修正意见。

    2月24日中共中央关于近期召开华北财经会议问题致电华东局等。

    2月27日刘少奇在总结上改整党经验时说,平山县把土改与整党民主运动结合起来,公开党的支部吸收非党群众参加,改变过去农村支部工作的神秘性,冲破坏分子隔离我党与群众联系的障碍,改善了我党与群众的关系,创造了老解放区群众平分土地的经验。

    2月29日毛泽东批转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关于检查宣传工作中“左”的偏向的报告。

    三月

    3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统一各中央局或中央分局名称问题的通知。

    同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纳土问题》的党内指承,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是人民大众的一部分,他们在经济上具有重要性。他们可以参加反对美蒋,或者采取中立的态度,因此有可能和必要去团结他们。对那些过去和我们合作过,现在也还同我们合作,赞成反美蒋和土地改革的开明纳土,仍应采取团结的政策。他们也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一分子。

    3月2日-5日中共中央工委召开会议,由陈毅传达1947年12月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精神。陈毅在传达土改问题时,讲了毛泽东的三个意思:第一,土改整党是中国革命的主流,主流向东,保障胜利。第二,但主流向东中引起了三个浪花,即:侵犯中农,对中小资产阶级采取冒险政策,踢开“三三制”,不再要党外人士参加政权。毛泽东说,我们不怕“美援”,只怕“左”援。第三,根据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土改方法,新区实行减租减息。会议还就形势、军事、土改、纠“左”等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

    3月3日董必武在中共中央工委会议上就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区合并问题发表意见。

    3月5日刘少奇、朱德致电中共中央军委,请求批准将绥远地区划作杨得志、罗瑞卿晋绥军区机动作战的范围,以便求得战机歼灭敌人。

    3月6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央工委,提议以中央工委为中心合并晋察冀、晋冀鲁豫两个中央局成立北方局,刘少奇兼任第一书记,薄一波任第二书记,聂荣臻任第三书记。

    同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阐述政策与经验的关系,指出,凡政策之正确与否及正确之程度,均待经验去考证;任何经验,均是从实行某种政策的过程中得来的,错误的经验是实行了错误的政策的结果,正确的经验是执行了正确的政策的结果。因此,无论作什么事,凡关涉群众的,都应有界限分明的政策。

    同日刘少奇主持中央工委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社会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草案)》。

    3月7日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起草了《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新式整军运动》的评论。文章分析了西北战场的形势,并扼要介绍了全国其他战场的情况,着重说明了用“诉苦”和“三查”方法进行的新式整军运动的伟大意义。

    同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央工委:华北局成立后,大党报应如延安《解放日报》那样,由中央负责,集中新华社、《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在一起,有充分条件办一个较好的报纸,其名称宜恢复《解放日报》。大党校、大军校亦是同时担负为华北、又为全国训练干部的责任。

    3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中几个基本政策的决定,征求各方面意见。

    3月9日中共中央工委致电中共中央,汇报和请示晋察冀、晋冀鲁豫两个中央局的合并问题及华北金融贸易问题。

    3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东渡黄河,转移华北。毛泽东致电刘少奇:我们拟于3月20日动身东移,约于4月15日左右可到你处,届时拟约粟裕一商行动计划。

    3月11日中共中央电告西北局、晋绥分局并告西北野战军前委:目前应注意开展新区及城市工作。务使每一地方干部。战士都懂得党在新区及城市的正确政策,而不致重复过去的许多错误。

    3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杨得志、罗瑞卿等,指出他们的机动范围包括:平绥线、北宁线、平承线、平保线。

    同日董必武在中央工委会议上发言,建议在军事上,建军治军的正规制度也须建立;部队的缴获确实归公;确定编制,建立预算制度;民兵不要到处检查商旅,那样对发展工商业影响很大。

    3月15日朱德听取华东军区政治委员饶漱石关于山东的军事、政治、土改和工商业等情况的汇报。

    同日华北财办决定在石家庄召开金融贸易会议,讨论华北各解放区统一货币及贸易问题。

    3月16日中共中央工委批转晋察冀中央局关于边沿区及游击区工作的指示,供各中央局、分局参考。

    3月17日中共中央决定发表任弼时同志写的《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同日朱德分别听取聂荣臻关于晋察冀军区军事情况的汇报和薄一波关于晋冀鲁豫练兵、土改等情况的汇报。

    3月19日刘少奇向毛泽东汇报有关中央工委会议情况。说明工委会议根据毛泽东3月6日所提各点,由3个中央局负责同志检讨自日本投降以来的政策问题,着重点放在纠正“左”的偏向上,详情另告。

    3月20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央工委,对新形势下土改、工商、统战、整党及新区工作中“左”的和右的偏向作了分析,并通报了对待三条路线的态度及方法和敌我军事形势。

    同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对中央工委纠正各区领导工作上的错误表示欣慰。同时告诉其东移日程:我们明日动身东移,由此到兴县走路及谈话10天,坐车去代县5天,走路到你处10天,约4月15日可到你处。

    同日中共中央发出通报,指出,最近几个月,中央集中全力解决在新形势下关于土地改革方面、关于工商业方面、关于统一战线方面、关于整党方面、关于新区工作方面的各项具体的政策和策略的问题,反对党内右的和“左”的偏向,而主要是“左”‘的偏向。强调了“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3月21日毛泽东电告彭德怀:中央机关本日动身东移,约4月15日可到中央工委所在地。“陕北全局,除陈谢一个旅在陕南外,由你们独立担任。”

    同日朱德听取晋察冀财经办事处主任黄敬关于冀中贸易、税收、公粮征集等情况的汇报。

    3月22日朱德听取胜代远关于晋冀鲁豫土改情况的汇报。

    3月23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央工委并中原局:同意由中原局管辖津浦路东陇海路南包括豫、陕、鄂整个地区,统一该区党政军民一切工作之领导。陈毅、邓子恢加入中原局。苏北仍归华东局。

    同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以南的元子塔渡口东渡黄河,开始向西柏坡转移。

    3月24日毛泽东等到达中共中央后委驻地临县三交镇双塔村,同杨尚昆等后委留守人员见面,商定行动路线,决定毛泽东等在此稍作逗留后,乘车经晋绥军区前往晋察冀;中央机关和后委留守人员由杨尚昆率领直接前往西柏坡。

    3月25日中共中央对建立报告制度作了补充指承。

    同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央工委,指出东北局2月14日回答关于哈尔滨市劳动法草案的批评与指示一电,内容很好,请中央工委在抄送此电给各地时,要求各中央局对于自己的工商业及工运方针,作一全面检讨,使这方面的工作彻底走上正轨。

    3月26日毛泽东等从双塔村出发,到达晋绥分局、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山西兴县蔡家崖,同贺龙、李井泉见面。在此停留8天。

    3月27日-29日毛泽东等听取贺龙、李井泉汇报晋绥边区战争、土改、整党、工农业生产、工商业政策和支前工作等情况。并先后召开贫农团代表,土改工作团代表和地方干部代表等座谈会,详细调查农村各阶级的比例、土地占有、土改工作团怎样发动群众等情况。

    3月28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任弼时的《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四月

    4月1日毛泽东在兴县蔡家崖召开的晋绥干部会上作重要讲话,总结了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经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党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他在讲话中还肯定了晋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晋绥党组织对工作中曾经发生过的几次“左”的偏向的纠正。

    4月2日毛泽东就党的群众路线和怎样办好党报的问题,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发表谈话。提出了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路线、方针。

    4月4日毛泽东等到达奇岚县城。当晚听取县委书记丛一平关于土地改革、整党情况的汇报。

    同日毛泽东就减轻人民负担问题致电彭德怀。

    4月5日毛泽东等接见参加岢岚县三级干部会议的代表,随后乘车到达神池县城。

    4月6日毛泽东等到达代县,听取县委书记兼县长苏黎和土地改革工作团副团长、晋绥日报社社长郝德青的汇报并作了指示。

    同日中央工委转报冀东区党委来电反映:任弼时的《关于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在基层试点传达后,中农情绪稳定,认为不会斗他们了,生产情绪增高;贫雇农和中农一起参加会议同样积极,但个别贫雇农对退还错斗户的房子有意见。

    4月7日毛泽东等到达繁峙县伯强村,与村干部座谈土改、生产和生活等。

    4月8日中共中央致电洛阳前线指挥部,对城市政策作了指示。

    同日董必武致电中央工委并报中央:金融贸易会议各地工作报告已完毕,今日起分组研究金融工作、贸易工作及工商业政策。会议分析了去年邯郸会议以后各区财经工作的显著进步。

    4月11日毛泽东等从伯强出发,过五台山,经鸿门岩险地,到达杨林街,夜宿台怀镇塔院寺。

    4月12日毛泽东等到达河北阜平县西下关村。议定:到城南庄后,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及中央机关去西柏坡与工委会合;毛泽东因准备去苏联,暂留城南庄。

    同日刘少奇、朱德致电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副政委薄一波:攻打临汾可采取攻打石家庄的经验,首先是炮炸协同,击开突破口,再向两面发展。

    4月13日毛泽东由聂荣臻陪同,到达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住军区大院。

    中旬任弼时主持干部汇报会议。会中印发了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指示草案,征求到会同志的意见。任弼时在总结发言中强调:要注意保护中农,保护民族工商业,保护知识分子。

    4月21日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

    4月22日毛泽东致电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刘亚楼、谭政:同意你们先打长春。你们自己,特别在干部中,只应当说在目前情况下先打长春比较有利,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

    4月23日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部分人员由城南庄抵达西柏坡,受到中央工委同志的热情迎接。叶剑英率领后委也同时到达。

    4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庆祝收复延安的伟大胜利的贺电。

    4月25日毛泽东关于城南庄会议的议题致电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

    4月26日中共中央指示华东局应吸收技术人员参加企业管理委员会。

    同日中共中央致电薄一波:中央约陈毅、粟裕于四月三十日在阜平城南庄开会,望你亦于四月二十九日赶到该处。

    同日中共中央致电滕代远、薄一波并告刘少奇:望滕以电话告邯郸局东站,陈毅、粟裕经邯郸时,不要再绕道冶陶,望直接来中央工委,务于四月二十八日赶到。

    4月27日毛泽东写信给刘仁:请张东荪等民主人士来解放区开代表会议。开会地点在哈尔滨,时间在今年秋季。

    30日-5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即城南庄会议)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召开。毛泽东主持会议,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真、李先念、陈毅、粟裕、薄一波、聂荣臻、黄敬、罗瑞卿等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三项议题:(一)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二)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三)反对无政府无纪律状态,适当缩小地方权力。这三条以后概括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三项任务。会议采纳粟裕等人的意见,作出解放军暂不渡江南进,而先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尽可能多地把国民党的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的决策。会议还决定,改变华北和中原解放区的组织建制,将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两中央局合并为华北中央局,两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两边区政府合并为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

    4月3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庆祝“五一”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口号由新华社当日播发。

    本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机关由武安县迁到平山县,与晋察冀边区政府合署办公,先驻水碾村,后迁至王子村。

    五月

    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邀请各民主党派代表来解放区协商召开新政协问题给沪局、港分局的指示。

    同日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开始办公,同时中央前委、工委、后委的工作即行结束。

    同日刘少奇转发薄一波关于晋冀鲁豫区土地改革经验的报告。

    5日华北财经办事处向中央工委、中共中央报告金融贸易会议进行情况。

    同日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马叙伦等民主人士在香港联名致电毛泽东并转解放区人民,认为中共“五一”节口号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表示要通电国内外各界及海外侨胞,共同策进,完成大业。

    7日陈毅、粟裕陪同到华野视察的朱德总司令南下,于十一日到达华野司令部驻地河南濮阳。

    8日中共中央发出《对晋绥土改整党工作的意见》。

    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及其领导机构合并,组成华北局、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和华北军区。刘少奇兼任华北局第一书记。同时,还决定加强中原局,成立中原军区,刘邓大军及陈谢部队改为中原野战军,邓小平任中原局第一书记。同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改变华北、中原解放区的组织、管辖境地及人选的通知》,同时说明:中央已与中工委会合,中央工委即行撤销。

    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革命军人入党办法的规定》。

    同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纠正土地改革中“左”倾错误时不要限制农民必要的斗争。

    上旬任弼时听取张仲实关于平山县北庄土改工作情况的汇报。

    1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地主、富农知识分子入伍后改变成分的规定》。

    同日朱德在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团以上干部会上发表《目前形势和军队建设问题》的重要讲话。

    15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发出通报,对三委会合后的中央和军委各部门人员进行部分调整:杨尚昆为中央副秘书长,彭真兼组织部部长,安子文为副部长;等等。

    同日中共中央发出《对目前妇女工作的指示》,强调要发挥妇女群众在土改、支前、生产、管理政权等方面的作用。

    同日中央军委发出严禁自行制用人民解放军帽花的通令。

    同日朱德在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连、排、班及士兵代表会议上就连队的任务和连队建设问题发表重要讲话。

    16日任弼时听取荣高棠关于平津学生运动的汇报。

    17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攻克临汾,使晋冀鲁豫和晋绥解放区联成一片。

    18日由于特务告密,敌机轰炸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当晚毛泽东移居附近的花山村。

    19日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杨立三、贾拓夫、薛暮桥等开会,商议解决西北财经困难等问题。

    同日中共中央电告上海局:平津学运很有成绩。为更好地进行工作,需要建立统一领导,因此平津学运统归华北局城工部领导为宜,城内组织仍旧平行。

    21日朱德在华北解放区工商业会议上讲话,指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要靠国营经济做领导,同时发展私人工商业及合作社事业,三者相辅而行。

    22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根据饶漱石电,许世友病重,请考虑照饶提议以王建安为山东兵团副司令员,而以周士第为徐向前之副司令员兼太原军区司令员,徐、周在一起工作,另设一太原军区副司令员管理军区日常业务。

    23日中共中央决定创建华北军事政治大学,叶剑英任校长兼政委,副校长肖克,副政委朱良才。校址在石家庄市附近的南新城。

    同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撤销中央工委和后委、调整中央及军委,各部门负责人的通知。

    24日毛泽东在阜平县花山村发出《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的指示。

    2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决定重新印发一九三三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的两个文件,即《怎样分析阶级》和《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

    同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指示》。

    同日刘少奇与谢觉哉、陈瑾昆谈话时指出,华北大部分地区已没有敌人,可以着手建立正规法制。

    同日柯庆施关于石家庄工作请示中共中央:以发展生产为中心,配合民主政治的建设,反对破坏,巩固秩序和训练干部等。

    26日毛泽东离开花山村抵达西柏坡,与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会合。晚,五位书记在毛泽东处开会,讨论华北地区的作战等问题。

    27日中央财经部发出《关于对敌经济斗争若干问题的决》。

    28日毛泽东关于对外订立有借有还商业性协定问题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东北局。

    30日中央军委致电杨得志、罗瑞卿、耿飚:攻承德如无把握,似以出冀东较为适宜。

    同日周恩来到中共中央各机关驻地东柏坡、南庄、北庄、峡峪等村庄,调查了解放区土改和整党政策的贯彻情况。

    31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三三制仍应执行。

    同日毛泽东致函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请考虑将张东荪、吴晗、许德珩等四教授尽快从平、津接出来。在征得他们同意后,选为华北行政机构的委员,并任部长或副部长。

    同日华北局向中央报告:(一)五月二十日召开扩大会议,华北局正式成立。刘少奇讲了两区合并的意义、方针与任务;薄一波传达了中央指示: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去,老区工农业生产长一寸,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等。(二)召开常委会,决定两区合并后中央局、华北军区、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的机构和人选。

    六月

    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工资政策的指示》,指出:应注意纠正无限制的过分提高工资和无原则的过分压低工资两种偏向。

    同日彭德怀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林伯渠、贺龙、习仲勋、王维舟诸同志的讲话,给了我们很多很好的启示,将使全军在思想领导上、掌握组织原则上、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上,提高一步。

    3日毛泽东批转华东局关于一年来办报情形的报告,要求各地领导同志必须以严肃的科学的态度,对待宣传工作。

    4日为适应东北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就东北党政军机构的设置及分工问题,致电东北局、热河分局并各中央局、各前委。

    同日中央军委批转《东北野战军入城纪律守则》,指出:该守则共八条,对内对外注意事项都包括在内,各地可参考采用。

    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宣传工作中请示与报告制度的规定》。

    7日中央军委关于打长春的问题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

    8日任弼时听取中共太岳地区负责人关于纠正土改整党中“左”的偏向的情况汇报。

    9日中共中央致电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同意该部向冀东区域机动作战的计划。

    10日中共中央批转《东北局关于保护新收复城市的指示》,要求各地即照此颁发同样的文件,并切实遵行。

    11日周恩来、董必武致电许涤新,询问中共在上海、香港两地的经济研究机关及工作状况,并指示:利用在官方工作的朋友代为搜集经济调查材料,同时指定若干有研究兴趣的同志长期作经济研究工作。

    13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财政经济部组织规程》。

    同日中共中央致电上海局、香港分局并告潘汉年,请他们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征询关于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有关问题的意见。

    14日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日报》与晋察冀边区《晋察冀日报》合并。次日出版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

    15日《人民日报》在平山县里庄创刊,毛泽东题写了报头。

    同日华北局接受中央委托,发出《关于开办党校的通知》。

    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各解放区应公开响应蒋管区学生反蒋反美运动的指示》。

    同日中央军委同意粟裕、张震将寻歼第五军改变为攻占开封的部署。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起开封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一阶段)。

    同日任弼时为华北军政大学题词:“攻无不克”。

    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保护和改革新收复区学校教育的方针给中原局宣传部的指示》。

    21日周恩来发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一文,就新、旧民垄主义经济的区别原则和金融斗争、税收政策等提出了纲领性意见。

    23日中共中央发表庆贺开封战役胜利的电报。

    25日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发出《应向中央报告的事项》的指示电。

    26日中央军委关于发起睢杞战役致电刘伯承、邓小平等。华东野战军按计划撤出开封。

    27日华东野战军对进至睢杞地区的区寿年兵团进行合圈,开始了睢杞战役,进入豫东战役第二阶段。

    28日中共中央致电晋绥分局,指出:土改整党中要正确分析党支部状况和对待犯错误党员。

    同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纪念“七一”和“七七”的通知》。

    本月——7月符定一、周建人、刘清扬、吴晗、楚图南、焦菊隐、马彦祥等民主人士到达华北解放区,随即到达中央统战部驻地平山县李家庄。

    七月

    1日刘少奇在纪念“七一”干部会上讲话,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成长、壮大,以及毛泽东作为党的创始人、中国活的革命历史创作家的崇高地位。

    同日华北军政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朱德出席并发表讲话:革命形势的发展,不但在数量上要求有大批的干部去开展工作,而且在质量上也要有很大的提高。要求我们的干部必须有见识,有能力,更要有好的作风和坚强的党性。

    2日任弼时听取马子清关于北平等地学运情况的汇报。

    3日任弼时听取陈华关于皖南、浙东、闽浙赣、华南和琼崖等地区党的组织和武装力量发展情况的汇报。

    5日朱德出席在石家庄召开的华北局扩大会议并讲话,指出:解放战争用度浩繁,并且将来要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机关进行生产,积蓄家务。

    6日历时九天的睢杞战役胜利结束,歼灭国民党军五万余人,活捉兵团司令官区寿年和整编第七十五师师长沈澄年。

    6日-7日任弼时听取李涛等关于人民解放战争开始以来国共双方军事力量消长情况的汇报。

    10日西北野战军前委致电中央军委、西北局:六月一日彭德怀在前委扩大会结论拟发西北野战军支部以上讨论,请审核电示。八月十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

    11日中共中央发表庆贺睢杞战役胜利的电报。

    同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联合作出《关于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及代表选举办法的决定》。

    1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对民社、青年两党处理办法的指示》。

    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新收复城市大学办学方针的指示》。

    14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解放战争第三年的军事计划》,规定歼灭国民党正规军一百二十八个旅(师)左右,把革命战争继续扩大和深入到国民党统治区。为完成此任务,指示全国各战场发起秋季攻势。

    16日中央军委关于济南战役致电许世友、谭震林并粟裕、陈士榘、张震。

    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兵源补充问题的指示》。

    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揭破敌人和平阴谋的指示,号召将美帝和国民党的假和平运动转变为人民要求真和平的运动,以配合解放军攻势,促进反动派瓦解崩溃。

    19日中共中央致电聂荣臻等,向华北、晋绥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祝贺晋中战役的胜利。

    同日中共中央复电东北局并告西北局、晋绥分局及华东局,指出:在选举条例中不必规定地主、旧富农有无选举权被选举权的条文。

    中旬任弼时听取冀鲁豫、冀南、太岳解放区负责人关于土改后农村党组织状况的汇报,着重了解党员的阶级出身状况。

    21日中共中央致电各地:中央决定华北、华东两区货币固定比值后通用。为便于今后发展及目前晋中作战,华北、晋绥、西北三区也应采取同样办法。

    同日任弼时听取华东财办关于一九四八年财政收支以及人民负担情况的汇报。

    22日中央军委关于东北野战军南下作战问题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告东北局。

    23日为有力配合东北我军作战,中央军委指示杨成武部立即组织西进兵团担负绥远作战的任务。

    同日任弼时向在阜平草场口村参加土改的黄华了解划分阶级、分配土地、党的组织、农民生产、生活和负担等情况。

    2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华北创办高级党校的通知》,党校名为马列学院,刘少奇任院长,陈伯达任副院长。党校任务是较系统的培养具有理论的党的领导干部和宣传干部。

    25日董必武致电世界公谊会中国服务会会长及美国红十字会驻华代表,呼吁制止国民党军队阻挠人民抢修黄河险工。

    26日中共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从今日开始,采用集体办公的方式,并规定日常行政工作方面的发电由杨尚昆批发;文件处理先交政策研究室。

    同日华北大学在正定成立。它是由原晋察冀区的华北联合大学与原晋冀鲁豫区的北方大学合并而成,校长吴玉章,副校长范文澜、成仿吾。

    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新解放城市中对脱党、自首、叛变分子的处理的指示》。

    同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确定由董必武执笔修改谢觉哉起草的《危害解放区治罪暂行条例》,条例名称改为《惩治反革命暂行条例》。

    同日刘少奇出席中共中央各部门负责人会议。会议决定今后称蒋介石集团为“国民党反动派”,并积极筹备召开除反动分子外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因李维汉将去石家庄工作,城市工作部暂由任弼时负责主管。

    同日周恩来向党内发出《击破敌人假和平运动的阴谋》的指示。

    29日中共中央向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发出祝词。

    同日中共中央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会议。会议研究揭露美蒋假和平阴谋问题,提出“解散国民党反动军队,驱逐美帝国主义出中国”和“惩办战犯”两个基本口号。

    30日中共中央批准五月华北金融贸易会议通过的报告。

    同日中央军委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

    同日新华社播发解放军总部关于解放战争第二年战绩的四个公报。

    八月

    1日中共中央关于对中间派倒蒋活动应取的策略问题致电上海局、香港分局并告吴克坚、潘汉年。

    同日毛泽东就召开新政协的有关事项致电各民主党派,征询各民主人士的意见。

    同日任弼时听取冯文彬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校在各解放区招收学员的情况汇报。

    同日中央妇委发出《关于加强妇女工作给华东局的指示》。

    同日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

    2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就财政、金融、贸易等问题进行讨论。

    同日刘少奇致电饶漱石、邓子恢并报中央,指出渤海区土改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日任弼时听取安子文关于党组织情况的汇报。

    4日周恩来批示李涛复中央军委东北军分会电,同意成立炮兵纵队,在军区司令部下设炮兵司令部,以朱瑞为炮兵司令。

    同日任弼时出席中共中央各部门负责人会议。会议听取钱俊瑞关于华北大学的情况汇报后,讨论该校的教学问题。

    6日中共中央批转《华北金融贸易会议综合报告》。

    7日-19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董必武致开幕词。会议选举董必武为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薄一波、杨秀峰、蓝公武为副主席。

    8日中央军委致电华北局、晋绥分局和杨成武:决定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成立前委,以李井泉为书记,杨成武为副书记。

    9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防空办法的指示》,要求各部运用现有之高射武器及一般步机枪,实行积极的防空方针。

    同日中央财经部发出《关于一九四八年上半年财政经济概况的报告》

    12日中央军委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要求务必抓住可能从东北大量向华中转移的敌人,否则对华中作战相当不利。

    同日中央军委关于攻克济南、歼灭援敌的初步设想致电粟裕、陈士榘、唐亮、张震。

    13日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致电周恩来,请他与毛泽东、刘少奇商量,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以便在华北大学成立大会上学习。

    14日中央军委批准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正式分开,林彪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罗荣桓任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

    15日毛泽东致电吴玉章,不同意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的提法。

    同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城市党报的办报方针的指示》。

    20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制定颁布《干部保健条例》。

    中旬任弼时连续三天与即将调往华北局青委工作的中共永年县委书记李新谈话,向他详细了解永年县的工作情况。

    21日中共中央在批复冀中区党委关于土改中计算剥削年限与剥削量的请示报告中指出:任弼时同志《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是一九三三年决定的补充,加上这样补充以后的一九三三年文件,就是划分阶级的正确标准。

    同日刘少奇在西柏坡与王光美结婚。

    22日中共中央发出《蒋管区斗争要有清醒头脑和灵活策略》的指示。

    同日中共中央关于执行报告制度的重要性致电东北局。

    23日中共中央各部门负责人会议决定全国妇女代表会延至明年一月召开,并由邓颖超和任弼时、朱德、董必武、李维汉、杨尚昆等商量在华北党校培训专职妇女干部。

    同日朱德在解放军总部作战局战况汇报会上讲话,指出:中原战场是决战的战场。自古以来谁在中原取得胜利,最后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就能解决。

    24日邓小平关于中原纠“左”和新区工作经验问题向毛泽东报告。

    同日华北大学在石家庄举行成立典礼。

    26日中央军委致电粟裕等:攻打济南必须估计三种可能情况,要从最坏处着想,争取最好的情况。

    同日贺龙在西北局干部会议上讲话,讲话分五部分:财政工作,生产建设问题,贸易工作,银行工作,组织机构领导作风问题等。

    28日-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召开预备会。

    本月朱德撰写《对于解放区经济建设与发展生产的意见》。

    九月

    本月初刘少奇在西柏坡撰写《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与合作社》一文。

    5日中央军委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指出:东北秋季作战重点应放在卫立煌、范汉杰系统。

    7日毛泽东、朱德致电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和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吊唁八月三十一日在离美返国的船上遇难的冯玉祥将军。

    同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

    8日中共中央电告西北局、晋绥分局、华北局,决定统一华东、华北与西北的财政经济,规定了各地货币的比值。

    8日-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真、董必武等7人;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贺龙、邓小平、聂荣臻等十四人;重要工作人员李维汉、杨尚昆等十人,共计三十一人。会议检查了过去的工作,提出了今后的工作和任务。会上正式提出了建军五百万,用五年左右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战略任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会议的决议》。毛泽东作了报告和结论,刘少奇、周恩来等二十一位同志发了言。

    9日毛泽东请参加“九月会议”的各同志看下列几个文件:六次大会政治决议案全文,《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四节二、四项和第五、六节、《新民主主义论》第六章,《论联合政府》第四章,《情报局关于南共的决议》第三、五、六节,《发展新式资本主义》。

    10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各部领导人名单。

    11日中央军委关于济南战役的部署问题致电许世友并告粟裕等。

    12日东北野战军一部及冀察热辽军区三个独立师分路进入锦州南北及以西地区,出击北宁线。北宁线战役(后来被称为辽沈战役第一阶段)开始。

    13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党校教学材料之规定》。

    14日-10月31日为配合东北野战军作战,钳制傅作义集团,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发起察绥战役,歼敌二万一千余人。

    15日张闻天起草《关于东北经济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一文。

    16日黄敬关于华北财经问题作报告,指出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区财经问题的基本区别。

    16日-24日华东野战军胜利进行济南战役,歼敌十余万,解放挤南,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17日任弼时在中共中央社会部第十期干部训练班开学典礼上讲话。

    同日董必武应邀赴石家庄,同公谊服务会赫思进等人谈医疗队和黄河抢险问题。

    20日中共中央致电华北局并城工委:邀请平津社会贤达参加新政协会议。

    同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强调: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

    同日解放区妇女工作会议召开,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到会讲话,指出:妇女自己要努力奋斗,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有独立的经济地位,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22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实现五年左右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各野战军歼敌任务的指示》。

    同日董必武主持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华北人民政府各部、会、院、行、厅、局组织规程草案》及各机构的负责人选,听取了《工商金融条例》、《农业税暂行税则》、《战时邮件检查条例》等各审查委会员报告的审查意见。

    23日华北局发出通知:决定以薄一波、董必武、杨秀峰、黄敬、宋邵文、金城、姚依林、戎子和、南汉宸等九同志组成华北政府党组干事会,并以薄一波为党组书记。

    25日中央军委关于淮海战役准备工作电示饶漱石、粟裕等。

    26日中共中央决定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为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同日董必武率当选的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全体干部就职视事,宣告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27日中央军委致电杨成武、罗瑞卿、耿飚等,提出战争第三年的歼敌任务。

    同日董必武、薄一波等联名致电李济深、马叙伦及中国致公党,答谢他们对华北人民政府成立的祝贺。

    29日中央军委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指出:攻占义县、锦州、锦西是东北整个战局的关键。

    30日陆定一关于中宣部工作情况向毛泽东报告:中宣部的内部机构、工作和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

    本月“九月会议”通过《战争第四年度开展新区工作的干部准备计划》。

    本月毛泽东致函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请告东北局,不用“毛泽东青年团”名称,一律称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本月任弼时和中央妇女委员会代理书记帅孟奇等,研究召开全国第一次妇女代表会的筹备工作。

    本月在任弼时指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枝在河北省平山县两河镇开学。

    本月《华北区工商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草案)》公布。

    十月

    本月初朱德到中央团校作报告,要求大家好好学习,随时准备随军行动,协助做好接管工作。

    1日朱德在解放军总部作战局战况汇报会土讲话,指出:现在敌人已不可能进关,我们可以在东北将他们消灭。

    同日华北人民政府颁布通令:合并原晋冀鲁豫之冀南银行与原晋察冀边区银行,成立华北银行。

    2日刘少奇在西柏坡对进行学习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发表重要谈话。

    3日中央军委指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不应改变攻占锦州计划。力争于十天内攻取锦州。

    4日董必武、薄一波向中央报告,华北财经会议决定明年一月一日起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券,现即开始准备工作。

    5日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及晋绥军区一部发起围攻太原的战役,到十二月四日,占领了城南和东山各要点,紧缩了对城垣的包围,歼敌五万余人。随后遵照中央军委指示,为稳住平津之敌暂缓攻城。

    6日为着统一华北、华东、西北的财政经济金融贸易交通等工作,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北财委会,为统一领导机关,董必武任主任,薄一波、黄敬为副主任,方毅为秘书长。

    同日中共中央发出与国民党进行货币斗争的指示。

    7日中共中央批复董必武、薄一波、黄敬关于华北财经会议决定事项。

    同日毛泽东致函彭真:中组部应发一指示给各中央局、分局的组织部,规定请示报告制度,其中规定若干项重要事项必须报告和请示的;尔后,不断督促,建立起中组部的业务。

    8日周恩来拟定《关于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

    10日中央中央发出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通报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情况。

    同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成立华北税务总局、建立华北各级税务机关的通令。

    10日-15日东北野战军一部进行塔山阻击战,攻克锦州,切断了蒋介石在东北反动统治的“生命线”。

    上旬周恩来主持起草共同纲领草案。至次年初,形成《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第二稿。

    11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

    同日周恩来致函毛泽东,提议成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13日朱德复电原国民党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对他于九月二十四日在济南战场率部起义表示欢迎,并勉励他力求进步,奋斗到底。

    同日中央军委指示饶漱石、粟裕、谭震林:钳制徐州援敌,歼灭黄百韬兵团。

    15日中共中央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并告东北局、热河分局,庆祝攻克锦州的伟大胜利。

    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地主、富农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问题的指示》。

    同日朱德在解放军总部作战局战况汇报会上发言指出:打下锦州,我们更好地取得了攻坚战及攻取大城市的经验,我们要加紧准备工作,迎接突变——敌人垮台。

    同日董必武出席人民政权研究会会议并作《论新民主主义政权问题》的报告。

    18日周恩来致函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劝其率部起义。十九日,郑洞国率部在长春放下武器,长春宣告解放。

    同日华北水利委员会成立,董必武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指出:治水必须有统一的计划,必须用科学的方法。

    19日中共中央发出《对国民党各类人员的处理意见》。

    同日董必武主持华北人民政府第一次政务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统一规定各行署市府名称、组织机构,并任命正副主任及市长,以及成立以谢觉哉为主任委员的华北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等决议。

    20日中央军委电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即刻部署全歼廖耀湘兵团。

    同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通令:将华北与陕甘宁、晋绥两区所发行之货币固定比价、互相通用。

    21日董必武向毛泽东报告:一年来各解放区财经工作基本上是按照邯郸财经会议的决议方向进行的。先后召开了华北军工会议、交通会议、金融贸易会议。华北财经办事处于五月底结束工作。

    22日中央军委发出指示:同意淮海战役修改部署。

    同日中原野战军攻克郑州,二十四日解放开封。

    23日华北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复核死刑案件的通令》。

    同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统一各行署司法机构名称及审级的通令》。规定县司法机关为第一审机关,行署区人民法院为第二审机关,华北人民法院为终审机关。

    25日中央财经部向毛泽东报告:自七月初成立以来,主要工作是促成华北财政经济的统一。

    26日毛泽东致函刘少奇,对《关于修改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提出意见。

    同日东北野战军在黑山、大虎山地区围歼廖耀湘兵团十万余人。

    27日毛泽东、朱德复电原国民党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等,对他们率部于十月十七日在长春起义加入解放军行列,表示欢迎。

    同日周恩来三次致函毛泽东,汇报部署军队防国民党军偷袭石家庄的情况。

    28日为适应夺取全国政权的需要,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决议。

    29日华北局关于健全华北人民政府、统一财政制度、正确贯彻工商业政策和学校教育方针向毛泽东作综合报告。

    同日董必武、薄一波等致电已到达东北的沈钧儒、谭平山、蔡廷锴、朱学范等民主人士,欢迎他们到华北来。

    30日毛泽东致函一九四七年被错斗的刘少白:我们的工作是有错误的。好在现已一般地纠正,并正在继续纠正中。党籍一事,请与彭真同志商酌。

    31日中央军委关于东北野战军入关问题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告程子华、黄志勇、东北局、华北局,指出:东北华北部队准备协力夺取平津地区。

    同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抨击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的新闻稿。

    十一月

    1日中央军委对全军的组织编制、部队番号作出统一规定。

    同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中等学校政治教育的指示》,规定了各年级政治科目和主要参考书,以及准备和训练充足的政治教员,并规定课外进行时事教育。

    同日朱德、彭德怀联名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惩处战争罪犯的命令》。

    同日董必武主持华北人民政府第二次政务会议。会议通过了任命太原市长及组织太原军事管制委员会等决议。为从事战备行动,决定华北人民政府自十一月二日起迁往平山城暂住(以后驻平山城附近的王子村)。

    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我军经五十二天作战,共歼敌正规军四个兵团,十一个军部,三十二个整师,三个骑兵旅,四个守备总队等,共计四十七万二千人,东北全境解放。

    3日中共中央为东北解放发出贺电。

    6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询问对中央修改的《东北经济构成及东北经济建设方针的提纲》的意见。二十五日,东北局复电同意,并请中央再修改后发还。

    同日《人民日报》发表刘少奇的《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文章论述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民族观,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民族观,世界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现状,目前世界的两大阵营与民族解放运动的道路等问题。

    同日淮海战役开始。

    7日中央军委关于淮海战役第一仗和第二仗的歼敌任务电示粟裕、陈士榘、张震、钟期光、刘瑞龙。

    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新解放城市中中外报刊通讯社的处理办法》。

    同日毛泽东致函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真,指示:北平、天津、唐山、张家口解放在即,即须准备接管干部及党政机构的配备,务于一个月至多一个半月内准备完毕。

    同日马列学院第一班在平山县李家沟口开学。

    9日针对徐州之敌有总退却模样,中央军委指示陈毅、邓小平等破坏敌人计划,歼敌于长江以北。

    10日新华社发表社论《在结束土地改革的地方纠“左”必须防右》。

    11日毛泽东致电各中央局、野战军前委,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

    14日新华社发表评论《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指出: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土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

    同日中央军委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部署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小平。

    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实行军事管制的指示》,其任务包括:肃清反革命的一切残余势力;接收一切公共机关、产业和物资;恢复并维护社会秩序;收缴一切隐藏在民间的反动分子的武器及其他违禁品;解散一切反动党团组织;逮捕战争罪犯和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建立革命政权;建立可靠的群众组织;整顿、建立党的组织。

    15日-28日西北野战军发动冬季攻势,在陕中洛河地区歼敌二万四千余人,钳制了胡宗南集团,配合了淮海战役。

    16日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战役总前委。

    17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目前军事形势及东北野战军今后行动方案问题的指示,提出东北野战军于本月二十五日左右入关,提前发起平津战役。

    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与新华总社发出《关于纠正各地新闻报导中右倾偏向的指示》。

    同日董必武主持华北人民政府第三次政务会议,提出两项议案:计划成立市政干部训练所和华北职工学校。

    20日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先以四个纵队秘密入关执行隔断平津的任务。

    同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指示聂荣臻、薄一波、滕代远、蔡树藩并告各军区、各野战军、各兵团及其政治部:不要采用以攻下的城市命名攻城有功部队的奖励办法。

    21日为适应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中央军委今后在对外公开发布命令时,使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名称。

    同日毛泽东致函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真:(一)提议军委全衔加“革命”二字,即“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二)政纲请于日内草成;(三)青年团文件中“毛泽东思想”改为“马列主义”一点,请会商决定。

    同日中央军委就东北野战军入关时对辽沈战役俘虏的处置问题致电林彪、罗荣桓等。

    22日中共中央就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要求美国给予军事保护发表声明,指出:美国政府及其他国家政府对于国民党政府的任何军事的与经济的援助,乃是对于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敌意行为,应当立即停止。

    同日彭真提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写入团章中。

    同日华北局发出《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定》,指出建团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首要任务,决定明年四月召开华北第一次团代会,正式成立青年团。

    同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出训令: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

    23日周恩来致电东北局;不承认国民党与美、英、法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使我外交立于主动,并不等于我们永远不与这些国家发生外交关系,也不等于对待这些国家毫无区别。

    同日经华北人民政府第三次府务会议修正通过的《华北人民政府办事通则》公布施行。

    24日中共中央电贺保定解放。

    同日毛泽东致函吴晗,谈对其所著《朱元璋传》的一些意见。

    同日中央军委就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布置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并告粟裕、陈士榘、张震:同意先打黄维。

    同日朱德为刘少奇五十寿辰赋诗祝贺。

    25日中共中央电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大捷。

    同日华北人民政府和华北军区联合颁布关于组织保定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命令。

    26日中共中央关于对傅作义的作战和谈判问题致电林彪、罗荣桓等。

    同日中央军委关于东北大军入关后的作战计划电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告程子华、黄志勇等。

    同日朱德在解放军总部作战局战况汇报会上指出:东北决战已把敌人消灭了,现在正在徐州地区进行决战,平津决战也即将开始。我们的胜利已经肯定了,但胜利中有困难。不要因胜利冲昏头脑而看不到困难。

    28日中共中央致电各中央局、分局和华中工委:在我解放原国民党中央政府的直辖市后,均不沿用特别市的旧称,而一律称为“市”。平津两市解放后将直属于华北区,暂不宜宣布其直属中央。

    29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致函徐向前,劝其安心静养,病愈后再上前线。

    同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主力联合发起平津战役。中共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总前委,林彪为书记。

    30日中共中央指示各中央局、野战军前委,在新解放城市中组织各界代表会,以利工作进行。

    同日董必武、薄一波致电中央,对货币统一问题提出意见。因认为事关重大,关涉颇多,建议中央召开一会议,集合各区财经工作负责人解决。

    本月为纪念十月革命三十一周年,毛泽东为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机关刊物《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撰写论文《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本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组织部门业务与报告请示制度的通知》。

    十二月

    1日华北人民政府颁发《华北区战时出入境管理办法》。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南汉宸任行长,发行首批人民币。

    2日中共中央电贺徐州解放。

    4日任弼时与晋绥分局青委书记胡克实谈话,指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建立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青年积极分子组织,是十分必要的。

    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准备事项的通知》。

    6日中共中央指示各中央局、分局除过去早已设立的学校允许外国人继续办下去外,以后各地遇到外国人请求新设学校,可以一律用“人民政府对于外国人在中国学校教育中国学生事,尚无法令颁布,因此,此种学校不得开办”答复之。

    7日华北局致电请示中央:成立华北供销合作委员会、华北供销合作总社、生产合作指导处(在华府农业部下),并以孟用潜为合委会主任委员、合作总社主任。十五日,中共中央复电同意。

    8日华北人民政府颁布命令:为接收平津必须统一筹划抽调干部,以防止发生混乱现象。

    同日薛暮桥致函刘少奇,对中央转发的《中共东北中央局在九月高级干部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东北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草案》,提出几点意见。

    10日中央军委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鼓励全军全歼黄维。

    同日毛泽东、朱德复电原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等,对他们于十一月八日在淮海前线台儿庄、贾汪地区率部二万三千人起义,加入解放军,表示欢迎。

    11日中共中央电示中原局:我们对于矿业及城市房产地产的处理,应视这些企业原属何人所有而定。

    同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

    12日中共中央复电中原局,同意立即成立中原临时人民政府。

    同日中央书记处会议通过《关于中央法律委员会任务与组织的决定》。决定规定了法委会立法、司法方面的任务,其下设研究室与编译室。法委会设委员九人,王明为主任。

    同日毛泽东关于中原局的书记人选、辖区、干部供给等问题致函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

    同日中央军委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请刘伯承来中央商谈战略方针,并提出对今后作战方针的意见。

    12日-25日中央军委后勤部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军工会议。

    13日中央军委发出指示,准备接收北平、天津、唐山。

    同日中央军委发出包围北平及对平津干部配备的指示。

    同日华北局作出《平津地下党组织在接管城市中应做的工作》的指示,要求通过城市内部有组织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外部人民解放军的力量相配合,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实现对城市的完整接收和管理。

    14日刘少奇在马列学院发表重要讲话。

    15日中共中央批转陈云关于接管沈阳经验的报告,同意报告中提出,的组成专门班子接收大城市的意见。

    同日中共中央就中央政策研究室与各中央局、分局的政策研究室建立业务指导关系电示各地,同时转发《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大纲》。

    同日董必武主持华北人民政府第四次政务会议。会议通过关于整伤政风,克服无组织无纪律及被祛除浪费现象的决议和关于成立华北专门教育委员会、华北文艺工作委员会等决议,公布《华北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组织规程》。

    同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一部全歼黄维兵团十万余人,生俘黄维。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结束。

    17日中央军委发出指示:充分注意保护北平工业及重要文化古迹。

    同日毛泽东为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广播稿《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同日周恩来与董必武研究并商定再由东北加印人民银行新币五百亿元的计划。次日,中共中央将此计划电告东北局和陈云、李富春。

    同日李立三致电东北局常委并转中央,对《东北经济构成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提出补充意见。

    18日中共中央致电庆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胜利。

    同日华北人民政府颁发《华北区工商业申请营业登记暂行办法》。

    19日华北人民政府颁发《华北区奖励科学发明及技术改进暂行条例》及其《执行办法》。

    同日刘伯承、陈毅奉毛泽东之邀前往西柏坡。二十八日到达。

    2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县、村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

    同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目前解放区农村妇女工作的决定》。

    同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城市中公共房产问题的决定》。

    同日《中国青年》杂志复刊。毛泽东题写刊名,朱德在第一期发表《中国青年当前的任务》。

    同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量提拔培养产业工人干部的指示》,以便能够派遣他们和老干部一起去接管新解放的大城市及大的工商业,并参加党政军民各方面的工作。

    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广为宣传对平津等城市的约法八章的指示》。

    同日中共中央指示:纠正在新解放城市中忽视工运工作的偏向。

    同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平津管辖范围的指示同日毛泽东、朱德致电原国民党军第八十五军一一0师师长廖运周、副师长杨柳营,对他们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双堆集前线起义,感到极为欣慰。

    同日刘少奇在西柏坡机关党总支代表大会上做关于党支部工作的报告。

    24日中原局与华北局成立统一货币方案,并呈报中央。一九四九年一月八日中央批准,同意接照施行。

    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县以上党委设立职工、青年、妇女运动委员会的指示》。

    同日刘少奇在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做《关于新中国经济的性质与经济建设方针》的报告。

    同日朱德在全军军工军械会议上作总结报告,指出:必须重视军工军械工作,在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健全军工军械工作的组织机构,建立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把军工军械工作做好。

    同日新华社发表《陕北权威人士谈战争罪犯名单问题》,公布蒋介石等四十三人为头等战争罪犯。

    同日华北财经办事处发出《关于华北各解放区一九四八年几个财经问题的决定》,指出:根据目前华北各解放区的形势,华北人民及财经机关除保证华北自身供给外,支援华中战争是一项极重要的任务。要求集中人力资力,有重点地建设工矿业、交通事业、贸易等。各解放区以有余补不足,争取收支相对平衡。

    26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统一全军关防的规定》。

    同日朱德在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上讲话。

    27日中共中央关于南方游击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致电香港分局:同意南方三区三个纵队的建立及所提三个纵队负责人的名单。

    同日毛泽东审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章程(草案)》。于二十九日批示:写得简明扼要,完全可用。

    29日中共中央发出《对新区出版事业的政策的暂行规定》。

    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胜利。

    同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平津两市区货币问题的指示。

    本月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做工作总结报告,检讨近两年研究法律问题的经验,并决定改组为中央法律委员会。

    (来源:《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1958年那次军委扩大会议(4)

$
0
0

 11、到处抓权,粟裕挨批

    因为毛泽东讲话将自己与彭德怀紧紧联系在一起,彭德怀就成了反对军事教条主义的正确代表。谁反对彭德怀,谁就是反对毛泽东。这样,刘伯承、叶剑英、萧克、李达、陈伯钧、宋时轮等都被点名批评。

    如果说刘伯承、叶剑英是在指导思想上的教条主义,萧克则是将教条主义落实到了具体工作中的人,其迷信最深。因此,大会通过的人事决议是《关于处理萧克同志所犯错误的决议》。此后,由总政治部派出工作组到训练总监部,指定训练总监部组成新的临时党委,举行由400多人参加的部党委扩大会议,把萧克、李达、郭天民三个部领导及李钟奇、吴伟、赵凌汉、叶楚屏、杨力勇、李文芳、王波、刘光第、王时彦、陈绪英等人打成“反党分子”。

    与此同时,高等军事学院和军事科学院举行两院党委联席扩大会议,对刘伯承、陈伯钧、宋时轮等进行揭发批判,并作出结论:“过去南京军事学院成立以来所犯的是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错误。这条错误路线在较长时间内和中央正确的军事路线相对抗,是我军历史上两条路线斗争在新条件下的反映。这条错误路线统治学院数年之久,在军事训练和科学研究中表现最为严重,其影响遍及全军,其发生发展过程是由盲目到自觉,由实际工作中的错误发展到路线错误。” 

    刘伯承被免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的职务;粟裕被免去总参谋长的职务;训练总监部被撤销,另成立训练部,归总参谋部领导;萧克、李达的国防部副部长职务也被免去并调离军队;陈绪英等则被开除军籍,送边疆劳动改造。蔡铁根则被撤职、开除党籍,后被处决。

    粟裕怎么会被这场反军事教条主义的运动牵连进去呢?涉及到粟裕几次伸手抓军权的问题。

     彭德怀是井冈山时期的领导人之一,资格老,敢打敢拼,为党和军队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国以后,又带兵抗美援朝,将美国逼回“三八线”,打出了共和国的国威。但是,彭德怀脾气大,对粟裕的做派一向看不惯。

回国以后,彭德怀身兼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等职,踌躇满志,言出必行。当时,粟裕任总参谋长,工作需要与国防部打交道。但那时国防部的职权尚不明确。彭德怀曾发牢骚说,苏联的国防部是司令部,美国的国防部管经费,中国的国防部只管迎来送往。

于是,总参谋长与国防部长间就有点“堵”。粟裕按原来的办法给军委写报告,彭认为“越权”。粟裕将抬头改为“彭副主席并转呈中央、主席”,彭也不高兴,说“我又不是你的通讯员”。

粟裕在攻击马祖问题和志愿军回国问题上几次自作主张。这样,彭德怀就逐渐对粟裕有了意见。这次,彭德怀可以算一下总账了。

邓小平讲话,批了粟裕有一贯的个人主义。陈毅是粟裕老领导,他也没有为粟裕讲话,而是说粟裕做事有点“阴”。​同样的话,陈毅也对毛泽东说了。

    7月14日,粟裕在大会上作检讨。聂荣臻元帅发言:

    一、“现在说到粟裕同志的错误,我同样同意同志们对他的揭发和批评,在第一次发言中大家揭发的一些事实他都讲了,但在重要关键问题上,一滑而过,现象罗列多,没有接触到本质问题。虽然也戴了个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帽子,但是,这个帽子可大可小,弹性是很大的。第二次发言是有进步的,也接触了一些本质问题,我表示欢迎。但我觉得还挖掘不够深刻,也还没有向党全部交心。过去的不讲了。从大家的发言和粟裕同志最近的思想动态来看,第一他认为他的个人主义与萧克的个人主义不同,因为萧克有宗派活动,他没有。我要告诉粟裕同志,人家批评你向军委、国防部争权,你讲不是为自己争权,而是为总参谋部争权,这是个多么响亮而有力的动员口号!不过他没有得到总参谋部同志们的支持,相反的遇到了抵抗。因而他就不能不从总参谋部以外去寻找同情者。他在军委成员中间和中央负责同志们面前散布对彭总的不满,甚至哭哭啼啼,好像受到冤屈似的,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二、“他认为他的缺点就是陈毅同志所批评的‘阴’,他认为阴就是阴阴沉沉的意思,告阴状,告洋状,到处散布对彭总的不满都是阴。至于阴到什么程度,那是要粟裕同志自己作结论了。所谓阴,就是不在阳光底下做事,事情也是见不得阳光的。”

    三、“如一个普通人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他可以做小偷,偷人家一点东西。作为总参谋长来讲,有了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就不是做小偷,而是要做大盗,‘大盗盗国’。所以许多同志批评粟裕同志极端个人主义已发展到严重的地步和具有危险的性质,意思就在这里。”

    四、“过去我对粟裕同志也是认识不足的,我认为他很忠厚,经过考验,有战争经验,有一定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助手。但到总参谋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对工作极不负责任,开始我还以为我的领导有毛病,没有发挥他的积极性,以后又发现他宣扬自己诽谤别人,才认识到他有毛病。我没有向他这种思想和行动进行正面严肃的批评,同时对他这些毛病和危害性估计不足,因而直到这次大会对他的揭发和批判,从整个历史贯串起来看,才真正认识到粟裕同志的错误本质和真面貌。”

    通读聂帅的讲话,与反对军事教条主义没有任何关系,主要是批评粟裕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一年以后,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被打倒。彭德怀曾向毛泽东施加影响,说粟裕“里通外国”,引起毛泽东的警觉,58军事会议中解除了粟裕的总参谋长一职。毛泽东生气地说:“其他一切都好谈,里通外国就难办了。”

    一年以后的庐山会议,彭德怀挨批。

    期间的一个下午,时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找到粟裕,对粟裕说可以提出申诉,发言批判彭德怀。不过,粟裕没有对彭德怀落井下石,没有发言。也许因为他知道,​政治生活不是私人恩怨,事情并非你来我往那么简单。



 

美国感冒死亡数字超过枪死数字一半

$
0
0

美国每年感冒死亡87万,银枪击死亡仅50万

美国枪支问题真的很严重了吗?虽然发生了一次死亡59人的重大涉枪孤立事件,但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官方统计数字,在过去20里, 与枪有关的死亡率下降了将近一半,从1999年到2013年间,在美国所有死亡人数里,死因排名第一的是心脏病( heart disease ),共造成9691733 人死亡,是涉枪死亡人数的21倍。

  排在第二的是恶性肿瘤癌症(malignant tumors),共造成8458868人死亡,是涉枪死亡人数的18.7倍。糖尿病人造成的死亡人数是1080298人,是涉枪死亡的2.4倍;老年性痴呆造成的死亡是1053207人,是涉枪死亡的2.3倍。

  还有在1999年~2013年间,因感冒相关的肺炎造成875,143人死亡;交通事故造成594,280人死亡;因毒药(无论是意外,谋杀或自杀)都比涉枪死亡的人多。


 

何新简介(图文版)

$
0
0
【何新简介】
1949年生于浙江,1953年到北京。

1968-1977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工。

1977-1978黑龙江大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肄业。

1979-1980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教师。

1980--1990年任中国社科院学术秘书、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1年工作关系调入全国政协,从事专职研究工作。历任第7届、第8届、第9届、第11届及第12届全国政协委员。


何新生平年表

   黄世殊 编撰

【背景与家世】

1949年12月 ,1岁

何新出生于温州平阳县(今苍南县)钱库镇。



祖父何成功​为黄埔5期学员,曾为国军军官,抗战后因伤复员回乡为乡绅(土改时被定为地主)。

父亲何炳然大学时期参加中共活动,建国后为中共文化干部。



1954年春,5岁

何新离别温州到北京上幼儿园。



1957年9月,8岁

何新入读北京香山慈幼院小学。

1963年9月,14岁

何新入读北京第24中学。(文革前为男子中学。前身是1923年创办的北京私立大同中学。)

1967年,18岁

文革爆发,遭遇家变。父亲何炳然以卷入“文化黑线”问题遭批斗。

​【知青生涯】

1968年,19岁

6月19日,何新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赴黑龙江友谊农场做农工。

1969年,20岁

由友谊农场4分场调到友谊农场机械厂翻砂车间做铸工。

1970年,21岁

3月,在“一打三反”运动中,何新因对运动发表不满言论,被揪,遭批斗。

7月,在隔离劳改中患重病。

9月,何新住院治疗,旋因病重,转院到佳木斯中心医院治疗。

10月初,何新逃离医院回北京。

1971年9月,22岁

因在北京城区流浪及流窜,何新被北京警方捉住,关押审查。

一个多月后被遣返回东北黑龙江兵团,继续劳动改造。

1972年——1973年,24岁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何新写信给文汇报,发表反对江青儒法斗争论等言论,再被农场政治部门批判及隔离审查。​

1974年,25岁

中央调整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政策。

何新得到当地宽大处理,被调入黑龙江友谊农场学校担任小学教员。

1975年,26岁

转友谊农场教师培训班任教员。

1977年,28岁

何新参加高考,考入大庆师范学院大专班。

[附注:考试成绩很好,但因系高龄考生及政审不合格而遭遇歧视,被黑龙江招生办分配到这所黑龙江地方学校。此事是促成何新后来主动退学的原因之一。]​

1978年,29岁

何新投稿北京发表第一篇逻辑学论文《简论历史概念集合》,创造了一种新的逻辑学概念。此文受到学术界重视,应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邀请,作为列席人员参加全国第一次逻辑理论研究会。

钱学森命名何新历史集合为“何新树”。





本年,何新从大庆师范退学,回到友谊农场。

【从大学代教到社科院】​

1979年,30岁

何新从黑龙江作为退返知青返城回京。

回京后因北京文化局领导李清泉推荐,在《北京文学》编辑部做临时编辑工作。

1979年底,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宁可教授及中央财金学院闵庚瑶教授推荐,何新工作关系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为中央财经大学),任文学代课教师。

1980年12月,31岁

得到中国社科院院长胡乔木批准,何新被破格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担任学术秘书。

1981年10月,32岁

何新任历史学家黎澍学术助手。

1982年初,33岁

何新调入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

1983年,34岁

2月,出版《培根论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

 此书此后经多次修订及改版,不断再版,总计发行累计达数百万册。


何新因发表一系列异端言论,而被列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散布精神污染人员名单。

1984年7月,35岁

何新离开近代史所,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任编辑。

1985一1986年初,37岁

因社科院秘书长梅益推荐,何新调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本年被聘任助理研究员。

1987年,38岁

本年社科院初次恢复高级学术职称评定,何新获得破格晋升,被聘任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因何新没有正规高等学历,而被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中国社科院破格评定高级职称,新华社及人民日报为此发表新闻予以报道。

本年何新应邀加入九三学社(1990年退社)。应聘担任中国文化书院、山西师范大学及延边大学特约教授。

【政治经历】​

1989年4月,40岁

1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何新论五四运动文章,何新逆潮流而上反对政治及文化的激进主义,提出重新反思“五四运动”。

4月,何新就国内外形势上书邓小平。

6月1日何新获李鹏召见。(谈话记录,见港版《李鹏日记》)

1990年12月11日,41岁

《人民日报》发表何新长篇文章,论《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

本年12月,何新应日本高层文化人士德间康快邀请,出访日本。在日本会见即将出任首相的国会议员宫泽喜一。

江泽民总书记、宋平同志等多次召开社科工作会议,何新应邀出席。

1991年,42岁

2月何新再次破格提前晋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国务委员马洪及国务院副秘书长孙尚清约见何新,谈何新工作安排问题。

本年3月,根据中央高层特殊安排,何新作为特邀人士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其后何新工作及组织关系转入全国政协作为特殊的专职委员。




自此至2003年,何新连续任第7届、第8届、第9届全国政协委员(专职)​。

1992年初,43岁

何新应古巴卡斯特罗邀请访问古巴,提供经济改革建议。​


1993年,44岁

1990—1993年间,国家副主席王震、总理李鹏、总理办公室主任姜云宝等领导人多次召见何新。

 

 

 

【在觐见李鹏总理时,何新详论中国经济形势及问题。何新认为:当前经济主要问题之症结并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是相反,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即发生生产过剩和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因之而产生企业三角债等现象。因此何新建议,限产压库,扩大出口,大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何新认为,大力拓展世界市场是解决经济困境的必然出路。】

1994年——1999年,46——50岁

出席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首次会议。

此后几年多次出国,出访美国及欧洲。

2002年,53岁

何新因批评关于国企改制及工人大规模下岗政策而上书,触犯有关领导人。

2003年3月,54岁

第10届政协会议前夕,何新被突然免职。

2008年3月,59岁

何新于11届政协会议复任全国政协委员。



2009年,60岁

应邀出席国庆观礼。

香港出版《何新生平画传》。

2013年3月,64岁

何新续任第12届全国政协委员。

【患重病】​

2013年3月后,何新连续患重症肌无力等多种重病。重症肌无力被医学认为是不可能逆转的绝症。

 



7月,何新赴吉林延边治疗数月。经马文环医生救治,重症肌无力病症得到初愈。

2014年,65岁

本年又患一系列疾病。

继续治疗与休养。

2015年,66岁

9月3日,应邀出席抗战胜利日纪念阅兵。





​后,继续治疗其他疾病,缓慢恢复及休养至今。

 

老顽童蹉跎浪荡的人生
【这些图片须和何新学术年谱配套看】


老何在自述《奋斗与思考》中说:“中国体制下,过去没有我这种类型的人,以后也不可能再出了。我的人生是特殊时代一个幸运的特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埃菲尔铁塔





















 







何妨买醉乱花丛?
                


老何人生自我总结




图片看老顽童何新的浪荡人生 - wanshi - 何新网易博客



图片看老顽童何新的浪荡人生 - wanshi - 何新网易博客








 图片看老顽童何新的浪荡人生 - wanshi - 何新网易博客
 



图片看老顽童何新的浪荡人生 - wanshi - 何新网易博客
 



  图片看老顽童何新的浪荡人生 - wanshi - 何新网易博客


 
图片看老顽童何新的浪荡人生 - wanshi - 何新网易博客


秋兴

(集杜诗句)

巫山巫峡气萧森

万方多事此登临

蓦然秋色来天地

旧垒浮云变古今

无情难理枯藤乱

有缰犹系老骑心

鱼龙寂寞清江冷

日暮聊为梁父吟


图片看老顽童何新的浪荡人生 - wanshi - 何新网易博客





辛弃疾  沁园春·弄溪赋
有酒忘杯,有笔忘诗,弄溪奈何。看纵横斗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袅袅东风,悠悠倒影,摇动云山水又波。还知否,欠菖蒲攒港,绿竹缘坡。
长松谁剪嵯峨。笑野老来耘山上禾。算只因鱼鸟,天然自乐,非关风月,闲处偏多。芳草春深,佳人日暮,濯发沧浪独浩歌。徘徊久,问人间谁似,老子婆娑。

传奇人生:何新生平及学术年表 


【何新自述】

中国现代社会的体制下,过去没有我这种类型的人,以后也不可能再出了。我的人生是特殊时代一个幸运的特例。


我平生阅人甚多,但是基本目中无人。骂人无数,得罪人很多,但是所骂的基本都是该骂的。

然而我平生不害人只助人,所以我只有论敌但是并无私敌。那些骂我的人,都是由于与我存在智商和知识量的巨大差距——而我也很乐于享受这种差距。

几十年以来,我在诸多人文学术领域所做到的,早已大大超越前人,即使必有疏漏错误,但是诸多成就也经得起历史检验。这种成就,实际上当今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到,以后也不可能有人做到。所以我很自得,也很自信。

我多年不印名片不用手机,头上只有一个政协委员的虚衔。老来最大福气,就是赤条条孤零零关上大门自由自在——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睡就睡。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想乐就乐,想耍就耍——只见想见的人,不管无聊的事。

80年代曾经有人骂我是学术界一个混世魔王。殊不知这个诨号我好喜欢——何新老魔,老魔何新,不魔如何有创意?!不魔如何得快活?



 

何新生平及重要著作出版年表

$
0
0

何新生平及重要著作出版年表

   黄世殊 编撰

【背景与家世】

1949年12月 ,1岁

何新出生于浙江温州平阳县(今苍南县)钱库镇。

祖父何成功​为黄埔5期学员,曾为国军军官,抗战后因伤复员回乡为乡绅(土改时被定为地主)。

父亲何炳然大学时期参加中共活动,建国后为中共文化干部。


1954年,5岁

春节后,何新离别温州,被送到北京上幼儿园。


1957年,8岁

9月,何新入读北京香山慈幼院小学。

后因家庭搬迁,转学西单第一中心小学(1959),以及东城区象鼻子中坑小学(1960)。


1963年,14岁

9月,何新入读北京第24中学。(文革前为男子中学。前身是1923年创办的北京私立大同中学。)


1967年,18岁

文革爆发,遭遇家变。父亲何炳然以卷入“文化黑线”问题遭批斗。


​【知青生涯】

1968年,19岁

6月19日,何新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赴黑龙江友谊农场做农工。


1970年,21岁

3月,在“一打三反”运动中,何新因对运动发表不满言论,被揪出,遭批斗。

7月,在隔离劳改中患重病。

9月,何新住院治疗,旋因病重,转院到佳木斯中心医院治疗。

10月初,何新逃离医院回北京。


1971年9月,22岁

因在北京城区流浪及流窜,何新被北京警方捉住,关押审查。

一个多月后被遣返回东北黑龙江兵团,继续劳动改造。


1972年——1973年,24岁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何新写信给上海文汇报,发表反对江青关于儒法斗争贯穿中国历史论等言论,信件被退回兵团政治部,再被农场政治部门批判及隔离审查。​


1974年,25岁

中央发文件检查及调整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政策。

何新因之得到当地宽大处理,被调入黑龙江友谊农场学校担任小学教员。


1975年,26岁

转友谊农场教师培训班任教员。


1977年,28岁

何新参加高考,考入大庆师范学院大专班。

[附注:何新考试成绩获得高分,但系所谓“高龄”考生及政审不合格,而遭遇歧视,被黑龙江招生办分配到这所黑龙江地方学校。此事是促成何新后来主动要求退学的原因之一。]​


1978年,29岁

何新投稿北京《哲学研究》杂志试图发表逻辑学论文《简论历史概念集合》。此文创造了一种新的逻辑学概念。此文受到学术界重视,应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邀请,何新作为列席人员参加本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逻辑理论研究会。

本年夏,何新从大庆师范退学,回到黑龙江友谊农场。


【从大学代教到社科院】​

1979年,30岁

何新从黑龙江作为退返知青返城回京。

回京后因北京文化局领导李清泉推荐,何新年初在《北京文学》编辑部做临时编辑工作。

1979年9月,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宁可教授及中央财金学院闵庚瑶教授推荐,何新工作关系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为中央财经大学),任中文代课教师。


1980年12月,31岁

得到中国社科院院长胡乔木批准,何新被破格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担任学术秘书。


1981年10月,32岁

何新任著名历史学家黎澍学术助手。


1982年初,33岁

何新调入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


1983年,34岁

2月,出版《培根论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

【附注: 此书此后经多次修订及改版,不断再版,总计发行累计达数百万册。】

本年4月,因在报刊公开发表一系列异端意识形态言论,何新被列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上报之“散布精神污染人员名单”。


1984年7月,35岁

何新离开近代史所,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任编辑。


1985一1986年初,37岁

 出版《諸神的起源》 ,三聯書店 (1986)

因社科院秘书长梅益推荐,何新调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本年何新被聘任助理研究员。

1985年12月11日,北京大学校刊发表介绍何新的采访报道“学术界的一个奇人”。


1987年,38岁

出版《神龍之謎:東西方思想文化研究與比較》延邊大學出版社(1987)

本年社科院初次恢复高级学术职称评定,何新获得破格晋升,被聘任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因何新没有正规高等学历,而被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中国社科院破格评定高级职称,新华社及人民日报为此发表新闻予以报道。

出版《藝術現象的符號——文化學闡釋》,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本年何新应邀加入九三学社(1990年退社),应聘担任中国文化书院、山西师范大学及延边大学特约教授(后皆辞去)。


1988年,39岁

出版《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新探》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

出版《何新集——反思·挑戰·創造》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

主编《中青年学者开放丛书》系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註:收入開放叢書·中青年學者文庫,本文庫何新任主編)

主编及出版《中外文化知識辭典》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

出版演讲《中國文化史新論》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

【附注:此书系何新1984年在上海的一次文化问题演讲。后来所谓“传统文化的反思热潮”,此发其端也。】


【介入国家政治及学术经历】

1989年,40岁

1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何新论五四运动的纪念文章。

在此文中,何新逆潮流而上,提出反对政治及文化的激进主义,认为应重新反思“五四运动”。

4月,何新就国内外形势上书邓小平。

6月1日,何新获李鹏召见。(有关谈话记录,见港版《李鹏日记》)

出版   《龍:神話與真相》,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出版《談龍》 ,香港中華書局 1989


1990年,41岁

3月20日,纽约时报发表著名记者纪思道对何新的采访“邓的卫道士”。

12月11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第二版及第三版发表何新长篇文章,论《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

本年12月,何新应日本高层文化人士德间康快邀请,出访日本。在日本会见即将出任首相的国会议员宫泽喜一。

江泽民总书记、宋平同志等多次召开社科工作会议,何新应邀出席。


1991年,42岁

2月何新再次破格提前晋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国务委员马洪及国务院副秘书长孙尚清约见何新,谈何新工作安排问题。


本年3月,根据中央高层特殊安排,何新作为特邀人士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其后何新工作及组织关系转入全国政协作为特殊的专职委员。

自此至2003年,何新连续任第7届、第8届、第9届全国政协委员(专职)​。

本年出版《世紀之交的中國與世界——何新與西方記者談話錄》,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出版《東方的復興》(第一卷)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聯合出版(1991

台湾 出版《反思與挑戰》 ,台灣風雲時代出版社( 1991)

    《巨謎的揭破》, 台灣風雲時代出版社( 1991)


1992年初,43岁

何新应古巴卡斯特罗邀请访问古巴,提供经济改革建议。​

出版《東方的復興》(第二卷),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2)

       《愛情與英雄》,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出版《何新畫集》 ,香港亞洲畫廊 印制(1992)


1993年,44岁

1990—1993年间,国家副主席王震、总理李鹏、总理办公室主任姜云宝等领导人多次召见何新。

【在觐见李鹏总理时,何新详论中国经济形势及问题。何新认为:当前经济主要问题之症结并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是相反,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即发生生产过剩和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因之而产生企业三角债等现象。因此何新建议,限产压库,扩大出口,大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何新认为,大力拓展世界市场是解决经济困境的必然出路。】

出版《何新政治經濟論文集》(註:白皮書,內部發行)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出版《論何新·评论及友人书信》(內部發行)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1995年,46岁

正式出版《何新政治經濟論集》,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5)


1996年,47岁

出版《中華復興與世界未來》,(上、下卷)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再版《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太陽神崇拜》, 光明日報出版社(1996)


  1997年,48岁  

 出版《為中國聲辯》, 山東友誼出版社 (1997)

 出版《危機與反思》,(上、下卷)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

海外出版《致中南海密札·为中国声辩》 ,香港明鏡出版社 (1997)

《孤獨與挑戰》,(第一卷) 山東友誼出版社(1998)

《何新戰略思想庫·新戰略論》,(上中下卷,共三冊)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1998年,49岁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何新批判》,此书收入国内外学术界对何新理论的一批评论及书信论著。


2000年,51岁

再版《龍:神話與真相》(第二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出版《大易通解》, 澳門出版社 (2000)

    出版《大易新解》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2001年,52岁

出版《思考:我的哲學與宗教觀》 (第一卷), 時事出版社 (2001)

《思考:新國家主義的經濟觀》 (第二卷), 時事出版社 (2001)

《思考:新國家主義的經濟觀》此书彻底打破了国内学术界自80年代以来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崇拜迷信,唤起了人们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反思和批判潮流。】

    出版《藝術分析與美學思辨》, 時事出版社( 2001)

    出版《何新古經新解》(共六冊), 時事出版社 (2001)


2002年,53岁

何新上书中央批评关于国企改制及工人大规模下岗政策,因之触犯有关国务院领导人。但是此后,国企之改制及下岗运动亦有所遏制。

出版《美學分析》, 中國民族攝影出版社 (2002)

《論中國歷史與國民意識——何新史學論著選集》,時事出版社 (2002)

《全球戰略問題新觀察》, 時事出版社 (2002)


2003年,54岁

3月,第10届政协会议召开前夕,何新被突然免职。

出版《論政治國家主義》 ,時事出版社 (2003)

    出版《聖與雄:何新考古新論》, 金城出版社( 2003)

出版《風·華夏上古情歌》 ,時事出版社 (2003)

    出版《孔子論人生·论语新解》, 時事出版社( 2003)

    出版《談龍說鳳》 時事出版社 (2004)

 再版《何新集——反思·挑戰·創造》(新版) 時事出版社 (2004)


2006年,56岁

出版《泛演化邏輯引論》, 時事出版社 (2005)

出版《何新國學經典新解系列》(共十四冊) 時事出版社( 2007)

    出版《思與行·論語新解》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出版《天行健·易經新解》,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出版《宇宙之道·老子新解》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出版《諸神的起源》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2008年3月,59岁

第11届政协会议召开,何新复出任本届全国政协委员。

出版《我的哲學思考:方法與邏輯》 ,時事出版社 (2008)

  出版《何新國學經典新考系列》(共十五冊),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8)

出版《何新論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 ,華齡出版社 (2008)


2009年,50岁

10月1日,应邀出席建国六十周年国庆观礼。


2010年,51岁

出版《反主流經濟學》(上、下卷) ,時事出版社 (2010)

    出版《哲學思考》(上、下卷), 時事出版社  (2010)

    出版《何新國學經典新考叢書》(精裝版),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0)

    出版《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0)

    出版《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揭秘》 ,中港傳媒出版社 (2010)

《誰統治著世界——神秘共濟會與新戰爭揭秘》,中港傳媒出版社( 2010)

    《何新論美》 東方出版社 (2010)

    《何新論中國經濟》 東方出版社( 2010)


2011年,52岁

出版《統治世界:神秘共濟會揭秘》 ,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

出版《奮鬥與思考:何新人生自述》 ,萬卷出版公司2011)


 2012年,53岁

 出版《論孔學》, 同心出版社 (2012)

    《聖者·孔子傳》, 同心出版社( 2012)

    《希臘偽史考》 ,同心出版社 (2012)

【附注:何新认为自己晚年学术研究的重要收获是发现及揭露西方编撰的世界历史,特别是古代希腊、印度历史多为伪造历史。】

    《神秘共濟會:掌握世界的黑色心臟》,台灣人類智庫出版社( 2012)

    《消滅劣等人種》 ,台灣人類智庫出版社 (2012)

    《孔丘年譜長編》 ,同心出版社 (2012)


2013年3月,64岁

何新续任第12届全国政协委员。

出版《手眼通天: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 ,中港傳媒出版社(2013)

    出版《統治世界2:手眼通天共濟會》, 同心出版社 (2013)

    《哲學思考》, 萬卷出版公司( 2013)

    《新國家主義經濟學》 ,同心出版社 (2013)

    《反主流經濟學》 萬卷出版公司 (2013)

在香港出版《何新画传》。


  【患重病】​

2013年3月后,何新连续患重症肌无力等多种重病。重症肌无力被医学界认为是不可逆转的绝症。

7月,赴吉林延边治疗数月。

经马文环医生救治,重症肌无力病症得到初愈。


2014年,65岁

本年8月后,又患其它疾病多种,继续治疗。

出版《新邏輯主義哲學》 同心出版社 (2014)

出版《老饕論吃:何新談美食》 萬卷出版公司 (2014)

 出版《〈心經〉新詮》 同心出版社 (2014)

出版《〈夏小正〉新考》 萬卷出版公司( 2014)


2015年,66岁

9月3日,应邀带病出席抗战胜利日纪念阅兵。

出版《希臘偽史續考》, 中國言實出版社( 2015)

出版《內聖外王·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中港傳媒出版社 (2015)

本年继续治疗所患疾病,缓慢恢复及休养。


2016年,67岁

出版《何新品国学经典系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16)

2017年,68岁

出版《覆雨翻云·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中港傳媒出版社 

出版《神鬼莫测·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中港傳媒出版社

【附注:此书为何新研究共济会及资料搜集的最后一部封笔之作。共济会是一个强大而神秘的宗教、金融以及涉及世界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超巨型组织,但在中国鲜为人知。何新对之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何新关于共济会的系列著作,计在香港出版五部,在大陆出版三部。】


何新主要著译版本年表












 

何新生平及重要著作出版年表(修订版)

$
0
0

何新生平及重要著作出版年表(修订版)

   黄世殊 编撰

【背景与家世】

1949年12月 ,1岁

何新出生于浙江温州平阳县(今苍南县)钱库镇。

祖父何成功​为黄埔5期学员,曾为国军军官,抗战后因伤复员回乡为乡绅(土改时被定为地主)。

父亲何炳然大学时期参加中共活动,建国后为中共文化干部。

1954年,5岁

春节后,何新离别温州,被送到北京上幼儿园。

1957年,8岁

9月,何新入读北京香山慈幼院小学。

后因家庭搬迁,转学西单第一中心小学(1959),以及东城区象鼻子中坑小(1960)。

1963年,14岁

9月,何新入读北京第24中学。(文革前为男子中学。前身是1923年创办的北京私立大同中学。)

1967年,18岁

文革爆发,遭遇家变。父亲何炳然以卷入“文化黑线”问题遭批斗。

​【知青生涯】

1968年,19岁

6月19日,何新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赴黑龙江友谊农场做农工。

1970年,21岁

3月,在“一打三反”运动中,何新因对运动发表不满言论,被揪出,遭批斗。

7月,在隔离劳改中患重病。

9月,何新住院治疗,旋因病重,转院到佳木斯中心医院治疗。

10月初,何新逃离医院回北京。

1971年9月,22岁

因在北京城区流浪及流窜,何新被北京警方捉住,关押审查。

一个多月后被遣返回东北黑龙江兵团,继续劳动改造。

1972年——1973年,24岁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何新写信给上海文汇报,发表反对江青关于儒法斗争贯穿中国历史论等言论,信件被退回兵团政治部,再被农场政治部门批判及隔离审查。​

1974年,25岁

中央发文件检查及调整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政策。

何新因之得到当地宽大处理,被调入黑龙江友谊农场学校担任小学教员。

1975年,26岁

转友谊农场教师培训班任教员。

1977年,28岁

何新参加高考,考入大庆师范学院大专班。

【附注:何新考试成绩获得高分,但系所谓“高龄”考生及政审不合格,而遭遇歧视,被黑龙江招生办分配到这所黑龙江地方学校。此事是促成何新后来主动退学的原因之一。】


1978年,29岁

何新投稿北京《哲学研究》杂志试图发表逻辑学论文《简论历史概念集合》。此文创造了一种新的逻辑学概念。此文受到学术界重视。应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邀请,何新得以作为列席人员参加本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逻辑理论研究会。

本年夏,何新从大庆师范退学,回到黑龙江友谊农场。

【从大学代教到社科院】​

1979年,30岁

何新从黑龙江作为退返知青返城回京。

回京后因北京文化局领导李清泉推荐,何新年初在《北京文学》编辑部做临时编辑工作。

1979年9月,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宁可教授及中央财金学院闵庚瑶教授推荐,何新人事关系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为中央财经大学),任中文代课教师。

1980年12月,31岁

得到中国社科院院长胡乔木批准,何新被破格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担任学术秘书。

1981年10月,32岁

何新任著名历史学家黎澍学术助手。

1982年初,33岁

何新调入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

1983年,34岁

2月,出版《培根论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

【附注: 此书历年经多次修订及改版,不断再版,总发行累计逾百万册。】

本年4月,因何新在报刊公开发表一系列新锐的异端意识形态言论,何新被列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上报之“散布精神污染人员名单”。

1984年7月,35岁

何新离开近代史所,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任编辑。

1985一1986年初,36—37岁

 出版《諸神的起源》 ,三聯書店 (1986)

因社科院秘书长梅益推荐,何新调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本年何新被聘任助理研究员。

1985年12月11日,北京大学校刊发表介绍何新的报道“学术界的一个奇人”。

1987年,38岁

出版《神龍之謎:東西方思想文化研究與比較》,延邊大學出版社(1987)

本年社科院于文革后初次恢复高级学术职称评定。何新获得破格晋升,被聘任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因何新没有取得正规高等学历,而被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中国社科院破格评定为高级职称,因此新华社及人民日报为此发表新闻予以报道。

出版《藝術現象的符號——文化學闡釋》,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本年何新应邀加入九三学社(1990年退社),应聘担任中国文化书院、山西师范大学及延边大学特约教授(后皆辞去)。

1988年,39岁

出版《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新探》,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

出版《何新集——反思·挑戰·創造》,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

主编《中青年学者开放丛书》系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註:即“開放叢書·中青年學者文庫”,本文庫何新任主編)

主编及出版《中外文化知識辭典》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

出版演讲《中國文化史新論》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

【附注:此书系何新1984年在上海的一次文化问题演讲。当时所谓“传统文化的反思热潮”,此为发端缘起之一也。】

【介入国家政治及学术经历】

1989年,40岁

1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何新论五四运动的纪念文章。

【在此文中,何新逆潮流而上,提出要反对政治及文化的激进主义,认为应重新反思“五四运动”。】

4月,何新就国内外形势上书邓小平。

5月6日,《国内动态清样​》(极高级别内参)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何新的形势分析及预测”。

6月1日,何新获李鹏召见。(有关谈话记录,见港版《李鹏日记》)

出版   《龍:神話與真相》,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出版《談龍》 ,香港中華書局 1989

1990年,41岁

3月20日,New York Times发表著名记者纪思道(Nicholas D.Kristof)对何新的采访。

12月11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第二版及第三版发表何新长篇文章,论《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

本年12月,何新应日本高层文化人士德间康快邀请,出访日本。在日本会见即将出任首相的国会议员宫泽喜一。

本年江泽民总书记、宋平同志等多次召开社科工作会议,何新应邀出席。

台湾木铎书屋出版何新《诸神的起源》​(系盗印版)。

1991年,42岁

2月,何新再次破格提前晋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国务委员马洪及国务院副秘书长孙尚清约见何新,谈何新工作安排问题。

本年3月,根据中央高层特殊安排,何新作为特邀人士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其后何新工作及组织关系转入全国政协老干部局,作为特殊安排的专职委员。

自此至2003年,何新连续任第7届、第8届、第9届全国政协委员(专职)​。

本年出版《世紀之交的中國與世界——何新與西方記者談話錄》,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出版《東方的復興》(第一卷)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聯合出版(1991

台湾出版《反思與挑戰》 ,台灣風雲時代出版社( 1991)

《巨謎的揭破》, 台灣風雲時代出版社( 1991)

1992年初,43岁

何新应古巴卡斯特罗邀请访问古巴,提供经济改革建议。​

出版《東方的復興》(第二卷),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2)

       《愛情與英雄》,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出版《何新畫集》 ,香港亞洲畫廊 印制(1992)

1993年,44岁

1990—1993年间,国家副主席王震、总理李鹏、总理办公室主任姜云宝等领导人多次召见何新。

【在觐见李鹏总理时,何新详论中国经济形势及问题。何新认为:当前经济主要问题之症结并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是相反,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即发生生产过剩和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因之而产生企业三角债等现象。因此何新建议,必须限产压库,扩大出口,大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何新认为,大力拓展世界市场是解决经济困境的必然出路。】

出版《何新政治經濟論文集》(註:白皮書,內部發行),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出版《論何新·评论及友人书信》(內部發行),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1995年,46岁

正式出版《何新政治經濟論集》,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5)

1996年,47岁

出版《中華復興與世界未來》,(上、下卷)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再版《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太陽神崇拜》, 光明日報出版社(1996)

  1997年,48岁  

 出版《為中國聲辯》, 山東友誼出版社 (1997)

 出版《危機與反思》,(上、下卷)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

海外出版《致中南海密札·为中国声辩》 ,香港明鏡出版社 (1997)

《孤獨與挑戰》,(第一卷) 山東友誼出版社(1998)

《何新戰略思想庫·新戰略論》,(上中下卷,共三冊)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1998年,49岁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何新批判》,此书收入国内外学术界对何新理论的一批评论及书信论著。

日本树花舍出版后藤典夫翻译《诸神的起源》​。


1999年,50岁

韩国翻译出版何新著作《中华的复兴》​。

韩国东文堂翻译出版何新著作《诸神的起源》​。


2000年,51岁

再版《龍:神話與真相》(第二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出版《大易通解》, 澳門出版社 (2000)

    出版《大易新解》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2001年,52岁

出版《思考:我的哲學與宗教觀》 (第一卷), 時事出版社 (2001)

《思考:新國家主義的經濟觀》 (第二卷), 時事出版社 (2001)

《思考:新國家主義的經濟觀》,此书彻底打破了国内学术界自80年代以来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崇拜迷信,唤起了人们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反思和批判潮流。】

    出版《藝術分析與美學思辨》, 時事出版社( 2001)

    出版《何新古經新解》(共六冊), 時事出版社 (2001)

2002年,53岁

何新上书中央,批评关于国企改制及工人大规模下岗政策,因之触犯有关国务院领导人。但是此后,国企之改制及下岗运动亦有所遏制。

出版《美學分析》, 中國民族攝影出版社 (2002)

《論中國歷史與國民意識——何新史學論著選集》,時事出版社 (2002)

《全球戰略問題新觀察》, 時事出版社 (2002)

2003年,54岁

3月,第10届政协会议召开前夕,何新被突然免职。

出版《論政治國家主義》 ,時事出版社 (2003)

    出版《聖與雄:何新考古新論》, 金城出版社( 2003)

出版《風·華夏上古情歌》 ,時事出版社 (2003)

    出版《孔子論人生·论语新解》, 時事出版社( 2003)

    出版《談龍說鳳》 時事出版社 (2004)

 再版《何新集——反思·挑戰·創造》(新版) 時事出版社 (2004)

2006年,56岁

出版《泛演化邏輯引論》, 時事出版社 (2005)

出版《何新國學經典新解系列》(共十四冊) 時事出版社( 2007)

    出版《思與行·論語新解》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出版《天行健·易經新解》,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出版《宇宙之道·老子新解》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出版《諸神的起源》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2008年3月,59岁

第11届政协会议召开,何新复出任本届全国政协委员。

出版《我的哲學思考:方法與邏輯》 ,時事出版社 (2008)

  出版《何新國學經典新考系列》(共十五冊),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8)

出版《何新論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 ,華齡出版社 (2008)

2009年,50岁

10月1日,应邀出席建国六十周年国庆观礼。

2010年,51岁

出版《反主流經濟學》(上、下卷) ,時事出版社 (2010)

    出版《哲學思考》(上、下卷), 時事出版社  (2010)

    出版《何新國學經典新考叢書》(精裝版),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0)

    出版《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0)

    出版《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揭秘》 ,中港傳媒出版社 (2010)

《誰統治著世界——神秘共濟會與新戰爭揭秘》,中港傳媒出版社( 2010)

    《何新論美》 東方出版社 (2010)

    《何新論中國經濟》 東方出版社( 2010)

2011年,52岁

出版《統治世界:神秘共濟會揭秘》 ,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

出版《奮鬥與思考:何新人生自述》 ,萬卷出版公司2011)

 2012年,53岁

 出版《論孔學》, 同心出版社 (2012)

    《聖者·孔子傳》, 同心出版社( 2012)

    《希臘偽史考》 ,同心出版社 (2012)

【附注:何新认为自己晚年学术研究的重要收获是发现及揭露西方编撰的世界历史,特别是古代希腊、印度历史多为伪造历史。】

    《神秘共濟會:掌握世界的黑色心臟》,台灣人類智庫出版社( 2012)

    《消滅劣等人種》 ,台灣人類智庫出版社 (2012)

    《孔丘年譜長編》 ,同心出版社 (2012)

2013年3月,64岁

何新续任第12届全国政协委员。

出版《手眼通天: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 ,中港傳媒出版社(2013)

    出版《統治世界2:手眼通天共濟會》, 同心出版社 (2013)

    《哲學思考》, 萬卷出版公司( 2013)

    《新國家主義經濟學》 ,同心出版社 (2013)

    《反主流經濟學》 萬卷出版公司 (2013)

在香港出版《何新画传》。

  【患重病】​

2013年3月后,何新连续患重症肌无力等多种重病。重症肌无力被医学界认为是不可逆转的绝症。

7月,赴吉林延边治疗数月。

经马文环医生救治,重症肌无力病症得到初愈。

2014年,65岁

本年8月后,又患其它疾病多种,继续治疗。

出版《新邏輯主義哲學》 同心出版社 (2014)

出版《老饕論吃:何新談美食》 萬卷出版公司 (2014)

 出版《〈心經〉新詮》 同心出版社 (2014)

出版《〈夏小正〉新考》 萬卷出版公司( 2014)

2015年,66岁

9月3日,应邀带病出席抗战胜利日纪念阅兵。

出版《希臘偽史續考》, 中國言實出版社( 2015)

出版《內聖外王·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中港傳媒出版社 (2015)

本年继续治疗所患疾病,缓慢恢复及休养。

2016年,67岁

出版《何新品国学经典系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16)

2017年,68岁

出版《覆雨翻云·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中港傳媒出版社 

出版《神鬼莫测·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中港傳媒出版社

【附注:此书为何新研究共济会及资料搜集的最后一部封笔之作。共济会是一个强大而神秘的宗教、金融以及涉及世界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超巨型组织,但在中国鲜为人知。何新对之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何新关于共济会的系列著作,计在香港出版五部,在大陆出版三部。】



 

何新《培根论人生》欣赏

$
0
0

何新译最新版《培根论人生》欣赏(选篇)

[原创 2010-4-11

论美

弗朗西斯·培根

何新译

美德好比宝石,在幽暗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显名贵。同样,一个人外貌虽不俊美然而举止端庄优雅,还是令人肃然起敬。

  美貌者未必具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者是吝啬的,给予此就不再予以彼。所以许多容颜俊丽之人却一生无为,他们也许过于追求外表之美而放弃了内在之美。但也并非必然——因为奥古斯都大帝、泰·菲斯帕斯、美男子腓力普王、英王爱德华四世,以及雅典人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若仔细考究,形态之美胜于色彩之美,而优雅之美又胜于形态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图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难于被直观,这是一种无法定义的奇妙之美。

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曾经幼稚地设想,可以按照某种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美的特点,用图画组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这样合成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欣赏。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是机遇,而不是模式。有许多种面容,就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非常可爱,因为他们的风范具有成熟优雅之美。正如拉丁谚语所说:“晚秋晴色尤为美好。”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外貌俊美,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举止而令人失望。

 美貌犹如盛夏时的水果,容易腐烂而难以持久。世上有许多美人,有过放荡的青春,却承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美[Of Beauty]

VIRTUE is like a rich stone, best plain set; and surely virtue is best, in a body that is comely ,though not of delicate features; and that hath rather dignity of presence, than beauty of aspect. Neither is it almost seen, that very beautiful persons are otherwise of great virtue; as if nature were rather busy, not to err, than in labor to produce excellency. And therefore they prove accomplished, but not of great spirit; and study rather behavior, than virtue. But this holds not always: for Augustus Caesar, Titus Vespasianus, Philip le Belle of France, Edward the Fourth of England, Alcibiades of Athens, Ismael the Sophy of Persia, were all high and great spirits; and yet the most beautiful men of their times. In beauty, that of favor, is more than that of color; and that of decent and gracious motion, more than that of favor. That is the best part of beauty, which a picture cannot express; no, nor the first sight of the life. There is no excellent beauty, that hath not some strangeness in the proportion. A man cannot tell whether Apelles, or Albert Durer, were the more trifler; whereof the one, would make a personage by geometrical proportions; the other, by taking the best parts out of divers faces, to make one excellent. Such personages, I think, would please nobody, but the painter that made them. Not but I think a painter may make a better face than ever was; but he must do it by a kind of felicity (as a musician that maketh an excellent air in music), and not by rule. A man shall see faces, that if you examine them part by part, you shall find never a good; and yet altogether do well. If it be true that the principal part of beauty is in decent motion, certainly it is no marvel, though persons in years seem many times more amiable; pulchrorum autumnus pulcher; for no youth can be comely but by pardon, and considering the youth, as to make up the comeliness. Beauty is as summer fruits,) which are easy to corrupt, and cannot last; and for the most part it makes a dissolute youth, and an age a little out of countenance; but yet certainly again, if it light well, it maketh virtue shine,and vices blush.

老网虫子:培根经典美文名家四译

网址:http://www.cait.cn/blog/wangdaning

培根论说文集是我学生时代读的启蒙励志的精品之一。而其中《论学习》、《论美》是其中的极品。文章短而精,富于哲理,字字珠玑。至今尚能熟谙于心。

培根先生写的精彩,国内的大家翻译的更美妙!特别是《论美》 ,品鉴后你会知道美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

关于《论美》,我这里比较了四个版本,各家译文各有精妙之处。举一例为证:

“that very beautiful persons are otherwise of great virtue”

“世人难见绝美者兼而至善”(曹明伦译)

“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何新译)

“很美的人们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什么大的才德”(水天同)

“绝色无大德也”(王佐良译)

我个人品味偏古偏老派,比较欣赏王佐良先生。读者依信、达、雅的原则读来,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是属于全人类的, 故共享于此:

论美[Of Beauty]

弗朗西斯·培根

译文一:王佐良译(谈美)

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人不尽知:绝色无大德也;一如自然劳碌终日,但求无过,而无力制成上品。因此美男子有才而无壮志,重行而不重德。但亦不尽然。罗马大帝奥古斯提与泰特思,法王菲律浦,英王爱德华四世,古雅典之亚西拜提斯,波斯之伊斯迈帝,皆有宏图壮志而又为当时最美之人也。

美不在颜色艳丽而在面目端正,又不尽在面目端正而在举止文雅合度。美之极致,非图画所能表,乍见所能识。举凡最美之人,其部位比例,必有异于常人之处。阿贝尔与杜勒皆画家也,其画人像也,一则按照几何学之比例,一则集众脸形之长于一身,二者谁更不智,实难断言,窃以为此等画像除画家本人外,恐无人喜爱也。余不否认画像之美可以超绝尘寰,但此美必为神笔,而非可依规矩得之者,乐师之谱成名曲亦莫不皆然。人面如逐部细察,往往一无是处,观其整体则光彩夺目。

美之要素既在于举止,则年长美过年少亦无足怪。古人云:“美者秋日亦美。”年少而著美名,率由宽假,盖鉴其年事之少,而补其形体之不足也。美者犹如夏日蔬果,易腐难存;

要之,年少而美者常无行,年长而美者不免面有惭色。虽然,但须托体得人,则德行因美而益彰,恶行见美而愈愧。

译文二:曹明伦译(论美)

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

世人难见绝美者兼而至善,仿佛造物主宁愿专心于不出差错,也不肯努力创造出美善兼备之上品。故世间美男子多有身躯之完美而无精神之高贵,多注重其行而不注重其德。但此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因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和韦斯帕萝、法兰西国王腓力四世、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古雅典将军亚西比德、以及伊朗国王伊思迈尔一世皆为志存高远者,但也都是当时的冠王美男。

至于美女,天生容貌胜过粉黛胭脂,而优雅举止又胜过天生容貌。优雅之态乃美之极致,非丹青妙笔所能绘之,亦非乍眼一看所能识之。绝色者之形体比例定有异处。世人难断阿佩利斯和丢勒谁更可笑,后者画人像总是按几何比例,前者则将诸多面孔的最美之处汇于一颜。笔者以为除画家本人之外,此等画像谁也不会喜欢。虽说笔者认为画家可以画出比真颜更美的容貌,但他必须得靠神来之笔,而非凭藉什么规则尺度,这就像音乐家谱写妙曲得靠灵感一般。世人可见这样的面庞,若将其五官分而视之则一无是处,但合在一起却堪称花容五颜。

倘美之要素果真在于仪态之优雅,那长者比少者更美就不足为奇,须知美人之秋亦美。假如不把春青视为优雅得体之补足,年少者多半都难称俊秀。美貌如夏日鲜果易腐难存,而且它每每使年少者放荡,并给年长者几分难堪;但笔者开篇所言仍然不谬,若美貌依附于善者,便会使善举光彩夺目,使恶行无地自容。

译文三:水天同译(说美)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闲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同时,很美的人们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什么大的才德;好象造物在它底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因此,那些很美的人们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止而不是才德。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塔斯大帝、泰塔斯•外斯帕显努斯、法王“好看的”腓力普、英王爱德华第四、雅典人阿尔西巴阿底斯、波斯王伊斯迈耳都是精神远大,志向崇高的人,然而同时也是当代最美的男子。

论起美来,状貌之美胜于颜色之美,而适宜并优雅的动作之美又胜于状貌之美。美中之最上者就是图画所不能表现,初睹所不能见及者。没有一种至上之美是在规模中没有奇异之处的。我们说不出阿派莱斯和阿伯特•杜勒究竟那一位是更大的戏谑者;他们两位之中一位是要根据几何学上底比例来画人,另一位要从好几个不同的脸面中采取其最好的部分以合成一个至美的脸面。象这样画来的人,我想是除了画者本人而外恐怕谁底欢心也得不到的。并不是我以为一个画家不应当画出一张从来没有那么美的脸面来,而是他应该以一种幸运做成这事(如一个音乐家之构成优美的歌曲一样)而不应该借助于一种公式。我们一定会看得见有些脸面,如果你把他们一部分一部分地来观察,你是找不到一点好处的;但是各部分在一起,那些脸面就很好看了。

假如美底主要部分果真是在美的动作中的话,那就无怪乎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反而倍增其可爱了。“美人底秋天也是美的”,因为年轻的人,如果我们不特意宽容,把他们底青年也认为是补其美观之不足者,是没有一个可以保有其美好的。美有如夏日的水果,易于腐烂,难于持久;并且就其大部分说来,美使人有放荡的青年时代,愧悔的老年时代;可是,无疑地,假如美落在人身上落的得当的话,它是使美德更为光辉,而恶德更加赧颜的。

译文四:何新旧译(论美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美丽。同样,一年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而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美男子徒有其表却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们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但这不可绝对而论,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①,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并非人力所能创造。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们画家——阿波雷斯和丢勒②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来出来的美人,恐怕只表现了画家本人的某种偏爱。美是很难制订规范的(正如同音乐一样),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有一句拉丁谚语说:“四季之美尽在晚秋。”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少年俊秀,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举止和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①、奥古斯都和菲斯帕都是古罗马著名皇帝。腓力普王,法国国王,1285—1314年在位。爱德华四世,英格兰国王,1461—1483年在位。阿尔西巴底斯,古希腊著名美男子。伊斯梅尔,波斯国王,1461—1483年在位。

②、阿波雷斯,古希腊画家。丢勒(1471—1528),德国画家、雕刻家。

黄世殊:何新与《培根论人生》

(2009-06-01 13:05:56)

转载

《培根论人生》是八十年代中非常畅销的一本哲学类译著。鲜为人知的是,在北大荒的那段艰苦知青岁月里,何新自修多门学科之余,已经着手翻译培根的这本随笔文集。

  促使何新翻译此书的主要原因,是他对哲学的酷爱。1970年他在北京流浪时,曾经读过水天同的译本《培根论说文集》,阅读时感觉译文很拗口晦涩。此外,培根随笔尚有玄风、高健等人的文言译本。

  水天同先生的译稿成于1939年,1950年始获刊行,1958年由商务印书馆重版,并收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水氏译本大部采用文言文句式翻译,译笔古雅,但文法和语词深奥,一般读者理解起来颇为费力,因此反而难以普及。我们翻开该书,恐怕一开始就会被前面没有标点的《献书表》拦住去路。严格地说,水氏译本的正文并非完全用文言文,而是文白相杂。唯其如此,佶屈聱牙令人费解之处亦每所多见,置读者于似通未通之间。例如:

  “‘幸运底好处是应当希望的;但是厄运底好处是应当惊奇叹赏的’,这是塞奈咯仿画廊派的高论”(《论困厄》);

  “幸运底消长系诸外界的偶然之事——如面貌、机会,他人之死亡,机会与才德之遇合——这是不可否认的”(《论幸运》);

  “压力之于天性,使它在压力减退之时更烈于前;但是习惯却真能变化气质,约束天性”(《论人底天性》);

  “时间确常大事更革,但是它是以安详出之的,并且其来也渐,几乎是不为人所觉察的。如不然者,凡是新的事物都将被认为出乎意料的事物;有所改进就必有所损坏得益的人将以之为幸运,归功于时间;受损失的人则将以此为怨仇,而归罪于行革新之事的人了”(《论变革》)……等等。

  平心而论,这些文言译本似乎更适于作为具有古典文学修养的士大夫式文人的鉴赏性读物。因为培根随笔是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作品,其语言属于16—17世纪古典英语,以本来就深奥难读的中国古典文体,来翻译同样属于古典英语的哲学作品,给读者造成的困难是可以想见的。

  何新设法找到了培根随笔的英文版,为了读懂这本原著,他一面依靠查看牛津字典,一面参酌水天同的老译本,每天边读边想边译,断断续续地用了两、三年时间,把全书的意思大体搞清。为此他写了好几本笔记。由于培根随笔里征引了不少《圣经》与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文学著作和神话典故,以及当时英国社会的谚语,涉及到大量西方历史文化的知识,所以这对于何新的西学功力也是一个检验。

  他将培根随笔的主要篇章译出后,当时并没有考虑要出版或发表。1980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后,上海《青年一代》杂志向他约稿,他将翻译笔记中的“论真理”、“论美”等几篇整理出来寄给了杂志社,刊出后读者反应是出乎意料的好。不久,上海人民出版社派人向他约这本书的译稿,这样,由何新翻译的《培根论人生——培根论说随笔选》终于在1983年2月问世。

  由于是选译,这个版本共收入二十六篇译文。初版印了十五万册,同年6月第二次印刷时,总印数即达到四十万册。在哲学类的翻译著作中,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惊人的印刷数字。由此可以想见该书当年畅销的程度。

  由于大受读者欢迎,1985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此书的新版本,书名易为《培根论人生》,新增十七篇译文,总数达到四十三篇。到1999年1月第12次印刷时,这个新版本的总印数也达到了三十六万九千册。198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以《人生论》为名,正式出版了培根这本书的第一个非文言的全译本,填补了培根随笔现代白话翻译的一项空白。此后的十几年间,何新多次不断参审原文而反复核校译文,国内多家出版社也先后推出了何新以及其他译者的多种版本,据笔者粗略统计,仅何新译本就达六、七个之多。印刷数量也已逾百万册以上,如果加上众多盗版,则其为数更巨大了。

  至此,就有必要探求一下,为什么何新的译本能够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何新当年的英语水平,相比其他专业的翻译工作者并不占优势。他自己则谦称“我是英文糟糕的翻译”。当然事实恐怕不至于此。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一个仅具有业余英语水平的人能够译出这样“流畅可喜,殊徵功力”(钱钟书评语)的作品呢?笔者浅陋,我认为这首先是何新坚持了译文力求通俗易懂的思想,也就是“信、达、雅”中的前两个原则的结果。“信”,就是忠实原著。“达”,就是词文达意而已,不增加,也不减少。在这个基础上,译者发挥自身学识与文学修养,使之达到雅俗共赏。事实证明,在这方面何新是很成功的。

  其次,何新本人生活阅历丰富。翻译培根随笔时的何新,身处北大荒的穷乡僻壤,本身就是一个遭受了不少生活磨难的人。独特而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助于他深刻理解培根著作中深邃的哲学思想与阅世之谈。黑格尔说:“每一个有学问的人,大都具有许多普遍的观点和基本的原则直接呈现在他的意识里,然而这些直接的观点和原则,也只能是反复思索和长时间生活经验的产物。”(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7月第2版,第160页)这话不仅适用于培根的人生随笔,而且适用于翻译家和其他学者。了解何新的人,在阅读《培根论人生》时,会感觉到译文中许多句子,不但精练警醒,而且也颇符合译者本人的个性与气质。这是因为,这些译文都浸透了何新自己对人生内涵的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与书画艺术评论中,有诸如“功夫在诗外”、“功夫在字(画)外”的说法,这同样适用于哲学、文学类的翻译。在不少流畅的译文后面,我们可以隐约看到何新本人的影子。例如:

  “一个年岁甚轻的人也可以是富于经验的人,假如他不曾虚度生活的话。”(《论青年与老年》)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这是塞尼卡得之于斯多葛派哲学的名言。确实如此。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

  ……当赫克里斯去解救普罗米修斯的时候,他是坐在一个瓦盆里飘洋过海的。这个故事其实正是对于人生的象征:因为每一个基督徒也正是架着血肉之躯的轻舟,横渡波涛翻滚的生活之海的。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论厄运》)

  这些话,似乎也正是何新自己青年人生的写照。可以注意到,与水天同不同的是,在这里何新把“塞奈咯”和“画廊派” 译为更通俗的“塞尼卡”(一作塞涅卡)和“斯多葛派”。

  第三,何新本身已经具备了哲学家的素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对西方哲学的深入研究,对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重视,自身的坎坷经历,都使何新比其他译者对培根哲学有更独特的领悟与理解。他不仅研读培根随笔这本书,而且也研究培根《新工具》、《学术的进步》以及洛克、笛卡尔、帕斯卡尔、莱布尼兹、康德、黑格尔等其他西方哲学家的著作。因此,在排除了文字障碍后,他在外语方面的不足,被哲学、史学、文学等人文学术方面的深厚学养所弥补。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和1987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版序言里,何新首次较为全面地提出了他对于培根生平经历与思想学术的看法。他指出,培根的伟大在于他具有“对未来新文化的预感和改造传统学术的抱负”,并且“为这一目标进行了毕生的奋斗。我们之所以说培根是一位伟人,其伟大正在于此”。

  然后,针对有人提出的培根“是一个伟大而卑鄙的学者”的谬论,何新给予了有力驳斥。所谓“伟大而卑鄙”的说法,也许是受水天同译本《绪论》的影响。水天同先生在《绪论》中说:“就智力方面说,培根是伟大的;就道德方面说,他是很弱的。他的人格是多方面的,他的天才不限于一隅。”(水天同《培根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7月第2版,第20页)

  而何新则指出:第一,作为学者,培根治学以严谨、诚实、正直闻名于世。他所留下的不朽著作已证明了他的卓越成就,因此根本谈不上什么‘卑鄙’。第二,就人格来说,培根生平不无污点。但是,这里涉及到评价历史人物采用什么尺度的问题。黑格尔在谈到历史人物的评价时曾指出,把从私人生活角度对伟人所作的道德评价,代替从历史角度所作的文化评价,是不适当的。这种历史观掩盖着一种“小市民对伟大人物的嫉妒心”。“道德,这只是一种从主观方面来看的道德,根据当事人所主张的是非善恶。”我们根本无须指摘这种观察的形式主义和错误。并且无须把道德的真正原则,即与那虚伪道德相对立的社会德行加以阐明。我们只指出:世界历史的地位高于私人道德的地位。”(《历史哲学·导论》)

  何新认为黑格尔这一看法是深刻的。由此引人深思的是,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而且也应该成为我们如何去评价现实中杰出人物的准绳。因为,今人是明天的古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古”,现实的也就是历史的。同理,对于许多历史人物,即使从私人生活角度看,其道德操行也许无可挑剔;但是由于他们的所作所为恰恰开了历史之倒车,那么我们同样也要给以一个否定性的评价。这是不能夹杂私人感情色彩的。比如,在历史中,一个政治家采取和实行何种政策措施,其动机意图与所引起的现实效果倒常常是呈反比例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戈尔巴乔夫会以改革者的面目出现,却以历史罪人和世界笑柄的悲剧而告终之原因。

  关于培根的思想学术,水天同先生曾经很正确的指出:“他的天才不限于一隅。……简单说,培根是拿整个的学术为他的领域的。” (《培根论说文集·绪论》)而何新则从现代学术的角度,对培根的思想贡献作出了简要概括。由于对培根的评价几百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异议,笔者于此不详细列举何新的具体观点了。但在这里有必要一提的是,何新的序言还指出了一件通常不为人所知的事情。这就是首先把中国的火药、指南针、造纸与活字印刷这四大发明看作是对于人类最有贡献,而作出了高度评价的人,正是弗兰西斯·培根。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论学术的进步》)培根由此论证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观点。而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则注意到了培根的这一思想,并加以高度精炼的概括,由此留下了人所共知的关于四大发明的经典性阐述。

  在深刻理解培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何新得以充分发挥他的文学才华,使新译文明白流畅,同时不违作者原意。从译文的脚注也可以看出,为了译好这本书,何新花费了大量时间用于查考与核对相关资料,涉及了西方哲学、宗教、历史、神话等许多知识。何译风格通俗而不失典雅。许多译文的用词造语是现代白话,但同时隐涵以文言文的结构与手法。例如: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乃在书本之外。”(《论求知》)

  “举止优美本身就包括自然和纯真。有的人举止言谈好象在作曲,其中的每一音节都仔细推敲过。但这种明察秋毫的人,却可能不见舆薪。”(《论礼貌》)

  “青年人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老年人则正相反。他们常常满足于困守已成之局,思考多于行动,议论多于果断。为了事后不后悔,宁肯事前不冒险。”(《论青年与老年》)

  “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徒然令人赞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这需要一种难以言传的自制力。”(《论幸运》)

  “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从这图象中去汲取启示吧。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论厄运》)

  等等……

  译文简洁优美,表述老到练达,似乎的确是培根坐在壁炉面前,向读者娓娓阐述他那些充满智慧之光的哲学思想与阅世经验。

  有意思的是,这种译文风格,如同何新其他经常被剽窃抄袭的学术著作一样,在后起不少译本中也被竞相模仿。何新自己的文学创作并不十分成功,至少他本人是不很满意的。在八十年代早期的一篇文学创作经验谈文章中,他曾表示,相比形象思维,自己更擅长于逻辑思维。他早年进行的小说创作,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试图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即哲学、科学与文学艺术间)找到某种契合点。但是对哲学、历史等其他学术方面的浓厚兴趣,使他在文学方面不可能有太多奢侈的空间。尽管如此,何新的文学才能却充分体现在对培根和中国古代经典的诠译之中。

  当然,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由于处在文革结束后不久的时期,人们在精神上长期饱受思想贫薄的“文化沙漠”之苦,对于知识十分渴求,这也进一步有助于何新译本的大量普及。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培根思想自身巨大的魅力,也是使得读者捧读何译人生随笔欲罢而不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里就无需赘述了。

上一篇: 陈晓红:对何新有关人类起源观点的女性主义批评


 

何新经济学思想述评

$
0
0

何新经济学思想述评


作者:张铁锋

本书试图转述和评论当代著名学者何新的经济学思想,也可以看作对何新宏阔经济文论的一种浓缩。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李斯特主义的基础上,何新构建了一套宏阔的新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既不同于左派经济理论,更与右派经济理论针锋相对。因此,何新将自己的一部重要著作命名为《反主流经济学》。

何新极具独创性的“市场有限”论,是对著名的马歇尔供求曲线以及亚当·斯密及马歇尔的市场自动均衡理论的粉碎性打击。这个规律,为国家主义的市场培育与保护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柱。另一具有独创性的“资本决定价格”论,在根本上摧毁了古典主义斯密以及新古典主义马歇尔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市场价格理论的基础。这个规律,为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抑制投机、防范国际金融突袭、保护实体经济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了理论支撑。

针对马歇尔等欲构建“纯经济学”,何新认为经济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绝不可能存在超离利益的中性纯形式经济学。自由主义认为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配置资源”,何新认为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从而恢复了政治经济学的本色。

针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鼓吹拆散肢解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小私有基础上的自由竞争制度,鼓吹国家应放弃对经济的干预;何新指出当代主要发达经济体是建立在大型垄断企业为骨干、国有及私营相混合、社会福利体系十分健全基础上的制度,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中,国家并非不干预,事实上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已经达到极为深入的程度。

出于操控炒作地产的需要,新自由主义废弃了古典地租理论,何新则恢复了地租理论的重要地位。何新认为土地国有制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快的重要内因,并提出许多新的观点。何新的新地租理论为抑制房地产泡沫提供了理论支撑。

何新的通货膨胀理论极为深刻。何新认为,所谓“短缺经济”实际是一种隐性通货膨胀,而绝非什么“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一观点导致中国经济政策在1991年发生惊天逆转,由抑制需求转为开拓内外市场和扩大需求。

针对新世纪有人提出用人民币升值的办法抑制通货膨胀,何新指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热钱涌入,发生外升内贬式的通货膨胀,从而使货币信用问题更加严重。这一观点阻击了通过人民币升值搞垮中国经济的阴谋。

自2010年后,何新开始研究共济会问题。他因之获得对于世界历史的许多新的认识。何新对于经济历史提出“早期资本的大规模原始积累,并不是通过商业资本而是通过金融信贷资本得到快速发展”;金融先行推动工业革命,“有史以来发生的一切经济危机,无一次不是源于金融资本家的人为操纵”等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何新认为,20世纪的左派经济理论并非出自马克思,而主要是出自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

何新援引列宁的辩证决定论批驳了机械决定论(孟什维克)和左派理论(布哈林)。他认为世界形势发展到新阶段,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前人,必须有相应的具体改变。重商主义,德、日国家主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相似政策体系的不同版本。

何新认为俄国的十月革命对于推动俄罗斯工业化无疑是必要的。但是革命并不意味着可以超越生产力决定论,而只是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条件。由战时共产主义“倒退”回新经济政策的国家资本主义,当时也是必要的。与此类似,中国的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两个阶段对于中国的快速工业化也都是必要的历史阶段。所以,前后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

何新设想的经济模型是社会市场模式,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国有与私有兼容的多元混合经济形态,保护民族工业和国民经济利益,构筑国家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战略目标。

何新强调促进就业,主张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抑制社会两极分化,逐步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制。在国际上坚持独立自主,谋求中国的全球利益,何新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新时期伟大的世界战略。 货币金融方面,必须慎用杠杆(债务),防范泡沫、抑制投机,防止被国际金融势力(共济会)牵着鼻子走。

本书在全面介绍何新经济学同时,也对某些理论思想进行了延伸论述。

何新长时期内不断提出具体的国家政策操作建议,许多被决策层采纳。本书对此作了大量介绍。

在长时间与主流经济学派的论战中,何新经济学以其鲜明的现实性与可操作性,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中国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成为经济学中国学派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主义理论体系。


 

章士钊海棠诗记毛泽东赏饭齐白石

$
0
0

章士钊海棠诗记毛泽东赏饭齐白石

[澎湃新闻网]

近来翻阅上海解放初的改良小报《亦报》,发现1950年5月30日萍荪辑存《章士钊作海棠诗》。章诗为七绝五首,前有短序,句间有注释。

遍查《章士钊全集》及《章士钊诗词集》,均不见收录,而又事涉较多,不无录文价值,故照钞如下:

北京故宫丰泽园有海棠两株,各高三丈馀,庚寅三月花盛开,毛主席约余与齐白石共赏之,余即席成五绝句,因萍荪先生索余近作,又以与北平有连(萍荪有北平史话之作),辄录似一粲。士钊附识。

赤制由来出素王,汉家图箓夙开张。(东汉纬学家,谓春秋为汉制作,赤制字见史晨碑。)

微生也解当王色,粉粉朱朱壮海棠。

棠梨本色自婀娜,海外移根作一家。(时与毛夫人论海棠来源)

莫怨东风多顾藉,却教异种出檐牙。

故苑春深花满畦,重来亭馆已凄迷!

残年不解胡旋舞,好下东郊入燕泥。(海棠花入燕泥干,剑南句。)

七年曾住海棠溪,门外高花手自题。(重庆故居,余咏海棠诗甚夥)

高意北来看未已,(用荆公句。)分甘原属旧棠梨。

相望万里羽音沉,海曲羁人怨诽深,

几度低回旧词句,海棠开后到如今。(时余将于役香港。)

此事原委,齐白石的故交之子张次溪也有记录:

老人常对我说:同乡中对他的画几乎都很称赞,惟独对他的字,却有不少人不十分赞赏。解放后,章行严(士钊)师来到北京,老人画了一幅画送去,没曾落款,也没有题识,就是因为不知章是否喜欢他的字的缘故。实则行严师并无这种成见,这是他的多虑。

行严师曾把他的近况偶向毛泽东主席谈起,毛主席派人和行严师到他家里,请他到中南海丰泽园去晤见。这时是1950年的4月间。据行严师事后对我说,到老人家时,老人正吃午饭,吃的是一碗面条,一小碟萝卜,生活异常俭朴。他一生都是过的这样俭朴生活,凡是跟他接近过的人,都知道这一点。

那天,他见到了毛主席。丰泽园内海棠盛开,主席请他赏花,和他谈了很多的话,还一起进了晚餐。他回家后,兴奋到了极点,逢人必告,谈得津津有味。

他还说:“我一辈子见到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并不在少,哪有像毛主席那样的诚挚待人,和蔼可亲,何况是人民的领袖、国家的元首哩!”(张次溪《回忆白石老人》,《文史资料选编 第28辑》1986年版,第135-136页)

张文接下来也抄录了章士钊的五首海棠诗。惜原注略有删节。


 

转帖:19大报告中的19句话

$
0
0

新华网摘编了总书记19大报告中直抵人心的19句话,以飨广大网友: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崭新时代。

  3、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6、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7、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8、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9、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10、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11、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12、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13、打赢蓝天保卫战。

  14、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

  15、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16、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17、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18、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19、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Viewing all 498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