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论孔(9)
论“中庸”
《中庸》一书,是孔子嫡孙、曾参弟子子思所传述,是汉宋以下儒家一部重要的修身之典。①
《中庸》所记述的中心是“中庸之道”。然而所谓“中庸”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则历来失解,被误解,始终不得正解。
传统之代表性的解释是朱、程之说。朱熹云:“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程子训庸为不易,不知所云。而朱熹则训庸为俗——即平常也,真乃庸俗谬论。
此二说,可谓皆望文生义而稀里糊涂。宋儒经学,本来一无可观,此即为代表之论。
因此,究竟何为中庸,有必要重新解诂之。
一
在《论语》中,孔子曾对曾参说:曾参啊,我的道术可以用一个基本原理来统贯。(“一以贯之”)。
曾子说:“是!”
曾子的弟子(门人)②听不懂,于是问曾子:夫子所谈的道究竟是什么?
曾子回答:“夫子之道,归结根本就是两个字‘忠恕’。”
[《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一段对话很有意思。在曾子看来,孔子的“忠恕”之道,乃是君子立身的一贯之道。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则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孔子又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就)矣。”
那么,中庸又什么呢?
按:“恕”从“如”得音。“如”者,“容”也,两字一音之转,可以通假。
庸,古字与容、融亦通用。①故所谓“中庸”,也就是“中容”,也就是“忠恕”。所以子思所言“中庸”之道者,即《论语》孔子所言“忠恕”之道也。
由此可知,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这一点,古今言中庸之道者皆没有弄清楚。
二
孔子不止一次地谈论过,“忠恕”之道是君子立身根本之道。
《风俗通义》引孔子曰:“君子之道,忠恕而已。”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一以贯之”,即今语“一贯”——“可以终身行之者”。
[王弼云:“贯,犹统也。”皇侃疏说:“道者,孔子之道也。贯,犹统也。譬如以绳穿物,有贯统也。孔子语曾子曰:吾教化之道,唯用一道以贯统天下万理也。”]
“忠”通中。中者,中道。中道即正道。孔子认为:“从容中道,圣人也。”《大学》中称正道为“矩之道”,矩者,方尺也。
(《大学》说:“所恶于上,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中庸》引孔子论舜曰:“舜其大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从容中道,圣人也。”
三
“中”对于儒家之所以是一个重要概念,不仅是取其中正之义,还有含蓄内敛(藏中)以及协调中和之义。《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又有诚的意义,中字从心曰忠。忠者,诚意也。《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皇侃疏引王弼云:“忠者,情之尽也。”顾炎武《日知录》:“元戴侗作六书故,其训忠曰:‘尽以致至之谓忠。’”也就是说,尽心尽力谓之忠。
所谓“恕”,即“宽恕”,宽容。王弼云:“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六书故》训恕曰:“推己及物之谓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孔子重视“恕”道。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仲孙何忌问于颜子:“一言而有益于仁”,颜子曰:“莫如恕。”
总结:
孔子以“智、仁、勇”为君子三达德,而以中庸——即忠恕,为君子立身之大道。
“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守中持正而尽责,也曰“忠”。“以德报怨”而容物,亦即“恕”也。
《中庸》说:“忠恕违(为)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此句历来失解。难点在于“违”字。“违”者,借于“为”也。
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者,守持中道而大度宽容也。中庸之道,即忠恕之道也。孔子认为,中庸、忠恕,是君主之达德,亦即君子要一以贯之而奉行的立身之“道”。(何新写于2002年,曾经发表于深圳特区报)